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针灸之髓 博客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

八月飞龙

高树中,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临朐县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针灸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外治杂志》、《针灸临床国际杂志》、《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
  笔者临证近二十年来,宗扁鹊“医之所病病道少”和孙思邈“针灸而不药,药不针灸,皆非良医”之训,当针则针,当灸则灸,当药则药,且每针药并用以祛疾,内外合治以疗病,临床疗效满意,今不揣浅陋,介绍数病的治疗经验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俗称“面瘫”,古人多以风痰阻络立论,常用牵正散治疗,但临证用之,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现代医学根据面神经的发病部位,将其分为颅外型与颅内型(后者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有的还兼有听觉过敏和泪腺分泌异常),一般颅外型容易恢复,对颅内型病人,西医多主张加用激素治疗,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是:西医书中所言此病发病一周内不能针灸纯属“本本主义”,并无临床依据,误人不浅,最应破除;只要针药得当,完全可以不用激素治疗,加用激素治疗,反而会延长痊愈时间。
      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第一要辨经络脏腑,第二要辨外感内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项则下太阳。”颅外型面瘫多属外邪客犯经络,只有口眼歪斜者为邪客阳明,兼有耳后疼痛者为邪犯阳明少阳二经。颅内型面瘫情况较为复杂,只有味觉减退或消失者(临床发现,部分病人是双侧味觉减退或消失)证属外邪已由胃经影响到胃腑,因为舌能知味全赖舌苔,而舌苔乃胃气熏蒸而成,《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多属胃气素虚而复感外邪者。颅内型兼有听觉过敏或泪腺分泌异常者证属外感内伤相兼为病,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发病前除有感受外邪的病史外,多在发病前数天有生气发怒的病史,实属外邪兼肝胆郁火为患,这是因为少阳胆经入耳中,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的缘故。根据以上认识,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发病在一周之内者,一般10天左右即可痊愈,经治数十例至今尚未见不愈者。
      针灸基本处方是: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四白透颧liao骨、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翳风,合谷(取双侧),余穴均取患侧,留针30min,可加TDP照射,每日1次,翳风针后可加用艾条灸20min~30min。有味觉改变者必加足三里,有耳后疼痛或听觉过敏者必加阳陵泉,有泪腺分泌异常者必加太冲。颅内型者应配合中药内服,以杨粟山《寒温条辨》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双花、连翘、公英、蜈蚣、防风、荆芥;面瘫用升降散治疗,是已故恩师张殿民教授的独到经验,其中大黄宜用酒大黄,用量6g~9g,以大便每日畅行1次~2次为度。
2.牙痛
  我对牙痛的认识与治疗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到牙痛有火牙、虫牙(即龋齿)之分,许多书籍认为,针灸对火牙疼痛有较好效果,常有针入痛止之效,常用穴位有下关、颊车、合谷,被称为牙痛三要穴。风火牙痛,可针翳风,单用即有良效,胃火牙痛,宜针内庭,虚火牙痛必加太溪,而对龋齿牙痛针灸疗效则不理想;此外,因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可针合谷、三间等大肠经穴,上牙痛可针内庭等胃经穴;至于三焦郁火引起的牙痛,可针“耳门丝竹空,住牙痛于片刻”。
      第二阶段受叶天士“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的启发,认识到治疗牙痛还应分清是牙龈痛还是牙齿痛,前者应治胃,后者应治肾;前者针取牙痛三要穴加内庭,药用清胃散;后者针取太溪、大杼(齿为骨之余,骨会大杼),药用玉女煎(必用生地),可针可药,皆可应手取效。同时认识到,古代书籍中尚有许多宝贵经验待发掘,如治一牙痛病人,针之不效,用《惠直堂经验方》所载之“哭来笑去散”(川芎、雄黄、乳香、没药、生石膏各6g,火硝15g)研末吹鼻牙痛立止;十年前我自己患龋齿牙痛,遍用上穴针之不效,后用古书记载的睡前阳溪穴贴大蒜,晨起揭去,使之起泡的天灸疗法一次即愈,后用数人多效,方知龋齿不是针药适应症的说法不确。

