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货币体系简史与人民币的未来丨学经济家

本文写于2016年10月,是当时《时运变迁》雪球限量定制版中的导读小册子的开篇,那时川普也还未上台。现在看来解释和预测大致还是不差的,包括中国外部环境的恶化,还有美股吃完减税红利后的动力不足。以下为全文:

世界货币体系简史与人民币的未来

文丨学经济家

中国无可阻挡地要融入世界货币体系,而且融入的姿势、力度和时机,对每个人的影响,堪比十几年前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加入WTO)。初期的震荡波动和传导带来的影响将十分明显,但不久以后人们就习惯了,因为赌错了的被震出了主流位置。

那么我们要融入的世界货币体系,它大概是怎么来的?发生了几次动荡和转换?其他后进国家融入时遭遇了什么?中国又会碰到什么?

1)两种货币理论流派的简介


目前货币理论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传统货币银行学和信用货币流派,基于两者也形成了不同的宏观理论和发展理论,这里主要使用后者的视角进行展开。

传统的货币银行学受古典观点影响较多,认为货币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的社会需求,存款和现钞是金银的符号或者派生,银行则类似于钱庄,是资金的中介;投资来源于储蓄,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利率,以此调控经济增长,等等。

信用货币流派则认为,货币分为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两个时代。现代银行的基本操作是贷款时创造存款、还贷时消灭存款、增减时不牵扯包括央行在内的第三方。这些事实基础与金银货币流通有着本质的不同。

信用货币依据微观事实,推论贷款创造货币和存款,还贷则反之,银行并非资金中介,而是社会资金的来源。流通货币是无数笔尚未清偿的贷款的浮存。当增长预期消失时,贷款需求下降,利率将贴近为零,而旧的贷款仍需按约还贷,这将持续导致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和减少。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主要由市场形成。

日本20多年来,以及次贷危机后的零利率和通缩趋势,让传统学派开始失语。学界开始关注货币内生机制(韦森),甚至要求全盘更新旧的宏观理论(陈雨露),偏向信用货币理论的央行团队也逐渐得到了认可。(孙国峰、李斌、伍戈等)

2)17世纪以前的古代世界货币体系:

金银几乎是唯一的信用约束


根据信用货币理论,部落时期更常见的交易,往往是一方暂时有剩余,另一方暂时没有但未来可能有;或者双方分工协作时的投入有先有后。这时先投入者要顾忌反悔、吞没的风险,需要对方缴付一个信物作为担保(清泷信宏《罪恶是所有货币的根源》)。有些部落流行使用信物消弭这种错配风险,协作效率就能领先;那些不使用信物、只能在彼此都有过剩产品时才互换的部落,就落伍了。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最终金银淘汰了虎牙、贝壳等稀罕物品,成为长期公认的信用象征。

NOBUHIRO KIYOTAKI(清滝信宏  清泷信宏),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

http://www.princeton.edu/~kiyotaki/

在数千年内,部落或者帝国之间主要以实物或金银进行交换。因为政府的萌芽起源于部落之间共同劫掠—防卫的需要,以及由此展开的进化竞赛(诺思)。早期的权力组织难以摆脱劫掠和投机冲动,他们承诺的信用非常有限,更难以被第三方认可和流通。

直到英国的光荣革命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法案,财税职能才得以摆脱国王的武断,以此为担保的债券才相对容易地得到第三方认可和流通。至此,国债作为新的可流通的信用载体出现了。

3)18世纪到“二战”前的旧国际货币体系:

黄金主导,主权信用局部扩生


英国政府和武力集团成为信用模范、信用背书人和保护者之后,显示出了明显的制度优势。对手每次战争时大幅加税,国民纷纷怠工闭市、隐匿资产、甚至揭竿而起,结果总是元气大伤、分崩离析。

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借款120万英镑给政府,百年间国债飙升到2.4亿英镑,首相公开宣称“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建立在国债基础之上”(威廉·皮特,1786 年)。

