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兰经(一)

二  兰花种类及特性

1  兰科植物

兰科(Orchidaceae)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1科,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与豆科的第3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十分进化的支系,大多数都是虫媒植物。

1.1  特征

花常美丽或有香味,一般两侧对称;花被片6,均花瓣状;外轮3枚称萼片,有中萼片与侧萼片之分,中央花瓣常变态而成唇瓣,唇瓣由于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转而经常处于下方即远轴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与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蕊柱。蕊柱顶端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个柱头凹穴;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附属物,称蕊喙柄;花粉团与花粉块柄是雄蕊来源的,而粘盘与蕊喙柄则是柱头来源的,两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块,但花粉块也并非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进化的类群中才有;花粉团质地有粒粉质与蜡质之分,数目一般为2~8个。兰科植物凭借这种特殊构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适应于昆虫传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传粉的。染色体基数x=6~29。花粉大多为四合体,仅少数原始类群中为单粒。无萌发孔,具一薄壁区,1槽或2小槽,或具3~4个略呈圆孔状的萌发孔。地史中无关于兰科花粉的记载,但大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始新世(意大利北部),称Protor-chis,接近于今日的红门兰属。

1.2  生态分布

共800属30000多种,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热带地区。中国产174属约1200种,以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种类最多。主要的属有:石豆兰属、玉凤花属、石斛属、羊耳蒜属、虾脊兰属、舌唇兰属、毛兰属、角盘兰属和杓兰属等。中国特有属和特有种比较丰富,有些特有属非常原始,如进兰属、无喙兰属等。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亦即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这一类兰花主要见于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中透光处,如金蝶兰属、卡特兰属等。它们的茎常变态而成肥厚的假鳞茎。叶也常常有厚的角质层,有时变成肉质,也有变成圆柱形的。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外面复以肥厚的根被,间有小孔相通,在下雨时能迅速吸收水分。少数种类的气生根甚至变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除附生兰外,还有地生兰与“腐生兰”。它们生于地上,多半见于腐殖质丰富、荫蔽、排水良好的地方。“腐生兰”没有叶绿素,如天麻,靠蜜环菌取得养分。兰科植物由于种子很小(每个蒴果可含0.3~400万个种子),胚乳极端退化,胚也没有分化,多数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尤其“腐生兰”与地生兰更是这样。

1.3  分类

经典分类系统通常把兰科和水玉簪科放在一起,组成微籽目。但J.哈钦森则主张把假兰族从兰科中分出,作为一个独立的假兰科,并与小金梅科一起放在给血草目中。诚然,小金梅科中的仙茅属不仅体态接近于假兰族,两者花粉形态也很相似。但是有些学者通过对单子叶植物表皮气孔器的研究,发现假兰族与其他兰科成员一样,气孔没有副卫细胞,而小金梅科则有2个副卫细胞。其他如蕊柱、果实、种子等也不同于小金梅科,故一些学者仍主张将假兰族留在兰科内。兰科包括4个亚科5个族。

假兰亚科:花辐射对称或近辐射对称;雄蕊2~3,宿存;柱头顶生,3裂,无蕊喙;花粉单粒,不形成花粉块;子房3室,中轴胎座;种子具厚壳,无透明种皮,极少例外。含假兰族1族,包括三蕊兰属和假兰属。

杓兰亚科:花两侧对称,唇瓣囊状,2枚侧萼片通常合生;雄蕊2,宿存;柱头顶生,向下弯,不明显的3裂。无蕊喙;花粉单粒,不形成花粉块;子房1或3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种子具厚壳或具透明翅状外种皮。含杓兰族1族,包括杓兰属和兜兰属等。

鸟巢兰亚科:花两侧对称,极少例外;雄蕊通常1,凋落;柱头侧生,常凹陷,极少顶生,通常有蕊喙;花粉一般为四合子,形成花粉块;子房1室,侧膜胎座;种子一般具透明翅状外种皮。分两族:①鸟巢兰族,包括一些非常原始的属,如进兰属、双蕊兰属以及无喙兰属等。②树兰族,包括万带兰属、石斛属等产于热带地区的属。

兰亚科:花两侧对称;雄蕊1,花药基部与蕊柱完全合生,宿存;柱头侧生,凹陷或突出,具蕊喙;花粉为四合子,形成花粉块,花粉块粒粉质,由许多小块组成;子房1室,侧膜胎座;种子具透明翅状外种皮。含兰族1族,包括红门兰属和玉凤花属等。

1.4  应用

兰科植物兰花的种类非常多,但观赏栽培较多的是兰属、卡特兰属、石斛蝶兰属、虾脊兰属、万代兰属、兜兰属、贝母兰属、杓兰属、独蒜兰属等当中的一些种。兰属植物全世界约有50~70种,我国约有33个种和变种

中国产的兰属、万带兰属、石斛属、蝶兰属、兜兰属等为重要观赏花卉;天麻、白芨、石斛等至今仍供药用。此外,香果兰属中有少数种类可提取香精,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中国兰花除供观赏外,据记载它的根、叶、花、果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结核、肺脓伤、外伤接骨等;叶可治百日咳;花可治劳伤咳嗽;果能止呕呷。

2  国兰

2.1  国兰的种类及分布

2.1.1  国兰的种类

中国兰花常称为国兰,主要是兰科兰属中的一些地生兰,人们有时也称她为兰草,英文叫orchid,国兰具有优美的叶片和芳香或艳丽的花朵,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常见栽培的有20多种。首先是春兰,我国名兰主要是春兰栽培品种,如“宋梅”、“绿云”、“郑同荷”、“龙字”、“翠一品”等。二是线叶春兰,瓣型以荷瓣型居多,花色有纯白、桃红、绿色,香味清幽,常见名种有元旦兰、大理素心兰、莲瓣兰等。三为蕙兰,花期3-4个月,常见的有“大一品”、“金岙素”、“程梅”、“上海梅”、“翠蝶”、“温州素”等。四是建兰,又称四季兰,广东栽培较广,常见的有彩心建兰和素心建兰,彩心建兰包括“银边兰”、“温州建兰”、“永安兰”、“大青”、“银边大贡”、“青梗四季”、“龙溪建兰”等。素心建兰包括“金丝马尾”、“金边仁化”、“大凤尾素”、“上杭素”、“十八学士”、“鱿鱼”、“大仁化”等。五是春剑兰,常见有“软叶春剑”、“通海剑兰”。六为墨兰,又称报岁兰,常见品种有“小墨”、“徽州墨”、“江南企剑”、“落山墨”等。尤以叶片边缘有黄色或白色线条的墨兰较好。七为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分为青寒兰、青紫寒兰、紫寒兰、红寒兰等。