第三阶段,发现了一个治疗牙痛的特效穴位――偏历穴。据《灵枢?经脉》记载:手阳明络脉遍历齿中,偏历为手阳明大肠经络穴,“龋”为其主病之一,近年来受此启发,发现牙痛病人偏历穴处多条索状物,且压痛明显,试治各种牙痛病人,尤其是龋齿病人,以双手拇指按压偏历穴,用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皆能疼痛立止;若按揉后再行针刺,其效更佳。至此益信《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诚属至理名言。此外,还治疗近十例每入暮时分(酉时,17时~19时)牙痛病人,只针太溪一穴,疼痛前半小时针之,留针2h,皆一次疼止。此因酉时属肾经主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故也。明此理,凡酉时病症(已经治疗酉时腹痛、酉时头痛、酉时痹痛等病人数十例),针太溪皆得痊愈。
3.麦粒肿
  一般多在太阳、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有一定效果。我遵循中医经络理论,凡上眼睑发病者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肩胛区足太阳经循行部位可见数个到数十个小红点,可用三棱针挑刺出血,以血变为度;下眼睑发病者病在足阳明胃经,可在足中趾趾腹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血变为度。用此法治疗麦粒肿一般1次~2次即愈,不必用药。
4.鼻炎
  针灸可取鼻通、迎香、印堂、通天、合谷,过敏性鼻炎可加飞扬;此外,我发现凡鼻炎病人,第五颈椎有明显压痛或有条索状物,常用斑蝥研末贴于此穴,4h~6h取下发泡,10d贴1次,连贴3次为1疗程。如此针药并用常收佳效。
5.复发性口腔溃疡
       外治方法有二:一是用吴茱萸10g,研末,醋调成膏状,贴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1d~2d换药1次;二是用细辛3g,研末,醋调成膏状,贴于神阙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2d~3d换药1次。内服中药可用《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加减,(《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有甘草泻心汤,一用炙甘草,一用生甘草,此其区别)药用生甘草10?g,人参6?g,炮姜3?g,肉桂3?g,黄芩6?g,黄连9?g,公英15?g,水煎服,连服20付~30付,也可用生黄芪30g,黄连9g,水煎服,或研末口服,每服3g,每日服2次~3次。
6.落枕
        宜分经论治。疼痛部位和压痛点在后项部者,病在督脉或太阳经,可针取双侧后溪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部;疼痛部位或压痛点在颈项一侧者,病在少阳经,可针取同侧悬钟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部。此法的关键有二:一是随咳进针,此法见于窦默《针经指南》,其作用既可转移病人注意力,减轻进针时的疼痛,预防晕针,又可宣散经络气血,提高临床疗效;二是进针后一定要活动颈项部,否则疗效不佳。应用上法一般1次~2次即可缓解,若配合颈项部位的推拿或刮痧、拔罐,疗效会更好,不必用药。
7.肩周炎
        我对肩周炎的认识和治疗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为外感风寒之症,针灸常取肩三针等局部穴位为主,再加TDP照射或拔罐,中药内服则以祛风散寒止痛类中药为主,但验之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第二阶段参考古今其他医家的经验,配合三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等远端腧穴,或运用全息理论取第二掌骨侧之肩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部分病人可有立杆见影之效,但仍有部分病人疗效欠满意。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通过苦读《内经》,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又有了两点新的认识与体会。经言:“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在五十岁左右发病,实属肝肾阴血亏虚,筋失所养,又复感风寒之邪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纯以实证论治自然疗效欠佳,此新认识之一。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针灸治痹之法,《灵枢?周痹》也有论述:“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结,转引而行之。”细读《灵枢》,始悟肩周炎之治法已详于“经脉篇”。综合《内经》所述,方知肩周炎之治首宜辨经,次宜审穴。当今临床许多针灸医生不分经络而漫治之,无怪乎其效不佳,所谓“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此新认识之二。
        根据以上体会,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先以针灸止其疼痛,其功能障碍治其标,继以中药内服巩固疗效治其本,每能应手取效,方知肩周炎决非难治之疾。针灸方法是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结合,只取一穴,若疼痛部位在肩前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针鱼肩穴(穴在鱼际穴下约0.5寸,第一掌骨侧赤白肉际,按全息理论对应于肩部穴处,可找到一针柄大小的条索状物,压痛十分明显.若疼痛部位以肩骨禺穴处为甚者,病在手阳阴大肠经循行线上,可针三间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二掌骨侧肩穴处);若疼痛部位以肩后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上,可针后溪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五掌骨侧肩穴处);若以活动障碍为主者其病在筋,可独取筋会阳陵泉穴,多取对侧,压痛点多在阳陵泉下0.5寸左右稍后方。取效的关键除随咳进针和活动肩部外,取穴准确和进针手法也非常重要,条缩状物和压痛点仅有针柄大小,一定要扎准;进针手法宜先直刺(针柄与掌骨侧成90度角)穿透条缩状物至掌骨,然后将针柄立起将针尖刺入条缩状物与掌骨侧之间,此时针感最强。

