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煎(服)用中药

 

择时服药

   “药到病除”是医生与病人的共同期望。但实际上,药到病未必除。原因在哪里?也许是中医生没有看准病,也许是中医生没有用准药。如果都不是呢?也许就是服药时辰不妥当。
很多人都听说选择时辰嫁娶、选择时辰落地基建房、分娩等。服药还要看时间?诸如这些择时辰图个吉利和方便。很多时候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很多人都说2005年是寡年,于是在2004年结婚的猛增,尤其是在11、12月份,如此之举对日后的社会保障、就学、就业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还有的孕妇赶时间出生猴宝宝,预产期没有到的便提前剖腹产,更是对下一代的摧残。择时辰服药,则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有益恢复健康的行为。
古人在服药时辰方面研究不少,经验不少。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日未出时吐之”的说法。几千年来,古人在服药时辰方面积累的经验、形成的道理对我们今天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
(一)
清晨或上午服用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应的,是一体的。清晨至上午太阳升起、气温上升,而这就意味着自然界阳气的上升和升发。所以,这个时候服药要不就是以药性借阳气的上升,要不就是借阳气的升发。上升就是向上升腾,升发就是向外发散。所以,最适宜这个时候服用的药物主要有四种:
(1)
发汗药。
发汗药是中医治疗表证的主要药物。什么是表证?表证就是外感病邪侵犯人体最初的阶段。表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者有汗不畅、脉浮。表证之时病邪还停留在表面,服发汗药可以防止外邪内传,并能祛邪外出、治愈疾病。上午时分,人体阳气倾向外和表,此时顺其而发汗则效果尤佳。金元时代医学家王好古说:“日午前,当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故曰汗无太早,汗不厌早,是谓善攻。”
(2)
涌吐药。
涌吐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其用药就是涌吐药,例如治疗头痛的葱根白豆豉汤、治疗疟疾的常山散等。刘河间运用独圣散涌吐风痰时说:“吐时辰已午前,……此时天气在上,人气在上,……故宜早不宜夜。”遗憾的是,现代几乎不使用涌吐法。医生将其置之高阁,病人一见呕吐就惊骇不已。虚不知,病人吐的就是邪气,邪气不出来,病怎么好呢?有一个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病人,发作的时候就眩晕,非常难受,但是,只要一呕吐,眩晕就减轻了很多,卧床休息一会儿也就好了。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点启发:采用涌吐法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
服用涌吐药治疗疾病是古人的宝贵经验。在金代医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中就记载了豆豉、瓜蒂、栀子、黄连、黄芩、牙硝、盐等36种具有涌吐作用的中药,并使用吐药治疗惊风抽搐、头痛、精神病等,甚至妇科的闭经、带下、不孕也治用吐药。另外,在《本草纲目》、《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中记载的参芦散、烧盐探吐方、通关散等都是古代有名的涌吐方。
(3)
益气升阳药。
益气升阳药以补益脾气、温补肾阳为主,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肾阳不足的病症。像胃下垂、子宫下垂、阳痿、手足冷等,多见于脾虚肾虚。
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针对脾阳下陷证,所创的益气升阳之方剂,都强调清晨或上午服药,认为此时服药“药必神效”。由于此时乃阳旺之时,用药则可使人阳气易达。如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参术调中汤等都宜上午服,温肾壮阳药则宜清晨空腹服。
(4)
祛水湿药。
水湿可引起机体出现例如水肿、小便混浊、大便溏泄、痢疾等病状,而且缠绵难愈。治疗这一类疾病就需要用到祛水湿药。例如治疗下肢水肿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的鸡鸣散,收编其方的《类编朱氏经验选方》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服药至天明,大便当下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气也。”,而现代多是凌晨空腹冷服。
