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溢《红楼梦》(二)

我之话说“红楼”从何说起


《红楼梦》结构庞大,阴阳两界,天上人间,人物众多,情节纷繁,故事各异,一人一个样子,一事一个说法,古今中外,没有一部小说能与之相比。
《红楼梦》研究是多方面的。研究作者,研究评者,研究版本,研究主题,,研究现实意义,研究写作方法及派生出来的其它问题。有人提出作者曾谋划毒杀雍正…。我之《我说“红楼梦”》 主要只就书的主题去说了。
我之话说“红楼”(或考证红楼),从具体作品出发,从“本本”说来。(既然将红楼梦当做小说,就应按了小说的方式去说了。《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小说,他们之间说的不一样。)
“本本”就是《红楼梦》这部书,或者说这书的前八十回。
“实事求是”是其指导思想。实事——书的内容;求是——去找寻(求证)所要探索的答案——“书之主题”。
“切人点”是一头扎进书里(不是去探求所谓的新证据)。不是站在书之上去话说,也不是站在书的旁边去话说,更不是离开书本跑到别的甚至不知什么地方去话说。那种的话说也不无不可,但话说的再也不是《红楼梦》,而是别的什么“梦”。(考证的答案只能在书本里。书外的东西,可能有关联,也可能没连系,不能因为老子会游泳就将儿子往水里抛。)
具体地说:
一、要透过书本看社会,不能透过社会看书本。小说反映的是社会,不能社会反映的小说。比如书中主子对佃户的剥削压迫,只能以此现象透视了社会,不能以社会上之不平等来解释书中主子与佃户的关系与行为。曹雪芹在世的四十多年间,社会上的农民暴动和少数民族起事的事件,从未间断过,就不能拿了这些套在书本上。再如:书中以老婆子之口,将宝玉的重情,不使了主子手段,说成是“中看不中吃”;将下人作难探春;将尤二姐以礼待凤姐,凤姐逼他吞金子;将贾府人多嘴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等等,要看成是社会现象,要从中看出一个无情的社会来。(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给人一些苦涩感,因为当时是个苦涩的社会。)
研究《红楼梦》要从宏观入手,微观只是填充之物。例如秦可卿这个人物,只能是立于《红楼梦》主旨这棵大树之下,不能游漓在外,不能凌驾之上,不可宣宾夺主,不可本末倒置,就其先后顺序也不容颠倒。不可横揷一杠子。
二、书中人物,要看大节、看主流,“吹尽黄沙始见金”,要从中分出真情与无情来。不然,宝玉可说是个阔少,贾母可说是个和善老太太,黛玉亦好亦不好,宝钗就没有什么不好的了。比如宝玉踢了袭人一脚,那是平生第一次,顶多是个过失或错误,还要看了当时的客观。历史上的许多伟人,谁无过失、不犯了错误的呢?但最终“伟大”的还是他们,“秦皇汉武”是带有褒义的。“四春”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是“元春去了一个不是人去的地方;迎春落到了虎狼之窝;探春远嫁;惜春为尼”, 这些都是情的不好过,非在其它。作者认理不认人的写法,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他将小说还原成生活。平面文章,立体画卷。绘声、绘色、绘景。
三、不能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什么样的土圵长出什么样的庄稼,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背此不得。
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有所了解,对读书人要有所了解,尤其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读书人,更是谈论这些问题的活跃分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怕了这些人。
五、石头、贾宝玉、曹雪芹、评者乃“四位一体”,他们互为影子。因此,宝玉受冤,作者便要站出来叫屈,还要流了辛酸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属最早版本,如此书名应是有所说法的。
六、所求之“是”注意有三:1不可瞎子摸象,摸到什么就说像什么;2不容抓住一点,不顾其余(1) ;3要与之全书整合,自然其说。(表里如一,前后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方方面面都能作了解释)《红楼梦》字字是珍珠,要找一根合适的线把它串起来。研究红楼梦,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忍劲;又不能“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胆怯。研究红楼梦,如果越研究越复杂,便要考虑了;如果越研究越简单很可能是希望,正如火车行驶在轨道上。
七、要将《红楼梦》看成一部小说,但又不同于一般形式的小说。说是前者,因为它是虚构的,书中一些人的脐带还与天上连着。大谎言—“大荒山”,无实话—“无稽崖”, 宝玉是块石头,黛玉是株草;说是后者,因为它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定义。(清人梁拱辰说:“《红楼梦》里无一人是真,只有曹雪芹才是真的”。)
八、研究《红楼梦》,必然要研究曹雪芹;但研究曹雪芹,终归为了研究《红楼梦》。著作的内情,重于作者的生平。
九、忌“独家独院”,要置身“土楼”之中。要广读成果之作,从中吸取营养。排除不是,便是是了。但“希望外援,不依赖外援”,又是其原则。不管别人怎麽说,只管自己怎麽说,但不能不知别人怎麽说。“评红”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能只是拿了别人的另附件“拼凑组装”。不能坐在我的前面是替代我,坐在我的后面是指挥我,“评红”要了独立的“我”。
十一、不能“评红”的话比《红楼梦》还难懂。
十二、“评红”,不能把一部《红楼梦》弄的支离破碎,五马分尸,不能把说不清楚的文字随便说成作者的问题。《红楼梦》是一个完整体,评的也要上下流畅,前后贯通,纲举目张,成其一体。

