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塞斯:繁荣终结于偶然因素

作    者:米塞斯

翻    译:风灵

来    源:本文节选自米塞斯《自由市场及其敌人》,转载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本文共计1079字数,阅读约需要3-4钟。

为什么在短短几天之内,情况突然被发现了,于是危机一夜之间到来。哪里曾有过信心和乐观,哪里就有萧条和绝望。无疑,一夜之间到来的只是对情况的洞见,而不是真正的危机,危机已积累了相当的时间。

因为过去在不同的国家,信用扩张并不一致,不同的国家信用扩张的程度各有不同。对外汇和信用的需求使得某些国家的货币枯竭。银行家们惊慌失措。某位政府官员宣称:“或许我们将被迫限制信贷。”商人们恐慌起来:“我们需要信贷,那么让我们在还有可能的时候尽量贷款。”一夜之间,信贷需求增加,于是银行不得不限制。如果一家银行开始限制信贷,所有其他银行也不得不限制。一旦一个国家开始,其他国家也不得不这样做,于是限制信贷扩散到全世界。

如果银行不限制信贷,就能够让这样的繁荣永远持续吗?事实是,在每一次繁荣的时期,商人们都曾经宣称:“这一次不是暂时的繁荣——这一次是人类最终的伟大繁荣。危机永远不会随之而来。”但是,不可能让繁荣永久持续,因为这种繁荣是建在纸上的繁荣,是纸钞和支票货币的繁荣。其基础是假定可用的商品比实际更多。如果银行到最后一分钟还不停下,那么信贷扩张就会进行得越来越快,直到通货彻底崩溃,就如德国1923年那样。这种通货膨胀运动必然终结,要么终结于彻底的崩溃,要么终结于参与的银行自愿的限制

如果人们不是那么乐观,那么危机就不会那么严重,因为人们会有所准备。导致繁荣崩溃的原因都是单独的历史事实。繁荣什么时候终结的问题取决于偶然因素。但是这不可避免。而且,危机来得越晚,就有越多的资本被浪费了,后果就会愈发严重。

我想谈谈通货膨胀与信用扩张之间的关系。二者非常相似,实际上几乎完全一样。区别在于,在信用扩张的情况下,所有新创造的货币增量首先进入了贷款市场。不用来消费,而是贷给商业。因此,信用扩张首先产生的后果是导致商业扩张。而所有其他的影响来自于商业的这种刺激。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新增的货币首先进入了花钱的人手上——比如说,政府购买武器或其他东西的开支。因此,通货膨胀的过程是不同的。在本质上二者相同,但次序不同,而且这两种繁荣的特点不同。不过或早或晚,通货膨胀中支出的货币会也会进入投资市场,就如信用扩张的货币最终也会进入消费市场。

对信贷定性控制的观念很流行。我们想对好东西、对新增的工厂、对农业额外授信,但不对不好的人,不好的目的,不对无聊的东西授信。通过最后的分析可知,信贷扩张从哪里开始无关紧要。如果新增的货币首先给了农民,农民的信贷需求下降,而如果没有信贷扩张,他们本来能够吸收的那部分货币就能在别的地方创造出繁荣。繁荣不能定向控制。经济是一个整体,没有独立的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归到黄金标准吧
奥派商业周期理论简述
《货币与信用理论》
朱海就:哈耶克的周期理论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主要著作目录
商业周期的货币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