明代名医龚廷贤用沉香快脾丸治水肿时说:“消头面肿,五更初用葱白汤送下;消中膈胸腹肿,五更初用陈皮汤送下。”虽然病位不同,引经药不同,但其服时均强调在五更初。五更初就是凌晨时分。
(二)
下午服用
下午时分,太阳开始西偏,自然界的温度开始下降,人体的阳气亦随之下降。这个时候服用下药,可顺气机向下的趋势而达目的。下药是中医“下法”的主要用药。当出现咳嗽气粗、痰多胸痛、心悸心痛、神昏、胡言乱语、心烦失眠、胁肋胀痛、腹胀腹痛、便秘、眩晕、阴部湿痒、尿频尿急等症时都可以辨证选用下法、选用下药。例如治疗便秘的脾约丸、治疗流脑的承气汤、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茵陈蒿汤等。
(三)
晚上或临睡前服用
晚上太阳已经下山了,自然界的阳热下降,而阴气上升,这个时候比较适合服用的药物有:
(1)
下药。
张子和在其《儒门事亲》“下剂”之中,方后服法均注明“临卧服”,如导水丸、禹功散、神佑丸。明代医学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也记载了大量入夜临卧服药,如下蓄血之抵当丸、润肠通便之脾约丸。
(2)
滋养阴血药。
阴血亏损,则阳气不能潜藏,心神失舍、相火妄动。以滋阴养血为基础的安神、降火、敛阳等方药均宜夜间服。夜间乃阴气旺盛之时,这类药物便可发挥效应,虚火自可归潜。
如金代名医刘河间治目痛方止痛散、李东垣治阴虚盗汗方当归六黄汤都强调在晚上服。再如中药熟地黄、何首乌、当归、枸杞子、白芍、天冬、麦冬、玉竹、沙参、百合、女贞子、旱莲草、石斛、桑椹、阿胶以及四物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等等,都最好在晚上服用。
(3)
安神药。
天黑了,阳热衰减,人体阳气也在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就有了睡意。如果睡眠不好,出现失眠症状,常常是因为人体阳旺不降。治疗失眠就应当降潜阳气。临床上治疗失眠的安神类药物,如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远志、珍珠母等,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就是借助天阳下降之力或者人体阴升之势而安神。
睡前服用安眠药早在宋代就由许叔微首先提出。他主张安神药应在夜间临卧时以姜汤送服。如辰砂远志丸、珍珠母丸。
(四)
发病前服用
发病前服药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发作有定时的病症。例如定时发热、定时头痛、定时出汗等。像疟疾恶寒发热交替发作,我们就应该在寒热发作前2小时服抗疟药。治疗五更咳嗽的药方麻黄苍术汤,李东垣主张“稍热临卧服”,截其未发。这有点像打仗,敌人没有来,我们就布下天罗地网,敌人一来,束手就擒。
(五)
依经脉病欲解时服用
依经脉病欲解时服药是服药时间中最绝妙的。其首创者就是医圣张仲景。他建立了所有的依经脉病欲解时的服药规律。
(1)
欲解时就是正气旺盛、疾病可能痊愈的时间。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2)
巳、未、申等都是古代的时辰术语。古人将现在的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每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从子时开始,子时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丑时为1点到凌晨3点,寅时从3点到5点,就这样推算下去。治疗太阳病宜上午9点左右服药,治阳明病宜下午3点左右服药,治少阳病宜凌晨4点左右服药,治太阴病可在晚上9点至凌晨1点服药,治疗少阴病宜在晚上11点至半夜服药,治疗厥阴病宜在凌晨1点至5点服药。
(3)
对于六经病中的急性病、危重证,则不拘时服。
在服药时间上,还有驱虫药在饭前服,消食药、剌激性较强的药物在饭后服。等等。
择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过:“早暮不合其时,不惟无益,反能有害。”曾经也有专家归纳总结了古人择时服药的三个意义:一是提高药效,二是减少不良反应,三是诱导人体节律恢复正常。择时服药顺应人体节奏的生理变化。如服时不当也会挠乱人体生理节律。如在阳气升发之时服用养阴药、泻下药,既影响人体阳气升发,又削弱药效,产生弊端。
所以,治病时最好能择时服药。其实,这也是“顺水推舟”。
择时服药有这么多内容,而且里面涉及到不少的药、方子和疾病,依靠大家自己来掌握,要求确实是高了一点。在这里介绍“择时服药”这么一个巧妙之处,就在于提醒大家,在拿到了药方后,记得问医生一句:我这个药最好是在什么时候服用?医生由于工作忙,可能会疏忽服药时间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提醒他。这也是“择时服药”对我们所起到的最主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药是治病的宝贝。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遵循法度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看到中药的神奇,才能得到中药给我们的帮助。