注(1) 、例如看到“消愁破闷”,写诗只是“顽”的而已,就断定《红楼梦》没有思想,读者怎么看都行,这便有了问题。试看书中的文字、诗词又何以而已的呢?何况还有着十年之内修改五次并流下辛酸泪。再或是看到“匈奴”二字,便想到反满;看到宝玉,便想到玉玺,便想到争帝;看到“女儿二字比释加弁尼的称号还尊贵”,便想到清世祖为了一个女人当和尚等都不可取。 
                 

  《红楼梦》书名


书中说及《红楼梦》的沿革,其意有三:一、其中的每部书都是写情,说的《红楼梦》是一部写情的书;二、《红楼梦》由多个故事组成,说的《红楼梦》主人翁是个“情”字;三、点明《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因为在一块顽石上,记有一段故事,“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等而得名。后又改为《情僧录》,又《风月宝鉴》,又《金陵十二钗》,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这些,为第一回书所写。
《红楼梦》是“石头记”等多个大小故事的集结定名,集书中所有故事之大成。(脂甲本《凡例》上写有“红楼梦”“总其全部之名”的话。)
我之认为,所有其它书名与之《红楼梦》相比,有着小大狭广之分,都有逊色之处。
《石头记》,上文已作交待,仅此而已。未免直了些,白了些,差了韵味,缺乏想象之空间,更无回味感。而以“记”为名者多多,容易落入俗套。就石头本身而言,不过有些灵气罢了,也无过多好记的。
 《情僧录》,是个打绞的名。是说“情僧抄录了石头上的文字”呢?还是“录了情僧的故事”?如果是前者,还是太直太白,这情僧只不过是个“二道贩子”而已;如果是后者,所录也实在有限。如同“戏不够干部凑”的那样,当事情闹到不可收拾时,僧们便露了面,既露面当然也就解决问题,但这种场合实在不多。虽然僧道们(还有仙姑们)接受了宁、荣二公之灵的嘱托,也是虚辞而已,并无过多实在工作好做,因此也无什好录的。
和尚与时尚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僧本无情,如今安上一个情字,无非做了一些情的传递工作而己。僧毕竟是僧,他的主要任务是去尘世间度人,传情只是一种手段,最多只能算了第二职业。僧们的度人只是少数,他们管不了许多,这与作者想的有异。作者在于能够有个好社会,让多数人能得好过。像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鲁迅先生说,“宝玉看见的,世上不幸人多”。至于这事是由少数人来完成,还是由多数人来料理,或是社会本身的事,或是个人团体的职责,作者并未直接说清楚,他清楚的是:只在有个好社会,有个公正、公平、平等、人性、充满情谊的好社会。少了不和,少了争斗。“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应该说,这既是多数人的责任,也是少数人的职责。多数人守了规矩,少数人不坏了规矩,他们各有各的事要做。
《风月宝鉴》,风月乃风花雪月,专指男女情爱之事。作者怕人误读了,读邪了,故以一“鉴”字以警之,因为曾经就有人将《石头记》说成淫书。“鉴”有镜子与警戒之说,其实“镜、警”是统一的,镜子照出了毛病,当然就要警的了。再者,镜说“正面的繁华是虚假的”,“反面反到是真实的”。“镜警说”:切莫将书读偏、读邪了,不然就要负了后果责任。像贾瑞那样,连命都得赔上。沙漠里的幻景往往致死人命。只是书中并无过多的风月,更无需去鉴了,再者只在风月里打圈圈,不能通观书之全貌。
《金陵十二钗》,专写了金陵地方上几个女子闺阁中事,那之外的呢?这书名也无有想象空间,少了施展的余地,小气了些。好像如今一些书的封面,画了几个女人的那样,而书的内容又并非完全如此。
上述书名种种,各色各异,但都突出了一个情字,这倒是其共同之处,(例《石头记》写几个异样女子,《情僧录》以情字贯顶,“十二钗”示意月月有情,《风月宝鉴》写儿女事),《红楼梦》则集情之大成。这里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来,既然书名定了《红楼梦》,为何又要搬出其它的书名来,且又不作了说明?可能作者是将《红楼梦》这书名当作河的干流,其它的名只是支流,他们最终都要汇合在干流里,使之流淌的更为壮观吧!
“同是一样水,流出一江情”。( 情溢“红楼梦”也就有了佐证。同时又可印证了情的不分巨细、大小、多少、广狭…)
因此,说到《红楼梦》,说辞就截然不同了:夕有“黄粱梦”,今有《红楼梦》。前者“借事点题”,后者“借题说事”。有话不能直说,就拐着弯子说,抬出一个梦来就更好说了(且还要“梦演红楼梦”。《红楼梦》的创作模式很有点“庄周梦蝶”)。《红楼梦》较之前面书名要贴切的多,前者对于全书的内容而言,总不免偏些、窄些、小些;后者却显得宽些、大些、包容些。《红楼梦》有容乃大,厚德包容。其“梦”者,还意在按了书中所说之理去做了,这也不失之为“梦”。梦者萌也,萌发、萌生出新的理念理想,梦者积极向上也。
“梦”为何要加入“红楼”二字?“红楼”,为古代富家女子住处。女子亦情。且正经之情,都是好人家儿女,不会乱想了别的。“红楼”里的女子,她们各做了各的梦,同床尚可异梦,住在同一栋楼里做了不同的梦当是自然的。正因为梦的各自不同,方才演绎出这《红楼梦》来。又:《红楼梦》既写了情,又写了愁、且“红楼”与“情愁”谐音,故而说了《红楼梦》即《情愁梦》也不无不可。这便隐示了书的内容。
以梦说事,便于“隐事”其中,也是抬出梦来的好处,作者正好可以藏了要“隐去”的东西。至于“读梦人”读出什么,那是读的人的事,与写的人无关,那不正是作者所求的么?说到梦,做梦人是不明白的,要了别人去解,中国就有解梦专著这类书。《红楼梦》也要人去解了。
说梦可以避去许多的忌讳,省去许多的麻烦。说了也便说了,既不负了责任,也负不了责任。梦里杀了人,难道还要判了徒刑不成。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心里想的构不成犯罪事实。
“人生如梦”,则又是梦的另一层意思。既然是梦,何不是个好梦的呢? 宝玉来到人间,原为享受而来,本身就是梦。作者希望的好社会也无不是梦。“好梦成真”当是人之所想。印第安人有一种叫做“捕梦器”的东西,传说可以捕捉噩梦,只让好梦通过。可不?相处和睦做事顺利;无忧无虑无争无斗,更无打杀,岂不好的么?有个病人去看医生说:“昨夜做了个梦,一群人追着打,不管藏到哪里都能被发现。叫也叫不出,跑也跑不动,整个夜晚,闹的不知如何是好。醒来却是一个梦,但人却累的不行,这不,只好前来看医生了”。所以说,做梦娶媳妇,或是捡到一大堆银子,虽说空喜一场,但捡的那一时刻却是高兴的。虽说醒来什么也没有,但什么也没有失去。如果梦里被盗,醒来虽也什么没有失去,但梦里的感受却是不好的。所以说,人生在世,还是做个好梦的好。梦可以称了重量,只是越轻越好。有一本《让生命之舟变轻》的书,就是提倡过简单化的生活。
