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备就算带上孔明,夷陵之战照败,诸葛亮这句话一不小心透露答案

(说历史的女人——第531期)三国名战极多,而且多有一战定输赢,并从而改变历史的效应,比如官渡之战,曹操凭此战脚跟站稳,从而一统北方;再比如赤壁之战,吴蜀凭此战得以存留,还取得了令人意外的大发展,促成了三国鼎立之大势。总而言之,三国时期,每个国家都发生过成就自己的大战,也都有令人惊心动魄的挫败之战,不过论挫败程度最惨的,倒不是曹操赤壁之战,曹操的赤壁之战虽败,但在正史记载中曹操也是有序主动撤军,而非真的被吴蜀联军在赤壁打惨。但反看刘备的夷陵之战,可就有点不可同日而语了。刘备在夷陵之战的结局,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惨败。单看一点,即知有多惨:刘备在兵败后,狼狈不堪,是徒步逃回白帝城。

那么作为一代枭雄的刘备,为何会在夷陵之战中如此惨败,历来也有颇多争议,有人认为是陆逊用兵如神,有人认为是蜀国方面的问题。蜀国方面的问题有许多小枝节,有人说刘备统兵不行,也有人说刘备没有带诸葛亮,甚至有人认为跟张飞之死有关。反正说法很多,不一而足。可是很多朋友在谈论这一战争的时候,许多观点都出自《三国演义》。那么在正史中,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刘备真的统兵能力不行?或者真的是没有带诸葛亮吗?其实如果真正依照历史记载来分析此战的话,刘备就算带上孔明,夷陵之战照败,其实诸葛亮这句话是一不小心透露了答案的(具体内容往下看)。今天我们就来依照历史看看夷陵之战的情况。

首先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起因有2点:第一点是关羽之死,在史载中关羽跟刘备的关系非常铁,《三国志关羽传》说他们的关系:“恩若兄弟。”由此关羽之死,让刘备从感情上记恨孙吴,也是吴蜀联盟出现梁子的因素之一;

第二点是荆州之失,荆州对于蜀国而言,那是一个争霸天下、甚至一统天下的通道,一个门户,但是却被孙吴给夺走了,这就等于把蜀国的大门给占领了一样,那么大门失去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成了一纸空谈,而蜀国想图霸天下的美梦也基本夭折了。

因此,不管是从私人感情还是从地域问题来看,刘备都不想受这个窝囊气。刘备不受窝囊气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抑或是他平生一直都在压抑中度过,如今终于成就帝业,本该是扬眉吐气的时刻,岂能还接着忍辱负重?所以,刘备最终思虑再三,还是对孙吴开战了。

但是开战归开战,具体的作战成败还是要靠运作出来的,光打也是不行的。两国交锋,拼的不仅是兵力、军谋,实际上还有外交。因此,成败的因素也是多重多样的。我们来看看吴蜀双方都是如何来应对这场可怕的大战的。

蜀章武元年六月,蜀国刘备御驾亲征,出动的蜀国正规军兵力为4万之众。所带的部将原本排在第一的是车骑将军张飞,可是张飞在出发前却被部将给谋杀了。如果稍微迷信一点,这或许是个不祥之兆。倘若刘备是个迷信的人,他或许就该停止进军。可是刘备不是信邪的人,他不但继续进军,还多携带了一个兄弟之死的仇恨,因为谋杀张飞的凶手投奔孙吴而去。

刘备所带之部将、谋臣如下:前部统帅为张南,大督是冯习,别督是赵融、廖淳、傅彤。中军统帅为吴班。关兴为中监军。随军谋臣有我们熟悉的马良、尚书令刘巴等。

刘备的行军路线是从白帝城出发,攻打吴国的第一个目标为巫县秭归,结果很顺利,很快就攻破了。于是,刘备感觉战事的开端不错,心情大好,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令刘备更加高兴。荆州武陵郡乃是蛮族聚集之地,称之为五蛮溪。刘备早年在荆州时,对这里的蛮族颇有恩惠,所以,这五蛮溪的首领们听说刘备东征孙权,乃集合一万兵马以来助战。这样,刘备的兵马就从四万变成5万了。

因为五蛮溪的这个表现,刘备认为自己在荆州还是很有声望的,于是干脆还想赚点好处,就在秭归东北方向依山临时筑了一城,目的是想吸引荆州军民的呼应。可是结果,这回刘备没能得逞,荆州那方面的军民对刘备的橄榄枝没有反应,这让刘备很失望。于是,刘备知道虚名不管用了,还得靠拳头。乃令吴班等带军从秭归顺江而下,攻打夷陵,或彝陵。之前的全是热身,这算是正式进入夷陵之战。

