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在新课改下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

试论在新课改下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

[导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阵阵春风,吹醒了沉睡的大地。新理念、新起点、新行动,让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的语文教学“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造成了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新《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1.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现代课程论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身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与儿童生活相结合的语文学习,极易牵动学生的心灵,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无论是语文学科母语学习的性质、现代课程的理念,还是儿童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都要求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而实现语文课程生活化的关键,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语文生活化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2.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2.1营造和谐的生活化课堂氛围,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小社会。所以在教学时不要束缚在以前那种尘封不动的旧模式中,不能受师道尊严的束缚。而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好课的基础。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黄中南教师到我校讲课,开课之前,首先和学生谈话:“同学们,知道我姓什么吗?”“那你们想怎样和我打招呼呢?”同学们齐声说:“黄老师好!”……听似几句简单的话,却可让学生们感到特别亲切。支老师接着又幽默风趣地和学生交流,从而使教室里的气氛热烈而融洽。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学生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因而心情舒畅,轻松愉快,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2.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
我们现在运用的新课程实验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编排科学合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生活的体验又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语文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有位著名的教师在执教《田忌赛马》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假如中央电视台要直播“田忌赛马”的全过程,而你是体育解说员,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学生们非常兴奋地接受了任务,并主动学习课文。在小组试讲之后,许多学生登台亮相,一个比一个精彩,而且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为这一过程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比起那种一问一答式的讲读,这种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增加生活化的体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对象。教师要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课前对课本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有了直接的体验,那么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来说,将特别有利于对课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游览、搜集资料的活动。教学《长征》时,我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一是搜集长征的相关背景资料,二是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搜集长征中的故事准备交流。在课上学生展示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交流了十多个故事。这样的汇报课,省去了教师繁琐的分析,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课堂教学中,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我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组排练课本剧,通过给小组足够时间训练后,进行课本剧表演展示。结果学生不但对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文人合一,对人的品质和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另外课堂教学还要加强与课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不断向生活延伸拓展。如学完了<<只有一个地球>>我布置学生对我们本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出来的数据学生自己都感觉触目惊心,于是他们主动写环保倡议书,画宣传画,写广告词,号召大家都来保护环境。
3.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这样的理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让学生综合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首先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校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里发生的许多有意义的事,如学校举行的庆典、展览、报告会、团队活动、文体科技等各类比赛,学校发生的各种变化等,都可以让他们说一说,写一写。比如去年11月我们学校组织师生举行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观看文艺节目及参与棋、琴、书画等比赛,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借此契机我就组织了一次活动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并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见闻和感受写作成文。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要珍惜时间,多学才艺,力争全面发展,长大后才能没有遗憾。
其次是家庭生活。家庭中的人、事、物都是学生熟悉的,我们可把学生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加以利用。如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或职业特点,把这些特点写下来;为家长或亲友所经营的产品试写说明书、设计广告词等;母亲节、父亲节为父母设计贺卡送上祝福。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再次是社会生活,语文教学通过向社会开放还能使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校外远足,让学生饱览祖国大好风光;社会调查,把握社会动脉跳动;公益活动,激发人的爱心;民间采风,了解风情民俗……例如过年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年”的知识,搜集对联并进行整理;平时我经常让学生搜集民间故事、歌谣、农谚、歇后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语文学习之流回归到社会生活的海洋。
总之,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教学与生活牵手,让生活与教学拥抱。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只有扎根生活这一片沃土,有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生活化探究》--结题报告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将生活化语文教学进行到底
陈安荣 以新课改为契机例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与高效性
生活滋润语文 语文装扮语文
课堂教学生活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