    以上方法只要用之得当,皆能针入痛缓或肩部活动立刻改善,一般针3次~10次即可。针后若配合局部阿是穴针刺拔罐,其效更佳。针数次疼痛缓解后可加用中药内服,药用山萸肉30g~45g,酌配桑枝、桂枝、姜黄、细辛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品,但配用药物只1味~3味即可,药量也不宜过大,以免喧宾夺主,反而影响疗效。考山萸肉一药,《本经》言其主风寒湿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补益之中大有条畅之性”,并创曲直汤治疗肝虚腿痛,即以山萸肉为主药,证之临床,不论肩痛、腿痛,凡属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痛者重用山萸肉皆有良效.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bbs.hx317.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bbs.hx317.com/viewthread.php?tid=87966&highlight=


针灸之髓

    作者:张世化 叶楠 黄一鸣

  笔者以为真正代表中医的针法,是《黄帝内经》中的针法和子午流注针法,而子午流注针法更是《黄帝内经》针法之结晶。因为子午流注针法是以《黄帝内经》针法为基础,再配合日月星辰运转的时间规律,再细分流注至六十六穴及八脉交会穴。而在整个针灸历史的发展中子午流注针法一直以民间,隐匿的方式流传的。它常被视为异术而在民间秘而不传,一直面临失传的危险。

  上月,在中央4套《健康与生活》栏目中介绍中医针灸,其中有黄龙祥教授及北京某医院针灸主任,当他们谈到针灸现状都摇头不语,这位针灸主任说现在针灸不景气的状况,与收费较底有关系。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老百姓都喜欢价廉物美的治疗手段,如果你的针法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那么大家都要抢着来针灸治疗,那样就不会有不景气的状况出现。而针灸不仅对一般常见病有显著疗效,对内科疾病同样有突出效果,且治疗范围极广。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针灸的精髓,那么你就能治疗许多疾病。许多朋友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对当今五花八门的针灸方法无所适从。盲目的学习各种所谓的新针法,但在临床中疗效却并不显著。所以笔者认为要将针灸水平真正的提高,首先必须要对针灸有宏观的了解,要对针灸发展的整个历史有所了解。要真正知道针灸的根蒂源于《黄帝内经》,我们应以《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治疗方法为准绳,并作为衡量自己水平的唯一标准。有了这种尺度,我们才能正行无问,不会被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的自创针法所迷惑。但笔者也不反对创新,而这种创新应是对《内经》中的针法完全融会贯通基础上得出的新的体会和见解,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犹如张仲景之《伤寒论》是从《内经,热论篇》中发展而来,这就是真正的创新。针法也是如此,自创的针法在其治疗过程中仍应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通过望问闻切,辨证施治,并有独特疗效的针法,才是创新针法。笔者认为一个好的针灸师,在诊治过程中,首先治疗思路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局部。其次下针取穴少而精,再有补泻手法运用得当,掌握火候。最终通过调经络,补气血使阴阳平衡来取代药物,同样使病人恢复健康。