那么蜀国方面刘备来势汹汹,孙吴方面到底是如何应对呢?说起来,孙吴真是比蜀汉刘备圆滑得多。我们来看看蜀吴两国在这场战役中,都走了哪些棋。蜀汉刘备方面基本为两步棋:除了刘备带领主力进攻孙吴外,还走了一步棋,就是安排镇北将军黄权驻军在当阳和临沮之间,目的是防御曹魏。

但是反看孙吴,孙吴一共走了三步棋:第一步是积极备战,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负责夷陵前线的战事总指挥,孙吴出动的兵马共计5万之众,所出动的将领有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恒等。另外根据陆逊对夷陵、南郡等要地的安排,能够看出孙吴在军事部署方面优于蜀国,或者更加严密。至少不像蜀国,刘备一败,就导致黄权回不了家。

第二步是出使蜀国,孙吴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还以诸葛瑾为使臣前往蜀国进行和谈。虽然说,从情理上来看,这和谈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但是孙权还是让做了,也许他只是抱着那万分之一的希望。可是希望破灭了不怕,重要的是他这个行为的作用。倘若真的谈判成功,那么就不用打了,然而就算谈不成功,也可以给对方一点心理影响。这个心理作用是有两个方面的,要么谈判完蛋,让刘备更加愤怒,要么谈判失败,让刘备产生骄兵心理。总之,这个成本最低的外交手段,作用一定是最大的。

第三步是向魏称臣。客观来说,魏蜀吴三国中,外交工作搞得最成功的,绝对是孙吴。刘备的大军虽然来到夷陵,但是陆逊令各营将士据险而守,坚守不战。于是,刘备就在猇亭一带的山岭扎了几十个军寨,与孙吴对峙。在此处,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有人认为刘备在夷陵之战兵败的原因是在山上安营,其实稍微熟悉一下当时那里的地理的话,就会认为刘备扎营一点问题也没有——刘备毕竟也是征战一生的人,他不是傻子。你不可能让刘备的数万大军在三伏天里、天天都呆在水里和船上与孙吴长期对峙。

总之,刘备的安营对峙,还是让孙吴感到了极大压力。再加上,诸葛瑾谈判失败,孙吴方面只好全力以赴对付蜀国刘备了。为了避免吴蜀交战,后方被魏国偷袭,孙吴孙权十分鸡贼,驻军防守魏国归防守,他还来了一招更阴的,直接派遣使臣向魏国曹丕称臣。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还给魏国送了一份大礼,把当年俘虏的魏国名将于禁给送了回去。曹丕很高兴,接受了孙权的称臣,就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这样以来,孙吴方面的防御战事部署真正告成,不管是军队的部署还是外交的部署,都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如此,从蜀国2步棋和孙吴3步棋,基本就能看出成败了。在这样的情势下,蜀国的优势基本减半,就算诸葛亮来此,又能有何作为?更何况我们也知道,在正史记载中,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水平最多算是优秀,并非超世之才。诸葛亮不能破司马懿的守势,他自然也无法破陆逊的守势,这基本是一个道理。刘备不管怎么挑战都没引陆逊出战,如同诸葛亮如何引诱都无法引出司马懿一样。故此,刘备就算让孔明随军,面对夷陵前线如此焦心的形势,同样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蜀之败,似乎是注定和必然。

其实在刘备兵败后,诸葛亮说的这句话算是一不小心透露了答案:“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此话出自《三国志发正传》)

诸葛亮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刘备东征孙权,什么人也劝不住,他本人也劝谏过,甚至拿出隆中策的规划来说事也没用,因此大概只有法正能够劝住;

第二个意思是,就算法正劝不住,但有法正在,刘备就算战败,也不会败到如此惨的地步。

那么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另外一条信息,那就是诸葛亮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很清楚的,若论治国理政,法正不如他,但若论军事谋划,他不如法正。因此夷陵之战这个成败,蜀国除了法正,没人能够改变或改善这个惨败的结局,当然他的言外之意是他自己也无力改变的,所以只能徒劳地感叹着法正若在就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三国孙刘联盟的始末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300字左右)急要,把所有分都给了,要全部内容简介说废话的滚一边去,不要诗句
刘备该不该攻吴?不要纸上谈兵,孙权已将刘备“逼上梁山”
夷陵之战后,三国各自的兵力到底是多少?
如果刘备不去打孙权有机会统一吗
关羽死后,刘备征吴国是正确决策,夷陵之战蜀国虽败却另有收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