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笔记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拆书

新零售班拆书会
时间:2018.04.24
书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拆书同学:小圆
参与人员:厦门混沌商学院新零售班同学
分享形式:微信群直播


心理学的迷人之处在于

“让我们不断的突破旧局限性,

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这个世界上,有两门学科是真正迷人的。一是物理学,它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二是心理学,它让我们了解自己。然而,人类对于自己的内心的了解远不及几亿光年外的宇宙,而且大部分要不是想当然的猜测,要不就是武断的哲学“思辨”。我们迫切需要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从历史的角度,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向我们展现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和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十个心理学专题,涉及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心理学领域。每项研究以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的统一格式撰写,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作者深入浅出,在保持实验精华部分的适当简化下,尽可能地将实验者的研究方式还原给读者,对读者的理解和形成学术性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01.读后感



       书中的每一项研究都让我惊叹、折服,这里选取一些让我特别震撼,特别有感触的,我将它们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让我领略了心理学实验的精确性、客观性,实验设计的巧妙让我对实验者的研究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对实验本身的设置的关注。比如亨利·哈洛在研究婴儿和母亲间爱的需要时对实验条件控制而制作的代理母猴,通过用棉毛织物包裹的母猴和铁丝母猴实验条件的控制,得出接触安慰在幼猴依恋关系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的结论;还有罗汉森为了研究精神病诊断过程中环境场合的要素将实验搬进精神病医院这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行为;还有在研究迷信行为时著名的“斯纳金箱”等等。


  第二类让我认识自我,对人类这个特殊研究对象产生了更深远的思考。鲍查尔和莱肯通过对于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推翻了经验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这一结论,让人们认识到了基因在人格塑造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人类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产生了积极效果。斯纳金“迷信的鸽子”实验让我们相信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促使我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反思。伊丽莎白·罗夫斯特关于人类记忆的研究推翻了过去人们对自身记忆的常识性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包含了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记忆漏洞的过程,所以提取的记忆会调整和改变,往往不是实际发生的事件,这让我们对记忆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马丁·塞里格曼通过狗在箱子里的电击实验证实了控制缺失的泛化现象。当我们在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我们将停止尝试,这让我们重新看待失败。利昂·费斯廷格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奇怪的“认知失调”现象,还有贝姆带给我们的全新的性别观,这些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给了人们突破自身发展自我的机会,还有一些实验不断探索着人类的生存需要。亨利·哈洛告诉我们爱是一种需要,艾格·兰格和朱迪斯·罗丁通过在养老院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我们需要对自己生活有足够的控制力,我们有责任感的需要。


  第三类让我惊叹人类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巧妙应用,看到了心理学对于人类生活改进产生的长远影响。比如人类将认知地图这种人类思考认知的方式应用于网络搜索,识别出个人的搜索策略,提高了网上搜索的效率;还有人们在研究重构性记忆时对目击证人证词的司法公正产生的质疑;还有解释旁观者围观的社会现象的“责任扩散”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无一不推动着人类摆脱自身局限性而前进的脚步。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研究的兴趣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所以我认为相比较于用其他方式(如量表、访谈等)间接了解人类内心,行为主义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直接观察、测量控制更具有客观性,更能减少其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疑。特别是巴普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以及之后以此为基础的华生的小阿尔伯特情绪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的反射实验在严格的实验控制环境中,将信号刺激与狗分泌唾液的生理反应建立联系并且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形成了自己的实验理论,定义了无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找到了将中性刺激转换为条件刺激的过程。这个条件产生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将其作为“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解释了人类很多无意识的行为和情绪的来源,并为研究人类行为的这门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02.心理学给我带来的启发



        心理学的世界博大广阔,其中各种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反思我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仍然觉得自己站在那扇厚重的大门外,急切地想要寻找入门的钥匙。若说较之当初有什么不同,唯一的进步就是离钥匙更进了些罢了。


  阅读此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开始思考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者需要怎样的品质,结合我最近正在阅读的《心理学导论》里所提及的《心理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中有关于科学方法的阐述,我有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科学的方法应该包括6个重要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心理学家运用科学的逻辑来回答行为问题。特定的假设可以通过自然观察、相关研究、控制实验、临床法和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检验。心理学家必须根据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理论。经过修正的理论或新的理论又会引出新的观察、新的问题和新的假设。科学的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以可靠证据为基础,描述和测量精确,定义准确,有控制的观察,结果可以重复(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