其中以春兰,蕙兰,建兰和墨兰栽培最多。兰花是中国古老名花之一,每当春季开花之时, 幽香清远,馥郁袭衣,一花在室,满屋飘香。故江南一带常以兰花为 “香祖”、“国香”或“第一香”。

兰属植物其它还有套叶兰、硬叶兰、冬凤兰、多花兰、台兰、象牙兰、虎头兰、碧玉兰、黄蝉兰、莎草兰、兔耳兰、纹瓣兰、大根兰等。

另外,还有很多在我国称为洋兰的兰花,它们花色艳丽,但无香味,如舞女兰、嘉德丽亚兰、蝴蝶兰、石斛兰、拖鞋兰、万代兰等。它们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按兰花的花型,在传统品种分类上有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蝶瓣之分。 每个瓣型之下又有很多品种,如春兰梅瓣之“宋梅”,荷瓣之“郑同荷”, 水仙瓣之“龙字”和素心之“文团素”等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兰花品种。

2.1.2  国兰的分布

兰花中春兰、蕙兰和春剑兰是地生兰中较为耐寒的种,多分布于北纬25°~34°地带的山区,在我国分布最广,包括甘肃南部、秦岭以南、云贵川、江浙闽、赣榆皖、湘鄂豫、陕桂黔、西藏、台湾及广东北部等地均有分布,以开发、选育兰花较早的江浙为盛产区,其价格稳定,栽培历史也最久,变型也最为丰富。原隶属于蕙兰中一个变种的春剑兰,现已依其叶形和花型,从蕙兰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种。它主要产于四川境内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流域。而贵州的毕节,云南的昭通、东川、楚雄、大理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莲瓣兰为春兰中的一个新品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地带会理等县的山地,以及与此两地毗邻的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品精品。

建兰、墨兰和寒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也都生长在在林下或疏林下。

建兰主要产于福建的七大山脉及其在浙江、江西、广东三省的延伸地带。四川、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区也有丰富的蕴藏量。多山的福建省,几乎是各个山野均盛产建兰,尤其以东南部的戴云山脉、西北部的杉岭山脉和南部的博平岭山脉的产量和种质富有盛名,其素心种名扬海内外。除此之外,四季如春的台湾省、四川的峨眉山系诸县和广东北部均盛产建兰,且不乏佳种,尤以矮种、瓣型花和奇蝶花为多。

寒兰略比建兰偏南一些分布。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台湾、广东、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墨兰分布于福建的西部和南部,以及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与之毗邻的局部地区。

我国2/3的省份产有地生兰,且其资源异常丰富,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但近年来由于森林覆盖率下降,乱采乱挖,导致兰花原生种苗急剧减少,以至仅剩下人迹罕至的偏远山野,上有少量幸存。

2.2  国兰的形态特征

国兰属地生兰,其植株从总体上说由根、茎、叶、花和果组成。其整体形态如下图所示。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与形态,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一般花卉有着明显的不同。

2.2.1  根

地生兰根是丛生的须根系、肉质,间或从须根上生出分节支根,兰根概无根毛。根粗如筷子,根尖晶亮,丛生,长短不一,长者可达50余cm,短者5~10cm。不同种类的兰花其根形态各异,有的直生、有的自然弯曲、有的不分叉、有的单分叉、也有的多分叉。一般春兰根较细,径约0.4cm左右,蕙兰径约为0.5cm,而建兰、寒兰、墨兰根较上述稍粗长。

兰根内贮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按根的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外层为包围全根的根被(皮)组织,有多层根被细胞呈辐射状排列而成,主要起着吸收水分、养料和保护皮层组织的作用。所以,对兰花浇水不宜过勤,否则,土壤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根皮之内为皮层组织(俗称根肉),由活的皮层细胞构成,其间含有大量的针状结晶体,也有少量的叶绿体和共生兰菌。当肉质根折裂时,其中有一粗约0.1cm的黄白色纤维梗,质地坚韧,不易折断,称为中心柱,处于兰根的最中心部位,俗称梗、筋、根芯。它除了有增强根的强度和耐拉力外,主要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在株根少而短的情况下,不应剪除干瘪根和腐烂根,而应用手剔除其腐朽组织,保留中心柱。因为它不仅具有固定植株作用,而且还有细微的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有一种形态不同的龙根,是实生苗独有的根。它短而弯曲,偶或侧生分杈根,其上密布细小的根瘤菌。此根虽然短小,但具有分化养料,保证供应实生苗生长需要的作用,是实生苗的主要标志。因此移植兰花时应对其加以悉心保护。还有一种与龙根相似的地下茎,形如茅根,被称为竹根。它因为假鳞茎被深埋,土壤板结,或被石头等阻挡,无法分蘗繁殖而延伸,达到浅表层后萌发新叶芽,是一种特殊的地下茎。它质地坚硬,有分节和苞叶,既似茅根,也像竹根。有人也称它为龙根,其实是假性龙根,可简称为假龙根。

兰根一般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培养多年的盆栽兰根,在干燥时,健壮的根呈亚白色,幼根衍生时多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湿关系,呈青绿或暗灰色。兰根有兰菌与它共生,借此得到更多养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国传统采移兰花必须带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这个道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兰根也有香气,根香花就香或更香,这可以作为选择兰花品种多一条标准,但并非唯一标准。

