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祁营洲医案:中药汤剂治疗长期低热不退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医案——中药汤剂治疗长期的低热不退,由我和马×同学一起讲,因为这个医案就是给他本人治病的经过,让他也跟我一起讲,是希望马同学作为这个医案的当事人,他可以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详细分享一下他整个疾病发病的经过,以及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如何看待这个疾病的治疗,接下来有请马×同学。

马×同学: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病情,我是去年10月份因为一个月的低烧去找老师看的病。

我个人分析,我这个低烧最初的起因,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我将近有两个月没有好好休息,工作很忙,每天加班到很晚,后来的症状是每天到下午就会感觉身上很冷,像是发烧,但没有去拿体温计测量。后来我就在家休息了一天,以为吃点感冒冲剂之类的就应该没问题了,可结果没想到是休息了以后反而更加严重了。

当时的具体症状是:上午12点体温是37.2℃,下午会到37.5℃,晚上会到38℃,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

在这个期间因为发烧很难受,整体感觉就是干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坐着也不是,躺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反正怎么都不舒服。在大概发病三四天以后,我去找我原来看病的一位中医大夫,请他给我开了一些汤药喝,但回来喝了后没有效果。我又去看了西医,到医院就化验了血常规和尿常规,医生说指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常,于是医生就感觉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病,但给我开了点消炎药,回来吃了后也没什么效果,症状和刚才所讲的基本一样。

这个时候,正好有个朋友以前找祁老师看过病,就介绍给我说祁老师医术比较厉害,建议我去找祁老师看看。于是提前约诊最终在2018年11月25日看了诊,祁老师给我把脉问诊,也跟我聊了一些,同时给开了一周的药。回来吃了两天的药后,感觉身体上轻松了一些,然而烧还是没有退,但身体明显感觉好了一些了,至少有力气了。

因为还有低烧,所以随后上班后的状态还不是很好,每天还是37度多点的样子。于是一周后,也就是2018年12月2日,我又去找祁老师看诊。

一进门祁老师就说你怎么又来了,我以为你都好了呢?这句话我当时印象很深刻。我回答说,我的烧还没有完全退掉,想再来看看,再吃几天药。祁老师继续给我把脉问诊,然后就又给我开了7天的药,并对我说,吃完这些药你就可以不用来了。我当时还是没有完全相信,但我觉得这个大夫很自信,他的自信也感染到了我,这也给了我一些信心。

结果回来后吃了三天的药,烧就完全退了,但我依然坚持把一周药全部吃完了,身体也就完全恢复正常了。

这次看病的体验很深刻,实话实说我原以为自己的身体还不错,从来没想到这样难愈的病会发生在我身上。记得看病的时候我还和祁老师说,这次病得都让我有点怀疑人生了,当时想了很多不好的方面,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

通过祁老师这次中医的治疗,我相信,只要找对大夫,只要对证下药,是的,是辨证的证,很多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当时我去看西医的时候是想着输液,但是因为低烧,当时的化验指标也都正常,于是医院也不给输液。因为之前看中医的经历,我甚至怀疑中医是不是能给看好,所以一开始看了中医没有看好,又看西医也一直看不好的时候,我就有点绝望了。但幸运的是,最后还是让中医给治好了,非常感谢祁老师,也感谢真正有疗效的中医。

祁营洲:

再次感谢马同学的分享。不得不说人和人的缘分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互不相识的两个人,经过治病就慢慢熟悉了。在今年春季我们要开新的一期私塾课时,马同学提前跟我说,祁老师能不能让我一定上您的课程?我觉得我需要对中医重新认知,我也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也想要在英语的学习道路上再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提高。于是这种缘分就一直走到了现在。

马同学刚才讲了整个生病的过程,就像他所说的,长时间的生病,很多人就开始怀疑人生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怀疑自己可能需要从头到脚进行更大范围的排查了,这是每一个家庭当中或者每一个家庭当中的中坚力量,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当中最可怕的、最不想见到的场面。我觉得行医的人首先应该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病人的心态,因为医生也是人,医生自己也会生病。

也许我是侥幸把马同学的病给治好了,但问题在于如果咱们不讲不总结的话,也许连马同学作为当事人来说,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些药,他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在今年春季班的私塾课程当中,我俩交流的时候,他就问我说祁老师当时您是用什么样的思路把我的病治好的,我说那咱们就一定要找机会在我们所有的同学面前分享一下这个医案,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讲解。