        从这六个步骤来看,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学者应该具备:

1.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

A型人格这种特定的人格模式的发现始于弗里德曼先生发现他诊所中的椅子前沿的皮套磨损的特别快,想起他的心脏病病人常坐在椅子边缘,这种现象促使他想知道心脏病人是否在某个重要特征上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心理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解答为什么的学科,而发现为什么是其基础。   

2.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能力。

在问题定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提取出问题关键所在。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自己所收集到的证据统计分析之后,怎样从数据中发现解答问题的关键,或是从各种事实中概括总结出解答问题的关键。就像史密斯和格拉斯在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有差异中采用元分析技术对375项不同治疗效果研究进行的统计分析,从庞大的数据中寻找真理。       

3.缜密的逻辑思维。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为使用过程中实验者对实验环境的控制的严谨性叹服。细微到问题提出的顺序、实验器材的有效性、实验者文化背景等等,还有对实验者期望效应、信度、效度的考虑。

4.批判性思维。

我认为此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于讨论、质疑和批评部分。在这种百家争鸣是的思维轰炸里,我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心理学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学科。批判思维是一种评价、对比、分析、判断和综合信息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的核心是用积极和主动的态度评价各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能够超越自我、批判地反思自己思想本质的能力(心理学导论,批判思维与科学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用批判思维的方式思考。正如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做的关于服从权威证实的,我们得摆脱服从权威的倾向。事实上,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挑战权威的过程。


        阅读此书除了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外,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重新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



        近些年来人本主义盛行,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蔓延到各个领域,自由也成为各路学者的旗帜。但是实际上了,真有“自由”的存在吗?这本书通过罗列分类实验,告诉我们所谓的自由都是基于环境,基于历史传承的自由。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真实存在的。任何描述都带有描述者的生活经历和主观认识。以人为主体来说,信息从输入到输出都是经过了加工诠释的。你的行为不一定是你认可的。反而是通过对外表达你不认可的想法,会增加你对该想法的认可度。因果关系不似我们想的那样牢固。服从权威,从众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你怎么证明你不是精神病?精神病与正常之间有明显分界线吗?


03.拆书ing


全书大纲总结论


接下来,

挑选书中第15项实验《认知地图》做详细讲解




《40项研究》概述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半球掌管语言能力,有半球掌管空间关系。两个半球由胼胝(pian zhi )相连。而为了治疗癫痫,切断胼胝体是个很好的方法。脑科学家加扎尼加对这些切断胼胝体的病人也即裂脑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两个半脑各自有独立的意识。

我去年看过加扎尼加的一本很厉害的书叫做《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答》,本来也预备做个笔记。不过那本书有些复杂,涉及的面也很广。不过强烈推荐!

实验大略是让裂脑人的左脑看到(也即呈现给他的右眼)某一物体,那么他会说出这个物体的名字。但是让右脑看到的话,却说不出。这也很正常嘛,因为语言是左脑掌控的,而左脑没有看到这个物体。

但接下来的实验就很有趣了,依然是让被试右脑看到物体,但是这次不让被试说出物体的名字,而让被试从一堆物体中摸出这个物体。结果是惊人的,被试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刚刚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却能很轻松的摸出这个物体。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说的简单点,虽然我们往往是通过语言来理解事物的(比如此时此刻你看着本专栏,就在心理默默用语言在读在念在想在思考),但这是左半球的套路。对于人的右半脑来说,它是以非语言的方式来理解世界的。通过实验,被试明显是能理解物体是啥的,但是不是通过语言告诉自己,而是通过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途径。

比方说我们看到某些画面感受到某些情绪,但是没有以明确的语言的方式去理解,那么你尽管感受了某些情绪,却说不出原因。在之后,你的左半脑开始试图解释这些情绪,编造一些理由(左半脑作为解释器存在,这个理论可以在加扎尼加的《谁说了算?》中看到)。

这令我想到我之前看过的一些关于自闭症的书,当中提到有些自闭症的孩子的思维形式不是语言的或者数学逻辑的,而是空间形态的,他们能够轻易的在脑中模拟复杂的空间分布或者几何图形。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在用右脑理解这个世界?