火候热源的选择

 煎药的火候: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中医常用文火、武火来表示。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没有火焰的火,温度上升较慢,水分蒸发得亦慢,古人有用鱼眼沸、蟹目沸等词来形容火候的微小。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较快,水分蒸发亦快。李时珍说:“凡一切补液诸膏宜桑柴火(即文火)煎之”。葛洪曰:“栎炭火(武火)宜锻炼一切金石药,桴炭火(其火候界于文火与武火之间)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古代医家对火候的选择是根据药物的性质而定的。


  煎药时对火候掌握的原则。煎药时火候过强,水分蒸发快,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亦易焦糊。火候过弱,煎提效果低。在药物未沸之前用武火急煎,沸后可文火慢煎,使药力尽出,尤其是滋补之剂,更应文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因为药物在水中浸一段时间后用武火加热,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使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沸后温度恒定,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媒量和煎煮时间成正比,若沸后再用武火急煎,煎煮时间缩短,药液容易煎干,药物有效成分容易破坏。若用文火缓煎就可避免这些缺点。

  选择热源的标准有:①热力均匀,又便于控制火候的大小;②尘埃少,能使煎药室做到清洁卫生;③既能遵照中医传统煎药经验,又便于大批生产。

  本世纪50年代开始,对汤剂煎煮方法的研究曾有过较多的报导。

  直火加热法:是传统的煎煮法。它的优点在于煎煮火候容易控制,煎出量易掌握,能做到药物的先煎后入,且保持传统特色,但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药液易焦化又不卫生等缺点。

  多孔式水浴式加热法:该法煎药温度低于100℃煎煮时间长,不如直火煎煮所得药液质量好。
  蒸笼蒸药法:直浸出物较直火为少,一般只能为直火煎药量的80%~90%。

  砂浴煎药法:该法升温快,温度亦均匀。但耗能为直火的2倍左右,浪费能源。

  硬气煎药法:其煎出液质量相当于直火条件,不存在煎液焦化的缺点。该法适合大型中医院煎药室使用。

  高压蒸汽法:采用此法得其药液质量优于直火煎药,煎出率高,操作简便。但对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间串味问题不易解决,也难以做到药物的先煎后入。

  夹层锅蒸汽法:能避免药物间的串味,便于控制药液得量,温度高度调节方便,能符合传统煎药习惯,亦不存在直火煎药的缺点,为有希望的煎煮方法,但对药物成分的浸出率还不如高压蒸汽法。

  一般认为,高压蒸汽法与夹层锅蒸汽法的效果基本相同,优于直火加热法。其它方法均存在一定缺点,有待深入研究。
  解放军163医院药局对中药的直火煎煮法、高压蒸制法、蒸汽加热煎煮法进行了研究。对水总浸出物的比重、单项中药汤剂主要成分、单项中药汤剂折光率及PH值进行测定,作了单项中药汤剂的抑菌实验、药理实验,并作了加压煎煮实验。认为三种煎煮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无特殊差异,但各有优缺点。
煎煮中药应注意的问题

中药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着疗效的好坏,在煎煮中药时要特别注意下列问题。  
 
  首先是浸泡,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将药材浸泡30分钟,使其软化,然后再加热煎煮,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至于应该加多少水,要根据用药量而定,一般以水面超过药物少许即可,使每剂每次煎成的药液在200毫升左右,为儿童煎取的药量要少,而对热性病者,煎取的药液要适当多些。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了,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煎煮中药的时间也因药性而有所不同,如解表药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左右,以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药煎好后要趁热将药汁滤出,每剂药一般只煎两次。  
 