2.2.2  茎

地生兰没有明显的茎,只有根叶与花之别。在根、叶相接处有一肥大的假球茎,其形状有柱形、棱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都向上着生,全露或微露在地面上,在栽种时不应将它全部埋没泥中。这种茎在国际上通称为假鳞茎,因为真正的鳞茎是由多数肥厚的鳞片紧密排列在短缩茎上所构成,如洋葱的茎。而兰花的假鳞茎却不是由鳞片组成,而是由茎的基部膨大而形成,其上有几个节痕,节上有芽的生长点。假鳞茎是贮藏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叶芽和花芽都着生于它的基部。它的表皮具有厚而光亮的角质层,表皮内有很多薄膜细胞,薄膜细胞内散布着许多维管束,其外有许多纤维组织,其内是输送养分的筛管和运输水分的导管。

假鳞茎的形状与大小,与品种特性、生态条件、发育状况均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在新叶芽未展叶之前,芽基部没有明显的假鳞茎。随着芽株的发育,芽基部便逐渐膨大,直至叶片发育成熟时,假鳞茎便基本定型。如果生态条件优越,还可继续膨大一点,但是到新株分蘗新芽时,便不再膨大。假鳞茎的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例如春兰和蕙兰一般高约1~1.5cm,径宽为1cm左右,其他类较为壮大。一般来说假鳞茎的大小与其叶片的阔窄有直接的联系,叶细的茎则小,叶阔的茎则大。假鳞茎的形状因品种而不同,所有的标准矮种兰,它的假鳞茎多为球圆形,建兰的假鳞茎亦多为球圆形,墨兰的为椭圆形,其它的多为卵圆形。各类兰中的佳种,其鳞茎常因品种特性不同而相异,分别为橄榄形、冬笋形、葫芦形和荸荠形等。

健壮的假鳞茎外面全由绿色叶片包覆着,至衰老后,叶片才枯萎或萎缩。裸露的假球茎呈黄色或黄绿色,这时假鳞茎上残留着枯老纤细的丝状痕物。假鳞茎在我国艺兰中俗称芦头、蒲头、龙头等,其中贮蒇养料和水分,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当进入衰老期,还能衍生假鳞茎,每当黄霉至盛夏或初秋时节,从假球茎基部滋生出叶芽和花芽。

地生兰还有一种地下茎,它处于假鳞茎之间,为茎与茎的连接部分。这个极短的地下茎,如遇到硬土厚埋,或被块石和树根等所阻而难以分蘗新芽时,假鳞茎基部的地下茎便顽强地变态伸长,绕道伸出土表,萌发叶芽。这一伸长的地下茎,常被称为假龙根或竹根。

另一种茎是花茎(即花葶、花梗),外面包覆着数层苞叶。

2.2.3  叶

叶是兰花的营养器官,他只能从假鳞茎上次第长出一次,叶芽展叶时可清楚地看出株叶是多少片,以后叶片的数量便不能再增加。因此古人有“惜叶犹如惜玉环”之说。

国兰的叶可分为寻常叶和苞叶二种。从假球茎上簇生出的叶称为寻常叶,呈线形或带形,无明显叶柄,叶束都一次生成,全缘或边缘有细锯齿,平行脉,常绿硬革质,叶面大多为暗绿色,叶背较淡,叶梢尖锐或圆钝。另一种叶,就是包在花茎上的变态叶,由于退化变成膜质鳞片状,基部为鞘型,俗称为壳,在植物学上称为苞叶,它主要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也是兰花瓣型分类的依据。春兰苞叶有五层,盛放时花序顶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耸出花朵,有的低于花朵;蕙兰等一茎多花的苞叶有7~9层,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狭软膜包叶。春兰和蕙兰的苞叶的大小、宽窄、色彩都与瓣型有关。

(一)  叶芽

兰花实生苗的叶芽是从龙根上长出的;分蘗苗的叶芽是从叶柄对下的假鳞茎基部或无遮挡的假鳞茎外侧基部分蘗出来的。初为3~5枚鞘片紧裹成扁圆形的筒状。当其长至3~5cm高时,便有一个半月左右的缓长期。此期正是母株的花芽分化期,也是新芽基的长根期,应追施1次速效磷钾肥,并在叶面喷施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新芽长根的硼、锰元素肥液。

在叶芽缓长期里,如果其基部悬空裸露,则应充填基质,使芽基掩土0.5cm厚左右,以利其长根。如果是珍品兰,则应用四川产的兰菌王600倍液,喷湿水苔,围裹芽基,以保护兰基,并促进长根。

当新芽基部长出的根达2cm长后,它的功能已能保证芽的发育,叶片便从芽鞘里次第伸出。经过3~6个月,便可发育成健壮的新株。

在叶芽展叶后的3个月内,幼嫩叶片的抗逆性和抗病力均弱。每浇施或喷施水、肥、药后,应加强通风,吹干表面水分,以防烂芽和烂株。露地所种的兰花,每当绵雨过后,均应抢喷广谱杀菌剂,以对植株加以保护。

(二)  叶鞘

不论是兰花种子萌发新芽,还是兰花假鳞茎分蘗新芽,都是先长出叶鞘。叶鞘俗称叶裤、叶甲。叶鞘的片数与高度均与兰花的种类有关。其多数为4~5片,最多的可达7片。矮种兰花的叶鞘一般为2~3片。叶片高度是叶鞘高度的5~7倍,因此察看叶芽鞘的高度,便可知道其叶片的高度。

(三)  叶片的数量

叶片中央的中脉向叶背凸出或微凸,借以支撑兰叶向上着生,虽受风吹飘摇仍不易折断。每五至七八叶组成束(每束即同一假鳞茎所长叶片,在我国兰艺中俗称为“股”、“筒”或“庄”,每束应以三叶为起算)。兰花每束叶片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品种特性和生态条件的优劣。从种类上看,建兰、墨兰、寒兰多为2~5片叶;春兰、蕙兰、春剑兰、莲瓣兰多为4~7片叶;也有更多的,如送春的叶片可多达10片,而大雪兰、套叶兰是在两年内逐步长成株的,株叶可多达13片以上。从生态条件上看,条件优越,长势茁壮的,新株叶片的数量可比母株叶片的数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四)  叶片的长与宽

