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做广告:我为自己代言》

         《论语》述而篇第十九,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淋漓尽现了孔子可爱的一面。原文是这样说的。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文言文听上去有些刻板是吗?不如,我们换种说法。用白话文翻译一下,趣味就出来了。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啊?”子路微笑着保持报以沉默。叶公自讨了个没趣,垂头丧气地回去了。子路回到学堂,得意洋洋地向孔夫子炫耀:“老师,您看我多厉害。没有透露您的信息,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深不可测。”

         子路正摇头晃脑等着老师广播通报表扬自己,孔子却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顿:“你为什么不这样跟他说呢?你就说:'孔子这个人啊,有了志向就会连吃饭都忘掉,能用快乐来排遣忧愁。甚至都意识不到衰老已经到了自己身上了’。你要这样跟他说呀!”

         子路本身性格比较粗犷,这样神经大条的人一定不服气,只是因为身份差异不能跟老师顶嘴。或者依照子路的性格,可能已经跟孔子吵起来了,只是弟子们没做记载。

         子路心里一定还在想:“老师怎么这样啊?满口仁义道德,却让学生给他制造广告舆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企图攻击儒家。有人就会从这句话下功夫,借此来表达儒家的虚伪和迂腐。什么“儒家的创始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儒家又怎么可能有啥好学问?”

         我只想说:“你们太小瞧孔子了。”连我们都能一眼看出来的浅显现象,孔子会意识不到吗?孔子的修养会支持他抛弃君子的谦德吗?再者说,《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的。弟子们会是有多么不着调,把老师炫耀的无心之语收录入集?

         这一切,不能立作论据;或者说,可以很容易地驳斥掉。毕竟一门学问,不可能在根本经典上就存在这样的漏洞。否则,它不可能流传这么多年,更不可能让无数读书人心甘情愿拜服在它的脚下。

         学问需要理解,更需要感悟。有一则笑话:“一个博士群里有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计算,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后来,一个不小心进错群的人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群里瞬间鸦雀无声。”

         有没有意识到什么?我们总是习惯用相对于周围环境来说正常的逻辑去思考,却忽略了更简便的其它捷径方法。

         对于《论语》研究来说,我们早已习惯在等水平的人际关系中交往,这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却使我们忘记了孔子本身水平和我们的差异。只有站在他的层次地位,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话语深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不屑:“孔子也是人,和我们一样都有缺点,有什么了不起?”不如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或令人欢喜、或令人讨厌。他们水平差多少呢?

         如果水平差得多,就不会在同一层次上,折腾得天昏地暗。如果水平差不多,那就更有趣了。水平差不多的条件下,我们尚且能分辨出孰优孰劣。那这个站在台上颤颤巍巍讲了几千年国文课的孔老师,会那样泯然众人吗?

         回归正题。这看似自吹自擂的举动,其实正是体现了孔子慈悲忘我的真谛。放下了荣辱得失、舍弃了自身尊严,只为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以自己的行为做准则。孔子当然想得到,自己会因这句话遭到讽刺,甚至会殃及后世徒孙。但他义无反顾地做了。

         众所周知,孔子试图成就“众人皆君子”的理想效果。作为老师,孔子对自身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并以此来成为学生行为的标杆。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孔子的梦想绝远不止在这“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达”。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的梦想是改变社会。用自己悟得的真理,以此为钉,钻入众生心灵。在弘扬真理的过程中,他们却往往出现分歧,走各自的路线规划。

         相比于子路而言,子贡更理解孔夫子的心思,配合着孔子做了广告宣传。原文是这样写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欤?抑予之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欤,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段如果拍成戏剧,一定会很幽默。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同学们都坐在一起论道聊天,子禽悄悄地拽子贡的衣袖,把子贡带到角落,压低声音问:“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啊?他怎么到哪都能知道那里的政事呢?他是求到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的?”子贡笑说:“老师他啊,温、良、恭、俭、让。这就得到了,就这么简单。如果非说孔子在求嘛,那他也跟别人求的不一样。”

         在外人看似,孔子的学生追名逐利,把自己的老师抬高身价,跟发传单招生一个性质。实际上,这句话让子禽服服帖帖地追随孔子。不仅如此,它的影响流传后世,以至于现在,“温良恭俭让”依然可以作为品德准则。这,才是孔子的梦想。

         《大学》开篇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把原本人自身所具备的优良品德启发出来,光照整个社会,这即是“明明德”。

         叶曼老师曾赞许:“这里用的'明’,而不是用'得’,是启发心灵智慧的。像《心经》所说:'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儒家在某些时候,会让人觉得炫耀。不过,这是儒者的责任所在,也是渡化众生的手段。

         “道理不能太抽象”,这点在道家已有证明。真理不是越高深越好,也不是越通俗越好。“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中间的程度,要精确把握,并根据学生基础加以调整。

         老子就忘记了这件事,洋洋洒洒地写了《五千言》,到头来没人看得懂。估计老子还得吐槽:“这么简单的东西都看不懂,你们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吗?”

         于是乎,儒家决定走群众路线。先起了个贴近人民的名字——“儒”。“儒者,人之所需也。”瞬间感觉接地气了,对吧?

         对,这是孔子与老子的默契。你做你的阳春白雪,我做我的下里巴人。咱们体悟的,是同一条路,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资质高的人,读《老子》,可悟宇宙;资质低的人,读《孔子》,可晰人生。老子教你如何成功,孔子教你如何补阙。我懂你、你懂我,好的,足够了。

         这时,回头再看孔子自夸的广告,是不是能有一些理解了呢?孔子在很多方面给弟子们做过表率,但这句大概是孔子对学生们的基础愿望了吧?

         孔子自己是这样,但他的追求远不止在自我解脱。他的理想,在改变社会、在渡化众生。






西元2021年6月15日

空巢老先生   刘驰



今带宇恒爬南山时,偶然感悟所得


终于对儒家下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网
《论语》妙喻30则浅析
拜访山东曲阜孔子,你有辉煌,也有平凡真实的一面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600个文学典故(三)
语行读《论语》|孔子三叹颜回
那些被误读的古籍经典系列: 追根溯源之被误读的《论语》(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