很明显,作者也是想让世人都能做上一个好梦,让生活也变得轻些,这也正是作者所梦。梦是作者的手法,梦是作者的心愿,梦是作者所托。
《红楼梦》有着梦想之意,“梦想” —做梦也在想。曹雪芹是个极度严肃认真负有责任心的人,对于他的主张,做梦也在想,宝玉梦中说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是在提示,他渴望他们成功。仅就作者施于书中的手法: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梦里幻里,也要以“梦”做了书名的好。
又:《红楼梦》书名究竞何说,很难座实。俞平伯先生还有“小中大” 之说。但《石头记》在先,《红楼梦》在后,或两者互存是有考证的,而最终选定《红楼梦》却是事实。这是否也是认定《红楼梦》较之别的名要好的缘故吧!(《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本首有《红楼梦旨义》云: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
又及,许多书名,表明《红楼梦》由着多个故事组成,故贾宝玉算不得每个故事的主人翁(书中仅男女情爱故事就有六对之多,他们有着各自的主人翁),若以情代之,则不无不妥的了。是梦偏说不是梦(五十六回),世间明明不是梦,又无一不是梦,也可以此咀嚼体味了“红楼梦”这名的。
再及,如果谐音读书名:《石头记》(实愁事);《情僧录》(醒梦悟);《风月宝鉴》(凶邪遭险);《金陵十二钗》(真情事儿哀);《红楼梦》(情愁盟);则又一说了。“人之交,情为盟”,又是一个定格的“人际关系标准”。
再再及,写明《红楼梦》一书的由来,意在道明作者,作者乃曹雪芹。石头、空空道人为明显的托辞。如果用了谐音:石头—实愁;空空道人—哄哄佼君;东鲁孔梅溪—空无同悲矣(泣)(1);吴玉峰—无欲争,也是明白之说。只有“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方才说了句真话。再者,“闺阁昭传”—悲歌曹传,也在暗示:曹者雪芹也。《红楼梦》是一首悲歌,为曹雪芹所写。
注:(1) ,“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此书实为曹雪芹所作。(此书被移植缩写为《红楼梦》之第十二回书)。胡适评阅此书为“戒淫劝善” 之作,据此,《红楼梦》写的什么已划定边界。(戒虚行情)

看标题、识主旨


关于《红楼梦》写的什么,书中多处均有明示,皆系总绾之笔:
第一回,“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梦幻二字之谐音“蒙难”,谁个蒙难?情的蒙难;书中说及“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指代的情,女子慈眉善目,柔情似水,古代将女子、香草比作理想志向,《红楼梦》写情亦是作者的理想与志向;书中强调该书之内容,“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的话,说的书中事体亦情,叙事为的叙情,叙情为的说理;“不涉及时政”“不是淫书”“大旨谈情”的话,更是大实话,大白话,直指《红楼梦》写的什么;至于“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更是随便说话;第十二回书,为《风月宝鉴》之移植篇,由曹雪芹所写,书之内容“戒淫劝善”,如此,也可规范了《红楼梦》的写作性质范围;《红楼梦》由多个故事组成,宝黛的故事是最大的故事,它写的宝黛的感情戏,其它故事也都是情的故事;《红楼梦》十二支曲,以着曲艺之形式,说出《红楼梦》写的“悲金悼玉”的梦,亦情之梦,这在其「引子」里写的明白;“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所为哉?为的情尔!这里指的元春宝玉的姐弟之情;夏金桂的无情,把个家给闹散了,宝玉为的寻求“疗妒方”,用作第八十回的主要内容;《红楼梦》—谐情愁盟(情与愁的结盟乃木石之盟)。《红楼梦》里此类点拨性的说话多多,无须一 一赘说。(“曹雪芹传”的作者吴恩裕,在读到红楼梦第一回书“作者自悔”的那段话,说道:“细数从头,分析到最后,觉得自己已逝的年华中,除了一点‘聪明’和‘真情’之外,再无可述,也再不足述——这就决定了红楼梦一书的基本内容。”这类评语不乏有之。)
关于红楼梦回目之标题,都落脚在一个情字上,但又起作各自不同的作用。其标题有的要正读,有的要反读,有的要读了谐音。有的标题概括总搅,有的分述要点;有的提示内容,有的揭示主旨;有的实话实说,有的真话假说;有的明说,有的暗示;有的设疑,有的解惑…
关于《红楼梦》写的什么,这里写有一组文字,共两篇文章。本篇“看标题,识主旨”;后篇“探章回梗概,求全书本旨”, 都是以“拆零”之办法,以求所得。
俞平伯先生有言:《红楼梦》“即以回目言之,笔墨廖廖每含深意,其暗示读者正如画龙点睛破壁飞去也,岂仅综括事实已耶”。
红楼梦其章回回目,大有考究,紧扣主题,充分为之主旨服务。
红楼梦是一部写情的书。开篇就写了个补天的故事,紧接着便是补地的事儿,补天补地都是大情于人间。
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十九回的回目有着一个情字;那没有的,也要暗藏了一个情字。例如:第一回,“梦幻识通灵” ——蒙难始颂(动)情;“风尘怀闺秀”——穷身哀悲愁 。说的红楼梦是一部写情的书,真情是歌颂的对象。贾雨村的穷困,引来甄士隐的救助,体现的有情(动情),而贾雨村的态度却显然有些冷漠无情。如此,本书的主要矛盾——有情与无情的矛盾,始见端倪。(甄士隐、贾雨村乃“敷衍”之词)