叶片的长度与宽度既受品种特性的制约,又受生态条件的影响。从兰花的种类上讲,春兰和送春的叶片矮而窄,建兰的叶片矮而宽,春剑、莲瓣、寒兰的叶片高而窄,墨兰的叶片高而阔。从生态条件上讲,密植和高遮阴的,其叶片高而窄;疏植和光照充足的,其叶片矮而阔。养料缺少的,其叶片高而窄;养料充足的,其叶片矮而宽。一般来说春兰叶幅阔约0.4~0.8cm,长约20多cm;建兰、寒兰较宽长;报岁兰更宽,约在1.5cm以上。

上面仅是从大体上而言之,其实每一类兰株当中,其叶片高度都有高、中、矮种的不同,其叶片宽度都有阔、狭和中宽叶之别。实生苗和分蘗苗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在正常情况下与原种相差不大;组培苗实景优化组合的,其叶片的长宽比例协调,观赏价值较高。

从个别情况来看,兰花叶片或矮或壮、或宽或细有不少奇观可欣赏。如墨兰叶中,既有高如成人、阔如小手臂(5~6cm)的株叶,也有矮如指长、阔如脚拇指的超矮种;在立叶四季兰、春剑和寒兰叶中,既有标准的矮种兰,也有如人高、如拇指宽的壮株。真可谓奇形百出,不胜枚举。

(五)  叶质与叶色

兰花叶片的质地有软有硬、有薄有厚、有肉质有革质,常因种类和具体品种的不同而相别。一般来说,矮种和中矮种兰花其叶片多为肉质叶,叶厚而质软;长叶种兰花的叶片多为革质或薄革质,叶厚而硬。但是也有个别矮种和中矮种兰花,其叶片为革质或薄革质,叶厚而硬;1米以下的高叶种兰花,其叶片也有肉质或薄革质之别,叶厚而软;而1米以上超高种兰花,其叶片无疑都是革质或薄革质,叶厚而硬。从种类上看,所有地生兰,其叶片都为薄革质叶;而在各个种类当中,其叶质又分别有肉质叶、薄革质叶和革质叶,以及有厚而软、薄而软、厚而硬、薄而硬的区别。但是大多数兰花的叶片都是处于不薄不厚和不软不硬的中间状态。

地生兰的叶色多为浓绿色,可因光照的强弱、肥料的多少不同而有所变化。不论哪一类兰花叶片,其颜色均有墨绿、浓绿、青绿、黄绿之别。建兰和送春的叶片多见青绿色叶;春兰和墨兰多见浓绿和墨绿色叶。

兰花叶片的表面一般都较光滑,背面有气孔则较粗糙。绝大多数兰花叶面无光泽或少光泽,而建兰、墨兰和台兰的叶面则多有光泽。

(六)  叶形与叶姿

兰花叶片为带形,除了有宽狭、长短、钝尖的区别之外,还有斜、立、垂叶之别。兰叶修长秀美,飘逸潇洒,姿态万千,或婀娜柔和,或刚劲有力,或飘忽旋曲,令人百看不厌,因而古人早就有“观叶胜观花”之说。

一般来讲,不论哪一类兰叶都有多样的叶形和多态的叶子,只不过是某些方面多一些,某些方面少一些而已。但也有独具风采的,如春剑兰的隆昌素就独具北方镰刀形状的叶态;而建兰和墨兰也多有中部明显阔大,端短而钝圆,基短而粗的鲫鱼肚和龙船肚状的叶形;春兰常有环垂叶姿;春剑、四季兰常有笔直的叶态;建兰和墨兰叶端多钝尖;春兰类和寒兰叶端多长尖等。

在对兰花进行分类和观赏时,常常涉及到叶片的形状和姿态,它虽是由品种的特性所决定的,但也可因生态条件和外界影响而变更。兰花叶片姿形各异,这里根据其垂、斜、立3种基本叶形具体分为环垂叶、弓垂叶、旋垂叶、半垂叶、斜披叶、斜旋叶、斜立叶、直立叶8个类型。现将各种叶型分述如下:

1、环垂叶:自叶基开始外斜,并呈环状卷曲,整株弯垂如环,柔和圆润,弧度半圆或半圆以上。叶质宽而肥厚的称肥环叶,叶片壮阔,叶尖都呈现钝形,叶色深而浓,此类尤其在春兰和蕙兰中的荷瓣型较显著,例如春兰中大富贵、郑同荷、环球荷鼎,魁荷素等;蕙兰中胜利大荷、大绿荷等。叶质纤细的称细环叶,如金边蕙兰。叶肥的憨态可掬,叶细的婀娜多姿,给人一种柔和、宽容、祥瑞的美感。

2、弓垂叶:叶片自基部斜生至中段起,渐向外斜垂或转折,半圆弧形,弯垂如弓,柔和有力。叶形柔中含刚,润含雍容大度、蓄劲不发的美感。又可分为镰形和弓形。春兰和蕙兰中这些形式最显著;秋兰、寒兰多数呈弓形;报岁兰中绿仪素呈弓形。

3、旋垂叶:又称扭垂叶,自叶柄环之上,全叶呈变体“S”形样,有二三次翻转。叶形软垂兼扭曲,婀娜多变,静中有动,既似灵蛇出山,犹如长空舞练,给人以从容不迫、以柔胜刚之美。此种叶片春兰中较多,如春兰绿荷。

