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抓GDP又抓COD ——江苏省宿迁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目标
2004-07-21
江苏省宿迁市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坚持既抓GDP又抓COD,近日该市提出“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宿迁”的城市发展思路。将要实施的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净空”工程,加快集中供热、供气建设,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大污染源防治力度,确保GDP增长而排污量下降。实施“非耕地资源全覆盖绿化”工程,确保全市陆域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
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的“两低两高”产业和产品,构成生态产业体系。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加快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弘扬生态文化。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全市上下形成科学合理、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生产消费观。
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城市发展战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的意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做到坚决不搞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绝不使宿迁成为外地淘汰产业转移的“垃圾场”。
“九五”以来,宿迁市经济发展较快,全市GDP累计实现1566.3亿元,平均递增12.1%,财政收入累计实现91.5亿元,递增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市之初的2946元增加到5591元。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市区总体规划面积达到210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由建市之初的13.3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市府新区、宿豫新区、宿城区“一体两翼”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围合面积达220平方公里的城市二环路即将建成,建成区范围已经突破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小城镇也加速崛起,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1%,比建市之初提高了16.5个百分点。近年来,宿迁市又围绕生态城市建设做了许多努力,比如以提高中心城市防洪标准为突破口,以河道综合治理为切入点,以改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组织实施了城市防洪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防洪、排涝、交通、生态、旅游、文化等功能的有机结合,使中心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城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然而,从2003年市区废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来看,污水排放量3750多万立方米,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为主要污染物。宿迁市虽然目前已建成处理规模2.5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但因80%以上为直泄式雨污合流制,所以污水处理率仅达30%。
在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目标后,宿迁市着重狠抓三个方面:一是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加速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宿豫区污水处理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截污导流工程的建设,加快市区污水管网改造,全面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截污,改善河道水质。同时确保污水处理工程正常、安全、达标运行。积极开展中水回用,提高中水回用率,显著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是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新增工业污染源,新扩改项目必须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继续抓好重点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和长效管理,削减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依托骆马湖农业生态示范区,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的创建;对农村家庭养殖户,进行适度规模集中,鼓励建立生态养殖小区,形成以沼气化为纽带的农牧复合系统;抓好渔业战略性调整,减轻渔业对水质的影响。
目前,宿迁市在加快创建生态城市步伐的同时,也在向集约化、现代化城市发展。计划到2007年,全市规划区内GDP达到100亿元,年均递增15%,人均GDP达到11000元(1330美元)。到2010年,规划区内GDP达到150亿元,年均递增14.5%,人均GDP达到15000元(1810美元),比全市总体水平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步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藏作品](2541)政府出资支持管网建设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规划(2012
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2017 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
全国前列,全省第一!“舟山好空气”继续霸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