 “刘姥姥进荣国府”,写情须要走动、交往、交流;“宝玉会秦钟”,写宝玉与情结缘;“送宫花贾琏戏熙凤”(蒙哄话假言喜亦空),说的薛姨妈假情假义(花亦假花—假话);“金莺微露意,黛玉半含酸”,意在玉钗是一对儿,酸在心灵感受;“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真假故谈理反又忧,“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源在一个“水亏木旺”。水亏即无德,无德亦无情,无德无情贾家必败,这才是秦可卿真正病根。同时也写出情的遭难,秦可卿在无情环境里落下不治之症;“宝玉路谒北静王”,写宝玉的前程归宿,四王送情仙(水溶—悲浓。对情的伤悲);“平儿软语救贾琏”“喜平儿理妆”,写平儿是情的现身,并起着带头示范情的作用,“香菱情解石榴裙”也是如此(“理妆解裙”写宝玉效情)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写因为仗情作者为无赖竖碑;“龄官画蔷”,写情是大众的,情不是私物;“巧结梅花络”,写生活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少了情则不得;“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这是黛玉情不由衷,是作者在替黛玉表明立场;十二回,写邪情的危害性;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说的凤姐不讲人情只讲狠,真情走了,无情来了(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谐音:情果亲始终忠心贵,忘义忠邪气临泼妇);十五回,王熙凤继续作怪“弄权”铁槛寺,“得趣”馒头庵秦智相好,(铁门槛土馒头,馒头庵即水月寺—水中月即空也)。十七~十八回,试才——试才情,归省——“悲情”;十七回分写有情与无情,贾政等在“怡红院”处迷路,隐说对情的不理解,不知“情为何物”,“戚本”还用了“怡红院迷路探深幽”的回目标题予以提醒。十九回,“花解语,玉生香”,情蜜蜜,意长长,写宝玉与袭人、黛玉之间的情感戏。二十回,弹妒意,谑娇音,皆因情故而生出是非。二十一回亦情感戏,真情感人,邪情误人。(书中的闹情、关情、伤情、争情、多情,尽显一个“真”字);二十三回,借《西厢记》、《牡丹亭》暗示情的作用:情能给人智慧与力量,情能使人死去活来;二十五回,“五鬼”(吾累)—被“声色货利所迷”,故有受累之说;“通灵迂双真”( 动情与伤神)。“真—仙人也”,写出天上人间之情。有人说:“这回书只是说说而已,并不关系书的宏旨”,其实不然。宝玉是情种,如今遭暗算,还不伤神的么?《红楼梦》写的一个情,这回书说的无情与有情这对矛盾的斗争,应是关了书的主旨。最后真情出面相救,又可见了作者之情深意切。 二十八回,“红麝串”—谐音“情赊完”,说的宝钗无情。他的白膀子,那怕只“摸一摸”宝玉都不想;二十九回,本在“祷福”,却不与人为善,三出戏名破题,暗示了祷福的结果只是一场梦(白舍济,幻想无,南柯梦) ;三十一回,撕扇为的取乐,伏白首双星为的寻乐,都是情意中事;三十五回,说的生活虽有不顺,也不能少了情趣,生活应是多姿多彩的。三十九回,“村姥姥信口开河”,说茗玉(情趣),这是说的情趣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重在宝玉用情之深;“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写的情无古今,情不分国度;四十二回、四十五回,说的宝黛和合之情,说的真情的感动,薛林相互关心,情意绵长,只是汇集在黛玉身上,秋愁点点,映在宝钗身上有些随声附和,但也下意识地“情在其中”( 秦可卿小名“兼美”印在这里 );四十八回,回目己有情字,本不待说,然而又不得不说。本回有一揷笔,写石呆子事。此事搁在宾位,却实际成了本回之“主文”,揭露了贾府的无情。写香菱学诗,实是如何做人;第四十九回书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谐音:周礼失缺败节情毁—伏的后文(1),痴笨妄话歌情谈善—写的本回);五十一回,以“虎狼药”引出虎狼人;五十二~五十五回,写的“真心、假意,真情带来快乐,无情换得痛苦”;五十六回,以利当先,必食无情苦果(宿弊不除,大体不全);五十七回,“试忙玉”说的“痴情”,“慰痴颦”讲的“慈情”;五十九、六十回,写平儿施情;六十一回,“瞒赃”“行权”,赞赏情;六十三回,“开夜宴,理亲丧”,写人间悲欢之情(“独艳”伏“二尤”;“扫花”伏芳官结局、群芳消散);六十四回,“悲题五美吟,情遗九龙佩”,一正一邪,两种截然不同情感,相形见绌;“耻情”即痴情,“人冷”亦社会冷,社会无情造孽;“姽婳词”“芙蓉诔”,写的一对有情人;“河东狮”“中山狼”,写的两个无情种;“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透出一个情字,“闻秘事凤姐讯家童”,溢出一个酸字,伏大闹宁国府、致二姐死地而后快下文;七十一回,“鸳鸯女无意迂鸳鸯”,写有情事在坏的环境里也要变质,水土异焉。同时开俱了医治无情的药方—去嫌隙之心;七十二回,写贾府败象,败就败在因为无情;七十三回,平地起风波,一场无情的台风正在形成,将向大观园猛烈吹去;七十四回,台风登陆大观园,无情包抄有情,惜春要与宁府划清界线;七十六回,节日应是快乐的,人的心情却是不好的,以至黛湘联句因悲凉太盛,连妙玉都不忍听了。七十七回~八十回,《红楼梦》里已经失控,“无情”似决堤洪水,到处泛滥成灾。宝玉“不觉如丧魂魄一般”,只念叨得一句话“都要去了,这却怎么的好”,以至不得不亲自出面讨要“求医真情汤”的药方子。第八十回回目为全书作总绾:“屈受”是真(内隐假醜恶);“胡诌”是假(外透真善美)。立足现实,希望未来。(七十七回,宝玉探晴雯——“叹情文”,实属写的哀叹情的文字。)
红楼梦里其章回回目,有的题不对文,有的夸大其辞故弄玄殊,使人不得要领。这都是因为紧扣了书的主题,竭诚为其服务的缘故,诚然也是因为读者没能清楚红楼梦写的什么。有的回目还起到了指示后文的作用。红楼梦每回书的回目,围绕着情字,都能找到相关的诠释。
《红楼梦》成其悲剧,恰恰是因为少了这份情,社会不领了这份情。而作者做的恰是“动情”之事,并借通灵(动情)之说行以歌颂之实。

  注:(1),芦雪广(路邪险)与栊翠庵(容碎烂)放在一处写,隐妙玉后事。(广—读“眼”音)

 

探章回梗概 求全书本旨
(不同层面、不同侧面,都能读出一个情字来)


《看标题 识主旨》是以章回题目说事,以达明了书的旨意;本文《探章回梗概 求全书本旨》是以章回的大致内容做文章,以求书的主旨,主旨重在突出一个“情”字。(“本篇”与“后续”及以“独立章回成篇”的文字,都在于作手一个情字,只是有的偏重真情,有的偏重无情;有的偏重情趣,有的偏重情变。因此读将起来要与之相关的结合看了)。