4、半垂叶:此叶形最为普遍,叶呈半弧弯垂为主,垂叶中兼有少数斜叶,动静兼备,潇洒飘逸,仪态万方。春兰余姚第一梅最为典型。

5、斜披叶:以斜披为主,少数呈小弧略垂。叶形斜中含披,披中带弧,刚中有柔,柔中含刚,犹如戈光剑影,侠骨柔情。春兰宜春仙即为此叶形。

6、斜旋叶:叶呈半弧或小弧斜分,部分叶旋曲向上,曲线巧妙,刚柔并济,收发自如,美不胜收。这类叶片较厚,且略呈现扭卷状,也叫扭卷叶,春兰中绿云常有这种形式出现。

7、斜立叶:相对两片叶的开幅度在50°~70°之间。叶姿稍有弧度,总体向上斜伸奔放,但不向下弯垂,给人以刚劲有力,蓄劲待发之感。斜立叶形在各类兰中均不少见,如建兰中青梗四季;报岁兰中立叶十八开、寒兰中立叶青寒兰、台湾白蜂素等。

8、直立叶:叶束大多向上直立生长,刚劲如剑,直指蓝天,蓄含着一种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意境,但稍嫌刚劲有余而柔美不足,略少韵味。此叶形如春兰中汪字,蕙兰中泰素、翠蝶等最为典型;夏兰中闽蕙、建兰也常见此叶形。6 ?;

除上述叶形之外短壮叶、镶边叶等奇叶叶艺品种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和喜爱。

镶边叶:每片叶自叶尖至基部两侧叶缘镶嵌0.1cm金黄色或银白色,花朵瓣缘亦镶有如此色彩,在春兰和蕙兰中仅在尖狭瓣形花中见此,在梅、荷、水仙、素、奇瓣中尚未发现。另在报岁兰中亦有白色或黄色镶边的,例如金边墨、银边大贡等。还有叶艺品种是在绿叶上出现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爪缟线,或各种形状斑纹的情况。

短壮叶:叶片特别短矮肥壮,直立或斜立形,一般高仅5~8cm。主要都在春兰中,最典型如盖荷,它的花朵、花茎都特别矮小,例如端秀荷、高荷等,墨兰的达摩较典型。

除上述叶型外,尚有我国台湾省的斑叶兰,以及日本的一些观叶品种(有叶尖部镶嵌异色或叶面上散布粗细异色条纹、斑晕等)也渐入流行。

按我国传统艺兰,对春兰和蕙兰叶型,结合花瓣瓣型总结经验,认为凡叶尖起沟,兜到基部为佳,梅瓣的叶性较硬,水仙瓣之叶性糯,凡肥阔厚实,绝大多数出荷瓣或阔瓣花。有些兰花叶芽发红,甚至成株叶片紫红,如蕙兰红香妃其花亦出色花。有些兰花叶边或叶端出蝶斑,其花亦出蝶,如春剑桃园三结义。有些兰花叶片常出蜜露,其花定芳香。

2.2.4  花

花为兰株的生殖器官。兰属的花都为不整齐花,花单生或由多个具长短略等的花柄的花,着生在长花茎上,排列成总状花序。它与其它单子叶植物花的明显不同有三点:一是处于花朵下方的一枚花瓣转化为唇瓣;二是此雄蕊合生为一体;三是花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数量、形态和色彩常有变化。

(一)  花芽

花芽指刚长出来的可以发育成花的部分。它处于从花原基形成直至花莛露出盆面2~3cm高的生长阶段。花原基的形成和花芽露出的时间,既因种类而别,也受生态条件的影响而超前或错后。一般花原基生成的时间是花前的5~7个月,即叶芽露出基质面3~5cm高,就有一个缓长期(滞育期),为15~20天,有的品种可达一个半月左右。待叶芽长出的根约2cm长,能半自给后,又转入生长期。就这这个叶芽缓长期里,母株的生殖因子活跃,形成花原基。由于叶芽自己有根可吸收养料和水分,可从半自给向全自给过渡。这样,母株所吸收的养料、水分和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便可对叶芽的生长逐渐减少供给。由此,叶芽与花芽能同步生长发育。

(二)  花莛

花莛,俗称花箭、花梗和花枪。它一般都是从假鳞茎的基部长出,或从植株的心部长出。花莛的高度因种类而别,以墨兰的花莛为最高,其高出叶弧面的部分比叶弧面下部的长度还要高。寒兰的花莛次之,它高出叶弧面的高度,多相当于叶弧下部分的0.5~1倍许。而建兰的花莛虽多能高出叶弧面,即所谓出架,但高出不多;蕙兰的花莛高度与建兰相似,多能齐架或略出架;莲瓣兰的花莛不出架;春兰的花莛最短,一般莛高仅8~12cm,少数的仅有3~5cm高,但也有个别品种差不多与叶弧面等高。

花莛的下部有鞘片,俗称壳或包衣。花莛的上部疏生长柄花蕾,称为花序。长有花柄花蕾的主秆称为花轴。

(三)  花朵数量

花莛上的花朵数量,主要依种类而别,但也与生态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条件优越,长势茁壮的,莛上花朵数可达到应有的数量,甚至超过;反之将锐减。

春兰多为每莛1朵花,个别的有2朵,有时也可见到1个不发育的极小花蕾。由此说明,春兰的祖先原来1莛有花二三朵,甚至更多些,只是后来逐步退化成了1莛1花的。

莲瓣兰一般每莛有花2~4朵,个别的有5朵。

蕙兰一般每莛的花数为5~7朵,少数的有10余朵,极个别的可达18朵之多。

建兰每莛的花朵数一般为5~9朵,有的可多达13~18朵。

寒兰每莛的花朵数为7~13朵,个别的可达15~17朵之多。

墨兰每莛的花朵数为地生兰花之冠,一般为7~18朵,个别良种的莛花朵更多。如有些素心墨兰,其莛花朵数可达28~38朵之多。还有广西产的中缟艺、多瓣多花墨兰,其莛花朵有40余朵,有的可多达50余朵。

