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作压力无处不在?学会正向思考,告别职场焦虑

现在是上午十点钟,格子间里只有无节奏的键盘打字声。

他战战兢兢的站在办公桌前,宛如没完成作业的小学生。

“你的报告书里竟然有简单的计算错误,还不止一处....你这是挖坑给我跳啊!拜你所赐,我的脸都丢尽了!又不是新员工,做事还这么差劲,赶紧给我改!”

上司不耐烦的声音充斥在整个格子间,他的身子微微颤抖。

上司转身离去的瞬间,他一次又一次的做着深呼吸,试图平复内心的情绪。

“上司怎么能当众斥责下属,太不合格了”

他紧握双拳,怒火中烧,似乎感受到同事们嘲笑、鄙夷的目光。

“我竟然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简直又蠢又笨”

罪恶感油然而生,他否定自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新岗位。

“这种错误绝对不该发生”

后悔、愤怒、怀疑,多种负面情绪交织着,他把头深深的掩埋,仿佛要逃离这个世界,内心感叹:

“我太难了”!

职场焦虑

无处不在

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的产生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有关。—《恐惧的概念》(索伦.克尔凯郭尔)。

“工作压力这么大,我焦虑了”

职场中,一旦有巨大压力袭来,我们会感到不安和愤怒,或者情绪低落,或者罪恶感困扰。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996”、“007”、‘裁员“”’等话题纷纷进入大家的视野,更加剧了职场焦虑。

而高薪伴随着高压,压力伴随着焦虑,很多人在感叹80后、90后多么幸福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群人比我们想象中要焦虑。

据调查,职场焦虑的人群趋于年轻化,最焦虑的是90后(占比54%)和80后(占比50%)。

90后的焦虑来源多样,生活工作都有可能触发他们的焦虑感,职场焦虑集中在加班、晋升、加薪、职业发展方面。

这些工作压力带来的职场焦虑感,让我们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痛苦和难以自制等一系列情绪反应,甚至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这不是面临困境的时候,很自然的反应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各行各业的职场精英们似乎有着天然的“共性”:

轻松战胜压力,永远积极乐观工作,仿佛是天生为工作而生。

直到我看完《麦肯锡情绪管理课:学会正向思考》(高杉尚孝)才明白,负面情绪也有好坏之分。

而职场精英们是善于情绪管理,他们通过选择好的负面情绪,引导了好的行动。

而我们却是任由坏的负面情绪,导致坏的行动。

坏的负面情绪

引发了坏的行动

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韧性指应对生活中负面事件、打击、挫折以及消极情绪的能力。某些个体会被生活击倒,然后重新站起,变得比之前更为强大。

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可能会气馁,可能会放弃、逃避,甚至是一蹶不振。如果任由这些情绪导致坏的行动,那便是意味着我们屈服于压力了。

“作为职场人,你要理性一点,不要情绪化”

听着职场前辈的教导,我们渐渐将负面情绪视为洪水猛兽,也曾试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努力正向思考,但屡屡以失败告终。

对于负面情绪的管理,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如同《奇葩说》里詹青云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大多数人都认为一定要戒掉负面情绪,但是《麦肯锡情绪管理课:学会正向思考》告诉我们:

担心、不快、悲伤、自责等好的负面情绪,能够让人选择使得情况得到改善的正面行动;

不安、愤怒、情绪低落、罪恶感等坏的负面情绪,容易让人采取使得情况更加恶化的自我毁灭式的负面行动。

职场中容易诱发负面情绪的场景一般有不公正待遇、不被欣赏、意见没人理会、没有尊严等。

一旦身临这些场景,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但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有的人情绪非常低落,延误工作,有的人愤怒不已,直接辞职,有的人会为了避免下次失误而振奋精神、努力工作。

即便是因为同一种场景,每个人诱发的负面情绪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情绪与行动之间为有“思维”介入其中。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比如说前文中上司负面情绪的起因A很清楚,就是“下属犯了不止一处的简单计算错误”。

作为其结果的行动C也一目了然,那就是“上司当众批评了下属”。

我们可以推测出上司诱发的情绪是“愤怒”,因为下属的工作让自己不满,而负面情绪通常是“愤怒”。

那么介于A和C之间的思维方式B是什么内容呢?

