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佛爸爸刘轩:会聊天的父母,养出的孩子更优秀

和孩子相处,聊得越多,沟通的隔阂就越少。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高效的沟通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虎妈

作者 | 刘轩
来源 | 常春藤亲子营(ID:cctqinziying)

创造亲子间的聊天感觉

一位老朋友对我抱怨,女儿上初三了,越来越不爱和他说话,整天着迷于动漫。他不晓得怎么和孩子沟通,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越大,和自己的话越少,特别是到了青春期,恨不能整天躲在房间里,只有吃饭时才会出现。
此时,就算父母想和孩子聊点儿什么,也要掂量一下什么话题“合适”。
从孩子的个体发展角度看,这当然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现象,因为他从出生开始,就不断走向独立。
从幼儿时依附父母,什么都听父母的,到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想要自己说了算,自然就不想再听父母的唠叨。
但从父母的角度看,这确实又令人焦虑。毕竟孩子每天遇到什么事、和什么人一起玩儿、心里在想什么,他不说,你就很难知道。
如果遇到一些负面情况,父母不能及时知道,却又对孩子产生了很大影响时,那真的会让父母深深自责和不安。
因为专业是心理学,所以在两个小孩的养育过程中,我和太太都很注意亲子沟通这件事。
现在,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10岁,依然还很乐意和我们聊天,彼此分享一些心里话。
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经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亲子之间的聊天感觉很重要。无论有没有需要讨论的事情,彼此能够很自然地闲聊起来,不需要特意准备什么,也不需要去想什么话题,随时都能开启聊天模式,这种感觉非常重要。
即便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遇到的问题有所不同,但只要有聊天的感觉在,亲子间就比较容易进入一个沟通氛围。
在这个氛围里,孩子和你都愿意发表想法、交换意见,也就容易达成沟通的目的。
聊天感觉要靠多聊。聊得越多,沟通的隔阂就越少,这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培养。
四五岁时,孩子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就可以真正和大人聊天了。
这个阶段的聊天重点是注意对孩子的“回应”(当然每个年龄阶段,对孩子的积极回应都很重要)。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会自言自语,他会说一些幼儿园的事情、他正在做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这些话好像是在和你说,又好像不需要你听。
但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别处,他可能突然问:“爸爸,你觉得这样好不好?”让你措手不及。
这个年龄的孩子比较难换位思考,他在自己世界里做的事情,会认为其他人也知道,所以父母在这段亲子时间里要保持专注。当孩子和你说话时,你应该随时回应,让他知道你“在”。
这种“在”的感觉不一定有具体的交谈,哪怕只是“嗯”一声,带来的亲子链接也非常有助于建立和孩子的聊天感觉。

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等孩子上学了,情况又变得不一样。他的大脑进一步发育,到了新环境,接触新同学、新老师,开始学习新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甚至转折,也让他有了更多的个人体验。
幸好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是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事情的,所以亲子沟通要注意的重点是“耐心”——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此时,孩子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能把事情讲得比较清楚,但仍然会有颠三倒四、重复啰嗦的情况,所以,父母一定要先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要因为不耐烦打断他,或急于解决问题替孩子说、猜他要说什么。等孩子说完后再讲自己的看法,这种耐心非常重要。
此时,孩子的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如果之前父母对孩子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揽,现在就要学会放手了。
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掌控,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都很重要。
举个我们家的例子。在一次聊天中,我们得知女儿千千在学校和同学起了冲突。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时,让她觉得有些不公平。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当然想要为女儿说话。
但千千表示她并不希望我们去跟老师沟通,想要自己去处理,方式就是她自己告诉那位同学,那件事是他做得不对。
千千真的这么做了,那位同学也真的有改变,这对她的自信心有很大加分。
这不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所希望的吗?
孩子能够勇敢探索世界的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去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当孩子打算这么做时,父母一定要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和你说学校的事情时,父母要先听听他的立场和想法,不要着急发表意见。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一定的是非判断,开始懂得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
所以先听听他怎么说,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看看有哪些选项可以尝试,并且鼓励他去实践。
这有助于孩子情商、社交能力和决策力的发展,也会成为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从孩子的兴趣开始沟通

随着孩子长大,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开始有了明显的喜好、有自己的审美和倾向。
这通常表现在他最喜欢的事物上,如打游戏、看小说、追影视剧等,这些活动折射出孩子心理和生活的很多细节,却常常被父母忽略,觉得孩子不务正业。
孩子的兴趣也是亲子沟通很好的切入点。在这一点上,我太太就做得不错。儿子川川喜欢打游戏,经常在饭桌上讲他在游戏里的事情。
我太太完全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但她想知道儿子到底在玩什么,和什么人在玩。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太太和儿子开了几局。虽然过程中她一直尖叫,一度吓到腿软,但这个举动让儿子觉得她很亲切,知道父母也想要了解他喜欢的东西,也让他感到自己被父母理解。
我相信正是这种被理解的感觉,让川川后来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他很喜欢的游戏博主。这位博主年纪轻轻就患癌去世了。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因为大家在网上都用虚拟名字。
川川在讲述这位博主的故事时一度落泪,“你相信吗?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才说出他是谁。
我们同理川川的心情,也趁机告诉他,健康真的很重要。
我们借由这个话题谈论生命、死亡的意义,这是我们家亲子间很有深度的一次对话。孩子一些深层次的心理,竟然是通过玩游戏让我们知道的。
所以,父母真的可以多了解和研究孩子的兴趣。
最起码陪孩子坐下来聊聊他喜欢的游戏、网剧等,在他们分享的同时,父母想想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热爱这些。
当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欢,也就有机会进入他的世界,跟他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也可以有空时和孩子聊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比如今天工作遇到了什么状况、有什么生活上的决定、最近看了什么好玩儿的资讯等。
孩子当然无法和你在大人层面上讨论这些,但他能够借此了解大人的世界,了解父母看问题的角度、情绪和压力,从而更加理解父母。
另一方面,孩子可以借此意识到父母也有苦恼,不是什么都会做,永远不会出错,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对父母来说,跟孩子聊聊自己的心事也是一件很疗愈的事情。
但父母和孩子聊自己的事要讲究技巧,内容上需做一些取舍和修剪,不能把孩子看作成人一样去倾诉,因为这是和孩子聊天的亲子时光,是为了彼此更加理解,而不是把问题抛给孩子,转移焦虑和压力到孩子身上。
从小建立和孩子轻松聊天的氛围,耐心听他倾诉,尊重他的想法和立场,并且越来越以平等的姿态让孩子进入父母的世界,去讨论更多生活和人生的话题。
这不仅会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得到成长的助力,建立起更多元的视角、锻炼表达的机会,也会帮助他走向更成熟的自己,从而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创造出更温馨的亲子关系。

*来源:常春藤亲子营(ID:cctqinziying),国内最权威专业的亲子服务平台,针对6~15岁少年,培养心态健康、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不定期组织各类主题线下训练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问题幼稚、简单?提问背后3个好处,父母3招应对,注意3条提示
【亲子对话】你希望父母怎么做?||渡过
玩游戏也可以成为拉近亲子关系的桥梁
10张图完美诠释亲子关系的精髓
育儿攻略十九(381至400)
一个聪明母亲智慧,只做好这5件事,保证亲子关系差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