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争有多可怕?!
userphoto

2022.11.17 江苏

关注
1040年形势图
转载自历史教师王汉周(lishi139)

01

宝元三年(1040年)正月,宋夏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年,三川口一战,宋军惨败。

前线最高指挥官范雍被撤职。

西北形势异常危急。

宋朝有意放弃潼关以西的土地。

同年五月,战事再起,宋朝塞门、安远失守。

大宋再遭重创!

宋仁宗赶紧任命夏竦担任陕西路经略安抚使,接管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等陕西四路军政大权。

两个副手,分别是韩琦和范仲淹。

韩琦主管泾原路;范仲淹担任主管鄜延路。

庞籍为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主管粮草调集。

三大名臣,聚首西北。

夏竦上任后,啥事都没干,就只请求增兵、增粮、增钱。

经过几次扯皮,宋仁宗顶着巨大压力,大手一挥,向西北征集天下粮草,增兵20万;

从国库拿出100万贯,再自掏腰包,从私库拿出300万贯。

宋仁宗下了血本,意思只有一个,举全国之力报仇雪恨,搞定李元昊!


02


这年八月二十八日,范仲淹来到鄜延路的延州府。

上任后,改革军制,奏选良将;

修城建寨,屯兵营田;

安抚诸羌,发动百姓;

以守为攻,以战迫和!

因为有了范仲淹,李元昊再也不敢来骚扰本应是最危险、最薄弱的鄜延路!

夏人相戒曰:

“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也!”

李元昊不敢惹范仲淹,于是就去招惹韩琦。

这年九月十四日,李元昊突然杀向泾原路镇戎军(今宁夏固原)西北的三川寨!

一场血战下来,主将镇戎军西路都巡检杨保吉战死。

三川寨失守,之后北宋连失三堡!

韩琦这下被砸得有点晕,但他反应十分快。

第二天,就派三个都监刘继宗、李绛、王秉分兵救援!

紧接着又派泾州驻泊都监王珪(因善使铁鞭,号称“王铁鞭”)率三千骑兵驰援!

可王铁鞭还没到三川寨,就被西夏军重重包围。

王铁鞭率部杀出重围,来到镇戎军城下,请城内增派援兵,但城内不同意,只用绳子坠下些粮食给他们。

王铁鞭也是个狠人,等部队吃饱后,直接率阵杀回,连杀数将。

大振军心!


03

而后,韩琦又率泾原路钤辖郭志高驰援,收复三川寨!

李元昊接着猛攻镇戎军。

镇戎军是泾原路最大的军事据点,其战略地位仅次于首府渭州(今甘肃平凉)

李元昊只要拿下它,就可南下渭州、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打穿直达关中的通道!

因此绝不容有失!


面对这种局面,如果是范仲淹,会死守到底;

如果是范雍和夏竦,则只会求援;

但韩琦坚信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于是一面调集泾原路各部,火速增援镇戎军,同时把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悄悄调了过来。

让任福带上泾原路和环庆路的7000精兵,还有他儿子任怀亮、侄女婿成暠去偷袭白豹城(今陕西吴旗西)

白豹城在庆州(今甘肃庆阳)东北200里外,北邻西夏重镇叶市,东接后桥诸堡及金汤城。

是李元昊深入宋朝境内建立的重要军事基地,直接控制着东进鄜延、南下庆州的交通要冲。


说起来,白豹城已经远远脱离了韩琦的防区!

但韩琦不管,反正都是打李元昊,打哪不是打?

结果,任福一战成名!直接拿下白豹城,俘获无数!

李元昊被迫撤军。

韩琦取得宋夏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



04


这次胜利让韩琦信心爆棚,趁此大胜,他向宋仁宗提出一个疯狂的建议:

兵分五路,征讨西夏,彻底搞定李元昊,重振国威!

韩琦的计划,范仲淹是极力反对的!

宰执大臣们也找出一箩筐韩琦计划必将失败的理由。

甚至还有人觉得韩琦别有用心......

韩琦强压心中怒火,转而征求顶头上司夏竦的意见:

“夏大人,你说吧,支持我还是范仲淹?”

都是左右手,现在两人闹分歧,怎么办?且两人意见都不容他忽视。

夏竦眼睛一转,耍了个滑头:“这么大的事只能官家做主!”

于是韩琦带着尹洙,屁颠屁颠回京请示官家旨意!

韩琦剧照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官家同意了韩琦攻夏计划。

但五路变两路——

韩琦主管的泾原路和范仲淹的鄜延路联合出兵;其它三路被砍掉。

谁也不知道韩琦这会有没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出兵。

并定在隔年(1041年)正月上旬,对李元昊发动猛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05

可新年刚过,仁宗又突然下令,鄜延路不出兵,要打你自己去打吧!

WHAT?

其实是远在西北的范仲淹连写了三封奏章,直接改变了官家的主意!

韩琦马上派尹洙(两人共同好友)去延州,劝范仲淹回心转意,助他出兵伐夏。

韩琦相信,只要范仲淹肯帮忙,李元昊就死定了!