  还有,要记得金石介壳类中药需先煎,如龙骨、石膏、牡蛎、磁石、龟板、鳖甲等,宜先煎半小时左右。而另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藿香和钩藤等却要后下。易于沉底焦化和糊化、难以过滤的药物,如赤石脂、青黛,可用纱布将药包好或装入纱布袋内,再放入锅内煎煮。凡贵重、数量少和挥发性强的药物,如珍珠和三七不需煎煮,只要将药物研成细末,再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即可,而对人参、鹿茸等,为了减少损失,加热煎煮。有些胶、糖类药物(如阿胶和饴糖)溶解后粘度较大、泡沫多,煎时会结底焦化,并影响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所以也应该将这类药物溶于已煎好的药液中。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药物,如肉桂末,最好是将其制作成片,放入有盖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泡后服用。
煎药并非越浓越好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煎的时间长些,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都煎出来,溶于汤里。其实,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
  实际上,煎中药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饮片中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析出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其次,过分浓缩的药汁又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浓效果越好。煎中药时,药液应保持一定的“量”
煎煮的次数和煎煮时间

中药应煎煮几次?一般认为以煎煮两次为宜。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因为生药浸入水溶液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硷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它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因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若生药内部有效成分与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药外部有效成分与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时药物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新的溶媒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两次或三次。著名医家张锡纯很重视药物的第二次煎煮,他说:“富贵之家服药多不用次煎,不知次煎不可废。”


  有人通过各类药材,几个品种不同规格以及复方的煎煮次数的煎出程度的比较观察,结果看出实验为例的单味药和复方的第一煎和第二煎占煎出率的70%~80%,而第三煎和第四煎占煎出率的20%~30%,说明中药汤剂一般煎煮二次是合理又是必要的。但煎煮次数过多并非是好事,因为有的药物有效成分经过长时间加热会使其分解、水解,在溶出的同时,也会破坏药效。

  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中药煎好后,其煎药液在通常条件下,能保存多长的时间呢?

一般汤剂保存不应超过2天期限。

所以汤药煎好后,在一天内服完为好。
煎服中药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中药汤剂是中药传统剂型,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除要注意煎煮时间、火候、用水量、特殊煎法、温服、冷服、忌口等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忌用热水煎煮
  如果直接用热水煎煮,中药才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的浸出,也阻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正确的做法是先把药物用凉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后(30分钟左右)再煎,这样有利于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浸润、溶解、浸出。现在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自来水,它既不是天水类(雨雾雪水),也不同于地水类(江湖河水),而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水。为了保证对水的消毒。自来水必须含一定量的余氯,而水质较差的地区,余氯含量更大。氯是较强的氧化剂,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作用。由于凉开水已煮沸过,余氯都已挥发,这就避免了余氯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作用。同时,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生水中钙和镁的重碳酸盐分解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药材中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沉淀的机会,使药汁中有效成分浓度提高。所以煎煮中药以凉开水为好。

  二、警惕假煮沸现象
  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而温度达到100℃是煮沸的标准。但有的药液在远未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了,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理化现象。如皂甙等化学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产生大量泡沫。汤剂中如配伍有紫菀、款冬花、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它们在煎煮过程中也易产生此种现象。判断药液真正煮沸的标准是温度而不是人们常识里那种产生泡沫的表面现象,未煮沸的药液,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浸出,在临床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引起其他问题,因此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三、合理服法
  中药服法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疗效,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必须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服药合理可使体内保持均衡、持续稳定的血药深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现在比较普遍的服法是将头煎、二煎分服。这样做笔者认为不合理,因为头煎药有效成分浓度均较二煎为高,特别是含有易挥发成分和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二煎中其成分含量其微。由于药物含量有差别,直接造成药物血药浓度的起伏,使药物作用忽强忽弱,有碍于疾病的治疗。正确的做法应是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液混合后,根据病情分次服用。
煎煮前药物的浸泡和加水量

