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羽死后,当刘备对张飞说出这三句话后,蜀汉败亡便已成了定局

一、刘备为何伐吴?

关羽死后,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是对还是错?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主流观点却认为:是一次致命错误。所谓:刘备好感情用事,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当时,唯一预测对刘备必会兴兵伐吴的人,是曹魏谋士刘晔,道:“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这个分析,是基于对刘备性格上的推断。

其一:关羽之死,让刘备集团损失巨大,刘备若还想保持进取态势,就必须彰显强大。哪怕是打肿脸充胖子,也要用这种强大掩盖虚弱。

其二:关羽跟刘备的感情实在深厚,若对关羽之死,刘备敢大而化之,他以后还怎么带队伍,聚人心,人设就崩了!

恐怕正是因刘晔的这句话,导致了罗贯中,在自己的《三国演义》中,给刘关张来了个“桃园三结义”,让这哥三成为了生死与同的好兄弟。

同时,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虽被刘备喊四弟,关羽也表示过,赵云那是我兄弟等,为何却不结拜?恐怕就在于赵云冷静的不像兄弟。

在正史中,唯有赵云站出来阻止刘备:国贼是曹丕,要打也是揍曹丕,不能感情用事,去打孙权。

潜台词就是,刘备的人设(面子),跟一统天下(事业)相比,实在微不足道。结果气得刘备跳脚——谁都可以阻拦,唯独你赵云不能,咱俩啥感情,啥关系。

所以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也不喊赵云四弟了,硬邦邦扔出一句:“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所谓刘备成也兄弟,败也兄弟。说来说去,皆是指刘备“好感情用事”这个缺点。

那么当时刘备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无论正史还是《三国演义》都指出了,刘备兴兵伐吴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对跟随自己多年老员工,好兄弟,主要是指张飞,有个交代。

既然主要是为了安抚张飞,那就遵循《三国演义》,我们先来看看,刘备的处理……

二、诸葛亮的办法,大有借鉴意义

在关羽死后,刘备便进入到癫狂状态,哭够了后是谁劝也不听,就要兴兵伐吴。面对如此情况下的刘备,诸葛亮显出了其灵活性。赵云被骂时他不吭声,也不表态,任由刘备折腾。

直到“公卿都至丞相府中”表示:你诸葛亮干啥呢?都啥时候了,你还不去劝劝,莫非真不管了?诸葛亮这才表示:我冤啊,“苦谏数次,只是不听”。那么诸葛亮劝了没?

应该不会去劝,以当时刘备那癫狂状,天王老子都不听,赵云就因此被骂了。所以,诸葛亮这句就是表示:我也跟你们一样。那么如何劝谏刘备?诸葛亮已经有办法了。于是说道:“今日公等随我入教场谏去”!

其实,诸葛亮就是在等众多“公卿”今日前来,大家一起去,形成一种氛围,并选在刘备癫狂劲头下去后,这才来劝谏——这招,在诸葛亮劝刘备称帝时就用过,只不过那次诸葛亮是装病,钓刘备前来。

所以,劝人是大学问,赵云虽冷静、忠心,却显然没有诸葛亮“圆滑”。就这样诸葛亮带着众人来到教场,又把赵云那意见复述了一遍。然后提出了解决办法:现在这种情况,老大你亲征反而不好,不如派一上将领兵伐吴。

诸葛亮这一波操作,算是说动了刘备。为啥笔者喜欢,结合着三国正史谈《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是对正史的最好解读,没有之一!且还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现在,我们可以做个假设,若是诸葛亮也跟赵云一样,在刘备癫狂状态下当面劝谏,是绝不会有效果吧,那么为何现在有了效果?

一是,劝人这事,最好私下里交流,尤其要躲开对方不冷静时。

二是,形成一种“集体意见”后,劝谏效果会更佳。

三是,要拿出可交换的方案来。(所谓的双方各退一步)

如今再回头看诸葛亮这波操作,是不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大有借鉴意义? 看史读书为了啥?就是为了“明智”,抛开了这点而强调什么正史,什么演义啊,还有意思吗?

三、刘备对张飞说了三句话

可惜诸葛亮这里刚说动了刘备,张飞就到了!劈头盖脸问刘备,为啥不给二哥报仇。

刘备的第一句话是:“多官谏阻,未敢轻举!

张飞更怒了,表示:他们又没桃园三结义,懂咱兄弟情吗?你不去,我自己去,死了也不回来见你。

于是,刘备的第二句话是:“朕与卿同往:卿提本部兵自阆州而出,朕统精兵会于江州,共伐东吴,以雪此恨!

随后刘备又说了第三句:“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

不知发现问题没有?刘备的这三句话,暴露出了他有一个致命缺点。也就是说,已经清醒过来的刘备,被张飞“绑架”着再次癫狂起来。而刘备之所以会被张飞“绑架”,就在于他的第一句,“多官谏阻,未敢轻举”。

那么此刻的刘备,应如何避免这种“绑架”?最正的路子,是诸葛亮那三条。

其一:表示,我就等你张飞前来商量(不表态,不交底,私下里去说)

其二:找诸葛亮等人,商议如何说服张飞!

其三:拿出交换方案,总之,不能让张飞去!

也许看到这,有人会说,若这样就不是刘备了,历史没有假设。但笔者还是那个问题:看史读书为了啥?不就是为了“明智”吗?

因此笔者认为,最该关注的是,若诸葛亮这三条,对张飞不起作用该怎么办?此刻,刘备这就要向曹操学习一下,如何“装神弄鬼”了。

都知道曹操好梦中杀人,但实则却是曹操为了防范自己被刺杀。刘备也完全可以借鉴过来,搬出关羽压张飞。即,关羽托梦给我,不能因私废公云云……这就是“死人比活人更管用”的精髓!

若粉饰一下,就是“天人合一”,若埋汰一脚,就是花花肠子,就看如何理解了!

但不论怎样,这都代表着一个人的“变通能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须知,刘备的老祖宗刘邦便是此道高手,比曹操还要厉害许多。

其实刘备曾经变通过一次,却是庞统促成的,这就是刘备入川之时。当时刘备梗着脖子吼:跟曹操反着来才能成功,他残暴,我就仁厚……庞统表示“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这段《三国演义》里也有!

因此刘备为啥无法一统三国?答案就藏在关羽死后,他对张飞的这三句话中,一下暴露出了他“缺乏变通能力”这个致命缺点。

也正是因有这个缺点的存在,才使得刘备好感情用事,导致了发起夷陵之战,刘备输掉了几乎所有筹码,蜀汉败亡已成定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等人都有外号,关羽出场最多,为何没有
张飞死时刘备说了一句话,赵云心凉,诸葛亮后悔辅佐刘备
蜀汉衰亡,全怪当初刘备错用此人
论赵云
三国演义中塑造最成功的十位英雄
周瑜:《三国演义》的最大冤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