马×,男,44岁,居住北京,于2018年11月25日来诊。

当时病人的主诉就是发烧,每天都有低热,下午和晚上为甚。烧了一个月非常难受,他说我现在就想解决每天都在发烧的问题,很长时间了什么都干不了。

我看病的习惯是要先把脉看舌象,先进行综合的判断。当时的舌脉情况如下:右寸不足,右关滑数,右尺稍滑。左寸不足,左关滑稍数,左尺滑。舌质暗,苔白厚腻,有齿痕。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舌脉情况。右寸不足,说明是肺气不足。左寸不足,说明现在心脉也不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据常态,往往一个发烧的人应该是脉象浮或者浮滑,为什么不足了呢?原因是刚才马同学也讲了,他说在发病之前有长时间的劳累加班的情况,这说明他在发病之前就有耗气伤血、耗心劳神的积累过程,所以他在发烧的情况下依然表现的是有虚证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家必须要明确一个道理,不见得所有的发热脉象都是浮脉,也不见得所有发热的脉象都有表证存在,也不见得所有的发热症状都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等。作为一个临床大夫,在看待疾病的时候该怎么样去打破常规的思路,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对医生来说是需要去历练的。

继续,左右关都是滑数的。这说明他的中焦消化系统现在是有痰或有瘀堵之象,也就是说他现在肝脉有瘀滞,整个中焦脾胃也有瘀滞。同时他的脉象是偏数的,证明现在中焦当中有郁(瘀),况且是郁而化热了。

另外他的双尺脉是偏滑的,这说明什么呢?双尺脉都是候肾,一个候肾阴,一个候肾阳。“新病多实,久病多虚”,这说明病程相对时间长了以后已经影响到了双肾脉的状态。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病的的确确不是最近两三天所发生的新病,而是久病。

再看他的舌苔是舌质暗,苔白厚腻,有齿痕。舌质暗说明还是有瘀的,这也照应了我们刚才所说的左右关都是滑数的,说明有瘀同时郁而化热了。同时,我发现他的舌苔是白厚腻的,有齿痕的,说明现在体内中焦运化的能力差了,脾胃不能够运化水湿,导致了水湿内停。

好了,综合这个舌脉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对付这个发烧呢?一般按照常规的思路,就是从肺论治,也就是所谓的解表,比如去发散解表等。但问题是,他肺气是不足的,现在如果还一味去发汗解表,有可能肺气会越来越虚。所以如果上来就用麻黄、荆芥、防风等疏风解表药,或者用桑叶、菊花等清热解表药,可能都不行。

于是我们需要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肺气虚了?第一,跟他在发病之前长时间加班劳累有关系。第二,其实肺气虚跟他的肝脾是有关系的,你看他的肝脉是一派滑郁之象,其实这就是一个木火刑金的情况。什么叫木火刑金?肝和肺之间本身是相克的关系,肺金本身可以克肝木的,但是临床当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当肝木太盛的时候,反过来肝木侮了金,这叫木侮金,这在临床当中叫木火刑金。也就是说木本身要受制于金,是要被金所克制的,但这时木造反了,于是就反过来去欺侮金了。为了让你更好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金相当于一个领导,木相当于它的下属,本身是金克木的,上级是管着下级的,但有一天下级不得了了,下级要顶风作案,把上级给反了,他把领导给架空了,这就相当于木火刑金。

那顺便再解释一下,除了他的肺气不足,心脉也是弱的,为什么?其实这还是跟他自己的劳累加班等有关系。我经常说一句话,你一旦起心动念太过,本身的心脉就会被消耗,如果你能及时地补给上来,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没有给自己很好地补给上来,那就会出现一系列心脉越来越虚的表现。当时我又通过问诊也确定了我的这些判断,他除了发烧之外,我问他是不是睡觉不好,他说是。我问他是不是有胸闷、憋气这样的感觉,他说对。我说你胃肠道也是不舒服的吧,他说是的,有打嗝儿、反酸这种胃气上逆的情况。同时我说你大便不太通畅吧,他说对,大便也不太通畅。

通过这些判断和症状的问诊,再结合他的发烧情况是下午和晚上发烧最重。当时脑海当中浮现出来一个方子,就是“血府逐瘀汤”。于是开方子如下:

柴胡18g,黄芩10g,桂枝8g,生白芍8g,枳壳12g,当归12g,川芎10g,生地12g,桃仁8g,红花8g,桔梗10g,川牛膝30g,白薇15g,荷梗15g,甘草10g。

