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响未息,后爆又来——为什么总是痛后才警醒?
01

       10月10日下午7时左右,无锡高架桥侧翻,两车被压扁,三名无辜的人罹难。一车里是个单亲爸爸,留下了一个15岁的女儿孤苦伶仃。另一车里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和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这起事故让人们唏嘘不已,感叹生命无常。谁能想象得到人在车中正常行驶,竟然能够祸从天降,瞬间丢失了生命,从此留给亲人一生悲伤。

       仅仅三天之后,13日上午(就是今天)11时左右,无锡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据新京报消息,15人送医救治,其中6人已经不治身亡,再次让人唏嘘感叹。

        对于看新闻的人来讲,事故会引起自己各种情绪,震惊、感叹、同情等,但因为这些亡者都是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所以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数据而已。可对这些亡者的亲人朋友来讲,则是扯心裂肺的疼痛和悲伤,甚至是一生都无法弥合这悲痛。

        这两起事故原本都可以避免发生的,这些死去的人原本都可以继续幸福的生活,但因为太多的人漠视安全生产,不注意一次又一次的安全隐患,终于导致了重大事故,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02

       为什么总是要用一次次的痛才能警醒呢?为什么不在平时重视安全呢?

       安全生产中有一个著名的法则,叫做“海因里希法则”,说的是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相随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必然存在大量隐患。

这些隐患原本都是非常微小的,也极易被人们忽视,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不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终将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排除各种隐患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

      非常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些隐患,总认为灾祸不会发生。如果自己不在意自己的安全,导致受伤或死亡,那是咎由自取。可是因为你的失误或不负责任,引带别人受伤或死亡,那就是造孽。

        如何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呢?不是事后的有效处置或总结经验,而是做好事前的防范。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方法。

      小病不除成大病,小患不消成大患。预防最重要,一定要花大力气找出各种潜藏的隐患,不论多么微小,都要坚决彻底地消灭掉。

03

       人们总是认为灾祸会远离自己,所以即便看到了无数的悲剧,往往只是感叹一番,然后还按照自己既有的思维和行为去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速上开车,你会看到很多随意变道的驾驶员,他们一次次侥幸地成功抢在了别人的前面,但他不知道他是一次次在和死神较量。每次我看到那些贴着大货车的车头超到前面的车辆,我都要为里面的人捏一把汗,因为只要有一点差池,他们将会后悔终生,甚至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要总是把自己当做幸福的主角,如果不时刻注意安全的话,也许你就会成为悲剧的主角。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的,比如很多灾难中的无辜遇难者,他们都无法控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但有些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还是需要紧绷安全之弦的,也是可以避免发生灾祸的。

      孟子说:“知命之人不立乎岩墙之下”,就是说做人一定要远离危险的地方。一是不到危险的地方,二是到了危险的地方,一定要快速离开。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人,明明知道有危险,还偏偏要去危险的地方。比如有些人明知海潮来时危险,不但不远离,还偏偏凑近点去玩耍、观赏或拍照,结果随潮水而去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本钱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如果你不是武松,上了山肯定是要被老虎吃肉吞骨的。

04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不要总是当做口号来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日慎一日,如履薄冰,方可以善始善终。

      祈愿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更愿人们能真正在悲剧后警醒,不要一次次被血的教训麻木了自己。

      愿逝者在天堂安息!

 

公众号

安享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全、事故隐患、危险源、事故之间的关系
让安全生产管理简单明了
防风险 查隐患 遏事故!2023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安全第一课
1.事故隐患排查(危险辨识)及治理|PPT
[安全感悟]由“主控室地板塌陷”想起的
安全知识名言警句109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