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这个研究比较简单。关于在人脑发展早期,外界环境的丰富是否会让人形成更大的大脑。由于拿人做实验是不人道的,所以科学家用了老鼠和猪来做实验。实验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把一群动物放在贫乏呆板的环境中,把另一群动物放在有很多玩具之类的“丰富”环境中。现在看来,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些生活在丰富环境中的动物,其大脑皮层更厚更重,神经元更大。而贫乏环境中的动物,大脑依然是相当“贫乏”的。


但本书作者最后指出,不能够用这种过分简单化的丰富环境策略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比如说什么莫扎特效应之类。丰富环境能让大脑发育更好,但怎么丰富环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这个实验很著名。涉及到环境与遗传究竟哪个对人的发展更重要的议题。在斯蒂芬平克的《白板》中提到,20世纪后半叶,其实行为主义占上风,认为人的行为是被环境因素所左右的,并不重视遗传因素。这或许也有道理,因为这传达了人性是可以通过环境来改变的结论,而如果人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就很宿命论,说明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那么努力还有什么用呢?


实验的秘诀是找到有相同基因的人——同卵双胞胎。但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遗弃之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长大。科学家找到了56对双胞胎,并对他们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脑电波活动,血压,心率,智力,人格,心理兴趣,社会态度,宗教信仰等等等等。实验的结果是给了行为主义一记重拳:这些双胞胎的相似性极高!科学家因此得出结论: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这个其实在今天看来是可以接受的,有太多的实验指出这一点了。不过当然,后天和环境也能影响人的成长,不过在目前看来,影响的占比较小。


这并不是说人就不要努力了,其实顺着自己的本性发挥出自己的所长才是关键,没有人的基因是完全劣等的。再者,把目光放远一点,也许有一天人类就不靠基因这个东西来延续了,人类完全摆脱基因的影响,又是怎样一番天地呢?


4.小心视崖

视崖是一个专业名词,指的是人的视觉能觉察到深度(悬崖),如果人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许早就跌落悬崖致死了。但是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呢?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找来了许多孩子,准备了一张特殊的桌子,桌子的一半是可见的木材,一半则是透明的玻璃,显而易见,孩子将无法分辨玻璃和悬崖。于是科学家把孩子放在桌子上,看他们是否会无视悬崖而爬到玻璃那一面(当然,孩子的妈妈分别会在木材的一面叫孩子或者在玻璃的一面叫孩子)。


这些孩子大约是六个月大小。实验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察觉到视崖的存在,他们不会爬到玻璃上面去,他们会流露出恐惧的神色。很显然,他们的这种视崖能力是天生的。


但是也有人质疑六个月的孩子已经很大了,或许是他们在后天生活中习得了这种能力。不过。。。这个就无力吐槽了,再小的孩子不会爬了,怎么证明呢?不过实验者又做了一些动物实验,也支持这个结论。看来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后天再学来不及。

5.所见即所学

这其实不算是一个刻意的实验,实验者也不是心理学家。需要了解的背景是在心理学中有名词叫做知觉恒常性,就是我们知道某些物体的特性会保持不变。比如说形状恒常性:我们绕着椅子走,我们会知道这是同一张椅子,不会因为椅子形状变了而认为它是不同的椅子。还有种是大小恒常性:我们不会因为车子从远处开来其在我们视觉中的大小改变,而认为它不是同一辆车子。


但是这种恒常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呢?有一个人类学家特恩布尔进入刚果的森林研究一个部落俾格米人。俾格米人住的地方被森林环绕,其视距可能不超过一百米。特恩布尔把一个俾格米人带离森林,让他看着远处的山,ok这没问题,是一座山罢了。但是他接着把俾格米人带到离山很近的地方,于是山在俾格米人的视觉中就变大了,这是俾格米人惊呆了!他完全想不到这是同一座山。然后特恩布尔又指着远方的牛说那是牛,俾格米人无法认为,他认为这些东西这么小一定不是牛,而是昆虫。直到特恩布尔再把他带到牛面前,他才惊讶!但他不认为这是牛,他认为一定是特恩布尔施乐魔法,让这个东西一下子长大了!