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每次240ml。

血府逐瘀汤是来自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一张名方,本身是活血化瘀的。我开的这张方子是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柴胡桂枝汤。

血府逐瘀汤的原方是:柴胡、枳壳、白芍、甘草、当归、川芎、生地、桃仁、红花、桔梗、川牛膝,我在原方基础上加了一个柴胡桂枝汤,其实就是用了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这是柴胡桂枝汤的主要成分,同时又加了白薇和荷埂。为什么要加了一个柴胡桂枝汤,因为柴胡桂枝汤本身可以和解少阳,同时又调和营卫。我之所以用柴胡桂枝汤,有两个目的,第一,他现在病程时间长了,如果说前期有表证的话,我认为一个月了,表证应该要往里走了,至少来说是在少阳,所以用小柴胡是没问题的。第二,现在他心脉不足,桂枝汤本身是可以调和营卫,同时又可以温通心脉的。然后白薇本身是退虚热的,荷埂可以升清降浊。

这张方子开出去之后,我当时很自信,我觉得这个方子应该是6付药搞定。

结果第二周,也就是12月2号他又来找我了,他说:“祁大夫,我的烧现在还没有退,还在烧。”我当时也是有点吃惊,莫非是我辩证有误?但是把脉看舌之后,又坚定了信心,因为跟原来的整个预期几乎是如出一辙的。

因为12月2号的舌脉情况是:右寸滑,右关稍滑,右尺稍沉。左寸稍滑,左关滑数,左尺稍沉。舌质暗,苔稍黄腻,齿痕消。同时症状是:仍有低热,下午和晚上为重,寐可,胸闷好转,头痛除,大便好转,胃气仍稍有上逆。

以上情况说明吃了一周药之后,他的肺气不弱了,心脉也不弱了,整个脉象都回来了,再综合症状上的表现,在我看来,他的热势已经被我第一张方子第一周的药慢慢压下去了,所以我才觉得应该没多大问题了。最终复诊开方如下:

柴胡12g,枳壳12g,生白芍12g,茵陈5g,厚朴8g,羌活6g,生白术15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12g,桔梗10g,川牛膝20g,桃仁6g,红花8g,白薇10g,青蒿6g。

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每次240ml。

这个方子的整体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是在血府逐瘀汤的原方基础上加上了茵陈、青蒿、厚朴、羌活、白术、白薇,其实加这几味药就是为了帮助血府逐瘀汤,同时也是为了对症治疗。青蒿和茵陈,我在临床当中经常会用,青蒿和茵陈本身是退虚热的,是从里往外透热的。厚朴和羌活,他俩一升一降,厚朴往下降,羌活往外表,也是为了来帮助血府逐瘀汤当中的一些配伍,一会儿我会专题讲血府逐瘀汤配伍当中精妙的地方是什么。另外,他的整个胃肠道的功能不太好,我加上了一个生白术。结果是,他吃了三天药之后,整个病情就完全搞定了。

整体来看,这个医案不太好辨证论治,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讲解一下为什么用了一张活血化瘀的方子来治疗这种长时间低热的情况,接下来就详细解读一下血府逐瘀汤。

说到血府逐瘀汤,就不得不提到血府逐瘀汤的作者,他的名字叫王清任,清代河北人。自清代以来河北有两位大夫深深征服了我,第一位就是这个清代的王清任,第二位就是民国时期的张锡纯。这两位大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敢于反对传统,敢于创新,敢于砸破一些旧的束缚往前冲。我们曾经讲过,张锡纯是开辟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先河里程碑的第一人,张锡纯把很多的西药也用中医的思维来使用,于是在他手上,很多西药也变成了中药。

说到这儿,我们有必要帮大家强化一下什么叫中药,如果你翻开《中药学》这个教科书的话,对中药的定义大概是说,中药是指必须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所使用的那些植物药和动物药等药物。如果说一个西药,你用中医的思维来使用的话,我认为它依然是中药。如果你用黄连的时候,你说黄连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这个时候黄连在我眼中已经不是中药,那叫西药,因为你拿着西医的理论指导下来使用的这个黄连,那已经不是中药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比如张锡纯当年创立的阿司匹林石膏汤,他把阿司匹林也分了性味归经,以及如何和石膏搭配等,阿司匹林在他眼中就变成中药了。