(四)  花序

花序,是花朵在花莛上的排列次序。中国兰花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即花朵在花莛上的东西南北四侧,按3~7cm的距离依次排列。在正常情况下,由下往上数的第二朵花首先开放,然后第一朵和第三朵开放,此后依次开放。有趣的是花蕾未绽开前,唇瓣一侧是朝天的,将要绽放时,逐渐扭转方向至180°,使唇瓣处于正下方,以利于昆虫在唇瓣上停留,实现异花传粉。同时花容也端庄,更富欣赏价值。

国兰一般都是总状花序,但也有个别品种在花轴上分生小花轴,轴上有同样状态的多朵花,如神州奇、分茎白墨素等。还有的是花朵在花轴上轮生,构成伞装花絮,如九州彩球、飘逸等。更为奇观的是,总状花序的每一朵花绽开之后,在合蕊柱处2轮结3~4个五彩蝶化花蕾,其上又再轮结3~4个蝶化花蕾,当它们全部绽放后,其花容确是锦上添花的绝妙奇观,令人赞叹不已,如建兰的重台奇蝶便是这样。

(五)  花朵

中国兰花的正常花朵,就其花的构造来讲,有六瓣一蕊(柱蕊),分为三轮。

最外面一轮是形状相似的三片萼片,俗语称为外三瓣。正上方的一片,学名为中萼片,古书上称主瓣,俗称主蕚或顶萼;双侧对称的萼片,学名为侧萼片,古书上称为副瓣,俗称肩萼。中萼片在合蕊柱之上,其所处位置正中,姿态端庄者,观赏价值则高;两侧萼片在同一水平线上者称为一字肩或平肩。能向上翘起,如鸟展翅状者称为飞肩,属名贵品种。双肩萼向下垂,构成110°角者,称为微落肩;双肩蕚下垂构成角小于110°的为落肩。如果双侧蕚均垂直下垂,似直立之脚的,称对峙肩,这一品种颇受欢迎。如若双肩蕚粘贴成为一体,则称为合肩,属奇态花。侧蕚下垂而交叉的,称为剪刀肩,也属奇态花。花萼片是品评瓣型花的重要根据之一。

中间一轮三片为花瓣俗称内三瓣,其合蕊柱上侧二片纵生平行、左右对称,比外三瓣略短,俗称捧或捧瓣;合蕊柱下侧一片,其形态、色彩与两侧的花瓣不同,称为唇瓣,俗称为舌。兰花唇瓣的形态与色彩因品种而异。除春兰外,其它各类兰花的唇瓣,靠基部的一半,均有明显的三裂。处于中间的1片最长,称为中裂片,常下垂反卷,其上有许多彩点和条纹,有的还有极短而不明显的茸毛,俗称为苔。处于两侧较短的裂片,称为侧裂片,常竖起,正好处在合蕊柱下方的两侧。侧裂片上也常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双侧裂片中间的部分称为唇盘。唇盘中间有两条突起的褶片,平行延伸,与侧裂等长。绝大多数兰花唇瓣上面散布红色或紫红色点块,具有这种颜色者称为荤瓣花;如舌上呈纯绿、白、微黄色等则称为素瓣花。素花往往具有更纯的清香,为广大兰花爱好者所钟爱。兰花花朵内轮中两枚花瓣和一枚唇瓣的形态,也是品评瓣型花的一个重要根据。

最里层,为雌雄蕊所组成的合蕊柱,俗称鼻或香子,它是蕴藏香气的部分。合蕊柱位于中萼片之下、唇瓣之上、两花瓣之中,形如稍向前弯曲的圆柱。其朝向中萼片一侧的为圆弧形,朝向唇瓣一侧的呈平面状。柱蕊顶端为雄蕊,外有花粉盖,内有花粉室,着生1枚花药,花药无柄,发育分裂成两对花粉块,花粉块的下部有伸长的粉柄块,即胚茎,其基部有胶粘盘。在柱蕊的顶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内有粘液常被昆虫作为传粉时的媒介物,是授粉之处。雌蕊由三枚结合的心皮组成,子房下位,侧膜胎座,胎座内含有多数倒生胚珠。雌蕊授粉之后,花粉发育成花粉管,由生殖细胞产生的精子,通过花粉管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然后不断发育,使子房相应膨大,长成果实。

(六)  花香

根据对兰花花朵的解剖分析证实,兰花蕊柱、花腔附近有大量的油细胞,可能这就是兰香的源泉。另据大量的观察统计,在春兰的苞片外侧、蕙兰的中萼片基部外侧、建兰蕊柱基部外侧、墨兰的花柄基部均可见到蜜露。它是由米线的后勤部——假鳞茎供给富足的造蜜物质,蜜腺酿蜜量多,出现了超饱和后,多余的花蜜便顺着花粉管向外排泄。在外力、风力、昆虫的作用下,花莛来回摆动或变更座向,使向外排放的花蜜改变流向,向外扩散,从而在多处可以见到蜜露。

至于花香的浓度与醇度,首先与兰株的生态条件和所得到的营养成分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与各类品种的特点有关。如春兰的花朵和叶片同为绿色,没有艳色招引昆虫传粉,但莛花单朵,可独得后勤部的供给,蜜腺可以反复提纯、浓缩花蜜,其多余的向外排泄后自然就最为清香。其它种类,莛花多朵,虽然单花的香气不及春兰,但多朵香气之和,不一定比单朵春兰差多少。

2.2.5  果实

兰花的雌蕊受精后,花瓣逐渐凋萎,而处于花朵之下的花柄,即子房,逐斩膨大成绿色有棱棍棒状体,大约经过6~12个月种果成熟,果皮由黄绿色转成褐色。果实概为柱形,具有三角,果实形状依种类不同而异,这是有助于鉴别分类的。春兰种果较短矮,一般高约3~4cm,蕙兰等稍为长大、粗壮些。秋兰种果与建兰、蕙兰的种果相似。寒兰与报岁兰相似。兰科植物的果实均为蒴果,俗称"兰荪",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顶至基部有粗约0.3cm的长棱,称为果脊柱。当果实成熟时,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顶端弹开,果瓣产生倒锥形裂缝,便于种子从裂口溅出。