《红楼梦》一书,写的《红楼梦》里人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他们从中深深感受到无情的烦恼,有情的喜悦。然而,《红楼梦》却是以着无情战胜有情而告终,这是《红楼梦》里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希望的,人世间应是:天下太平,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儿女孝顺。
红楼梦是一部写情的书,写情为的理治,以情治人,以情治家,以情治国,以情治天下,这才是人间正道,这才是红楼梦的终极目标与目的。
《红楼梦》第一~第五回,是全书之序曲(楔子与序幕)。分别交待了全书的内容、主旨、沿革、主要人物、重点事件、主要矛盾、主要背景、创作理念、手法、模式、作者、结局并《红楼》是部什么性质的书等等。从第六回开始,话说“红楼” 的大幕正式全面拉开。(道家有逢六必转之说)红楼梦不能当作一般小说读了,一~五回书,则更是不可。
第六回:
初试云雨情—宝玉涉足人世间生活。
找情—“找头绪”,头绪 即一“情”字,即《红楼梦》之“纲领”。这与红楼梦“大旨谈情”相吻合。古有“藏富于民”说,这里说的“藏情于民,情在民间”。 民间有言:“再横也横不过一个理字”,老百姓最讲理。
实情—诚实做人,“守多大的碗儿,吃多大的饭。”
亲情—刘姥姥进荣国府是“去亲近他”(“亲戚们的情份”)。以后又去了。
无情与有情—刘姥姥问路,问出个无情与有情来。
热情—小孩子的热情,隐示人性之变化,皆社会因素。
念情—周瑞家念及当年之情。
同情—平儿“自作主张”留住刘姥姥,侧隐之情。
虚情—凤姐初次面见刘姥姥时的表现。
常情—贾蓉见凤姐,婶侄之情。
认情—刘姥姥来荣府,王夫人说是“亲戚们的情分”。
施情—凤姐打发二十两银。
领情—刘姥姥“千恩万谢”,日后他以实际行动谢了。
填情—刘姥姥要留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买果子吃。
留情—“得空时常来走动走动,方是亲戚的意思”。(情要知情知恩舍得。)
第七回:
骗情—王夫人姊妹俩,周瑞家与薛宝钗,各说着“长篇大套”的“人情话儿”。薛宝钗客观在骗;薛姨妈主观在骗,他肯定跟王夫人说了金锁之事,即便这回没说,下回也要说。刘姥姥带去的真情,薛姨妈送出的假意。
无情—“无名”“热毒”“冷香丸”“从来不爱花儿粉儿的” 暗示宝钗无情。
感情—感叹之情。(赞香菱像容大奶奶,叹香菱身世。)
虚情—(宫花“空话”, 假花“假话”) 薛姨妈送花,宝钗“不爱花儿粉儿的”。“巧字” 是虚的字眼。(薛姨妈的虚假本性)
欺情—周瑞家不拿官司当回子事。(女儿“来讨情分”,为着打赢官司。)
钟情—宝玉会秦钟一见钟情。(“无心在饮食上”)(情不分富贵、贫窭。)
骂情—焦大仗着酒劲大骂。(实是骂的无情。宝玉听来“倒也有趣”)
毁情—焦大被捆倒并填了一嘴的马粪。(焦大骂,为的贾府好)
第八回:
尽情—贾母等“尽欢至晚无话”。
撩情—詹光钱华等撩的宝玉高兴,后面的却是不高兴。
寻情—宝玉探望宝钗,比通灵,论金锁,好不高兴。(金莺露微意—意在玉钗“一对儿”;黛玉半含酸—酸在心灵感受。)
扫情—情要尽兴。李嬷嬷“扫大家的兴”,宝玉大发脾气。(重点文字)
渥情—晴雯手冷,宝玉替他渥手。
喜情—贾母见秦钟,“十分欢喜”。
无情—“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认钱不认情。
第九回:(因情上学,又因情闹学)
深情—宝玉上学,怕冷落了姐妹们并误了“和胭脂膏子”的事,以及袭人的关心话语。
阻情—贾政不让宝玉读《四书》以外的书。
拓情—宝玉要与秦钟论兄弟,不与论叔侄。
邪情—本族及一些亲戚子弟系不轨之人,并做出不轨之事,以至“作起反来”。 学堂成了“以公报私,勒索子弟,助纣为虐,造言诽谤,喜新厌旧,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挣钱使用”的地方。
赔情—金荣向秦钟磕头赔不是。(犹如负荆请罪)
第十回:
情要生存环境—可卿病,“细穷源”三字是字眼。(贾敬寿辰晚辈不敢拜贺,写尽贾敬无人间之情。宁府无情生事,学堂无情闹事。)
第十一~十二回:(邪思妄动个人死,谋虚逐妄社会亡)
探情—宝玉探望秦可卿病,探秦(探情)。(秦病即情病)
邪情—害人害己害社会。(代儒是个不合格的老师,也是对当时科举教育制度的否定。)(十二回乃《风月宝鉴》的移植,胡适评价此书为“戒淫劝善”之作。如此,《红楼梦》应与之关联。)
第十三~十六回:送滨、送秦—即送情。
可卿病而不悲,死而不哀;宝玉探病实则探情,贾府送殡实则送情。
真情走了,无情来了,无情之事相继而出,有情只在夹缝中生存。如此,人将不保,家将不保,社会也将不保。(凤姐的打,秦钟的转悲为乐,秦钟与智能儿,宝玉的不了情…)。(脂砚斋评:秦可卿应是管理贾府的继承人。可卿托梦,宝玉哭灵是佐证。)
第十七~十八回: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书中真情假意,实体虚态,夹杂其间。“探景”“沁芳”“天然”“采芹”“迷路”“大视园景致似曾相识”“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身哉” 最为关健处。“通部所表”,四字道出《石头记》的主旨——只在一情字。元妃—原非,一切都不是那么回子事。
第十九回:(参看《黛玉葬情》注(1))(“情不情?情情!”是脂砚斋批语)
情不情?—“第一个宝玉是极无事最闲暇的”话,似乎说的宝玉无情。但宝玉的表现又是个有情的。(望美人像,去袭人家…讲香芋的故事等。)
情情!—情切切,意绵绵。(既指宝黛,也指其他)
宝黛二人合璧,完成了“情不情?情情!”的答问。本回书的回目,也是“情切切…意绵绵…”之类用词,这既是说的本回书所写尽在一个情字,推而广之,一部《红楼梦》亦是如此。
第二十回:十九回通篇写情,二十回全篇说理,此二回“情理合一”。
争情—一干人等,因妒情而生出事非。(李嬷嬷的闹,黛玉的谑等等。)
情理—每一件事,都是说的一个情理。(陈情述理)
第二十一回:
袭人对情的无知,致使宝玉生闷气(如同第八回生李嬷嬷的气)。读《华南经》要像读了“好了歌”,不能利用了“聪明才思”去“谋虚逐妄”。黛玉的“作践说”是指点。贾琏的邪情醜态,突出宝玉的纯真儿女情。
第二十二回:
  “悟禅机,悲谶语” —悟情、悲情。以谈禅之名谈情,以谜语之隐感情。宝玉的烦恼因情而起(如同黛玉因情葬花),宝玉的烦恼是人世间的烦恼。
第二十三回:
大观园情的指数极高,宝玉住进后“心满意足”。但“忽又不自在起来”, 犹如补天落选时的那样,这是因为责仼所致。当看到《会真记》后便又高兴了,他找到了完成使命的钥匙与纲领—人间只在一个情字,他将更有意识,更是坚强意志,朝着这条路子走下去。黛玉的“心动神摇,如醉如痴”,说的这条路子的可行性。(书中的许多情节,围着宝玉的“好心情”作铺垫,然后忽地一转“心情不好”,这便触及到问题的要害与实质。)
第二十四~二十五回:社会无情,说的情遭难。
—个无赖的执情仗义,把个世人、世事、亲情、社会,揭露的可以。“声色货利”是惹事根苗,同时又注释了人间好事不能依持的原因。情难还须情来解,人间要了情谊,不是仇怨。
第二十六回:
宝玉康复后重新审视社会:社会是不平不公的,真情的难求难得且还要受屈。宝玉看待“声色货利”只当是“没要紧的散话”。
第二十七回:
悲天悲地,悲人悲事悲情。情的不平与控诉,情的悲怨与感人。(花鸟也为之生悲)。
第二十八回:见“《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祷福(私欲难满足,还要殃及他人 ),痴情女情重(情的难解求,更是困绕自身)。求欲与求情,泾渭分明。
第三十回:
宝玉因情有所屈、情的不能尽兴:受困于黛玉,受气于宝钗,受挫于金钏儿,受煎于小丫头,一时“一肚子没好气 ,再才误伤了袭人的。黛玉的柔弱,宝钗的强悍,形成有情与无情的强烈对比。
第三十一回:
本回为后回作铺垫,晴雯有后续,金麒麟有后文。“阴阳”说的变化,只是变的将不如人愿,贾母不让提小名,是不要了亲热劲,以及情的高成本是先兆(情的成本应是极低)。晴雯撕扇,因宝玉情的不能尽兴之导火索,后因撕扇又尽了余兴。
第三十二回:
贬黛褒钗,但宝玉的立场是坚定的,“你放心”三字是字眼,只是事态的发展不为宝玉所左右。可不?金钏儿就出事了!今后出的事还要多。(本回有着有情与无情是非之辩,错对之分。于情——袭人自私,湘云的不理解。)
第三十三回:
宝玉本“情不自在,情之不足”, 然而祸不单行,又遭毒打。“情种”尚如此下场,一般之情则可想而知了。(情的受编排,不被谁解,遭难…)
第三十四回:
宝玉挨打,各种观点亮相,宝玉观念如故,“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送帕”定情,更是坚定信念的表达。,
第三十五回:
生活虽有不顺,但生活的情趣不可减,生活要像“结梅花络”的那样,五光十色。(宝玉关心人不被理解,实是情的不被理解。)
第三十六回:
本回重在讲理: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情属于大众,不容私自占有;为情而死,才是正死。情要忠贞,要相互关心,要尽情享受,不可亵渎。“梦兆绛芸轩,情悟梨香院”作了提示。宝玉坚持木石姻缘,宝钗坚信金玉良缘。湘云回家对宝玉说的一句话“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更是道出了情的难舍难分。
第三十七~三十八回:
《红楼梦》里起诗社,是红楼梦里人的生话品味与质量。避功名利敌,寄兴写情,求的一个真高实兴。“海棠”社名,似有所俗,然出自实情实景实物,“也就不碍了”。写诗旨在“有情有理且逼真”,有其深意。(四十二回又写了惜春作画—诗情画意)。诗社的活动将贾母等也圈了进来,更是扩大了生活的范围圈子,写诗论诗评诗,好一派平和景气。
第三十九~四十二回:(给人抹不去的心酸苦涩味)
  以刘姥姥再进荣国府为由,上演了一出情感戏,大家“从来没像昨儿高兴”。(情来自民间,情荡及贾府。“信口开河”说的是情,寻根问底为的是情,好画指的好话。送情、谢情、许情、以后的还情。此处补了“白首双星之事”。)
第四十三回:
红楼梦里人还没有乐夠,还要继续“闲取乐”,怎奈接下来的便是乐极生悲。“不了情”是红楼人对情的“难舍难分”, 这是做人的本份与本质。(闲取乐好,“世界杯”弄成世界悲就不好了。)
第四十四回:
乐极生悲,悲及无辜,以情慰之。情是生活的快乐指数,情是抚慰剂。
第四十五回:
因情两个“情敌”互剖金兰语;因情发于章句“闷制风雨词”; 亦又因词感人至极“己教泪洒窗纱湿”。
第四十六回:
有情人迂上无情事,无法无解无奈。人性之本,社会之根。
第四十七回:
生气归生气,该乐时还得乐,这便是生活。薛蟠邪思妄动遭打,只怨吃亏,不知教训,不思悔改,无补自身,无补社会。(至金桂闹家薛蟠仍不悟)
第四十八回:
远离无情近有情—薛蟠外出为的“成人立事”学做正经生意人,赔本也值(当初进贾府学坏十倍);香菱入园,进入情的宝地,香菱学诗观画,皆有情事。诗者“有情有理”, 画者有情有意。香菱学诗,意在做人。写搜扇一节,亦是贾府无情本质的继续发酵,贾府除大门前两个石狮子干净外,余者没有干净的。平儿痛骂无情,亮明身份立场。
第四十九回:
诗情、喜情、悲情、赞情、添情、长情、凑情,玩情,预示情的将不得好过。丢镯子,生烤鹿肉,“为芦雪广一大哭”,“腥膻大吃大嚼”,“以完此劫”;“白雪红梅,割腥啖膻”;还有作诗限韵“二萧”等,尽是不好兆头。
第五十回:
本回主要写了四件事,件件让人揪心。(联句—写了现时现在过去未来,红梅—情悔,贾母意欲为宝玉求配,制灯谜。)集景联句为的找乐,然残酷现实,事与愿违,“一亱北风紧”为之定调,“凭诗祝舜尧”为之定性,祝者求也;贾母的心事,暗示了木石姻缘的命运;红梅虽在赞之,但流露的只是“流水空山”“落霞”片片的心情,日后的“桃花行”“柳絮词”更是悽楚之声;制灯谜为供大家一乐,然“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终难如愿。
第五十一回:
关情—怀古亦是关情,以诗歌形式制谜,却不解谜,寓意“情无古今”。本回书处处无不体现出关切、关怀、关爱、关心、关注之情。晴雯病用了“麻黄枳实” —药不对路;以后王夫人的对待晴雯—人不对劲。
第五十二~五十三回:(重在说事—前回写的“真心”二字,后回说的“虚假”一词。)
五十二回:风姐待人真心,不在“礼上面子情儿”; 情掩虾须镯,照顾到名方的好;坠儿走,宋妈强要“磕个头,尽了心”; 晴雯补裘是在“挣命”,宝玉问候黛玉出自内心,真真国女儿诗有情有意;宝玉给舅老爺祝寿,人到心到礼到,把个礼字推到了极至。虽说社会现实不怎地,且真假其间,但人心的向善、向着社会,还是可取的。(说凤姐意在“真心”二字,平儿真心待人,黛玉真心待花,宝玉真心祝寿。)
五十三回:赶走坠儿,袭人说“急了些”;诗社空了几社,因大家不得“空”; 王子腾、贾雨村升高官;祭宗祠“看不真切神主”;皇上的恩赏只在体面;乌进孝进年贡,换来的只是“好生待他”四个字的一句话;贾芹掩恶绩;贾母“会装、会混、会受”; 元宵贾母摆亱宴,来人不多,各有由头。