换言之,由于一直生活在被森林环绕的环境中,俾格米人没有大小恒常性的概念。这段经历的结论就是:我们的某些知觉能力可能是从一出生就存在的,但那是另一和谐则是习得的。这个研究和上面几个关于遗传和后天的有些类似。


6.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

接下来是两个关于睡眠的实验。这个研究面对的问题是“梦是必须的吗”。实验内容就是剥夺人在睡眠中做梦的阶段,也即快速眼动阶段REM。当被试睡着后,进入REM时,他就被强制唤醒。当然他还可以继续睡觉,但是一旦进入REM(做梦状态)就要被唤醒。


实验的下一个阶段是,在接连剥夺了几天做梦之后,再测量被试进入REM的时间。结果发现,剥夺做梦的被试者几乎都出现了做梦的数量和时间有所增加的后果。也就是在前几天他们没做梦,那么人体就会补偿之,在后几天会做更多的梦,做梦的时间也加长。当然,随后又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虽然不能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做梦。但是告诉了我们,做梦是人的必需品,人需要梦。另外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点,比如说鬼压床,我们都知道其实是睡眠性麻痹,也即睡着后人的神经元还在活跃(比如说做梦了),但是身体僵硬了,于是导致像是鬼在压着你不让你动一样。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要让身体僵硬呢?作者认为这是一种生存机制,这样就可以避免人在做梦的时候乱动,从而避免自己受伤或者伤害别人。

7.梦,并不浪漫

这个实验直接驳斥了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以前读过《梦的解析》并且在自己的小说中还自造了“梦境推理”这种东西,先说说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也就是精神分析对做梦的解释:梦境是被压抑的欲望寻求释放(满足)的途径,但是被压抑的欲望往往很变态,会使自我产生焦虑不利于睡眠,于是梦中的“检察官”用象征手法歪曲和掩饰真正的欲望,因此我们的梦都是乱七八糟的,但它反映了我们被压抑的欲望。


而这个实验的研究者的理论是: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说人话,即睡着时,大脑还在产生毫无意义的神经电冲动,有些冲动触及了大脑的负责思维推理等高级功能的区域,这些区域把电冲动组织成有一定意义的梦境。


不过可惜的是,本书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实验是怎么做的,只是说了这个结论。我个人对这两个解释都不是特别相信,随机神经电冲动虽然仔细想想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一些梦的预示性太强了,有种很别致的独特性,很难用随机组合来解释。不过对弗洛伊德的欲望压抑理论也很怀疑,其实弗洛伊德还提到有一些梦是因为外部刺激,比如说你梦到你站在火山口,很可能是你做梦的时候脚底有热源,这个我是信服的,但是要说有一个“检察官”在梦中还能对梦加以编辑。。。既然我们的欲望已经被编辑的面目全非了,还怎么能满足我们这些潜藏的欲望呢?岂不是多此一举?

8.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这个实验驳斥了认为催眠是一种很独特的意识状态的看法,实验者认为催眠不过是一种提高了的执行某些特定行为的动机状态。说人话,即催眠后的意识和行动是被催眠者本来就想做的,催眠不过是给了你一个心理暗示罢了。


很可惜的是,本书也没提到具体的实验步骤,这是说了这么个结论。书中提到,有一些被催眠者其实是因为内心相信催眠,所以希望自己在催眠中成为一个好的被试,因此是被试想要证明催眠的确有效罢了。这点很容易理解,也许由于媒体的宣传等因素,催眠是被神化了的,于是被催眠者心怀催眠一定有用的想法一直在配合催眠师罢了。


比如说,催眠可以创造出虚假的记忆。这令我想到在一些伪科学纪录片中,大量被催眠的人说自己曾被外星人绑架之类的经历,这或许就是被伪造的记忆,其原因是被试自己有极大的动机来让催眠证明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因此在催眠下自我编造了记忆(当然,催眠师也很希望被试说出自己被外星人绑架了哈哈哈哈)。

9.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这个实验就是大名鼎鼎的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把反射分为两种:无条件反射——先天的自动的,比如食物入口后人会分泌唾液等。条件反射——后天的,通过经验或学习获得。这个是巴甫洛夫实验要证明的。实验的秘诀在于在刺激与反应间建立联系。