范仲淹和韩琦是很好的朋友,但这无关友谊,这是两个骄傲的人的坚持。 

范仲淹没同意,劝韩琦放弃这样的军事冒险主义!

韩琦最后没办法,把希望转向了庞籍。

因为庞籍此时不仅是鄜延路二把手,还负责整个陕西路的军需钱粮。

庞籍的消息有好有坏。

好消息是,庞籍答应了韩琦的计划;

坏消息是西北四路都要钱粮,没法只供你韩琦一人!

就这样,韩琦主张的五路攻夏,最终变成了一路攻夏!

这就是宋夏第二次大战的战前准备!


06


还没等韩琦去打李元昊,李元昊再次率军杀到。

开战之前,李元昊玩了一把诈降——

分别派人去见韩琦、范仲淹,求和。

面对李元昊的求和,韩琦理都不理,我信你个鬼!老子要弄死你!

而范仲淹不经朝廷同意,开始和李元昊进行谈和工作。

当然,范仲淹也不是范雍这样的饭桶!当即回书一封,提出8条求和条件…
(范仲淹因为这事差点掉了脑袋~)

最后,韩琦也罢,范仲淹也罢,李元昊的诈降之计都失败了。

李元昊于是撕掉了伪装,率十多万精兵,进攻北宋!

开战之后,李元昊又耍了个滑头——

这年二月,李元昊率领十万大军从折江(今宁夏同心)进发,经天都寨(今宁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芦河)南下。


但李元昊声称要攻泾原路首府渭州,另外分兵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诱宋军深入,实际主力却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


07

这年二月十日,韩琦制定作战计划。

首先,他没有在渭州城固守,直接来到镇戎军,迎头拦住了李元昊,等待李元昊来攻,先力挫对方锐气。

然后,他派人去前面勘察地形,发现前面有名叫羊牧隆城的地方。

此城东南方就是笼竿城,笼竿城北面是六盘山,而六盘山下有条河,叫好水川,极适合打伏击。

请注意,韩琦是派人勘察过地形的!

再之后,他把镇戎军里所有精锐都交给了任福,再招募18000义勇,以任福为帅,耿傅为参军事,泾原路驻泊都监桑怿为先锋。

与其配合的还有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人,其中还有之前大放异彩的王铁鞭!

最后,他命令任福从镇戎军出发,向西进抵怀远寨,然后转向南,经得胜砦,抵达羊牧隆城,作为奇兵,伺机破敌,以直接进攻敌人后方,若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成为伏兵!

等到李元昊攻城不克,回军途中,精疲力尽之时,任福数千轻骑再杀将出来,与其配合的朱观、武英一起上,一举毙敌!

而后韩琦大军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反攻西夏,有最好,没有也能给李元昊重挫!

这就是韩琦不惜以身为饵,特意为李元昊准备大餐,精心策划的杀招!

可以看出,在韩琦的设计里,任福是杀手锏,是绝不能让李元昊察觉的伏兵,绝不能冒进迎敌!

因此韩琦特意下令:

“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如若你任福擅自开战,暴露行迹,就算有功,也要斩你项上人头!

从布置上看,韩琦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战争布局!


08

这场战争,有意思了。

攻守双方都准备打伏击,并且伏击点都惊人的相似。
关键就在于谁能打谁的伏击!

二月十三日,任福率军悄悄到了捺龙川。

然而就在这时,任福听到了一个消息——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人,正与西夏军战于东南方的张义堡!

这个消息也成了这场大战的转折点。

因为任福把韩琦特意交待的命令扔到了脑后!想都没想就率军冲了上去。

任福率领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张义堡一战,任福大胜,毙敌数千,西夏军立刻奔逃!

任福下令追击,一追就是三天!追到了六盘山外的笼竿城。

任福停下脚步,在笼竿城扎营。

此时他的友军朱观、武英屯扎在隔着六盘山的笼洛川;王铁鞭则驻扎在羊牧隆城,都离的不远。

任福准备休整一夜后赶往羊牧隆城汇合,然后执行韩琦的伏击战术。
(其实,任福的追击路线其实也没有太背离韩琦设计的路线,他也是奔着韩琦设置的伏击点去的。)

翌日,朱观、武英拔营而起,进至姚家川,准备奔赴羊牧隆城,与王铁鞭汇合;

任福则以都监桑怿为前锋,率军出六盘山,沿条河,赶到羊牧隆城5里的地方。

请注意,这条河叫好水川!

好水川之战形势图

就在这时,桑怿发现好水川河边摆放着五六个很奇怪的盒子,每个都不太大,里边传出鸟叫声!将盒打开,鸟全部飞出。

任福不知道这就是李元昊进攻的信号!

李元昊大军闻讯而出!


09


任福来不及去想,为什么李元昊会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自家主帅设置的伏击点?

马上下令桑怿冲上去,为大军布阵争取时间!

桑怿的冲阵也是英勇的!