第五十四~五十五回:(重在说理—前回“有情带来快乐”,后回“无情换得痛苦”。 五十二~五十五回,说的有情与无情的“事理”关联。)
五十四回:节日聚在一起,为的图快活,“破陈腐旧套,效戏彩斑衣”即在如此,但未必如愿:贾珍等敬酒,走的形式,故贾母早早将之“赶”了出去;唱戏说书为助兴,然而,戏唱的《赵氏孤儿》,书说的《残唐五代》,梨香院虽唱的“西厢”情感戏,但配乐只限簘管,又未免冷清了些(贾母本喜欢热闹戏文);“该来的不来”,贾母错怪袭人;袭鸳二人谈心有些凄凉;宝玉让对下人担待些,既是关心,又是躭心;贾母诉说世人只在说谎,这是说的内心与现实;讲笑话,笑话不笑,“只觉冰冷无味”,放炮仗的笑话一连用了四个“散”字,书也完了,人也散了,年也过了。(《红楼》喜欢用了“四”字,再三要说成“再四”。凤姐评价探春,一连用了四个“好”)。 本回书求其乐,主观是努力的,只是客观不支。有心向往,无力回天。 
五十五回:太妃欠安,凤姐病,姐妹犯疾,母女相争,主仆不和,正庶有差,入不敷出,园子失于管理,乱象横生等一系列子事。表面原因是凤姐病失于管理缘故,实是深层次问题,是不施“仁孝、仁德”的结果。
本回书写在新春伊始。一年之季在于春,贾府的这样,也该有个新的法子才是。只是当下问题,只在红楼梦里人如何办理。
 这回书,以着“起承转合”之说,以八十回为限,当是“转”的开始。本回书起着总结过去,开启未来之作用。
第五十六回:(承包大观园,收获无情)
弃情—上回书写到乱,这回书写到治,然而治的法子在“利”不在“情”,全然不顾及情的作用。治的纲领:“兴利除弊”;治的手段:“使之以权,动之以利”( 凡沾边者均获利);主要内容:承包大观园;其目的:在于管理好园子。治者必用情,不然则不得也,不信且看后文分解。写两个宝玉一样是假,写对情的一样是真,无论南北,无论甄贾,无论梦里醒着,情是“真而又真的”。这一节文字,是对承包方案的“旁白”。私字是总祸根。
第五十七回:
  试情—紫鹃一句顽话,宝玉顿时“已死大半”。宝王心有余力不足,情如惊弓之鸟,不堪一击。宝玉的一句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也是凄楚万分,悲凉无限,无奈致极。
  说成岫烟婚事,“先取中宝钗”。贾母的一句话“原要说他的人,倒被他说了”,话里有话。岫烟当衣,人心冷落;姨妈说合(宝黛),虚情假意(婆子们说是顽话);这些也当在“试”之列。
第五十八回:
伤情—情的伤悲。本回通篇所写尽在伤情之事。人间只存假夫妻之情;主子暂不在家,家中便“种种不善,在在生事”;宝玉因杏树绿叶成荫子满枝,而推及其他,而生伤悲;宝黛各自眼中的他大不如从前了(指初次见面);祭祀只在形式虚名,非在“心诚意洁”;老婆子“铁石心肠”真是“奇了怪”;公治长懂鸟语,人却不懂情;芳官、干娘闹事,折射出人心之冷暧。
第五十九回:
 缺情—本是亲母女、利益共同体,因私字当头,便做下无情烂事来。(宝玉拄杖意在“情的不支”)。主要事件—“柳叶渚边嗔莺咤燕”,惹出一淌子事来;根子—私欲所至,“婆子们越老越把钱看的真了”“一根草也不许人动”“唯利是命”,他们年轻时是颗无价宝珠,年老了便变成一颗鱼眼珠(变是社会因素);导火索—莺儿摘了春燕姨妈管的柳条花儿。期间,“只听各处大小人儿都作起反来了”“一处不了又一处”“ 三四日的工夫,一共大小出来了八九件了”“ 这可是没有的事都闹出来了”。
第六十回:
薄情—《红楼梦》里已乱套:“如今没了头绪”“乱为王了”“什么你也来打,我也来打”,无情闹事,私心作祸。因无情直捣怡红院,皆友情祸及五儿家。要的蔷薇硝,给的茉莉粉,虽然差了些,也不至于大打出手,更不可打的一塌糊涂;兄妹互赠玫瑰露茯苓霜,本各自情意,却因此带来祸殃。
第六十一回:
无奈之情—前因后果,本回见分晓。一碗蒸鸡蛋,引来厨房被砸;一罐玫瑰露,暴露人心不轨。好人做好事,犹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给个炭篓子载上,什么事不应承”)。
第六十二回:
 扑朔迷离之情—本回书写的闪烁其辞,虽有关情的事,但写来怪怪的。开头写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的话。贾环不买宝玉的账,把气撤在彩云身上,彩云将情物抛入沁芳溪中随水流走,抛入有情,流出无情。前回书宝玉替人顶过,这回书替人解难。大家正高兴之时,却说了“敲断玉钗红烛冷”“贾府要防了后手”“大家散伙”的话。香菱弄髒了裙子,嘱咐宝玉不要说与薛蟠知道。(薛蟠不懂情,说也白说。)宝玉生日不受礼,老太太,太太都不在家,应是冷清的,而湘云又醉倒在石头上睡着了,看似特高兴。姐妹们的生日都记得,唯独忘了黛玉的。
第六十三回:
情将归兮—宝玉生日,大家祝贺,都是真心真情。席上占花行酒令,强调此令专为女孩儿所备。酒令以花喻人,暗示各自命运归宿。令中所写“任是无情也动人”“日边红杏倚云栽”“ 竹篱茅舍自甘心”“只恐夜深花睡去” “开到荼縻花事了”“连理枝头花正开”“莫怨东风当自嗟”“桃红又是一年春”,满目暮春景色,一腔惜春之感。说是过生日,却防这防那,无不担心受怕,好个黄莲树下作乐,好个落花流水春去也。“槛外人”“一个土馒头” 更是下的一个大注脚,大有盖棺定论之说。
芳官改名“耶律雄奴”,雄奴与匈奴相通,匈奴曾是中华之患,如今“耶律雄奴”—邪佚凶无,岂又何患之有(暗示无情),加之“玻璃”—祸离,“四海宾服,八方安宁”,又是一番景象,诚然这只是希望了的。
贾敬死,说的贾府“一代不如一代”,贾家已走上穷途末路。
本回书,以花喻人生逆顺,以名喻世道安危,以人喻家道兴衰。
第六十四回:
悲情、不近情—黛玉作“五美吟”,以寄幽情之感慨;说合贾琏娶二姐,有损人伦道德法理。本回采取对比法,今不如昔。前者高尚,后者卑鄙。(宝黛之情只是人间示范)
第六十五回
轻薄之情、禽兽之情—淫乱之情要不得,书中借三姐之口,尽嘲笑之言,竭痛斥之语,还要掏出贾珍贾琏的牛黄狗宝来。(隐的一群畜牲,一个乱世)
第六十六回:
情转—人说宝玉“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三姐说之“只是不合外人的式”; 三姐自择终身,不得好终;薛蟠湘莲结拜,只是分离果;本已定亲,后又反悔;本在说了儿女事,瞬间入空门。此皆落脚社会。
第六十七~六十九回:主要写凤姐的戏,以点代面,凤姐是恶势力的代表,无情的总汇,勾勒出社会无情气焰之嚣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里只有祸没有福;见土仪本高兴事,思故里就有些伤感了;凤姐讯家童,着实一个狠;