和很多谣传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狗不是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而是节拍器:在狗听到节拍器的滴答声后立即得到食物,重复几次后,即使没有食物,只要听到节拍器的声音,狗也会分泌唾液。也即实验把一个与无条件反射(先天)无关的刺激因素塞进了反映链条中,使得节拍器的声音与食物之间建立联系,最终即使撤去了食物,狗也会自动分泌唾液。


研究进一步表明,任何一种刺激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它们能与反应链建立联系。

巴甫洛夫的发现对心理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影响到后来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10.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这是一个惨无人道的实验。实验者是行为主义中赫赫有名的华生。华生偏执地相信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华生试图用实验证明情绪可以由条件反射而产生。他选择了一个九个月大的孤儿,想要试验“恐惧”这一情绪如何通过条件反射而产生。


孩子由于太小,对于突然出现的巨大声音很害怕。华生于是给小孩同时呈现白鼠和巨大声音。显而易见,通过巴甫洛夫的狗我们可以知道,白鼠与恐惧建立了联系,孩子产生了对白鼠的极度恐惧。华生还觉得不够,于是采用了“泛化”的手段,给小孩呈现于白鼠相似的东西,比如白兔,白大衣,棉花糖,灰白头发等。当然巨大声音也伴随它们一起呈现。毫无悬念,小孩对这些东西也建立起了恐惧感。


而过了一个月——期间没有进行强化——给孩子呈现这些泛化的东西,孩子依然会感觉到十分恐惧。华生原本计划重建条件反射,来消除孩子的恐惧反映,但是矫正实验没进行,孩子就离开了。华生的试验证明了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手段而成为条件反射。当然,后世对于华生这个试验的批判是可以预见的。但华生等人辩解道:“即使不做这个试验,一些类似的恐惧也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对于这种辩解我只想说——无耻!!!!


但是正如之前有一些试验力图说明先天和后天哪个重要一样,后世也有一些试验表明其实恐惧症的发展与大量遗传因素有关。

11.敲敲木头

接下来又是一位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斯金纳的理论很简单:行为都会伴随着后果,如果得到赞扬和报酬,那么会强化你的行为,如果得到负面的反应,比如惩罚,你则会很少重复这一行为。这一理论强调“强化物”,如果强化物不再出现,那么行为将被“消退”。

斯金纳的实验针对的是人(或动物)的迷信行为,人会相信有一些行为对强化过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那么人们就会重复这一行为,以期望得到希望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某足球队教练在一次穿红色衣服后,其球队赢球,那么他会建立一种迷信,认为穿红色衣服和赢球之间是由关系的,他会认为红色衣服是自己的幸运色——尽管,任何理性的人都会知道这之间不存在联系。

12.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

这个实验的大师是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之一。她认为行为的塑造除了鼓励和惩罚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她将实验聚焦在攻击性行为上,让儿童分别观察两名成人,一名表现出攻击行为,一名不表现。

实验的结果,相信大家已经预见到了,观察攻击性成人的孩子会在实验中表现出攻击性,而观察没有攻击性成人的孩子则不表现出攻击性。同时,实验还表明,男孩受到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会大于女孩(有一部分女孩没有受到影响),而女孩更多的模仿言语攻击,男孩更多的模仿身体攻击——这些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攻击行为被看成典型的男性行为。

这个实验的影响是掀起了探讨媒体对人巨大潜在影响的讨论,毕竟我们的电视网络上天天都有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孩子很容易接触到这些媒体。他们无疑会去模仿,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种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期。这就要求媒体设立一种等级制度,不能让孩子轻易接触到这些暴力内容的媒体,但显然这很困难。ps,媒体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参看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一书,他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看法,认为每一种不同的媒介形式都带有自身的暗示,会对人产生巨大影响。

13.所想即所得

这个实验是关于期望对于人无意识的影响的。一开始作者提出,实验的观察者可能会有某种特殊的期望(期望实验会证实自己的观点),然后无意识的给被试发出某种隐蔽的信号,从而让实验成功。而除了实验室之外,这种期望或称偏见也可能出现在学校中,比如说教师看到某些学生经过IQ测试后分数很高,就认为他们的能力很强,因此会对他们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最终无意识的对他们给予一些鼓励和鞭策。而其结果可能是这些学生最后成绩出色,而那些IQ测试中分数不高的学生则得不到这些鼓励和鞭策,导致成绩不如前面那些学生。