兰花种子极为微小,细如灰尘,一般呈长纺锤形,用肉眼几乎辨认不清,每粒种子只有0.3~0.5微毫克重量,它没有胚乳,只有一个简单的胚,外面包着疏松、透明、不易透水的种皮,种皮上有许多增厚的木质化的条纹,胚内含有很少的养分,绝大部分为脂肪类的含物。由于兰花种子微小,数量多(每一蒴果内含有种子一万粒左右),同时种皮有很大的浮力和具有特别抗水湿能力,所以当种子外贱后,随水流传播亦无影响。兰花发芽率甚低,又不易保存,以成熟后即时播种为好。

2.3  国兰的生长习性和栽培环境条件

2.3.1  国兰的原生地

中国兰花是(喜姆比)兰属中的一部分小花地生种,它包括春兰、建兰、蕙兰、寒兰、墨兰等种类。由于它们的生长习性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的分布地区也不相同。中国兰花的原生地有哪些呢?

在自然界里,中国兰原生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32°这一夹带的山林中。具体说有:江苏的西南部丘陵区,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安徽南部,河南的东南部,湖北的西南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陕西东南一角、西藏山南地区以及海南省等。

中国兰不同种的兰花以地理纬度可划分以下原生地:

墨兰的原生地一般均在北纬25°以南的山林中,在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南部、江西南部、云南南部、湖南西南角等地区都有原生墨兰,浙江南部亦发现墨兰踪迹。

建兰和寒兰一般都生长在北纬26°~29°这一夹带的山林间,在我国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武夷山区和西部、湖南西南部、贵州、四川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云南北部等地区的山林间均有原生四季兰和寒兰。

春兰和蕙兰则生长在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34°这一夹带的山林间,我国北纬34°以南的各省山林间和丘陵地区多数均有原生春兰和蕙兰,而且还有一些原生春兰和蕙兰的变种。

我国原生中国兰的地域辽阔,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各地区所产的中国兰花的种类不同,但是,不同区域所生长的中国兰其种类有所侧重并形成特色,以此可将中国兰花的地理分布划分为以下区域:

台、闽、粤地区:以墨兰、建兰(四季兰)为主,经多年的开发和选育,在该地区原生的墨兰和四季兰中选有许多名种。

江、浙、沪地区:以春兰、蕙兰为主,经数百年的选育,在该地区原生的春兰和蕙兰中选育出数百种具有瓣型、素心等名种。

云、贵、川地区:以原生于本地的春剑、莲瓣兰、夏兰(四季兰)、内陆春兰为特色,形成了中国兰花内陆系列。

江西和湖南地区:中国兰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品种在该地区都有原生种,该地区以寒兰、蕙兰、春兰为重点。

豫、鄂、皖地区:以春兰和蕙花为主,近年来逐渐形成特色。

广西地区:兰花资源丰富,但开发起步较晚。西北部受贵州、云南影响较大,东南部受广东影响深,形成了阔叶兰、细叶兰全面开发的趋势。

陕西东南部:发现有原生的蕙兰,使中国兰花资源区的分布拓展到北纬34°。

西藏东南角:为怒江和澜沧江峡谷,在峡谷内植物垂直分布,其间发现有中国兰花原生种。这是一个神秘而又引入向往的区域。

海南地区:有原生墨兰,该区地处北纬20°以南,当地以开发热带洋兰为主。

由上可知国兰大多生长在我国西南、东南一带的山林、沟壑之中,这里温差不大、雨水充沛、散射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湿润、土质偏酸、腐殖质丰富。对强光、狂风、暴雨和霜雪有林木遮挡。地面坡度陡,有铺满枯草和干树叶,雨水易于排泄;地下草根、树根纵横交错,可以自然调节水分;树枝、树叶和杂草腐烂后,又可提供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这种天然的优越的生态条件,形成了国兰特有的生态需求。要培育和驯化好地生兰花,就必须创造一个与这种天然环境相近似的生态条件,因势利导,方能成功。

2.3.2  国兰的栽培环境条件

(一)  栽培基质

培养基质是兰根赖以生存的基础。野生兰花生长在背阴、通风、不积水的山地,因此栽培基质要求:一是土质偏酸或中性,其PH值在5.5~6.5之间;二是土质结构粗,疏水透气功能强;三是无工业废气、病毒、病菌和虫害污染;四是含有一定的肥分。前三个条件必须具备,不能含糊,至于肥分并不强求。

室外栽培最常用的是泥花土,即兰花泥,是指山上附在岩石凹处的泥土,由植物叶子经风吹雨淋日晒腐烂而成,土质松软、疏水通透、呈微酸性。风化山岩碎石土亦可作栽培基。近来,也有人用红土砖碎石和红土山泥作为栽培基础,也有人用带丛生杂草的土壤经火烤后成碎烤土作为基质。以上两种都附合通气、透水、微酸等特点,且磷、钾肥丰富,可作兰花栽培基质,但要适当补充氮肥。近几年随着港台及国外养兰的传入,室内养兰得到较大推广,因此,采用兰石、水苔、珍珠岩、火山喷积石、颗粒砖块、颗粒仙土、颗粒泥炭等成为理想基质。它们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水份管理。

(二)  温度

兰花植株原生于我国偏南地区,形成了喜温暖而不耐寒的习性。兰花最佳生长温度是15--30℃,生殖生长期为5--18℃。一般休眠期以昼温10~16、夜温5~10为宜。如果白天室温高于16或晚上室温高于10,兰株虽然暂时性的生长率会较佳,但因其得不到正常的休眠,便会缩短寿命,出现早衰,并影响花芽的分化。春兰在休眠期如果平均室温高于10,它便会失去度春化条件,这时兰株即使有花蕾也不能开放,以至最终枯萎。

兰株在2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生长缓慢,在20~27时生长正常,在28~32时生长迅速。

春兰类较耐寒,但气温低于-5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建兰、寒兰在气温低于-2时,就将会出现冻害。墨兰最不耐寒,难以抵挡0以下的低温。不论哪类兰都经受不起霜的袭击。因此应有遮挡设施,以便有效地保护兰株。

