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脉气流注理论简论
《内经》脉气流注理论简论
脉气流注理论是《内经》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针灸临床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现代经络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但后世中医学者详于论述营血循环流注理论,对《内经》脉气流注理论往往语焉不详,故余不揣冒昧,试简论之。
一、脉气流注理论的内涵 
《灵枢·邪客》说:“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扞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其方。岐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黄帝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这里详细地叙述了手太阴之脉与心主之脉的脉气流注路径与方向,并言“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俞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后世学者因“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一语而将此段文字解释为十二经脉流注的“逆数”,这是严重误读。
《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脉的顺序及《灵枢·营气》论述营气的流注顺序与《灵枢·逆顺肥瘦》一致,但,《灵枢·经脉》、《灵枢·营气》与《灵枢·逆顺肥瘦》论述的都是营血流注顺序;而《灵枢·邪客》论述的是脉气流注顺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 《灵枢·根结》说:“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叙述的是脉气流注线路与方向,与《灵枢·邪客》一脉相承,相互印证。
《素问·气府论》云:“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素问·调经论》说:“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这些文字阐述了腧穴的脉气直接来源于络脉,间接来源于经脉,脉气流注的路径不是“脉”,而是“节”。“节”既是名词,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它把脉气流注路径比喻为一个象竹管状的通路,腧穴就是“竹节”,两个腧穴之间脉气流注的通路就像“竹管”。“节”在脉外,不是血管,也不是“皮肉筋骨”, 而是分肉的空隙。
举手太阴之脉的脉气流注为例。“所出为井”,“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讲的是手太阴之脉的脉气出于少商穴;“所溜为荥”,“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当为鱼际),留以澹”,讲的是手太阴之脉的脉气在鱼际穴比少商穴要多一些,因为是少商与鱼际两处脉气的集合;“所注为俞”,“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当为太渊),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讲的是手太阴之脉的脉气流经太渊穴时,有多条络脉的脉气注入太渊穴,故其气盛,其气滑利;“所行为经”,“外屈,出于寸口而行”,讲的是手太阴之脉的脉气流经经渠穴;“所入为合”,“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讲的是手太阴之脉的脉气流注到尺泽穴。“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 讲的是手太阴之脉的脉气流注经过侠白穴、天府穴、云门穴、中府穴。现在一些针灸学书籍按十二经脉营血流注顺序编排腧穴次序,如手太阴肺经的首穴是中府穴,末穴是少商穴,显然与《内经》原旨不符。
《内经》把人体分为十二个区域,即各自独立的十二经系统,当然,相互之间有联系。每一个系统(区域)都有经脉、络脉(含孙络)、经别、经筋、皮部及所属腧穴与脉气流注路径。经别是别行的正经,主要是沟通表里两经,同时是各经合穴脉气从血管外返回血管内联系与调节所属脏腑的一条重要途径。
树根在下为本,树叶在上为标,古人喜欢取类比象,所以,井穴出于四肢末端,为各经脉起点腧穴,为“根”,五输穴流注从四肢末端走向肘膝。十二经别从四肢向上走,多数从肘膝以上分出,进入胸腹腔,出于头面,阴经合于阳经,阳经合于本经。经筋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头面躯干。根结与标本理论阐述了十二经在体表的主血管与脉气流注路径(不讲联络所属脏腑的血管)均以四肢末端为根为本,头胸腹体表部分(专指体表,不论胸腹内的五脏六腑)是结是标。这种理论与营血循环流注并不矛盾。当然,从针灸临床出现的脉气流注(经络感传)来看,流注可以是双向的,既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胸腹,也可以从肘膝部位走向四肢末端。 
综上所述,《内经》经络理论认为,营血流注是在血管内匀速沿十二经脉顺序循环流注,脉气流注是在血管外非匀速从四肢末端向头胸腹沿每条经线非循环流注。营血流注理论阐述营气与卫气从水谷化生而来,经十二经脉循环流注输送到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表明人体是由十二经脉连接的一个整体,强调了十二经脉的整体关联性。脉气流注理论阐述了脉气由营气与卫气化生而来,再与各个部位的元气(或真气)相合形成神气,并对各经进行调节,强调了十二经各自的独立性。营血流注理论与脉气流注理论组成了完备的经络理论。
二、《内经》脉气流注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灵枢·经脉》说:“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每条经脉病候后面的这段文字阐述了针灸治疗法则,同时说明每条经脉病候是可以并应该通过针刺或艾灸本经腧穴(或沿本经的络脉及阿是穴等)进行治疗的。脉气流注理论中十二经的相对独立性,是针灸循经取穴治疗疾病与通过观察各经络脉、穴位的异常变化以诊察疾病的理论基础,否则,如果针刺治病是遵循营血循环理论的话,那么针一穴岂不可以治十二经之病?
《素问·气穴论》说:“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针刺腧穴是古代常用的治病手段,腧穴皆有明确的归经,有的腧穴是一条经脉的脉气所发,为该经脉的所属腧穴;有的腧穴是2条或3条经脉的脉气所发交会的地方,是交会穴,能主治2-3条经脉的病候。交会穴虽联属2—3条经的络脉,但是交会穴只位于1条经脉之附近,而且,脉气流注路径只与经脉在体表的直行主干大致平行,所以,不能依据腧穴来绘制经脉图,尤其涉及交会穴时,不能1穴连接2-3条经脉。即便依据腧穴绘制循经感传图,涉及交会穴时也要慎重。腧穴也像中药一样,往往有自己的特性,如五输穴主治各有特色;背腧穴不仅是膀胱经脉脉气所发,还是脏腑之气输注的地方(通过背腧之络脉),所以,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         
《灵枢》《素问》针刺治疗分三类。一是刺络出血,分为刺络出血去淤血与刺腧穴部位孙络出血清热驱邪;二是刺之快然,应该是刺激了神经,为现代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疗法的鼻祖;三是毫针刺腧穴得气,刺腧穴“气至而有效”,是循经感传发挥疗效,是《灵枢》《素问》最经典的针刺方法;当然,循经感传与人体肌肉的生物能量及周围的神经体液调节相关。
      《内经》脉气流注理论除对针灸临床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外,还对现代经络研究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现代经络研究表明,循经感传现象与《内经》脉气流注理论的描述十分吻合,脉气流注理论认为,脉气流注路径在分肉的空隙,脉气盛则流注路径宽、流注路径长,脉气弱则流注路径窄、流注路径短,甚则气不至,无流注。腧穴与循经感传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是有助于“脉气”(生物能,包括生物电能、热能、化学能等)的激发、传递。所以,现代经络研究要着重着眼于这一点,而不一定要从解剖上直接找到经络线路,更不能因为从解剖上找不到经络实体而否定中医经络理论与经络现象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
弦音醉舸:从“经络”一词看医学传承中的“黑话”全看 第1页
针灸必背歌赋之流注指微赋
针灸医学的源起与反思专栏 |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
经络学概论笔记
经络理论研究之一: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