为了验证这种观点,在橡树学校进行了这种实验,实验的精髓在于让教师认为的那些IQ测试中分数很高的学生其实是随机分配的(与IQ测试无关),但是教师以为他们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得分表现。结果一方面证实了这种偏见或期望对人的影响,一方面也证明了这种影响不是很大:在低年级组中,备受期望的学生果然进步显著,但这一差异在高年级组中几乎没有。显然,低年级组中的”IQ很高“的学生得到了老师的特殊照顾——尽管是老师无意识的照顾。但是高年级组的学生也应该同样如此,为什么差距不大呢?原因在于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更高。试问如果对高年级组的学生多鼓励和鞭策一些,他们的成绩会有显著提高吗?显然不会。


实验本身其实没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仅仅是证明人会因为期望不自觉地对他人有特殊行为。作者最后提出了对于IQ测试的看法,认为其包含着种族和文化偏见。因为这些测试的设计者往往是中上阶层的白种男性,测试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其他种族的人们未曾接触过的思想和新奇。那么其他种族的人做IQ测试显然不会得到好的成绩,而这一结果又会转化为老师对其的期望,可能这种期望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也不可否认。

14.你在哪方面更聪明

这一章没有具体讲怎么做的实验,而是把结果呈现了出来——这就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多元智能(或称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很多方面构成,理论的奠基人霍华德·加纳德认为有八种: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自我内省,自然观察。还举了一些典型例证,比如说莎士比亚是语言智能高的,莫扎特是音乐智能高的,爱因斯坦是数学智能高的,毕加索的空间智能高,卓别林的肢体运动智能高,甘地的人际智能高,柏拉图的自我内省智能高,达尔文的自然观察智能高。

这一理论主要说明:人的聪明可以表现在不同方面。有些学习障碍其实是学习差异罢了。加德纳后期又提出了两个智能:精神智能和存在只能。不过对加德纳的反对也大有人在,认为其实八种智能不是对人类智能的区分,只不过是人类“思维风格”的不同罢了,它们其实都是一元智能。这个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熊猫哥哥认为如果硬是要把智能区分的话,其实肯定远远不止八种啦,人的智能正如大脑分布式排列一样,都需要不同智能之间的配合才能完全施展。

15.心中的地图

老鼠走迷宫实验——老鼠掌握的不只是使它能按特定路线找到食物的序列地图,而是掌握了一幅含有食物的具体位置及其在房间内的具体方位的更广泛的综合性地图


对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地图对人类是有益的,而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则可能会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中。而当老鼠有过分强烈的动机(如过于饥渴)或者受到过多的挫折(盲巷太多)时,它们倾向于形成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而不是如前所述的综合认知地图。

16.感谢记忆!

这个实验关于回忆是否一定是正确的。实验者认为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时间的重构,重构式记忆是用新信息和显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也就是说,回忆是不可靠的!它很容易受到新信息的影响。

实验的内容很有趣,它选择了错误的假定前提这个方法。也就是说给实验者看一段片子,比如说是一场交通事故(事故中的车子没有超速),看完后问被试“有几个人坐在这辆超速行驶的车里?”被试告诉你有几个,然后过几天问被试这辆车是不是超速行驶的,那么被试就有很大几率说车子是超速行驶的。

显然提问的技巧很重要,上述实验中提问者给了被试一个错误的假定前提——车子是超速行驶的。让被试以为这个前提是对的,那么这个新信息就会加入到被试的回忆中去。实验者做了多组不同内容的实验,均证明问题的措辞改变了被试对目击事件的基本特征的记忆!于是实验者提出结论:新信息会使你原先的记忆表征得以改变或重构,而提问中的错误前提提供了一种把新信息无意识的整合进最初记忆中的方法!

