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你身边的人越来越喜欢跳槽了呢?
其实有很多人跳槽都没有明确目的——干得不爽,跳槽;同事关系处理不好,跳槽;工作没有劲儿,跳槽。
可是跳槽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
跳槽几大忌讳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跳槽
前段时间,在后台收到留言,一个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诉苦,不擅长人际关系,刚工作没几天就跟同事发生冲突,不想干了,想跳槽。
这种情况下跳槽,完全是因为想要逃避,她工作不顺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换一个地方,她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还是没有提升。不解决根本问题。
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换再多的泳池仍然不会游泳,只有学会了游泳才能解决问题。
工作压力大跳槽
钱多、活少、离家近,大部分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工作,可现实是,这样的工作不存在!除非你游手好闲,或者富二代在家族企业做事。
你的能力高低、承担责任大小一定和你的收入成正比。高收入伴随高压力、高要求、高标准。
如果为了压力小,一定要做好降薪的心理准备,不然又期望高薪又期望压力小,还是放弃跳槽吧,因为那只是一个“幻想”。
想找新鲜感跳槽
我的一个学妹,工作多年,每份工作都不超过半年,Why?
因为没有定力,在一个地方工作3个月就坐不住了,到第5个月就想跳槽。
频繁跳槽的人,永远也学不到真本事。通常进入一个行业2到3年才能算真正入门,5年以上才能成为专才。
在一家公司至少呆上一年,才有可能真正学到该学的本事,不然就是蜻蜓点水,浪费时间。
这3种类型的跳槽,完全属于跳坑,跳来跳去把自己的前途葬送了。
2
什么时候该跳槽
①平台太小限制个人发展
公司限制了个人发展,换句话说平台太小了。这个前提是你的能力足够强,而且有足够的精力再次打拼。
我的一个同学,在旅游行业干了5年,她从最底层一直做到公司中层,以她当下的实力跟旅游有关的任何环节都难不倒她了。
正因为如此,她在现在的公司看到了职业发展天花板,她觉得自己还有潜力,还有进步的空间,于是选择跳槽。
她跳槽的目的非常明确,现在这家公司的庙小了,需要更大的平台发展,这才是一种正向的跳槽。
这种跳槽必须有个前提:你在原公司已经没有什么可学的了,你的实力已经爆棚了,完完全全可以独当一面,以一敌十。
②找到了自己天赋跳槽
我遇到过一位求职者,她的专业是会计,毕业后也是做会计。但她对会计并不感兴趣,当初只是为了生存找的会计工作。
后来她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糕点,她对烘焙技术如痴如迷,她报了烘培培训班,最后跳槽去了一家知名糕点房做烘焙师。
当你发现你的“天赋”,并且做好准备的时候,可以跳槽。
不过有个前提,是你真正热爱的事业,不要朝三暮四,为了新鲜感跳槽。
③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冲突
说白了,这种跳槽就是你不认同你们企业做的事情,你不认同企业的集体价值观,你不认同企业领导人的人品和经营理念。
比如你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而你们的企业恰恰是干着打着法律擦边球的事儿,你看不惯企业里的人做的事情,必须跳槽,不要太委屈了自己。
比如企业有些规章制度跟你的价值观相背离,也不要委屈自己,因为你毕竟是来工作的,而不是为了改造自己而迷失自己的。
个人价值观跟企业文化存在严重冲突,说实话这种情况即便你不跳槽,总有一天也会被辞退,企业和个人是双向选择,而企业文化的认同同样是衡量员工去与留的标准之一。
3
经济危机下,跳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那在经济危机下,跳槽真的是唯一选择吗?
不管是不是经济危机,跳槽都绝不是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成长路上的阶梯。
如果你暂时躲过了公司的裁员潮,可以做什么?
不是一天到晚在外偷偷面试新工作,而是想想我在这个公司,能挖掘什么新机会出来。
一家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永远是业务增长。
当裁员发生时,先不要惊慌失措会不会有一天落到自己头上,而是去分析一下,裁掉这些岗位之后,是不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成长机会?
虽然人力缩编,但业务需求不会缩编。你如果能把这个部门的业绩带起来,公司怎么可能裁掉你?
正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全看你的角色能不能适应当下的时局。
如果你不幸被公司裁员,除了积极投递简历参加面试,你更应该花时间去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那些过去你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的知识,技能和视野。
比如业务型员工,多去学习一些管理学知识,来弥补带团队时的不足;
研发型员工,多去学一些营销类技能,去了解前端用户的行为偏好而不是闷头自己搞;
管理型员工,多去和其他行业的专家交流,学习和借鉴别人与时俱进的做法,说不定能嫁接到自己的领域中。
除了积极投递简历参加面试,你更应该花时间去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那些过去你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的知识,技能和视野。
总而言之,无论是不是经济危机,跳槽都要以个人成长为核心目的,而不是逃避现实的权宜之策。
与其天天被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洗脑,不如静下心来好好规划接下来的人生。
危机年年都有,区别在于,多数人只看到“危”,少数人会看到“机”。
细细体会,慢慢琢磨。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