再说回王清任,王清任非常牛的地方在于敢走天下先。他在行医的过程中觉得古代的很多中医大夫不解剖,不知道解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当然这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身体授之于父母,死了就要埋了,不能解剖。所以中国古人一直以来都不太清楚人体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王清任就觉得这不行,这医学还怎么发展呢?他就想办法,一定要看看人的内脏结构到底怎么样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清任也是中国古代的解剖学第一人,他给后人留下一本书叫《医林改错》。

《医林改错》书并不厚,看起来要比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薄多了,这本书当中,一共有两大方面的贡献。

第一个方面就是改错,因为王大夫认为,中国古代医生们对于人体解剖的位置,脏腑的大小等描述都太不专业。当时河北发生瘟疫,因为穷,很多小孩死后家人就把小孩尸体扔了,也没有埋,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是尸横遍野,相当惨烈的。王大夫就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解剖观察那些因瘟疫而死去的小孩儿,大概有300多例。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为了医学事业,王清任大夫忍受孤独,在一堆可能已经腐烂的尸体中解剖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也许当时的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人已经疯了,或者是他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最后他基于自己对于脏腑的认识和把握,写了一本书叫《医林改错》。这本书的第一大贡献就是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增补并纠正了很多古人没有描述或是描述错误的人体脏腑知识。

这本书的第二大贡献就是对于气血的特殊认识,王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就是,气和血是人体的源泉,但是气和血同时也是致病的因素。他认为,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抑或是人体不同的损伤,首先伤的都是人体的气血,而不是直接伤及脏腑,所以他创立了气滞血瘀学说,或者简称叫“瘀血说”。他认为瘀血往往是由于正气不足所导致的,因为正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所以他觉得所有的血瘀证几乎都是虚中夹实的,在治疗上他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于是他在《医林改错》中创立了若干个活血化瘀的方子,例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我们再回到这个案例当中,为什么要选择血府逐瘀汤呢?因为我当时在读血府逐瘀汤的时候,我记得王大夫认为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的病症有若干种,其中就有失眠、打嗝、头疼、心里烦躁、发热等情况,我觉得这些跟马同学的很多症状几乎是揉在了一起。

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认为血府逐瘀汤能治疗什么病症呢?他针对血府逐瘀汤的主治,原文如下:

“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大家可以数一下,主治的范围是一共19种病症,我们可以一一分析一下。

1.头痛。为什么会头痛?当一个人出现血瘀的时候,人体的清阳不能升,浊阴不能降。清阳不升,气血不能够濡养头目,自然会出现头痛。

2.胸痛。这个更好理解了,血瘀,瘀不能通,不通则痛。

3+4.胸不任物,胸任重物。什么叫胸不任物,其实这个可以跟接下来的胸任重物一起讲。它指的是人胸口部位的两种极端的感觉,哪怕穿件衣服都觉得不舒服,压得慌,这叫胸不任物。相反的,胸任重物是胸口不舒服,必须捂着,用东西盖着,弄个东西暖着,要不就感觉不舒服。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这两种极端,胸不任物可以治,胸任重物也可以治。

5.天亮出汗。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天亮时就是阴转阳的时候。中医讲,气为阳,血为阴。如果有血瘀,也就是有阴瘀。天亮时分是阴转阳的时候,也就是阴盛极而转阳,这个时候天地自然阴盛极,再加上体内本身阴瘀,于是就会阴瘀迫津液外出,所以就会出现天亮出汗。

6.食自胸右下。这是一种吃完饭之后的感觉,感觉吃完饭之后食物从一边往下走,其实这就是食道不通畅,说明整个胃肠的功能受影响了。

7.心里热(名曰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也就是胸口感觉憋闷又发热,热得不高,闷热,但这种热出不来,所以叫灯笼热。

8.瞀闷。瞀字表示眩晕,闷就是憋闷,就是感觉头目眩晕,憋闷。

9.急躁。这个不用解释了,也有可能是平素和平,这有病了就急躁了。

10.夜睡梦多。就是睡眠质量不好,还多梦,这就提示我们,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从瘀血的角度论治。

11+12.呃逆,饮水即呛。这很好理解,都是胃气上逆的表现,可以和第6条结合在一起,都是说明胃肠道功能出问题了。

13.不眠。也是睡眠障碍,可以结合第10条一起理解,所以当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疗没有效果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试试。