煎煮前应将药物预先浸泡湿润。因为植物性中药大多数是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厚度。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产生渗透压,有效成分便渗透扩散到药材0~30分钟后第一次煎液的抑菌直径为17毫米,第二次煎液为15毫米,而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抑菌直径为15毫米,第二次煎液为14毫米,即未浸泡的第一次煎液只能达到浸泡后的第二次煎效力。所以在煎煮前应将药材进行冷水浸泡。

  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一般对药、叶、茎等类药材为主的复方药剂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

  煎药的加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药多水少,会造成“煮不透,煎不尽”。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稍一蒸发药汁即干涸,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被破坏;药少水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药液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

  中药材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显著差别,一般为药物重量的5~10倍,个别的如胖大海可达20倍,因此,煎药用水量,要根据药物的用量及质地而定。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轻松其容积必大,吸水量多。质地坚实,其容积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叶、全草及其质地轻松的药物,其用水量大于一般用水量。煎煮矿物、贝壳及其它质地坚实的药物,其用水量应小于一般用水量。

  传统经验,将饮片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度,第二次煎可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这是一种行之方便,亦易掌握的加水方法。

  按每克中药加水约10毫升计算,然后将计算的总水量的70%加到第一煎中,余下的30%留作第二煎用。

  根据煎药时间长短,水分蒸发量之多寡,中药吸水性能之大小,以及所需药液收得量等,来具体掌握用水量。

  所以,应根据煎药时间长短,水分蒸发之多少,药料吸水性能的大小及药液得量等几个因素来确定加水量。
  有人研究煎煮中药加水量的计算公式:

  Q=W×K+R+T×V
  式中 Q—加水量
  W—原药量
  K—吸水量
  T—煎煮时间
  V—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
  R—药液得量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加水量,是比较麻烦的工作。首先要做大量的试验,以便求出每种药材的吸水量,才能列表备用;其次在煎药火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测V值才有意义。实验证明,一般掌握每分钟平均蒸发量为15~20毫升比较适用。但必须在一定的容器中及一定温度下操作,条件变了,计算出的Q值就无意义。所以, 上述计算公式仅适用于有大量煎药业务的单位。

  煎液量应根据每付总药量来确定。一般是煎液得量愈多则煎出率愈高。但药液得量受服用量所限,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界限。有人从实验数据确定,当煎液量为1:4时,两次煎液可以得到70%~80%的煎出率,如将此液量再浓缩成1:2时,即可便于病人服用。

  有一研究单位进行了87次炉火煎药,以实际用水量记录,按统计学的方法,求药重与耗水量的相关系数,得出以下用水量的计算标准:

  第一煎=100毫升×药重(两)+150毫升+服用量
  第二煎=服用量+200毫升
  本计算式适合老秤1~8两药物,直火加热煎药应用。加热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准,遇药物吸水率过大或煎煮时火力过大过小时,可按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加水量。

  临床医师所要求的服用量一般以150~300毫升之间,小儿酌减。(中药浸泡方法)
中药材的特殊煎煮方法

有些中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方可产生最佳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

  (1)先煎 先煎药一般加水400至500毫升,用武火煮沸1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一般药物中,将水加至适量时,继续煎煮。先煎的药物大致有:生石膏、寒水石、磁石、代赭石、白石英、紫石英、生龙骨、蛤壳、生石决明、瓦楞子、龟板、鳖甲、龙齿、豹骨、鹿角、水牛角等矿物、贝壳、骨、甲、角一类及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的药材。另外,还有乌头、商陆、生南星、生半夏等毒性药材,久煎能缓和毒性。


  (2)后下 后下药一般应在煎药结束之前5-10分钟放入为宜。后下药大致有薄荷、砂仁、肉豆蔻、沉香、肉桂、广木香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另外还有钩藤、大黄、番泻叶、徐长卿等不能久煎的药物也适宜后下。

  (3)包煎 即是把药物装在砂布袋中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的药物大致有葶苈子、车前子、蚕砂、旋覆花、滑石粉、六一散、青黛、马勃、生蒲黄等含有粘液质、绒毛和体轻易漂浮的药物。

  (4)另煎 另煎取汁后倒入药汤中服水。另煎的药材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燕窝、银耳等贵重药物。

