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2岁孩子数学启蒙规划表,别等错过了敏感期才逼孩子死磕数学!

一提起数学启蒙,不少妈妈都会一个头两个大,因为很多妈妈学生时代最犯困的课就是数学课。

一上数学课就一脸懵逼,一到考试就只能ABCD挑顺眼的选,考完就叹气自己真的全无数学天赋。

但,想要学好数学,真的要靠天赋吗?

最近斯坦福的一项科学研究在跟踪观察了大量0-12岁的孩子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实际上

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好数学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Jo Boaler认为:

并没有所谓的“天生数学脑”,我们后天所看到的很多孩子对数学的敏感,或许极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利用好了孩子最关键的几个数学启蒙阶段。

Jo Boaler教授

无独有偶,华盛顿州立大学的Shane Bench及其团队也发现:

我们所认为的“男性天生就比女性更有数学天赋”更多地只是因为“男性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数学能力”,如果女性能在年幼时就接触数学,将大大提高她们在数学上的造诣。

所谓的数学才能并不是大风吹来的

它的背后一定是大量的

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数学启蒙

比如,在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作为中国队队长斩获金奖的赖力就曾分享过自己儿时的经历。

奥赛冠军赖力

父母忙于生计,所以自己的早教全由退休的爷爷承担,爷爷喜欢打麻将,于是麻将就成了主要的数学启蒙工具。

爷爷没事儿时就在牌桌上教他认麻将,这个是二万,那个是九条,用麻将生动地把数字的概念输入进他的脑子里。

不仅如此,爷爷更是把九九乘法表编成了儿歌,有事没事儿就唱给他听,所以在两岁多时赖力就能把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

然而大多数人却只看到了数学天才耀眼的光环,忽略了在他们幼年、童年时大量的启蒙和积累。

再比如,很多人都知道高斯是数学天才,但并不知道高斯其实有一位循循善诱的舅舅。

这位舅舅就连带高斯去骑马时都要考一考小高斯为什么木头会浮在水面,而比木头轻的小石子却沉入水底。

而这也让小高斯从小就明白要得出正确的答案,就必须有科学的依据,遇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数学天才高斯

这足以见得,在孩子小时候,就为孩子引入数学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思维,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多大的影响。

而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敏感期”一共有5个,分别是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

别看这短短一年稍纵即逝,却是五个阶段中很关键的一年,孩子在0~1岁的时候,大脑完成40%的发育,包括大脑神经元细胞、髓鞘和海马体都在这个阶段发育完成。

0~1岁的宝宝其实对数学已经有了基本印象,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宝贝在生活中接触数学,比如:

为宝贝购买印有数字的积木或玩具

把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图形打印下来给孩子看,隔一段时间,可以更改一次图形的数量,初步建立起对数学的感知。

1-3岁的孩子在数学启蒙的时候,必须要有实物在手,比如说数字饼干,一定要让孩子在“触感”中理解数学。

1~2岁:按照交替颜色的方式串珠子、把大小、形状相同的玩具配对,摞起5块以下的积木

2岁:按大小顺序排列积木;引导孩子使用大、小、快、慢、轻、重等有对比含义的词;能够区分出明显的多和少;

3岁: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给玩具和生活用品分类;

3~6岁左右是儿童理解数学概念、发展运算能力以及综合数学能力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应该大量地和孩子亲子共读数学绘本,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并且进行一定量的思维训练。

3~4岁:能够认清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能从5个以内的物体中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左、右方位。

4~5岁:能够认清2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并实现“数字”和“量”的对应关系;认识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 能以自己为中心,区别前、后方位。

5~6岁:能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复合分类;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认识球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平面和立体图形间的简单关系;

6~9岁是孩子由具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要更加重视对孩子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这个阶段,孩子已正式进入学前班或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具体可以直接参考教学大纲。

在这个阶段,孩子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数学绘本了,也要更加系统地理解里面的数学知识点。

除此之外,还要大量接触思维训练题目,开拓思路,感受到“数学是好玩的”。

9~12岁是孩子最后一个数学敏感期,这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

在三年级,会有一个明显的“数学滑坡”现象,一二年级时靠背诵数学取得高分的孩子,会在这个阶段被其他孩子反超,所以,前面4个阶段数学启蒙和数学思维的训练至关重要。

同时,这个阶段,为了备战小升初,有余力的孩子最好能正式进入奥数课程的学习。

如果,大家都像这样总结过名师做的学前及小学数学启蒙经验分享,就会发现,老师们通常都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带着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体会数学概念。

因为在未来,孩子出现的90%的数学问题,都是因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而究其根源,都是因为:

父母和老师

从小就把孩子的数学关进学校里

而不是把数学搬进生活

所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数学就沦为了冷冰冰、干巴巴的抽象公式和概念,而不是活生生的艺术。

同样是数学启蒙,一些家长就执着于让孩子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背乘法表。

而另一些家长则会在商店里,让孩子寻找商品标价,比较价格高低,阅读收据,计算优惠券的优惠额度。买单之前,让孩子估算所有商品的总价。

在街上开车,让孩子数一数马路上的邮箱;在家里,让孩子数数饭桌上食物和饮料的数量……

这些生活中的数学启蒙看似信手拈来,但让一个家长凭空编造,也并不简单。

所以,要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最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读数学绘本了。

数学绘本本身就建立在生活之上,选取的都是孩子经常会遇到且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孩子一起看数学绘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12岁孩子数学启蒙规划表,别等错过数学敏感期才逼孩子死磕数学
“大”九九乘法表,让孩子计算速度快得飞起!速算天才也不过如此
【原创】别笑!这才是数学启蒙的正确打开方式
数学窍门“印度19×19乘法表”,简单又实用!速速掌握!
数学没拿满分?竟是因为一张19*19乘法表!
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