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五”节能减排方针初定?能源结构调整箭在弦上?(2)
  新能源迎接新机遇

  目前看来,以油气、煤炭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已不可避免地走上一条成本不断上升的不归路。尤其当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而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压力又与日俱增之际,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势必会下降。与之相应,新能源则会异军突起。

  这正是中央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推动资源税改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着眼点所在。

  咨询机构莫尼塔分析师陈鹏宇表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着眼于“再平衡、促崛起”这一方向。其中,“促崛起”的产业调整方向体现为抓住低碳经济这一新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竞争优势。

  他认为,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对整个低碳板块都是系统性的全面利好,可再生能源、核能等将直接受益。

  中投证券分析师马蘅则认为,我国的减排重点将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建筑三个领域。其中,交通运输行业,投资重点将会是以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力供应方面则预计将以太阳能、风电、核电以及配套智能电网为投资方向。

  这其中,太阳能光伏被业内视为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尽管上半年意大利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出现长时间的不确定,加之下游价格战激烈,全球光伏行业过去数月遭遇严峻考验,但从6月份起,市场拐点迹象已然出现。

  “以组件里配件焊条的销量来看,3—4 月份约100吨,5月降低到70吨,6月为8—90 吨,7月份预计销量为100—120吨。焊条一定程度上是行业景气的一个先行指标,说明光伏市场开始明显好转。”东方证券分析师杨宝峰说。

  光伏专业机构MIC则表示,在经过数月的去库存化后,太阳能市场需求逐月升温,库存出清已为期不远。

  赛维LDK一位高层人士此前向本报记者证实,青海省政府已提出为今年9月30日前建成的光伏项目保证每度电1.15元的上网电价,这大大刺激了国内光伏装机的热情。

  就在数天前,这家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商宣布与中国两家知名电力公司签订了两份组件供应合同。其中,第一份合同就是为青海省供应30兆瓦组件,将在2011年8月交付。

  而除了光伏之外,风电、核电、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也都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获得更大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中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传统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成本将逐步提升,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发电成本则一直在下降,当两者接近之后,光伏、风电将迎来“平价上网”时代,届时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市场广阔

  除了新能源之外,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也是受益国家节能减排大略的两大重要领域。

  国务院前天的会议强调,建筑节能要合理改造已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总建筑能耗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是日本的3倍,且每年按照6%—8%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能耗或将高达11亿吨标准煤。显然,中国推广建筑节能已经迫在眉睫。

  就在前不久,住建部初步确定全国近40座城市作为“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要求每个城市未来两年内完成改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在这些城市中,每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可享受20元/平方米财政补贴。

  而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专委会统计,在住建部此次初步确定的近40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以每座重点城市未来两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面积400万平方米计算,市场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左右。

  “我们分析认为,如果上述国家政策落实,仅该试点项目就可相应拉动MDI消耗约4.6万吨,环氧丙烷消耗约2.5万吨,如考虑到国内400亿平方米的存量建筑面积和近一半以上的公共建筑面积,则市场空间更为广阔。”东方证券首席石化分析师王晶说。

  她认为,红宝丽将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直接受益者,其开发的高阻燃建筑保温板,通过改变分子结构,提高阻燃性能,能达到B1级标准。此外,烟台万华和滨化股份的产品作为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上游主要原材料,也有望受益于聚氨酯保温材料的推广。

  而在交通节能方面,此次国务院会议提出,交通节能要重视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用多种运输方式。

  在业内看来,交通节能的一个关键在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度。一旦新能源汽车获得大面积推广,则相应的,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所引发的碳排放就有望得到控制甚至下降。

  国海证券分析师指出,预计新能源汽车将带动锂电材料需求数十倍以上的增长。目前,锂电池材料中正极材料毛利率超过30%,负极材料超过20%,电解液达到40%左右,隔膜超过70%,六氟磷酸锂电解质材料为70%左右。考虑到锂电池材料行业存在门槛,国内目前正极、负极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电解液、隔膜等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产品则供不应求。(记者 陈其珏)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碳中和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智慧城市设计应聚焦“公共品”
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综合示范城市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设计
杜祥琬院士: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八点思考
【深度】绿色金融如何助力环保企业融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