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看《一年级》2:教育男孩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湖南卫视《一年级》的节目已经播至第四期,孩子们的特点也更加鲜明,个性愈发突出。这期节目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竞选班长,父母和孩子都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同时也暴露出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成长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依然用可爱昵称代替孩子姓名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不要把父母的愿望变成孩子的愿望


 

  竞选班长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事情,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认真对待,孩子在这个过程也会得到自己的成长。比如“琳妹妹”的演讲准备,“小暖男”对自己优缺点的总结都会有他们自己的收获。但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的心态不对,或教育方式不当,好事情也可能会变成坏事情。

  在节目中,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通过当班干部来培养孩子的能力或改掉孩子的缺点。比如“小马哥”的妈妈就希望他能当生活委员,来改掉身上的毛病;“梓公主”的父母则希望通过竞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使她更胆大和坚强。



  但我看到也有父母把自己的意愿过多地转嫁给了孩子,比如“昊坨”的妈妈就表示在当班长的事情上,她的愿望比儿子更为强烈;而“西西”的妈妈更是直言当班长是自己儿时的梦想,她希望孩子能替代自己完成这个梦想。

  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期望的确会起到正面推动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影响着孩子的成就动机,比如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当父母期望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好时,孩子就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但父母不适当的期望同样会影响着孩子的焦虑程度。当父母的期望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过高的期望就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情绪。比如节目中“昊坨”就是在妈妈的逼迫下竞选班长,妈妈甚至威胁他如果不当班长,所有的玩具都别想要了,这明显使他变得焦虑不安。这时父母的期望变成了一种负能量,这会使孩子很难获得做事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产生挫败感,进而丧失做事的内在动力。

  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必然会过多干涉孩子的兴趣和决定,当孩子不断丧失选择的权利,把所有的事情变成了为父母而做,就会逐渐迷失自我,甚至长大后会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人生的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考上了大学后,天天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因为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被退学,包括一些清华北大的学生。

  所以,父母可以对孩子有期望,但要在合理的限度内,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你可以尝试激发孩子的兴趣,但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去威逼利诱。节目中“小苹果”的父母就做得很好,在对待女儿竞选班长的事情上,他们没有对孩子直接提出要求,而是每个人讲了自己当年当班长的经历与感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故事自然也就激发了孩子向父母学习的动力,而这种动机才是内在的、持久的。



  另外,在竞选班长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能过度代劳,比如“小马哥”的妈妈送给他同学每人一根棒棒糖,“昊坨”的妈妈给班里的孩子做蛋糕,“梓公主”的父母更是利用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给孩子拉票,这些行为会让孩子丧失做事过程中的主体感,也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父母完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来赢得比赛,比如“西西 ”就是通过表演魔术和唱歌来赢得了班长的竞选。


 

二、教育男孩需要更多的等待和耐心


 

  在对前三期节目的点评中,我已经提到了男孩与女孩有着显著的差异,而这期的节目更是把这个差异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节目可以看到,在竞选班长时,无论是“琳妹妹”、“小苹果”还是“梓公主”都能用流畅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竞选宣言,滔滔不绝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和愿望。而男生这边“昊坨”的生硬模仿,“小马哥”的吞吞吐吐,“小暖男”的细声怯场都说明男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与女生有较大的差距。



  研究发现,5岁男孩的语言能力仅相当于3.5岁的女孩,男孩无论是心理成熟度和语言能力上都与女生有较大的差距,他们在小学阶段整体处于劣势,表现不如女生,考试成绩落后,班队干部、三好学生也以女生居多。

  在北京市2008年“小升初”被推荐的优秀生中,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一些学校男女比例超过1:2甚至更高(罗德宏,2008)。对广东省301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许思安、张积家,2007),考试成绩排在前10名的学生中,女生显著多于男生,后10名的学生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在班级中位于前25%的学生人数,女生也显著多于男生,后25%的学生人数,男生显著多于女生。



