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独裁父母囚禁海上, 10年环球航行却成为她的童年噩梦……

不上学、不读书,整整10年被父母带着航行全球——这可没什么好羡慕的,发生在英国女孩苏珊·海伍德身上的经历,是她挥之不去的童年噩梦,一趟糟糕透顶的旅行。

本文作者:芒来小姐。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1976年的夏天,苏珊·海伍德只有7岁,有一天,她被父母告知,他们即将开启一段传奇般的冒险——一家四口驾驶一艘游船,以环球航行的方式纪念库克船长第三次航行300年。

苏珊被告知,整个行程将持续3年,但没想到,整整10年她都没能再次走进教室!

船上单调的生活,艰难的环境令苏珊倍感折磨。更糟糕的是,因为一次意外,她还经历了7次痛苦的无麻醉脑部手术。


为了重回正常生活,苏珊考上了大学,并拒绝继续和家人一起航行,父母指责她“辜负苦心”、“自私自利”。

苏珊的父母是个极端案例,但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父母在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自己的梦想呢?

自私的父母
迫使孩子辍学,完成自己的梦想

苏珊的父亲姓“库克”,他认为自己和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有某种联系,梦想成为第二代“库克船长”。而子女则是第三代“库克船长”,当然也要跟他一起航行。


父亲是一个“独裁者”,他非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方式,让苏珊很难接受。

在船上,为了防止脱水,苏珊必须每天吃难以下咽的盐水片。她很想跟路过的客船交换一些水果,却被父亲嘲笑。

出发前父亲承诺:3年后回家。航行2年零233天后,可父亲想要继续航海。为此召开一轮匿名投票。

结果,“回家”和“继续航行”2对2打平。苏珊投了“回家”票,她很想真的很想回家。

但父亲抢先说话了:“船长有决定性的一票,我宣布我们去太平洋。”

就这样,苏珊在船上持续呆了整整10年,忍受着热浪暴雨、物资贫瘠、晕船成疾、没有社交的生活。
 

期间她被甲板砸破头,在小岛科考队的临时医疗室里,7次在没有用麻醉的情况下,切开大脑,清理肿块。

苏珊受够了生活被父亲全权掌控,她渴望通过读书来自救,尽快离开父母的控制,但这并不容易。

看到苏珊在桌子上读书,母亲会催她离开,如果她拒绝,母亲就大声放音乐来分散她的注意力。


母亲认为苏珊应该把心思放在航海上,而不是读一些没用的书。

她不教苏珊学历史、文学、物理,只勉强教她学数学和英语,因为航海用得上。

父亲的独裁、母亲的助纣为虐,让苏珊感到:父母不在乎她的感受,不在乎她是否被社会孤立,他们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她身上,可她并不想成为第三代“库克船长”。

她削尖了脑袋读书,靠着在各个太平洋岛国的慈善商店里交换书籍带来的阅读量,苏珊自学通过了中考和高考,还通过了牛津大学的面试。

还没等到18岁,苏珊就果断逃离了父母,花了很长时间来治疗积累多年的身心失调。


曾有人问苏珊:“万一你上不了大学怎么办?”

苏珊说:“我不能回去。”

“为什么不能?”

“因为我终于自由了!”      
   
1987年,苏珊进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学习动物学。本科毕业后,又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读研究生和博士,1993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受聘成为英国财政司的秘书,几年后进入企业做高管和合伙人。

如今的苏珊,早已摆脱船上生活,过上了理想的人生:一边打拼事业,一边照顾三个孩子。


苏珊出版了回忆录,讲述她如何奋力逃离糟糕童年、努力让生活回到正轨。

父亲认为她这种行为十分“自私”,母亲反对她出版,还威胁她:“要是你一定这么做,你丈夫会完蛋的。”

然而苏珊还是扛住压力出版了,她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这对孩子何尝不是一种虐待?

苏珊出版回忆录《Wavewalker号:挣脱束缚》,讲述了在海上生活的童年以及奋力逃离、通过努力学习让生活回到正轨的经历。

其实,苏珊的爸爸妈妈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为什么不担心子女的教育或者被社会孤立的问题?答案恐怕离不开“自私”一词,苏珊的父母就是个极端的例子。

“孩子们只能跟着父母,去做父母想做的事。”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虐待呢?

二、孩子生来就有自己的圆心

虽然大部分孩子不会像苏珊那样离奇,但在我工作中,经常会认识一些孩子深深困在父母的期待中。

Leo是一名15岁初中生,妈妈成长于重男轻女家庭,没机会读大学。Leo出生后,妈妈就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为他创造学习机会。

小学期间,妈妈给他报了十多个培训班;升上初中后,妈妈辞掉工作租房陪他读书。


妈妈还会经常熬夜给他改考卷、煲营养汤,但凡对学习有帮助的事,她竭力做到最好。

Leo有时候会很感动,但更多时候,他感到畏惧、排斥和压力。

他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重视成绩和学历?妈妈也不理解,为什么孩子总想着出去玩而不是多看点书?