美国独立后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在汉密尔顿等人的强烈主张下,新的联邦政府接手了所有战争公债,还本付息一度占到政府总支出的80%,联邦政府几乎就是专门为了协调各州税收和偿债的一个空壳,后续才注入其他职能,演化成为一个完整的强大国家。英美的持续成功引致了广泛的模仿,现代预算和国债的规则,快速代替了流行几千年的帝王专断。

黄金在这期间也不断、从世界各个部落、民间、矿藏中加入货币流通,但在“一战”前后终于无法跟上信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1929年发生于美国的大萧条,严重的信用缺口和银行停业,迫使各国不得不先后放弃金本位,以解决信用不足和分工停顿的难题。紧急之下,凯恩斯的主张得到广泛采纳。

政府的债务存续期更长,破产解体的风险也比企业和个人更小,在市场恐慌之下就成为一个相对优选的信用补充。但凯恩斯理论没有明确“留给下一代的债务与资产对应、债务利息与未来收益对应”等基本信用原则,后世的政客动辄用福利收买任期内的民心(希腊、巴西等);或投资低效益的公共工程和就业(日本);或累积过多资产但却不发行国债进行匹配,国民收入与消费不足,国有资产亏损低效,成为信用错配的一体两面(中国)。

4)二战后到黄金非货币化:

近代世界货币体系的过渡期


二战末期美国主导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安排,导致了美元稀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抑制,后进国家往往选择进口替代的战略,以减轻依赖。20世纪60年代中期,急需资金的日本在美国发行的债券累计还不到2亿美元,美国议员对海外投资和利息征税,就导致日本股市当天下跌5%,这些代价在今天看来实在是毫无必要。

由于受到黄金储备的制约,美元的国际流通无法满足需求,各国财政和央行的主管们精疲力竭地进行了无数次协调、争吵,发明了SDR(特别提款权)等机制,但最终还是无奈放弃了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这以后,全球货币体系才算是开始蹒跚地独立行走。

在此前的时代,黄金主导财富,无形之中迫使各国更偏向于零和竞争模式,两次世界大战很难说与此无关。如果战后金本位仍然占主导地位,那国际关系多半依旧是基于资源争夺,难以想象日本的老人依赖美国的国债利息退休,美国的养老金依靠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分红,甚至日本、中国能否有机会崛起都是问题。

5)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和成熟期


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时,各国都经历了普遍的失望和愤怒。但此后,汇率和资本管制的放开,脱离黄金桎梏的信用货币机制的威力开始爆发。

银行为合格的企业家提供充足的货币,巨量的资源、设备和人力得以重新组合。还贷清偿约束,又强有力地惩罚那些做出错误判断或低效率的失败者,包括银行自身。二三十年内,全球经济合作与增长很快达到财长、行长们从未想象的规模。

自然,每次世界货币体系的重大调整,也都会有些国家掉队。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的自由化改革后,资金大量回流,拉美国家遭遇债务危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幅开放和货币贬值,加上日本回撤,东南亚各国遭遇普遍的资金流出。

掉队者通常是那些偏民粹的政权,领导人对财政和央行的独立性、对国际信用持蔑视甚至敌视的态度,损害信用之后需要更高代价恢复。

另一种情况是该国的信用货币机制还没能传导和卷入大多数产业和人口。按照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中所警示的,大多数后进国家的精英只满足于模仿先进国家的表面光鲜,忽略了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前已经实现的深层资本传导:几乎每一个国民都可以轻松将拥有的土地、房产、马车、粮食等进行抵押、转让、变更用途。微观资本通路的堵塞,导致现代资本体系只能堆积在有限的城市或行业,稍有抽离就引发经济大幅震荡甚至垮塌,而非全国整体的轻微起伏。

强烈推荐德索托的《资本的秘密》,辉格的评价是:他当得起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和三个诺贝尔和平奖。德索托认为,清晰的产权要求法律在认定权利时,遵循全局一致的原则,否则权利的相关交易人将被迫为每一次交易而陷入纷繁多样的地方性规则的迷宫,如此带来的巨大交易费用将产权的流动性局限在熟人圈子中,因而极大限制了产权潜在价值的发现。(辉格)