  经络切诊在临床上的应用桂亮中医传统切诊内容源自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凡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切循经络是针灸家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循经取穴的必用方法。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讨论到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方法有“审、切、循、扪、按”五种方法,审即包括审视和审度二层意思,审视是观察,审度是分析。观察体表经络色泽络脉等异常,来分析是何经脉病变。切,指切侯全身体表经络的“动脉”处,包括三部九侯等部位。来分析疾病虚实。循,指循摩,推压体表经络及循行部位,了解经络有无结节,索条样肿物疼痛变化。扪,指用掌面接触患者皮肤表面,比较各部皮肤有无温度差别。按,指按压体表穴位,特别是各经脉五腧穴。故只有把这五种手法结合起来运用才能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是何经络病变。而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如内部脏腑有变化,必反映在经络表面上。在运用经络切诊方法来诊断疾病,经络反应有三,一、可见酸,麻,痛,木,沉,坚,紧,温,凉,肿及陷下等反映。二、可见如筋,如索,如节,如小锤等反应。三、可见气行如电击式,蚁行,水流,蠕动,热流,凉流等反应。以上各经脉之切诊有一重要原则,即“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并且需要辨症切经,而运用切诊所反映出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最佳穴位,对疼痛性疾病,往往一针见效。且每次针后,其反映点可能上下随经脉移动。可在原反映点下针,再取现在反应点下针截取,使邪气无路可退。现举一医案来论证经络切诊之效。彭某某 女 62岁患者于晚上上门牙剧痛,用一般止痛剂无效,求治,笔者在手足阳阴五腧穴及原穴切循,发现在双手阳明大肠经偏历穴有压痛,便取偏历(双侧)行透天凉法,过五分钟牙痛便止,留针半小时,起针后不再复发。


近年来针灸之术虽名声响誉世界,但国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针道渐亡。原因之一便是师承家传的绝学少了。扁鹊从学于长桑君,学成后,长期在民间行医,足遍当时起齐,赵,卫,秦等国。兼长内,外,儿,妇各科,根据群众需要和习俗担任各科医生。正是这些历代师承游医将中医一代代传了下来。而现在学校规范化了,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但中医却要灭亡了,传不下去了。刘教授认为,原因在于不能盲目学习西方教育模式,中医传承有自己的特色,要注重经典著作。许多大学生博士生,没有几个人能读完读通《内经》《伤寒论》。现在一直讲继承发扬中医,其实我们连继承什么都不知道,又怎能发扬。真正的中医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明白了道理,然后再寻师访友。孟子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乃学术精华。故寻师承即学其学术精华与经验,尔后才能登堂入室。

  笔者十分注重针灸研究理论与实践,曾游访许多城市,拜访各地名家师承。钻研历代各家各派针法的特点,终有所悟。笔者认为针灸疗效成败关健在三个方面,即辨证,取穴,手法。辨证的关健便是熟读经典,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望、闻、问、切来分析内脏功能的盛衰,经络的虚实。而大家在研读经典《内经》时,因医理深奥,往往忽略对运气七篇的学习。其实七篇大论包含了中医整体恒动观,气化论,正邪论,求属论,辨证论治等内容。不仅仅是推算五运六气,而是中医理论的高度概括,与《内经》一脉相承,密切相连。其中病机十九条更是辨证论治的准则规范。因此放弃运气七篇学习,实际也就放弃了内经的学习,放弃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就根本不能算是懂中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以六经名篇,即昭显六气性质,而六气病变,又构成六经为病的证型,故伤寒六经,即六气。天有六气,人秉之而有六经,六经出于脏腑,脏腑各有一经脉,游行出入,得阴阳二气沟通,进而循经达手足,表现出交合结果(三阴三阳之标),由此形成脏腑经络的气化系统.由此可见张仲景如不深明《内经》及五运六气要旨,就不可能写出《伤寒论》这一伟大著作。