虽然当事人可能没有意识到B的存在,但是我们可推测出B是“下属绝对不能犯简单的计算错误”。

前文中除了上司有负面情绪之外,下属也有负面情绪“愤怒”,起因A就是“下属犯了不止一处的简单计算错误”,行动C是“受到了上司的当众批评”。

而A和C之间的思维方式B是“上司绝对不可以当众批评下属”

因此,我们按照ABC理论可以梳理出:

因为场景(A),产生了错误的思维方式(B),进而坏的负面情绪导致了错误的行动(C)。

很多情况下,错误的思维方式是由当事人自己做出的思考,从而给自己制造了无法承受的压力。

职场精英们能够战胜工作压力,主要得益于强大的心理韧性,从而将错误的思维方式替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正确行动的过程。

强化心理韧性

学会正向思考

采取正向行动

“每当我们学习到了新事物,我们脑内的控制系统也会随之改变……想法可以造成脑部的改变……通过正确的练习,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能力。”—《幸福之源》,斯特凡-克莱因(Stefan Klein)。

正向的思考,不会真正的戒掉负面情绪,而是将坏的负面情绪替换为好的负面情绪,从而带来积极的行动,更好的应对职场中的压力。

学会正向思考,采取正向行动需要做好这三步:

一、驳斥错误的思维方式

在意识到错误的思维方式主导着我们的行动之后,我们需要驳斥错误的思维方式,从而彻底击垮他们,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心理韧性。

1、缺乏论据、不合逻辑

很多时候某些错误的思维方式找不到确切的论据支撑,比如说“下属绝对不可以犯简单的错误”“上司绝对不可以当众指责下属”“我必须是完美的”,这便是典型的“必须型”思维方式。

只要刨根问底的思考,我们辩护发现,这种“绝对”的理由根本是不存在的,这只能说明“下属不犯错误”“上司不当众指责下属”“我必须是完美的”令人向往而已。

有时,我们在追求工作上的完美过程中,可以让获得某些满足感,比如说可能会晋升,可能会加薪,一想到此,完美状态令人向往。

令人向往的程度究竟多高才能成为必须完美的理由呢?永远不能,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逻辑跳跃,并非必然的归结关系。

2、凭借经验、无法证实

无论是“完美”还是“绝对”,这些都无法凭经验加以证实,也就是不现实。有些人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但是却还在忍耐,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只是让自己如此确信而已。

因为自己犯了简单的计算错误,而认定自己“又蠢又笨”,这便是给自己贴“标签”;因为上司当众指责自己,而认定上司“不合格”,这便是给上司贴“标签”。

深入思考,便会发现“上司不当众指责自己,便是合格的”“自己没犯简单错误,便是聪明绝顶的”,这些并非存在着因果关系。

3、缺少实用性

“忍耐不了了,不干了”,“受不了了,再干也没用”,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这类消极思维方式便会干扰我们的行动。

其实这些思维方式都缺乏实用性,因为结果是未知的,或许再稍稍努力一下,便成功了。

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懒得采取措施改善现状,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

坏的思维方式不具备实用性,因此,注定无法带来好结果。

我们战胜压力,就要认识到这类思维方式的危害性,避免其阻挠我们进步。

4、绝对的确信

“肯定没问题”“不可能失败”这种话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

职场中,很多当事人无意识的对错误的思维方式抱有强烈的自信,认为“绝对如此”。

即便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当事人也不愿意承认自身错误,顽固的持续对其加以否定。很多中小企业失败的原因便是因为老板的“过度自信”。

下面我们将从逻辑、实证、实用、灵活四个角度出发,对前文所述中下属的错误思维方式B是“上司绝对不可以当众批评下属”进行驳斥:

(1)从逻辑上进行驳斥

绝对不可以当众批评下属的想法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凭什么不能当众批评呢?确实,在办公室里被批评的滋味要比当众被批评好很多,但是当众批评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让自己彻底警醒,加深印象。

即便这样,也没有不可以被当众批评的理由,仅仅意味着不被当众批评更让自己向往。因此,这种“必须型”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逻辑跳跃。

(2)从实证性上进行驳斥

职场中,不被当众批评的情况真的可能存在吗?从经验上来说,是有的,但是在不同性格的上司中,被批评的场景是多样化的。

“官高一级压死人”,职场中级别的不同代表着权力的不同,下属被批评是理所当然的,被当众批评也是时有发生的。

虽然我们都不想被当众批评,但是“上司绝对不可以当众批评下属”这种绝对要求还是值得商榷的。

(3)从实用性上进行驳斥

即便是上司不当众批评自己,对自己的工作真的有帮助吗?因为自己工作犯错,被上司批评,无论是当众批评,还是私底下批评,都意味着我们需要改进工作。

虽然对于批评方式来说,私底下批评更容易让自己保存“脸面”,但是实用性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因此怨恨上司,职场中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4)从灵活性上进行驳斥