这一结论不由令人联想到法庭上巧舌如簧的律师,律师如果知道这个法门的话,的确可以通过有技巧的提问来扭曲正如的记忆,从而为自己的辩护人谋利。人类的记忆无疑是不可靠的,我们的大脑有能力创造出对实际上从未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另外,心理治疗师也往往有可能灌输这些没有发生过的”幻觉记忆“给治疗者。

在精神分析中比较主张人的被压抑的记忆,某些创伤(比如性虐待)会被压抑,病患会忘记他曾遭受这些虐待。但是实验者主张被压抑的记忆根本不存在,她十分怀疑潜意识的整个概念和真实性。实验者说创伤性记忆往往是我们记得最清楚的。而”压抑“现象有三种情形:1,当事人也许早就忘了早期的创伤,而不是压抑。2,当事人并不想透露这些创伤,所以不说出来。3,这些创伤并没有发生过,其实是治疗师灌输进当事人的”记忆“中的。

第三点细思极恐啊,我个人认为这种灌输的确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实验者主张被压抑的记忆不存在,这恐怕也有些绝对。没有人可以完全说自己的记忆是准确的,因为记忆毕竟是主观的。人不能简单通过一些精神分析来确定自己的精神问题所在,还得通过更严肃科学的方法。

17.爱的发现

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索周围物体的天性更为强烈——仅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使孩子有更多机会与人接触。什么被虐待的孩子似乎很爱甚至依恋那些施虐的父母?——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要,它的作用远远超出施虐行为。应用:触摸疗法

18.人的认知发展

只有孩子达到了特定的发展水平,某种学习才能导致某种行为。客观永久性指即便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我们也会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

  阶段一 没有在孩子身上观察到任何与客观永久性有关的迹象

  阶段二 婴儿开始有目的地重复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各种动作,并对物体有被动期待——他们认为物体仅仅是个表象,一旦消失就无迹可寻

  阶段三 如果孩子们看到物体的一小部分,那么他们便会开始寻找那些在视线中还很模糊的物体——对整体的重新组合要比寻找看不见的东西容易多了(规划安排比发现盲点容易)

  阶段四 婴儿在原来的地方寻找物体,而不具备理解“可见转移”的能力,A非B效应

  物体仅仅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的客体

  阶段五 儿童获得追踪物体连续转移的能力,但不具备发现“不可见的转移”的能力

  阶段六 能找到“不可见的转移”

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这种认知技能是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开始,为下一阶段(前运算阶段,思维和行动相对独立,思维速度明显提高)的认知发展做好了准备——客体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础 (人思维的发展)

19.你的品德如何

道德动机发展阶段:(1)受他人惩罚;(2)对物体的占有或得到他人的奖励;(3)受到他人的谴责;(4)被公认的权威斥责并伴有罪恶感;(5)所在群体的尊重与不敬;(6)自我谴责。

  水平1 前道德水平

  阶段一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二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好坏)

  水平2 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水平

  阶段三 好孩子定向(取悦别人就是好的)

  阶段四 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

  水平3 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的和规则的定向的道德水平

  阶段5 墨守成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6 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按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20.让你愉快地控制力

     1)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的人

  2)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和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

  应用:给老人足够的控制力(始终)

21.性动机

人类的性反应可以分为: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和消退期。女人在一次性行为中可以多次高潮,而且在性交过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负性情绪体验会对女性的性困扰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对男性而言,生殖器的反应会更加重要。

22.我能读懂你的脸

特定的面部行为与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而且在人出生时这些情绪就已在生物学意义上形成了——面部表情是一种适应机制,它有助于动物适应它们的环境进而提高其生存能力。缺少眉毛比缺少眼睛更能显著地引起面孔再认的困难。人的整个身体或许比单独的面部表情更能提供与某种心理状态相关的线索。

23.生活,变化与应激

身心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因素所导致的健康问题。突发性的,消极的,不可控制的生活应激事件比那些积极的、可控的生活应激事件更有预测力。被改变而不自知——自知——主动改变自己,主动求变总比被改变好。

24.认知失调

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会有所转变,为与行为保持一致。如果你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公开主张非X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如压力、奖励或者惩罚那么你的认知失调将会大大降低或者消失。两个基本过程足以使我们改变自己原有观点和态度:其一是劝说,即其他人不遗余力地说服你改变自己的观点;其二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下又有一种“替代性失调”——仅仅观察到你喜欢和尊敬的人做出与你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你面对自己言行不一致的机会越多,你所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因而你改变自己行为的动机也就越强。——计划表失衡—改变行为以求计划完成。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么?