  所以,父母和老师要明白男孩与女孩的差异,尊重男孩的特点,因性施教,比如“西西 ”在竞选班长时就巧妙地避开了语言上的劣势,用神奇的魔术和歌曲来赢得了班长的选举,这就是男孩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比女孩有优势的表现。但遗憾的是,男孩在语言理解、规则意识和情绪控制能力处于劣势,这让“西西”不能真正理解班长的责任,也不能完全领会老师对他的教导,最终导致他在当班长就不久就因为几次违反纪律而被“削职”。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强调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晚上学一年,因为这样才能缩短刚上学时与女孩的差异,给他们自信。


 

三、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


 

  在第四期中,除了竞选班长的事情外,最牵动网友心的可能就是父母离异的“小暖男”了,特别是微博上他惴惴不安地轻轻摇着被气哭老师的手臂,希望老师别再伤心时的照片,更是引得数千网友的转发。大家纷纷被他的懂事而感动,更为他这种懂事而心疼,因为他从3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吵架,然后就离婚了。正如实习老师陈学冬所言,父母不幸的婚姻让他的内心缺乏安全感,他用厚厚的一层防御墙来保护着自己,害怕去交流,也害怕去展示自己。所以他很害怕看到老师伤心的哭泣,或许老师的哭泣让他想起了妈妈的眼泪。


  看了懂事而让人心疼的“小暖男”,不由得让我再次强调一个观点: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父母要明白爱孩子,先从爱自己的另一半开始,给孩子一个温暖而充满安全感的家。如果夫妻关系恶劣,孩子就像残巢将破的小鸟一样,整日惊恐不安,很难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而父母又因为夫妻关系的障碍也很难对孩子做到共情和理解。恶劣的夫妻关系,最终成为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巨大障碍。

  节目中“小暖男”说3岁的时候,虽然他在睡觉,但是依然记得父母们争吵的事情,班主任心疼地问他为什么记得,他说:“我不知道,我就是记得……”这说明父母的争吵的情景可能会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内心,成为永久的创伤。许多父母自以为背着孩子争吵,他们就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孩子是研究大人的专家,他们都明白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

  根据《美国社会学评论》发表的一项研究,夫妻之间如果关系紧张经常争吵,则会影响孩子的阅读、理解、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孩子的数学成绩和社交能力就会比同龄人要差,而且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社交障碍,甚至有暴力和精神分裂的倾向。所以如果夫妻俩人的情感无可挽回,就不要因为孩子而勉强在一起,就像节目中父母也离异的班主任陈学冬对“小暖男”的妈妈所说的:“我的妈妈当年就非常非常的后悔,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她不会为了孩子而不离婚……”。

  心理学家Greene、Hetherington等在2003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中讲到,离婚对于儿童来说是痛苦的,但是在一个吵闹不断的完整家庭中生活,还不如在一个平静的单亲家庭中生活。离婚后的父母如果搁置分歧,在教育孩子方面相互支持,同样有助于儿童成长为有能力、稳重、幸福的人。而其他家庭成员、老师、兄弟姐妹和朋友也会减少孩子离婚所导致的痛苦。所以我经常说单身家庭的孩子需要代理父亲/母亲的角色,而节目中的陈学冬就充当了代理父亲的角色,在“小暖男”无人照料时陪他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周末。



  一个温暖而圆满的家庭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是任何东西都无可替代的,但如果婚姻真的走到时,父母也要好聚好散,并帮助孩子适应父母离异的生活。比如,要明确告诉孩子父母要分开的事实,让孩子更快地接受现实生活;父母应该一起向孩子解释离婚的原因,并让孩子确信不是他的错;要与孩子共情,对他内心的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做出回应;就算父母离婚,孩子的监护人也要给对方和孩子保持联系和相处的机会,这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从这点说,节目中“小暖男”的父亲还需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一年级》节目中的孩子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可爱的天性,也暴露出了我们教育上不足,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这也是为什么我关注这个节目的原因,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syxedu,提出你对节目的感想,也可以提出你们的教育建议或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年级小学生为了当班长,连家长都成为他部署的力量,审时度势的能力令人咋舌!
孩子太要强是好事吗?
教育男孩需要更多的等待和耐心
看了小学生竞选班长的内幕,我才明白为什么一定不要帮孩子当“班干”
如何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民主演绎 并非此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