14.小儿夜啼。是因为血瘀,瘀而化热,然后热势扰乱了神明,所以会出现小儿夜啼。

15.心跳心忙。这个可以和刚才讲的第3第4条胸不任物和胸任重物放在一类,都是胸前区出现的不舒服,也可以和胸痛放一类。这也提示我们在临床当中,比如用归脾汤类的方子治疗这种心慌心悸无效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血府逐瘀汤。

16.夜不安。也就是睡觉很不安稳,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就可以用血府逐瘀汤。

17.俗言肝气病。目前医家对肝气病的解释是容易发脾气,容易生气。

18.干呕。也是胃气上逆,临床上有些时候会遇到一种病,除了干呕其他任何症状都没有,这个时候也可以试试用血府逐瘀汤。

19.晚发一阵热。就是指晚上发一阵热。

分析完毕,我们再捋一下马同学的症状,他有头痛、胸口不舒服、晚发一阵热、呃逆、夜不安、睡眠障碍,所以当时我就考虑应该用这个方子。

王清任为什么写了这么多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的症状?我认为他一定是把这些症状都治疗了一个遍所以才总结出来的。在我看来,王清任是一个典型的实战实效派,是一个实战家、实践家。

《医林改错》里有这样一段论述:“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那些医生开方子有有效的、有无效的。那些有效的方子一定是亲自实验过的,那些无效的方子、还吹的很神的方子,就是别人说好就觉得好,但是从未真正实践过,只是自己揣摩而已。

然而接下来必须要讲的是,对《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比较熟悉的同学可能就会有点疑惑了,因为在《方剂学》中对血府逐瘀汤的解读说,该方由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桔梗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

而我们在《中医诊断学》教材指出,血瘀证在临床上会有很明显的症状表现,大概有疼痛、肿块、出血、色脉改变等表现,具体如下:

1.其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处不移而固定,常在夜间加重。

2.肿块在体表者,常呈青紫色包块;在腹内者,可触及较坚硬而推之不移的肿块(称为癥积)。

3.出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

4.可见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或皮下紫斑,或肌肤甲错,或腹部青筋显露,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皮肤显露红色脉络)。妇女可见经闭,成为血崩、漏下。舌质紫暗或见紫斑、紫点,或舌下脉络曲张,或舌边有青紫色条状线。脉象多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于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血瘀并没有这样的描述,难道《中医诊断学》中的血瘀证和王清任笔下的血瘀证不是同一类?如果是,又该怎么解释?

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中医诊断学》中讲到的上述症状,是非常非常典型的血瘀证表现,如果已经看到这些症状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血瘀。而王清任在血府逐瘀汤中讲的血瘀症状是并不明显的血瘀证,其实这也是伟大的王大夫提醒大家,当遇到他笔下所述的19种症状时,你也要想到很有可能是血瘀证。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更好理解了,如果一个人本身是个坏人,但是他刚开始还没到杀人的地步,你觉得他是不是坏人呢?当他真的杀人了,你突然发现他就是坏人,这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但是他杀人前依然也是个坏人,只是还没有干出来明显的坏事来。所以王清任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在血瘀证还没有非常明显让人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你了那19个症状就有可能是血瘀证。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分析一下血府逐瘀汤。方子由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桔梗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它实际上是由两张方子加减组成的,第一张方子是四逆散,是由柴胡、枳壳、甘草、芍药组成,它的作用是调和肝脾、疏肝解郁。第二张方子是桃红四物汤,四物汤就是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桃红四物汤就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了桃仁和红花,它的功效是养血活血的。所以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其实也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了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进行了再创造,然而他的再创造的确是相当精彩,他加了牛膝和桔梗,这两味药加得很精彩。我们分析一下,牛膝是引血下行的,桔梗的趋向是往上的,所以牛膝和桔梗是一组一上一下的药,刚好疏通了人体的上下气机。同时,四逆散偏向于调节肝的疏泄,是调气的,桃红四物汤偏向于调血,于是血府逐瘀汤这个方子的整体思路就是把气血放在一起调,因为中医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从气入手调血,从血入手养气,以气行血,以血养气。而且,这个方子中的升降也是都有,比如,桃仁、红花是往下行的,柴胡是往外散的。桔梗是往上走的,枳壳是往下走的。所以血府逐瘀汤的功效就变成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什么可以行气止痛,是因为通过行气,把瘀化掉,瘀去则痛止,通则不痛。

通过今天我们对血府逐瘀汤的讲解,希望大家能进一步深刻理解血府逐瘀汤,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逐步扩大它的治病范围。