  (5)烊化 即将胶类、膏滋类、糖类、或无机盐类药物于其他药煎得的药液(去渣)中加热溶化成液体剂型。烊化的药物有:阿胶、龟板胶,鹿角胶、枇杷叶膏、芒硝、玄明粉等。

  (6)兑服 将液体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煎取汁液,兑入服用。兑服的药物有:竹沥、姜汁、鲜藕汁等。

  (7)冲服 对于贵重药物或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宜研粉冲服,如羚羊角粉、犀角粉、水牛角末、珍珠粉、沉香末等。
中药煎药概述

 病人请中医看病后,吃的多数是中药汤剂,汤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汤剂是将炮制加工后的各种中药材,经过中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的巧妙配伍后所配成的药剂,加上水置于有盖的煎药器具内,加热,藉水滚沸煎熬而撷取它有效成分的液体制剂。现代中药剂型中以汤剂最大,一般汤剂饮片销售量约占中药50%左右。
  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等特点外,还具备液体制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种药物的配伍作用。
  汤剂按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1. 煮剂 是用一般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物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煮剂浓度适中,具有吸收快,奏效迅速,作用强的特点。
  2. 煎剂 是将经过煎煮去渣的药液,再经加热浓缩所得的液体剂型。煎剂加热时间比较长,药液的浓度高,能减弱药物的毒性。
  3. 煮散 是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药剂。煮散具有节省药材,便于煎服等优点。近期对中药煮散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有新的发展。
  4. 沸水泡药 是药物经过沸水浸泡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沸水泡药,频频饮之,又称饮剂。沸水泡药加热时间短,温度比较低,药物味薄气清,擅于清泄上焦热邪。
  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中药的煎法历来都很讲究,如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我们必须重视中药的煎煮。那么怎样才能煎煮好中药呢?这就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煎药的沉淀物该不该扔

 煎得的一碗中药汤液,其色棕黑,其状混浊,其味苦涩。放温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状沉淀物。因药材饮片本身具一定颜色,煎后药液呈棕黑色,人们以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对其苦涩味,因为人们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认识基础,即“良药苦口利于病”,故对药味之苦,并不视为坏事,却大有苦中有乐的心境。对药液的混浊之状,是好是坏,茫然者众。至于碗底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到底是加点水搅混眼之,还是干脆弃掉,则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勿小看,直接关系药效。


  为了确定对中药煎得的汤液在碗底所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是服是弃,现将黄连与甘草共煎所能出现的情况,作个大体介绍,则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连素等生物碱,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这两类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在用水煎煮时能够由中药饮片中溶出,两种药共煎时,各自进入水中的黄连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颖粒状固体悬浮于煎液中,使煎液变混浊,如果将此煎液放置,则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状物。有人做过实验,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正确的作法,还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著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黄连素属生物碱类化合物,即具碱性,而含生物碱的中药较多,如乌头、附子、麻黄、防己、贝母、苦参等,甘草酸属酸性物质,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亦还有不少,如大黄、乌梅等,当一个处方中,有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又有含有机酸类成分的中药,这类处方中药物共同煎煮所得药液,在服用时,对碗底所出现的泥糊状物,同样以再服人为宜,另一方面,生物碱类化合物不仅能与有机酸尤其大分子有机酸形成难溶于水的盐类物质,并且能与鞣质甙类化合物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而含鞣质甙类化合物的中 药,就更多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阐明哪些药物间所形成的难溶于水的物质,是有效还是无效,但为保险起见,即为了确保药效起见,还是不要将泥糊状物弃掉,尽可能服人为宜。

  对于中药煎得的汤液,虽然古代医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产生水中难溶解的物质,或者说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产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已注意到,不能轻易除去所产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办法,其中就有药液过滤。目的就是让沉淀物进入药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仅用一层粗纱布或网布过滤。总之,喝中药汤剂,虽然较混浊,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图好看、好服而将中药汤液轻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为好。
中药煎煮前需要清洗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 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 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 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药物体积用量大小和煎剂质量的关系

