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商训》

  物以稀为贵 人弃我取 人取我弃

  囤积货物 垄断居奇 把握时机 聚散适宜

  在商海的经营中他将计然之策运用于商业实践,大致有五个方面。

  首先,他认为市场行情,如阴阳五行,轮回循环,变动不居;大地时旱时涝,谷物时丰时欠。旱时造舟船,涝时修车马,以备后乏,这是万物之理。

  其次,知道战争要爆发,就要积极做好战备;了解各类货物为人需求的时令,才能把握市场行情的变化。

  再次,商品价格,瞬息万变,物价贵到极点,必然下跌,贱到极点,必定攀升。当商品昂贵之时,就应毫不犹豫迅速抛出,视之如粪土而不惜;当商品低廉之际,又要依然趁时买入,视同珠玉而倍加珍惜。

  第四,积贮货物,务求完好,以防日后滞销。易腐易蚀的货物,即使价格再高,也不要长期存留,不能轻易囤积居奇。

  第五,水纳百川,奔流不息,方能汇成大江大海。货币也是一样,如果让资金积滞不用,就会成为一堆死钱。只有使他周转不息,才能变成与日俱增的利润。

  陶朱公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跌,论其商品有余或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跌有个极限,贵到极点就会下跌;贱到极点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

  因为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的生产,导致供大于求,这就给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意生产,市场就会缺货,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

  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再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售粪土那样毫不犹豫地抛售涨价后的物品。

  陶朱公生长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量最大、最主要的商品。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气候不同,产量也就不同,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所以满足农业需要、为农业服务,就成为他经商的主要方向。他根据季节规律,提早储备物资,即所谓“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就是说,像作战之前要做好准备一样,根据季节的需要就可以预知市场所需的商品。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他引用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作为预知农业丰欠的依据。这条古语说:“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年一大饥。”就是说,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一年旱年,每十二年有个大旱年,也有一个涝年。

  根据这个规律,他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机会售出。同样,在旱涝年物价上涨时售出,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就这样,他不但自己致富,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收年谷物贱,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陶朱公的故事告诉我们,气候资源的变化会造成丰收与欠收两种状况,对人们都有不利影响,并且通过商品交流这种不利影响会扩展到全国、全社会,但是,只要人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性,采用商业手段,通过贱买贵卖,是可以协调的。陶朱公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注意到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在该领域的对策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

  《五字商训》

  分别是:天,地,人,神,鬼。

  天乃顺应时事

  地乃诚信立身

  人代表仁者不败

  神指的是遇事果敢、敢想敢干。

  鬼指的是手法活络

  鬼排在最后是说:手腕心机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天时、诚信、仁义还有意志。

  《经商十八忌》

  1: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2: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3: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4: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5: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6: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

  7: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8: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9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经商十二则》

  1: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有识别人的能力,能判断他人的善恶,账目就能算清楚,不会出错。

  2: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接纳别人,对人彬彬有礼,提供极佳的服务,如此和你交往的人自然会增多。

  3: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开始做一件事,不论中途遇到什么情况,都一定要将他完成。喜新厌旧时商家大忌,绝不可中途转移目标,要贯彻开始时所做的决定。产品卖来卖去,目标转来转去,就是不能安业的表现,所以也不会成功。

  4: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将货品好好的整理,并且货品齐全,如此则能吸引更多人的眼光。要有整理整顿的能力与毅力。

  5: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经商要有敏捷快速的行动力。如果犹豫不决,终将一无所成。“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时势难得,稍纵即逝,犹如扑灭大火和抓捕逃犯一样。

  6:能讨账:勤讲不怠,取讨自多。

  想办法收回赊账金。要兼具热心于耐心,回收的金额自然就多。

  7: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要善于用人,将事情交给适合的人去做,要看的出员工的长处,用人要扬长避短。则任何人都可以依赖。

  8:能辩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一个CEO最重要的能力是“归因能力”。也就是他要能知道自己或者公司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正确归因,哪怕成功,之后也很难持续。

  9: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对商品要精通。只要能够精确的采购商品,就算多增加一点本钱,财务也不会因此失去平衡。进货如不能严格的话,不赔本才怪。

  10: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明哲。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巧妙的掌握时机。该买的时候买,该存的时候存,不要白白错失良机。能掌握适当时机做生意的可称的上经商高手。

  11:能倡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领导者要定下规矩约束自己,凡是带头起表率作用。能如此,上下之间自然能产生亲近感及信赖感。

  12: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应该将眼光放长远,连久远的事情也要事先预估。取中庸之道而行。

  商训三则

  1: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

  价钱要好好的定明,如果太过于随便,就会导致争执。

  2:期银要约定,延迟则信用失。约定什么时候付款就要什么时候付清,否则就会失去信誉。

  3:用度要节俭,奢侈则用途竭。

  要节约开支,假如吃喝玩乐任意浪费,不管原来有多少钱,终会有用尽的一天。

  《理财致富十二戒》

  1:勿鄙陋

  一个经营者需具备远大志向及广博见识。鄙陋是不正当的想法和见识浅薄的意思。

  2:勿虚华

  虚化就是虚荣。“实事求是”就是劝人不要虚荣,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的前进。

  3:勿优柔

  假如领导者优柔寡断,即使再优秀的企业,营运都会停滞,部下也会失去自动自发的精神,导致企业的没落。

  4:勿懒惰

  不可一件事做到一半就厌烦,做事三分钟热度。要善始善终、勤勤恳恳。

  5:勿固执

  对事物千万不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坦率自然的面对。采取弹性行动。

  6:勿强辩

  不可以强词夺理藐视对方,只顾把自己的意见说个不停,要学会倾听。古贤有云:“祸从口出”。善逞口舌之能者,迷者能稀里糊涂误己,智者可清清楚楚误人。

  7:勿轻出

  不要轻率的显露自己的知识、物资。换句话说,就是要控制自我,做事慎重,态度要谦虚。

  8:勿贪赊

  不要盲目的赊账进货,以免到时候无法支付贷款。

  9:勿争趣

  争趣是竞争的意思。不要做无谓的销售竞争或价格竞争

  10:勿薄蓄

  商品也好钱财也好,都要顺应时势积蓄。假如商品缺货,而自己又没有贮存,受困扰的将是自己。

  11:勿昧时

  对于时势潮流及经济环境,要详细理解。昧时是不明了时势潮流的意思。品德、学识、努力并不是最终赢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是否成功,除了必须具备上述这些基础条件之外,更需要候“时”得“机”,才有机遇与幸运的青睐。所以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而事实上,“不遇世者众”,唯有“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伺其时,才能候得云开见月明。

  12:勿痴货

  市场日新月异。就算今天一流的商品,明天也许就落伍了。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商品是天下极品,应不断的认真研究,与时俱进。

  《三谋》

  《人谋》

  1: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2: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3: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4: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5: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6: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1: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2: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3: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4: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5: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6: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1:优劣要清,混淆损耗大。

  2: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3: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4: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5:账目要勤,懈怠滞本金。

  《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贮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思就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的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物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特留商圣范蠡的理财致富的警戒与启示作镜时常照照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朱商经
范蠡《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商训
范蠡成熟商业思想
《计然之策》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