内控点和外控点,内控型人格把原因归结自己,外控型人格把原因归于外界(赌徒谬论)。《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主动与被动就是内控和外控的不同。内控才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眼观呢~哼

26.双性化

每个人身上都有男性的一面,女性的一面。双性化又分为积极双性化(耐心、敏感、负责、坚定、自信、坚强)和消极双性化(神经质、羞怯、软弱、专横、吵闹、尖酸)。凡事有两个极端,去其中预期最高期望及最低接受下限。区间段衡量取最优解。

27.A型人格

A型人格包括以下特征(1)一种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2)所有情况下都热衷于竞争;(3)想得到别人承认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持久的欲望;(4)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物之中;(5)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事物;(6)心理和生理上过分敏感。由此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劳逸结合,保持耐心。

28.个人和集体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先后

  个人主义文化:美国 最重要的因素:在竞争中保持自信(保持差异)

  集体主义文化:日本 最重要的因素:联系(与他人的关系)

  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觉察到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且一贯享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成员则常常感到孤独。集体主义社会中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对群体规范的绝对服从,对集体中权威的服从,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重视培养儿童的“个体自我”,反抗和独立倾向被看成是一种人格资产。

29.谁是疯子?

精神病的标准:行为场合;行为持续存在;社会越轨;主观痛苦;心理障碍;对功能的影响。精神病医院的缺漏;主观;贴标签;标签诊断的危险性。

30.防御机制

自我用以抵御自身产生的焦虑从而保护自己的武器


人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是基本的生物冲动组成,在无意识层面上运行;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即它注意现实社会和行为的结果。自我属于意识,其工作是让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超我,实质上要求自我根据已有的一套关于是非对错的准则,保证自我为本我的需要找到满足方案是道德的和合乎伦理的,通常被称为良心,超我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发挥作用。


大多数人不存在反社会或越轨行为,是因为在人格三部分之间有这个检查和平衡系统。但,如果本我太强烈而自我不能适当地控制,不被接受的本我欲望挤入你的意识(前意识)并开始击败你的自我,你将产生焦虑。这时你就不舒服,并试图改变它,要做这件事,自我要拿起它被称为“防御机制”的“大枪”,往往是自我欺骗和歪曲现实,阻止本我被禁止的冲动进入意识。压抑 退行 投射 反向作用(同志殴打同志) 升华作用。如果每次都采用退行机制,生活中的难题会越积越多。

31.习得性抑郁

你的行为部分是由一种信念所决定,即相信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后果,而这种后果是与行为对应的。马丁认为我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所以无助感也是可以习得的,就像无助人习得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被拴住的大象。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1)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的,(2)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景因素),(3)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那么个体很有可能变得抑郁。


32.拥挤导致行为时常

种群密度。 “行为沦丧”是把超乎寻常数量的动物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行为。所以在高密度都市环境下成长的人们在今后生活中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较高。——贫民窟多乱交、淫乱、被动者。

33.挑选心理治疗师

实证的疗效研究表明“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对于疗效有最大比重的影响,我觉得间接地表明:精神分裂以外的其他心理障碍(目前心理学主流认为心理咨询/治疗无法处理精神分裂,必须吃药),其形成、发展、维持和人际关系相关。也就是说,心理障碍在某程度上反映了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上的一些和其所在社会文化环境下,不同于主流的部分,这些部分通过症状表现出来。通过改善症状,来访者的人际关系得以改善;又或者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访者的症状得以改善。

34.恐惧情绪

举例:比如单纯性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解决:对老鼠的实验中,恐惧反应和进食反应不能并存,所以前者被后者压制——也许是条件反射的缘故。沃尔普提出了一个更普遍的假设,即“如果一个反应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呈现时能抑制焦虑的产生······存在于刺激和焦虑之间的联结将被消弱。用于人类,“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即体验到深度放松又体验到恐惧”。

35.投射出真正的你

每个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理解。世界在每个人心中的投射都不同,因此大家有不同的理解。这时我们就需要灯台来确定方向。

36.编个故事吧

“主题统觉测验”。

看图讲故事,然后治疗师或研究者将故事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隐藏在被试无意识中的冲突。类比来看,大量的文学创作是作者自身经历或幻想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的表现。发现:

  1.被试所编故事的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读书:《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领导干部要读点心理学:必用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19张漫画教你学会19个心理学知识!
【荐读】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
10个超经典的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必考实验研究】认知失调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