最后讲一下我个人的临床体会,我讲课绝对不端着、藏着、掖着,绝对是全盘托出,接下来就是更大的重点,划重点了,请注意了接下来是重点。在我个人看来,我在临床当中经常把血府逐瘀汤用于四大类疾病的治疗:

第一类就是血瘀疾病。如果有血瘀的话,就当然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如果他血瘀很明显,已经明显到了刚才讲的《中医诊断学》的地步了,那就是你闭上眼睛也可以用上血府逐瘀汤。

第二类是睡眠疾病。临床上对于很多的睡眠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从心来去安神,从心肾不交的角度来安神等等,如果依然搞不定的话,我也会尝试用血府逐瘀汤。

第三类是心理疾病。这个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当下很多人心急火燎的,经常急躁,以至于出现各种情志类疾病,这个时候同样可以用血府逐瘀汤。

第四类是胸部疾病。比如说胸口憋闷,胸口感觉发热等这样的情况,通过常规的调心治疗效果不好时,我也会用到这个方子。

好了,关于本医案的讲解就到这儿吧,接下是答疑时间,看大家有什么问题。

互动答疑:

1.老师,能否再讲一下方子中的荷梗?感谢老师。

祁营洲:简单说,荷梗的作用就是加强了桔梗和川牛膝这样一上一下的作用。我们曾经讲过莲是出淤泥而不染,荷梗它是一种淤中升清的药,它可以升清阳降浊阴。

2.老师好,如何理解方中的退虚热?感谢老师。

祁营洲:比如方子中的茵陈、青蒿、白薇,这三味药配在一起,就是退虚热的。它们退虚热的特点通通是从内往外透的,大家必须要明白,有瘀之地,可能就会有热,所以说我们要去透热,从内往外透是非常合拍的。

3.老师,第二张方中用了羌活和厚朴,羌活是往外升往外散的,厚朴是往下降的,为什么第一张方子您不用羌活?

祁营洲:道理很简单,因为开第一张方子的时候他的肺气不足,我不能用羌活去发表。而现在开第二张方子我发现他的肺气已经上来了,也就可以用羌活来发一下表了。

4.老师能不能再讲一下白术,就是要为病人养脾胃的吗?感谢老师。

祁营洲:其实用生白术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用白术来养脾胃,第二个目的是白术可以来帮助退虚热的。这里需要给大家讲一个理论,就是土可以伏热。

我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有农村的同学就很好理解,冬天很多农村都会烧炉子,白天烧炉子,晚上你想把这个火封了怎么办?往往是用堆土把这个火给封了。第二天早上,把这火一扒拉开,这火马上就又有了,还能起来。这就是生活中的土能伏火,它不是一棍子把火给打死,而是伏火的同时又给体内的阳气留下生机。

5.老师,夜间发热是不是除了瘀血之外,还可能是阴虚吗?感谢老师。

祁营洲:从阴阳理论角度来考虑,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同时白天的上午、下午还可以再分阴阳,其中上午是阳中之阳,下午是阳中之阴。本案中病人下午和晚上发热,也就是整个天地自然由阳入阴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发热其实血瘀的情况会更多。因为气为阳,血为阴,如果有血瘀,也就是阴瘀,本来瘀血郁滞在一起就容易郁而化热,又碰到了大自然当中阴气越来越盛的下午和晚上,当然雪上加霜,就更容易发烧。在我个人看来,下午和晚上的发烧,血瘀的概率往往大于阴虚的概率。

6.老师好,平时如果总是发无名之火的人,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方子来思考?感谢老师。

祁营洲:我认为完全可以从这个方子的思路去思考,这就相当于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当中所说的“俗言肝气病”和“急躁”,至少在我看来,对于发无名之火这样的人,血府逐瘀汤应该是一条思路,是完全可以去尝试的,当然如果你还有望闻问切的其他诊断来辅助你判断此人是有血瘀之象的,那么我认为你就完全可以用血府逐瘀汤。

(按:本文是我主讲的《祁营洲私塾》面授课程学员交流群中的其中一次课下分享,由学生陈桂、李妍、小红花、阿杜、刘书娟、曾潇、华夏、闫慧根据我的讲课录音整理成文。)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经感冒神方
祁营洲医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外感急症
荨麻疹,先养血!这张方子是大家手笔,学问很深,和你分享
腹诊
祁营洲医案:中药汤剂治疗痔疮便血
新冠医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