骗情、酸情—情的不对路。施毒计,伤天害理,逼死人命。(情的遭难)
(六十三~六十九回,贯穿着尤二姐一根线,以人写事,以事写情,最终人走情亡,触及社会,一个冷心冷面的社会。)
第七十回:大观园里从此桃花不再,只存柳絮翻飞,大观园去矣!大观园放风筝—等着散伙,“且等我们放了去,大家好散”。( 从七十回始,父女母子之情,夫妻手足之情,恋人主仆之情,家庭社会之情,姑嫂婆媳之情,诗情人情,死人活人等等之情,将荡然无存。)
情的告别礼—暮春时节,桃花尽,柳絮飞,“人比桃花瘦”“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风筝已去,人将离散。(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
第七十一回:(无事生非,怎生了得;唯情是用,后事不再。)
情乏—有情力不从心,鸳鸯女冲散鸳鸯事;无情尽生是非,惹出屁事。“一点后事也不虑”是警戒语。
第七十二回;
无情已成气候—无情无事,有情扛事;无情无理可求,有情有理难求。
第七十三回:
情不派用—傻大姐误拾香袋,祸从始起;奴才欺主,主子无法。
笫七十四回:
无情泛滥—无情发威,查检大观园。惜春要与宁府断绝往来。
第七十五回~七十六回:(情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寡情— 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斗鸡眼,“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歪情—乱七八糟的情,贾珍“放头开局”竟成了势了。
怨情—傻大舅怨了邢夫人。
哀叹之情—会芳园墙下“有人长叹一声”。(分明祖宗警示)。贾珍等无法无天做的忒过了,他老子也不管。前回书“死人长叹”,本回书“贾母长叹 。
佯情—明明冷冷清清,却要强打精神作乐。
颓丧之情—黛湘联句,尽显哀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更残、漏尽、语寂、焰昏)
翻情—指妙玉续作,本想将阴冷情调翻转过来,但不能及。(败象己定)
假情—贾赦、贾政讲笑话故事哄贾母开心。
第七十七回:(七十七~八十回:无情在此,有情回避)
“屈夭风流,情归水月”, 从此大观园风光不再。
第七十八回:
姽婳词,芙蓉诔,一古一今,但都说的一个情字,只是情的悲哀。宝钗执意搬出大观园,冷漠之情。“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挽惜之情。
第七十九回:
怜情、伤情、妒情,本回所写尽是如此。“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蓼花苇叶…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往事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薛蟠成家败家始。晴雯没了,宝钗离园,迎春出阁并死,香菱不再进园,大观园好个“空落落的”。
第八十回:
回目指示全书结束:“屈受”是真(隐着假醜恶);“胡诌”是假(透着真善美)。回目立足现实,预示未来。迎春香菱百般受苦,千般遭难。宝玉觅求“疗妒方”,本回所写苦情、救情。七十~八十回:情的一路走来,“如今一时不如一时”。无情势涨,大观园被查检,死者发悲音,活人悲寂寞,风流尽失,昔不再来。薛家败,迎春死,宝玉招情,悲剧结局不说自明(不写之写)。情在此作了总结。(结合参看本人所写之《第八十回》)  
八十回书业已说完。一滴水见太阳,红楼梦所写大概莫过如此,如此,红楼梦要写的什么,应是不难清楚的了(1)。红楼梦写的一个“情”,贾家有情而兴,无情而败。它的主要矛盾是“有情与无情”的矛盾。最终因为无情占上风,所以红楼梦成了悲剧。但它悲而不沉沦,并寄有希望,《西厢记》便是希望之号角。(2)(3)(4)
注:(1) 曹雪芹写有《风月宝鉴》一书,移植为红楼梦第十二回书。胡适说这是一部“戒淫劝善”的书,并称之为一部小型的红楼梦。
第八十回写的救情,宝玉寻求“疗妒方”。 其实书中明里暗里已开俱明白:做有情人,行有情事,心无邪念,不存嫌隙之心,坦荡无私,光明正大,便什么不如意事也没有,人世间的一些好事也能长久依持。人世间也就真个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红楼梦“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故而作为文字部分,《红楼梦》八十回终矣!
(2) 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自传式的小说,它是十八世纪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书中“雄奴”—凶奴,惜春说:“难道状元就有不通的么”之类,才是书之主旨,这是直指朝政,其它诸如家庭锁事,男女之情都非正事。果真这样,那也隐的太深了,如此之隐还不如不写的好,谁人猜得的呢?
(3)我们从曹雪芹的家世与身世中,对他有了粗线条的了解,曹雪芹的一生是在回忆与现实中度过的。有的专家评析,曹雪芹平生所剩只一“情” 字尔!有的专家则评说“曹雪芹有着愤愤不平之气”。但皆因情而起。
曹雪芹之情与不平之气,在红楼梦里可以得到印证,看了主要人物的贾宝玉可知分晓。宝玉生性平和,但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但皆因情的不能尽兴。宝玉处事的一惯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一团和气”,红楼梦的基调也是“悲金悼玉”。故而从红楼梦说到贾宝玉推及曹雪芹,到底是气多还是情重,我们以着红楼梦这杆称,是能称出它们之间轻重的。
(4)《红楼梦》写的什么,还可以从书中挑出一些章节来,读而推之便可见始末。例如“大观园系列”: 建园,省园,住园,游园,起诗社,香菱学诗,承包大观园,抄检大观园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重要作用
宝玉情痴一场梦
《红楼梦》大揭秘之十三
晴雯之死
关于后四十回(红楼梦中三十六计)
[转载]一木解红楼:脂砚斋之迷(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