6)世界货币体系的当下


在目前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仍旧占据了主导地位,日本和欧洲还存在着相当大差距,这主要是各方更相信美国的未来人口和经济活力,在美国国债、波音通用股份、帝国大厦或者美国农地、油田等资产之间的切换阻力也最小。美国企业和居民可以把资源让渡给出价最高、最有效率的公司,也能持有全球最优质公司的股票,这些制度红利反过来也是美国能相对引领全球的保证。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自由化改革,90年代的中国和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以及信息技术革命,这三次连续高潮和长期的乐观气氛,导致全球货币(信贷)总量也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规模。

然而这些货币背后的贷款和国债的偿还压力,如同永恒的太阳引力一般,无时无刻不在抽回着货币总量,危及资产价格和全球金融稳定。利率降低到零,赤字和国债扩张到极限,也只能拖延而不能永久持续。除非中国或印度这种大体量的经济体进行深度改革,让这些货币泡沫能与更多人口和产能结合,固化成长期资产、未来收入和消费的支撑。

问题是,中国或印度,能否在坍塌之前,与之结合。(注意:按这个逻辑,川普在减税红利消退,还有北美、美欧、美日、美韩谈定之后,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消除中国或印度的壁垒,取得共赢,否则美国经济还会停滞)。

7)人民币与世界货币体系的未来


中国和人民币未来在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中的位置,长期来看,其实是由国内决策者、精英和国民各层级的认知、远见和勇气所决定,是这些产生不同的抉择,抉择又产生不同的后果。

日本照例又是中国的最佳镜鉴,同样从极度贫困到高速崛起,同样封闭隔绝引致抱怨和压力,同样一度可以“买下”美国。依据行天丰雄的批评,日本后期衰落的深层原因,是官僚和精英们的认知和干预没能超前于经济增长;把贫穷时期的被迫积累和牺牲,当作美德继续坚持;习惯了干预调控的部门视成功为自己的功劳,不信任民间和市场的力量;提醒和反对的声音太过微弱,等等。

中国如果像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那样,继续躲避重量级的改革,预计将面临艰难的国内形势和危险的国际环境。日本当时体量相对较小,安全上又依赖美国不得不“妥协”,但拖延铸成大错,犹如被喂养和看护几十年的儿童。而中国的体量太大,各方可能未必有如此强的耐心彼此磨合,尤其未来各国政客和民意在大退潮的痛苦下互相指责的时候。行天丰雄甚至怀疑,21 世纪将是一个动荡的世纪。

社会的认知与政府管理水准的提升,通常会慢于市场和技术的进步。目前国内仍遗留着大量有悖常识的政策:国土广袤却效仿香港的控地模式;人口规模巨大却仿效日本的出口模式;已经改革开放,仍勒紧农民产权;资金不再稀缺,仍保留关税壁垒、外汇管制、资本市场管制;国有经济全球称霸,仍保留只积累国资不释放国债的惯性……

人民币国际化和结构性改革,其实是同一个目标的两面,未来的改革、放开或是拖延,或许都会导致比日本当年还要壮观的影响。《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有助于理解现行世界货币体系的切换,以及其他国家加入时的抉择和动荡,对理解中国即将的融入极有价值,且难以被其他第三方著作所替代。

后记:买过《时运变迁》导读版的朋友可以翻出来再看一次,应当比当时理解更多一些。没有导读小册子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公号,以后会贴出来并点评。

顺便推荐《市场失灵的神话》,带导读小册子的仅余几百本。对感兴趣的读者也会起到颠覆三观的作用:太低估市场的威力了,错怪太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心人民币的未来?先看看世界货币体系简史
关于货币和货币战争的客观认识 星空
钱的问题有的时候和你想的不一样!
中国在金融债风暴是世界的一盏明灯http://user.qzone.qq.com/622004691/main
张成思:寻找世界货币的锚——Libra的深层启示
现代金融体系里面国债和财政的内涵(这篇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