兰花虽可暂时勉强耐受47的高温,但由于兰花有畏暑、畏寒的习性,当气温达到5℃以下、32℃以上时被迫进入休眠状态,即滞育状态。所以当气温低于5时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当气温高于32时应及时为其降温保湿。

(三)  湿度

兰花原生于山谷林下,有良好的天然荫被,空气润而不湿,干而不燥。其空气相对湿度在无雨的冬季为50%~55%,在无雨的春季为75%~85%,在无雨的夏季为65%~75%。一般的,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病。因此,室外栽培要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局部湿度小气候,室内养殖应安装喷雾器和湿度计,以尽可能满足兰花对空气相对湿度的需求。

一般而言,兰株在休眠期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应低于50%,但在生长期不应低于70%~80%,而高档线艺兰则应不低于85%。

建兰的栽培环境可略微干燥些,空气湿度低一点也无妨,而春兰、寒兰、和墨兰,由于它们原生于空气湿度较大的荫被环境中,因而需要的湿度大一些,但其差别大致在5%左右。

不论哪类兰花,秋季仍然是植株的生长期。但秋季往往光照强、温度高、风力大,因此在栽培兰株时要格外注意做到“秋不干”,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才能有利于翌年的发芽和开花。

(四)  光照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不可少的,是制造养分的能量来源。野生兰花生长在茂林修竹下,丛林遮挡了强烈的阳光直射,使兰花生长在斑驳的光影和散射光中,养成喜半荫畏强阳的习性。

兰花喜欢早上阳光。在野生状态下,朝阳初升,阳光照射角度低,兰花受光面积大;又因为早上阳光经晨雾阻挡,光线相对柔和,直射不会灼伤兰叶;兰花经夜间营养积累后,早晨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因此,夏天7时前可让阳光直射兰叶,7时后可用50%--90%的遮光网遮挡阳光。"清明"前后可让兰花多晒太阳,促使发根,多发叶芽,"白露"以后,天气转凉,新草大多长成,亦可多照阳光,促使花蕾饱满,使兰株积蓄更多养分,以利来年生长。阳光照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兰花生长。阳光照射多,兰叶较黄,兰根发达,健花。反之,则兰叶深绿,根系不发达,不易起花。阳光照射时间长的花瓣质厚,反之,则花瓣质薄。但若过分照射阳光,则会可能灼伤兰叶,甚至造成失水、死亡。

(五)  水分

水为生命之源,但水也和所有的东西一样,有其利也有其弊。适量有益,过量生害;质优利长,质劣遭害。因此,控制水分是养好兰花的最根本条件。兰叶质地较厚,表面有角质层保护,兰叶不消耗大量水分。兰的假鳞基和肉质根能贮藏一定的养分和水分,因此较能耐旱。除发根、发芽期,快速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外,其他时间消耗水分较少。若水分过多,造成土壤积水,阻塞根部呼吸,就易烂根。水多亦会造成兰叶细胞壁充水,叶面气孔张开,造成内含养分淡薄,进而造成组织纤弱,生长不良,产生病害。

兰花具有"喜雨而畏潦,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的习性。由于春、夏、秋、冬空气湿度不同,兰花生长速度不同,对水分要求也不同,因此有"会不会种兰主要看会不会浇水"之说。兰花是高雅的观赏植物,要求水质偏酸又无污染。浇兰之水应测定其酸碱度,偏碱的,可加入米醋中合。

(六)  通风透气

兰株原产于空气清新、微风常拂的山谷林下,其肉质根长于结构疏松、树根草根纵横交错的地表层,也常能吸收到新鲜的空气。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它形成了喜通风透气的习性。古人据此总结了兰株“喜风而畏寒、喜暖而畏烟”的生态习性。风既可以吹走浊气,又可以带来新鲜空气,使被誉为空谷佳人的兰花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风也可以带走热气,送来清凉,让兰株安然度过夏天。风还可以加快水分的蒸腾,调节湿度,让兰株免遭生理病害和减少菌类病害的发生。兰虽喜风,但风力过大又易吹折兰叶,或造成机械性的擦伤。所以,兰株所需要的是能让兰叶微微颤动的徐徐和风。由于它不甚耐寒,又忌刺骨的西北风,故应设置挡风墙,以减少冻害的发生。

兰花喜欢流通和没有污染的空气。养兰场所要远离煤气、油烟,远离尘土飞扬之地。油烟、尘土附着在叶面,会阻塞叶面呼吸,影响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不流通会在叶面附着细菌病毒,危害兰花生长。

(七)  肥分

兰花生在山野,喜欢清淡,施肥宁淡勿浓。如其他植物一样,氮能促进茎、叶生长茂盛。磷能促进兰根发达,促进繁殖器官的发育健壮,茎叶舒展。镁、硫、铁及其他微量元素能使叶绿、花壮。兰花施肥应少施勤施。兰花生长旺期时要多施肥,休眠期或弱生长期可不施肥。若过度施肥,将烧伤根叶,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八)  区分阳性与阴性兰花

根据兰花对光照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阳性、半阴性与阴性等3类。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并可以再进一步细分。阳性兰花基本上无需遮荫或只需稍稍遮荫,例如地生兰中的绶草和火烧兰,基本上无需遮荫;其次是笋兰和竹叶兰,只需30%-40%遮荫。半阴性兰花需要50%-70%遮荫,例如万代兰和石斛的一些种,要求50%-60%遮荫;而贝母兰的一些种更喜阴,要求60%-70%遮荫。阴性兰花需要70%-90%遮荫,例如国兰类普遍喜阴,一般种类需70%-85%遮荫;而虾脊兰、斑叶兰等则更喜阴,通常需要85%-90%遮荫。这些只是一个大概的估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花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 - 心灵调剂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兰花简介
兰花生长习性和物候期
新手怎样养殖兰花:新手养兰最最重要的是恒心
兰花的形态特征
国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