母子生活在一起,感受和体验却截然不同。随着孩子的长大,他越来越叛逆,母子危机一触即发。



心理学中有一个“吸引子原则”孩子生来就有圆心,成长过程中,圆心和周围环境不断互动,让孩子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圆。

这个圆心,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被认为是性格气质、适应力强弱、敏感程度等先天特质。

孩子和父母,都有自己的圆心,但又吸引纠缠在一起,并一起运动,最终呈现出这样的图形:


来访者和妈妈之间的互动,就如同这幅图景:虽然彼此有交集,但互不理解的部分更多,因为本质上,他们是两颗截然不同的圆心。

作为咨询师,我只要表现得过于主动积极,来访者就会觉得我太强势;表现得不闻不问,来访者又觉得我不喜欢他。唯有保持适度距离,他才愿意向我敞开心扉。
当他敞开了心扉,我才能慢慢引导他走出抑郁、变得积极。

Leo和妈妈的关系也是如此:妈妈期待地对他说“我都是为了你”,他很想逃离;妈妈生气地告诉他“我不管你了”,他又很怕被抛弃。

Leo其实很希望妈妈能理解,有时候他们可以互相理解,但有时候他想自己做决定。孩子长大了,不愿做提线木偶,什么都是妈妈说了算。

但妈妈做不到,他也封闭心扉,拒绝让妈妈了解他,也不接受妈妈想要控制他。比如:妈妈越希望他主动写作业,他写作业就越拖延。

很多儿童和父母的关系也是这样:

要么父母过于放养,亲子之间没有交集,孩子对父母缺乏感激之情;

要么父母过于捆绑,把理想交接给孩子,孩子产生很重的逆反心理。
就像苏珊的父母,强行将她捆绑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里,却忽视观察了苏珊的先天气质,其实并不适合和航行生活。
苏珊并不想要这些成就,打从一开始,她只是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身边有三五好友,每天往返学校读书,金毛大狗会在家门口冲她摇尾巴。

她深爱父母,但并不想要与父母有太多交集,更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三、试谬原则:推动孩子敞开心扉活出自己

有些父母很爱说一句话:“我宁愿孩子以后恨我,也不希望他未来一事无成。”

其实,孩子对父母失望到极点之后,比起“憎恨”,更多感到“恐惧”。

比如孩子学琴、学舞蹈、学画画,都是因为父母希望她学,这和她自己的圆心相抵触,就会在过程中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而因为父母的约束和捆绑,这些情绪是不被允许表达,只能先压抑下去,但这种压抑的感觉是很窒息的,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人生真是太糟糕了”。

进而,对父母规定的生活方式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觉得原生家庭就是原罪,再不逃离自我会被摧毁。

压抑的情绪,就这样一点点恶化,变成害怕自我被摧毁、渴望远离父母的恐惧。


这也是为什么,苏珊在远航时拼命读书,那是她保持自我的救命稻草,如果不读书,她的自我会被父母彻底吞噬。

含辛茹苦养娃十多年,到头来孩子只想逃离父母,这样的未来,我想没有父母愿意看到。

自体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观察发现:好的关系都是双向奔赴的。

父母需要向孩子呈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期待和观点;也需要观察并看见孩子,真实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

亲子之间,在志同道合的地方产生交集,在无法理解的地方各自努力,这就是家庭中的“吸引原则”。

因此,比起转嫁梦想、捆绑孩子,更好的做法是:客观地看到孩子不同于自己的地方,并帮助他培养出能够成为理想自己的能力。

科胡特提出一个方法:试谬原则。在亲子关系中,这体现为:

父母随时可能犯错,比如理解错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但父母可以多维度搜集信息,寻找一种和孩子共赢的方式。

比如:孩子拖延做作业,父母很着急想让孩子快点做,但怎么催都没用,这时父母要意识到:催孩子做作业这件事,可能错了,因为孩子真的不想写作业,父母首先要看到孩子真实的感受。 


所以首先要停止催促,问孩子:妈妈/爸爸觉得,你是真的很不想写作业,对不对? 

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后,父母再继续试谬:妈妈/爸爸也不是完美的人,有时候会不能理解你,比如现在,妈妈真的很困,盼着你写完作业,我们都可以去睡觉,所以理解不了你为什么拖延。

这时,孩子多少会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比如作业太难,心里很挫败,太困不想做……

到这里,父母其实就可以透过孩子行为背后,独特的心理动机,看到孩子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在哪方面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从这方面下手,去寻求共赢。

比如告诉孩子,自己具体能为孩子做什么,不能为孩子做什么。

这样一来,孩子就清楚父母和自己是不同的,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拿出主动性,然后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积极解决人生路上的难题。        
 
四、写在最后

韩剧《坏妈妈》里有这样一幕:很多人以为猪很脏,其实,小猪生来爱干净,喜欢洗泥水澡。        
 
人类强行把他们关在小房间里,认为这是最好的养猪方法。小猪没有泥水可以洗澡,才只能在自己的粪便里打滚。

孩子就像小猪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并非生来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颜色。

父母能做的,只是握住孩子的手,教他怎么更好地给自己上色。 


教育并非单方面的捆绑输出,而是两个个体之间寻求共赢。

如果父母自己的人生轨迹是健康的、和孩子产生交点的方式是合适的,哪怕没有挖空心思给孩子铺路,父母的人生轨迹,也会影响并推动孩子创造自己的人生轨迹。

如同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那句诗歌: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父母和孩子,注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有不一致、不理解的地方,但正因为彼此有一定距离,爱才能见缝插针地流进来,滋养整个家庭的幸福。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珊小语】养儿方知父母恩
家长学校讲座材料(一篇很好的家庭教育文章)
为什么你说了,孩子们却不听?看你是不是犯了这种错误
人物系列| 教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就是“请你先活好自己!”
帮孩子检查作业父母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付顶嘴的四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