 中药汤剂原料的制备有“咀”、“煮散”、“饮片”、“粗末”之分。最早的中药汤剂在煎煮时多作咀(咀是古代的制剂法,用口将药物咬细如黄豆大小入水煎煮)。唐以后将以粗末形式应用的汤剂称为“煮散”。宋金元时因战争的影响,药材缺乏,在当代医家如刘河间、张子和、朱丹溪、李东垣等提倡下,应用煮散以克服药源的不足。追朔文献,提高药物使用率的煎服散和冲服散,从《内经》、《伤寒》、《金匮》到《千金》、《外台》,就有了初步发展,至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惠民药局就进行了全面推广。明清以后注意到药物本身外形的美观,这样就开始了饮片,减少了煮散的应用。

  从“咀”、“煮散”改为饮片,在工艺上说是一种进步。因饮片外形美观,配方时易于校对。但饮片有一定的厚度,一定的大小,甚至有的用完物,通过短暂时间的煎煮,药物的有效成分往往不可能全部煎出而随药渣的弃去浪费了。如煎煮不得法,茯苓、淮山药之类煎后中心部分还是干的,大枣、党参煎后还是甜的。

  近年来,有些单位提出用粗末煎药,不但可以节约药材,而且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有人研究煮散,单方选用甘草,称取处方1/2量,粉碎成2毫米颗粒,与全量饮片在相同条件下煎煮,然后按照《中国药典》方法分别测定甘草酸含量,其煎煮效果如下。 煎煮方法

煎煮次数与效率
总煎煮效率(%)
1 2 3 4 5 6
全剂量饮片法
19.56 14.25 9.05 4.23 2.39 1.87 51.35
半量颗粒法
54.65 10.78 4.95 4.35 3.09 1.19 79.01
效率增加
2.79 0.76 0.54 1.03 1.29 0.64 1.54


  这是因为药物碎为粗末,药物的单位体积缩小,煎煮时与水的接触面增大,热力容易深入到药物内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就易被煎出。有人实验证明,大多数各类药材和复方的饮片,经过捣碎或粉碎之后,其煎出率的效果更好。如药材的质地坚硬、组织结构严密,则体积越小,煎出愈更多;质地柔软、组织疏松的药材,一般在粗末薄片规格的条件下,都可全部煎出。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经过300多例的临床实验,发现汤剂使用粗末煎服和散剂细末冲服,药效的使用率较汤剂饮片煎服提高了20%~30%。有人在实验研究中得出,用汤剂饮片量的1/3或1/2药材,称取后用小型粉碎机粉碎成如火麻仁或绿豆大(直径约2~4毫米大小),利用包煎,所得的药液质量与饮片煎服的汤剂相似。重庆的银翘散大都用粗末煎服,已故的北京中医研究院的蒲辅周等老中医在临床上常用煮散,治疗效果和病人反应一般都很好,亦有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证明,运用1/3量的汤方,碾成粗末,作煮散服用,并不减低临床效果。但不能把药材粉碎得太细,因为若粉碎太细,使大量的动植物细胞破碎,许多无效成分也被浸出,成品制剂容易产生沉淀。在确定粉碎度时,应根据药材和溶媒的性质而定,以水为溶媒时,粉末应粗些;以醇为溶媒时,粉末应细些。组织疏松的药材,如花、叶等粉末应粗些。组织紧密的根、茎类药材,粉末应细些。对含有大量淀粉、粘液质成分的药材,以切成饮片为好,因为这类药物的细末在煎煮过程中常积聚于容器的底部不能扩散,在直火(武火)煎煮下,容易发生焦化。

  为了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凡制备汤剂所用之药材,必须切制成饮片或粗颗粒,颗粒的大小以使其在煎煮时不成糊状为宜。

  饮片的厚薄应以药材的质地和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而定。从理论上讲,饮片越薄越好,此时水与药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有效成分渗出速度加快,浸出物质就越多,这是符合扩散定律的,实验亦证明,通过泻心汤总蒽醌的测定,粗颗粒可以提高复方汤剂主要成分的提取量。