经过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以提出绝对要求的”必须型“思维方式”为首,错误的思维方式几乎都是一厢情愿的。

在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场景下,我们也应该坦然接受,情绪管理则更进一步。

二、发现正确的思维方式

在驳斥错误的思维方式之后,我们要替代上正确的思维方式,减轻自己的压力,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处于“必须型”思维方式的对立面,是持有相对愿望的“最好型”思维方式。

  • “最好是别犯简单的错误”
  • “最好是不要当众批评自己”
  • “工作目标最好是能够实现”

构建这类正确的思维方式,需要做好这四点:

1、肯定重要价值

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关键在于虽然肯定目标、价值和志向,但是并不将其作为绝对要求,而是定位于相对愿望。

肯定重要价值是关键,如果连价值本很都否定了,那边陷入“无所谓”型错误思维方式。

比如说前文所述中他的思维方式是

“这种错误绝对不能发生”。

我们可以将其替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这类错误最好不要发生”

2、进一步否定绝对要求

在肯定相对愿望的同时,坚决否定绝对要求,明确宣布“必须如何的理由不存在”。

比如说前文所述中他的思维方式是

“这种错误绝对不能发生”。

我们可以将其替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作为下属,工作让上司满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这类错误最好不要发生,但是绝对要做到的理由并不存在”。

3、认识到坏的结果可能发生

职场中,我们经常发现,即便是拼尽全力,也没有取得好的结果。无论是升职还是加薪,这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即便是自己愿望多强烈,无法如愿以偿的情况比比皆是。

“绝对型”的思维方式脱离了现实,否定了出现坏结果的可能性。

比如说前文所述中他的思维方式是

“这种错误绝对不能发生”。

我们可以将其替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作为下属,工作让上司满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这类错误最好不要发生,但是绝对要做到的理由并不存在。考虑不周、粗心大意的情况也是可能会出现的。”

4、现实的评价坏的结果

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需要对设想到的坏结果进行冷静而现实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些风险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面对坏的结果,不是自暴自弃,认为是难以承受的悲剧才是关键。

比如说前文所述中他的思维方式是

“这种错误绝对不能发生”。

我们可以将其替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作为下属,工作让上司满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这类错误最好不要发生,但是绝对要做到的理由并不存在。考虑不周、粗心大意的情况也是可能会出现的。即便是坏的结果出现了,可能是当众被批评,可能是名声下降,可能是被辞退,但是这些都不是世界末日,不是无法承受的风险。”

以上我们发现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认为“不希望发生,但是即使发生了,也并非世界末日”。

这种“希望期待”型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让自己满怀动力,进行工作,而且不会让坏的结果出现后,一句不振,自怨自艾。

三、选择好的负面情绪,引导正面行动

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可选择好的负面情绪,采取有利于改善现有状况的正面行动。

虽然遇见困境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的错误思维方式和坏的负面情绪还会出现,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可以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被坏的负面情绪所困扰。

坏的负面情绪替换为好的负面情绪

改变是一个过程。在职场中,无论是遇到困难,还是遭遇不快,我们都要反复练习,以此为目标,将强化心理韧性养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我们也能脱颖而出。

比如前文所述,下属遭受到上司批评之后,错误的思维方式已经替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么当时的情景产生的负面情绪,我们也要有意识的转换为好的负面情绪,进而正确的行动:

比如说上司批评之后,并非自己蠢笨不堪,而是选择内心不快,但是自己决定以后提交报告时,先自我检查3遍,减少低级错误的概率。

虽然上司当众批评自己,并非上司有意针对,内心不必不安、羞愧,而是选择内心自责,反省自身行为,改进工作质量,

在这些好的负面情绪的作用下,最后选择了好的行动。职场中即便面临工作压力,我们也可以将拥有的实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出现好结果的概率。

最后:

大部分人都认为情绪无法控制,而且是在某种状况下直接激发出来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情绪与行动之间有“思维”的接入。

因此,面临工作压力,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正向思考,引发正面的行动,我们也可以告别职场焦虑,脱颖而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了这些思考习惯,你离精英还远么?
【视频】认知误区(五):放大与缩小
职场中如何应对上司黑色情绪
做好2点,抑郁、焦虑可以自愈
神回复: 对于那些不喝酒不抽烟的人,最难熬的时候靠什么过来的?
你所有的负面情绪,大多离不开这10种思维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