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在这几个时间点批评孩子,再气再急也要忍住

主播 | 大雄
全文2396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批评。
父母总是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指出他们的错误,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这是教育者的责任。
正如一句流行的话所说:“孩子,如果没有人批评你,你永远长不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不分时间场合批评孩子。
有些时机,真不适合批评孩子——

PART.
01


吃饭的时候
电视剧中,会有这样一个十分典型的场景:
一家人吃饭,父母总爱说孩子几句,孩子匆匆扒几口,气呼呼地放下碗筷:“我吃饱了!”
接着就是摔门声……
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很多家庭里,因为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吃饭时间就成了父母跟孩子沟通的黄金时间。
遗憾的是,所谓的沟通,往往暗藏着教育的目的,家长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里灌输点道理进孩子耳朵里:

“这次怎么没考好?”

“成绩下降你不知道着急吗?”

“你看你吴阿姨家的孩子,都是拿一百分的。”

在孩子眼里,餐桌是个既诱人又可怕的地方,他们一边听着父母的批评教育,一边“食不知味
这不叫沟通,而是单向地输出道理,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一是影响孩子食欲。心情不佳的孩子,很难有好胃口;
二是破坏亲子关系。餐桌是家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吃饭时的氛围深深影响了孩子对家的感受。
如果他在这种时刻,总是感受不到爱意的流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逃避与家人的相处。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是家庭交流感情特别好的机会,爸爸妈妈千万别把餐桌当讲桌。

PART.
02


睡觉前
忙碌了一整天,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一段平和、安宁的时光。
在这样的时间里,适合做的事情是简单地拥抱、分享今天的趣事或者是亲子阅读。
最不适宜的是在这个时候,梳理孩子一天犯的错,数落他。
有的父母,忙碌一天后回到家,听到孩子今天闯的祸,看到孩子不急不忙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想要多说几句。
以前听起一位妈妈说,孩子数学考了倒数第二,爸爸回来后,从吃饭开始骂,一直骂到深夜。
结果孩子睡觉都是哭着睡着的,第二天起来,眼睛肿得老高,精神还很差。
孩子早上偷偷地跟妈妈说,昨晚在梦里,爸爸批评他时的狰狞表情,就像“走马灯”一样不断出现在梦中。
睡前,孩子的状态往往是平静且温柔的,他们渴望父母安抚、拥抱和温言软语。
孩子如果在不安和忐忑中入睡,很容易半夜惊醒、做噩梦,睡不踏实,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想让孩子在入睡前拥有平稳的情绪,那些严厉的批评,不妨等等再说。

PART.
03


在孩子已经知道错了的时候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则视频:
有个女孩犯了错,妈妈狠狠地教训了她。
孩子早已承认了错误,但是妈妈觉得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是不依不饶地追到房间,反复问她:

你现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错了要不要改

该不该接受教训?

最后,小女孩被妈妈逼问得快要崩溃,她忍不住冲着妈妈大喊:
我已经知道错了,还要我怎么样!
孩子虽小,也是有自省能力的,当他们察觉到自己犯错了,内心也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这个时候,如果大人过度地强调孩子犯过错,很容易让孩子把对错误的反思转移到对你的反抗上来。
就像上面那个激动的小女孩,她并非不想承认错误,她只是无法忍受妈妈的咄咄逼人。
父母批评孩子时,总是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指指点点的态度。
相比较认错,这种态度更叫孩子难以接受。
很多大人认为,孩子必须受到责备、羞辱或痛苦等形式的批评,才能记住犯错的教训。
事实上,孩子犯错,并不是非批评不可的。
有的小孩可能在家长对他的错误反应之前,他已经知道错了。
如果你察觉到孩子是羞愧,这时,他已经不需要你的批评了,相反,我们甚至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
为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那颗向好的心,多点包容,少点挑刺,用温和的提醒、暗示,孩子基本上都能够做到自我反省。
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思考认识到错误,印象才更加深刻,错误成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这才是有力的自我教育。
我们批评孩子,不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么?

PART.
01


人多的时候
批评孩子,要看时间,也要看场合。
曾经在餐厅看到一对夫妻带着7、8岁的儿子与朋友们聚餐。
吃饭时,孩子似乎没有什么胃口,一直想要回家,心不在焉,结果一不小心打翻了饭碗。
妈妈可能是失去了耐心,又或是担心朋友认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突然提高嗓门骂起孩子。
孩子被吓得沉默不语,朋友的劝说声,妈妈的呵斥声交织在整个餐厅,路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孩子身上。
那一刻,孩子是无地自容的。
生活中这样的情景特别多,中国有个词叫“人前教子”,意思是父母教育孩子没有人前人后的概念,从不会避讳场合。
一旦孩子犯了错,不管是大街上,餐厅里,还是亲戚朋友面前,指着孩子就是一顿批。
如果我们懂得反转视角,把自己代入孩子,就会明白这种大庭广众之下被批评是一件多么羞愧的事情。
心理学专家周梵说:
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伴侣之间,人们总以为让对方感到羞耻会让对方反省,事实上,自我改变是需要力量的,而罪恶感能最快扼杀力量。

越去评判谴责他人,就越剥夺了对方改变的力量。
那些让孩子无地自容的批评,最后剥夺的就是孩子内心深处最后一点自尊感。
如果父母不顾及此,那么你口中的教育,无法真正触及孩子内心。
天下的父母,如果懂得“不让孩子当众出丑”,我相信,孩子懂事之后,会十分感激你的这份温柔。
点个【在看】希望你我都能学会批评的艺术。
END
编辑 | 不二
插画 | 在在
原创文章,原创插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批评孩子,真的会影响他一生的底气和信心
8个批评教育孩子的小诀窍,这样做孩子才会改
【家长必读】孩子犯了错?这8种批评小技巧可以试一试! |
孩子犯错时别生气动怒,聪明的妈妈这样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未来好
你试过这样批评孩子吗?
批评孩子,千万别挑这3个时间,再气也得忍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