  但是,实践证明,将药材切制成适宜大小与厚薄的饮片,比打碎成粗颗粒要好,因为切碎比打碎破坏药材组织细胞少,其杂质浸出亦少。有利于煎煮与滤过,保证质量。

  对药物的粉碎度要遵循:①对全草、花、叶及质地疏松的药材,其粉碎度对煎出率影响并不大,没有必要粉碎;②对于质地坚实的根、根茎、种子和果实类药材,粉碎成颗粒,既能提高煎出率,又能节省药材;③粘液质较多的药材,采用饮片煎著效果好。因为粉碎会增加药液粘度,不利扩散。

  那么中药用量的大小,究竟和煎药液的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关系如何呢?有人实验证实,中药处方用量过大,并不能按药量增多而提高煎出率的系数,换句话说,临床应用中药,如剂量过大又不讲究煎煮方法,药物的许多有效成分被破坏浪费了。再从药物的作用来看,在一定范围内,药物之浓度增加,则其作用每与俱增,若药物达到最大作用后,再增加其浓度,亦不能增加其作用,甚或达到相反的结果。
为孩子煎中药经验谈

孩子生病,有时服用中药效果很好。但有些年轻父母往往不会煎中药。煎药的方法一般应注意下面几点:

  1. 将药放入锅内,加入冷水适量,如有些药物随水漂浮起来,则可以搅拌浸0~20分钟后开始煎药。


  2.煎药时开始先用大火(武火)煮开后,用文火(微火)煮约15~30分钟,这样药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彻底溶解出来。解表药和清解药的煎药时间稍短,约10~15分钟;而调理和滋补的中药煎的时间要长,约20~30分钟。

  3.煎药一般要煎两次,总共要煎出100~200毫升左右,分3次服用。小儿服中药汤剂比较困难,就要求中药汤剂尽可能煎少一些,分多次服用。3岁以下的小儿一般一付药煎两次总计60毫升即可,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3次。3~7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次服30~50毫升,分3次服。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2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以上,日服3次。因为煎药是两次,而服药要3次以上,所以小儿吃药就不能像大人那样煎一次服一次药,而要将两次煎好的汤药合在一起后分三份服。

  4.煎汤剂时,所煎中药会有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和布包煎等多种要求,这时就需要注意按要求煎药。其中先煎药的煎法为:在煎群药前,先煎先煎药10~15分钟,再放其他群药,按要求时间煎药;后下药的煎法为:先煎群药5~10分钟,然后再放后下药入内;溶化药(或为烊化)的煎法为:用已经煎好的汤剂加热溶解需要烊化的药物,一起服用;冲服药的用法为:将煎好的汤药送服药粉;包煎药的煎法为:在煎药时,先用布(消毒后的纱布)包好先煎药后和其他药一起煎煮。
中药对食物的禁忌

1、水肿病人忌食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
  2、服发汗药忌食用醋和 生冷食物。

  3、服补药忌食用茶叶箩卜。
  4、热性病患者忌食用辛辣香燥油炸食物。
  5、阴虚阳亢,血症,时行热病,皮肤湿疮,痈疽等病人忌食辣味 食物。
  6、红肿热痛的外科疮疡忌食牛羊鱼蟹等食物。
  7、头昏失眠性情急 燥者忌食胡椒辛辣酒等。
  8、伤寒,温湿忌食油腻厚味。
  9、痰湿阻滞消化 不良,泄泻,腹痛忌食生冷食物。
  10、肝阳,肝风,癫痫,过敏,抽风病人忌食发物。
  11、肠胃功能弱者忌食粘滑,油腻等食物。
  12、中药有鳖甲忌食 苋菜,有荆芥时忌食水产动物,有蜂蜜忌食葱,豆腐,有灵仙忌食茶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正确煎煮中药就差最后一步了,赶快学起来!
煎煮中药有学问
老中医详解 煎煮中药六部曲
中医超实用指南 | 中药师教你如何正确煎煮中药,方显中药之奇效!
中药煎煮方法
老中医总结:煎煮中药的8个基本常识,你居然不知道?赶紧收藏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