但好水川是一片平躺的谷地,根本没有缓冲的余地!

西夏大军直接冲了过来!

任福只能迎头而上,身先士卒,与西夏大军交战。

大战两个时辰后,宋军开始崩溃...

这时,任福马上令桑怿和自己儿子带队冲向一座高山,希望占据这个山头,据险而守,等待援军来救。

这确实是任福的一线生机,因为救兵已经火速赶来。

但李元昊比他先到好水川,他精心布置的伏击圈,又岂会让任福抓住生机。

宋军刚往山上冲,山头就出现了西夏军队! 

西夏人居高临下,有如泰山压顶,

任福眼睁睁看着儿子和桑怿阵亡。

亲兵劝他逃命,虽然很有可能逃不了。

任福拒绝了,高呼道:

“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说完继续战斗......直到阵亡!

任福的军队,一个活口都没有了。


10

接下来就轮到朱观和武英了,他们在姚水川被包围!

又是两个时辰。

宋军一败涂地,濒临绝境!

这个时候,武英劝参军事耿傅逃命,因为耿傅是文官。

耿傅选择了沉默!

武英急了,又道:

“英乃武人,兵败当死。君文吏,无军责,奈何与英俱死?”

耿傅还是选择沉默,然后率军冲阵。

然后耿傅和武英一起阵亡!

朱观运气好点,带着一千败兵败将冲出包围圈,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一段残垣断壁,依靠这段残垣断壁,拼命射箭,等待援军。

还好,老天爷没有抛弃他们,泾原路都部署王仲宝亲自率军及时赶到,朱观得以生还。

再说王铁鞭。

羊牧隆城里的他,得知任福和西夏大军激战后,率领全部4500勇士倾城而出,向李元昊十万大军疯狂冲阵!

一次,两次,三次......

不知冲了多少次,却始终都没能为任福大军冲开一条生路!

王铁鞭的部下怕了,谁都看得出来再冲必死无疑!

他们也是人,也怕死!

王铁鞭杀了几个逃兵,但没用!

然后,王铁鞭默默跳下马,向东叩拜,然后悲叹道:

“臣非负国,力不能也,独有死报耳!”

然后,世间再无绝世猛将王铁鞭:

“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马中镞,凡三易,犹驰击杀数十人。矢中目,乃还,夜中卒。”

王仲宝赶到战场后,李元昊撤兵回国。

好水川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11

战后,韩琦第一时间上书,把败军之罪揽在自己身上。

但夏竦派人去打扫战场,在任福的身上搜到了韩琦当初亲手写的军令。

好了,罪魁祸首找到了,就是任福不听将令,与韩琦无关,他只需要负领导责任!而不是直接责任人。

请不要误会,夏竦这么做不是为了韩琦,而是为了自己。

因为如果主要责任人是任福,他的责任要小很多。

好水川的真相,被瞒得死死的!

夏竦、韩琦在骗他,范仲淹、庞籍也在骗宋仁宗。

前线的每一个名将,朝堂上的每一个名臣,都不会傻乎乎的对他全部说实话。

宋仁宗只知道好水川这个小地方在西北,却不知道为什么出了这么多钱,用了这么多贤臣,得到的却是将士英勇奋战,不幸战败的消息!

夏竦的说法迅速被朝廷采纳,韩琦也没有为任福辩解。

就这样,任福成为好水川之败的罪魁祸首。

就算宋仁宗知道,恼恨之余,也只能大度原谅他们啦!

毕竟,这些人是他要倚重的国之柱石。


12

好水川之战的故事还没结束。

宋军战败之后,韩琦回渭州时,他看到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堪的场景:

渭州城涌出几千名披麻带孝,举着灵幡,抛洒纸钱的百姓。

他们都是好水川阵亡的将士遗属。 

他们拦住韩琦的马,痛哭流涕道:

“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

——我的儿啊,你跟着韩琦一起出征,现在韩相公回来了,你们却死了,你的灵魂还能跟着韩相公回来吗?

韩琦闻言,羞愧难当,只能泪流满面,狼狈而逃!

而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还在后头。

张元同志写了首耳熟能详的诗: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韩琦贻笑千秋!

与之而来的是,好水川那些浴血奋战的败军之将永远被人遗忘在了历史角落,只有想嘲讽他们的时候,才会把他们搬出来鞭尸。

在今天宁夏西吉县境内有一处白骨积层遗址,最厚叠压骨层达2米左右。

被考证为公元1041年的好水川古战场遗址。

皑皑白骨,默默向人们诉说着千年之前这场战争的惨烈!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历代名臣奏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北的危机(中)
西夏其实很有趣儿——正说西夏史系列连载NO.25 好水川之战
宋夏战争之好水川之战
水浒传里的奸贼,实则是抗金名将,被金军剁成了肉泥...
一起鸽子引发的惨案,30多高级军官全军覆没,宋仁宗三日吃不下饭
绝境下爆发血性竟无一人投降,名臣轻敌招致改变宋朝国运的惨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