  笔者以为辨证,取穴,手法这三法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根据《内经》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相反相成,矛盾统一规律变化,就自然引出配穴的方法,即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小言之,不过是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古人对自然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规律的高度总结。沈括《梦溪笔谈》卷七一:医家有五运六起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皆不验。熙宁中,京师久旱,祈祷备至,连日重阴,人谓必雨;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次日果大雨,是对湿土用事,连日阴者,从气已效,但为厥阴所胜,未能成雨。后日骤晴者,燥金入候,厥阴当折,则太阴得伸,明日运气皆顺,以是知其必雨。因此推算运气必须灵活应用,不可胶于定法,更不可认为是不科学。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知道物极则变物转为化的道理,才能真正灵活运用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中有关岁运岁气计算方法及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气候对人体气机的影响及变化,生灭消息,皆有其规律.而中医认为天道的运行都有其规律性,潮水涨落都可计算定时。天人相应,人体气血自然也有盛衰开阖的规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六经病的欲解时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由此进一步说明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与自然界时间周期变动的同步及息息相关的规律性。子午流注就是根据人体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按照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一取穴意旨,以取得最佳疗效,这就是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及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山西陈述堂为了对经络流注进行科学研究,曾经运用经络探测议对六十六穴连续不停探测十昼夜,结果证明,开穴闭穴都是气血高涨和衰弱点,证明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科学性。笔者十分推崇北方单玉堂单氏子午流注针法,单氏根据五运六气规律独创一,四,二,五,三,零法,补子午流注先天之不足,实在是前无古人。并且在治疗取穴时,必先开时穴,再开病穴,体现中医整体观,先立于了不败之地。笔者师承南方殷铁珊一派,在求学间,问老师如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五运六气及子午流注。师曰:五运六气不可拘泥,须灵活对待。子午流注须谨候其时,迎之随之。天道变化无常,气血流注全赖五谷营养,故可取守中,贯一之法。笔者认为如果二者相结合可达到奇正相生,标本兼治的疗效。

  子午流注针法取穴皆在五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如何灵活应用五腧穴,关键在于悟出五行生克变化,才能守规矩脱规矩。另外如运用五行配穴法与其他配穴法混在一起,经气必不能按五行生克运行,会影响针灸疗效。当年窦汉卿即是运用五门八法,治百病而无不愈,以针术闻名于世,为针灸医学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手法的好坏也是直接影响五腧穴应用疗效的关键。治病效果必须在辨证正确,取穴精准的前提下,手法运用才能显现疗效。如果辨证错误,取穴不合理,手法再好也没用。所以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 笔者在研究各家各派针法,发现唯有单氏一脉针法独树一帜,悟阴阳之理,明气化之机,深得《内经》《伤寒论》之旨。单氏在手法的运用中,特别注重呼吸与补泻的结合。认为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息数,令鼻中吸气,口中呼气,病家自觉温热。当泻之时,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病家自觉清凉。余初以为语多夸诞,非敢信以为真,及运用在临床上,始知确切不移。而笔者老师殷氏认为,手法精要处非口授心传不可,笔者现总结了几个特点:一 殷氏认为治病无非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故手法只有补和泻。平补平泻只适合虚实证候不甚明显,病势较缓的病证,临床上较少用。而对于重证或久病,必须补泻分明。特别在治疗内科疾病时,运用五腧穴必须补泻分明才能显效。二 在进针治疗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进针——静以候气——气不至催气——得气-——辨气补泻,气至病所——留针,静以守气——间歇行针——针下气和,方可起针。每一阶段都要细心体会,经云:迎之随之,以意合之,针道毕矣。汉郭玉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言也。三 烧山火,透天凉是针灸治疗过程中显效的反映,不可刻意追求,欲速则不达。针灸最终疗效是针下气和,邪去正安。手法补泻精华奥妙处,须耳提面命,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四 反对轻刺激是补,重刺激是泻。反对以神经学说研究经络。如果片面崇拜西医,从解剖观点视之不见,就认为不科学,一笔抹杀,否定其意义是错误的。决不能因为在现代医学知识范围内不能科学地解释其内容,就说它不科学而怀疑其作用。正如只知道血而不知气,想观察经络实质是不可能的。殷氏针法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只取四末,奏效颇速。若以神经解释,诸多不合。轻重刺激,非补泻之根本。在针刺手法中有九六补泻,九者子阳,六者午阴。九有少阳老阳之数,六有少阴老阴之数。如病家体虚行补法,可行少阳老阳之数,也可行其倍数,反之亦然。故补有轻重缓急之分,泻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岂能以刺激量来衡量。五 治疗须因人而异,注重各人体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伤其正气。如:太阳病有中风伤寒二证,即是各人体质差异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病特色。

  子午流注针法是历代名师传承下来古典针法,至今还没有一种针法能凌驾于其上。它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细秋毫”的针法。此针法必须灵活运用,才能疗效显著。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碰到问题不是考虑自己的知识是否缺欠,反而怀疑针法是否真实有用,这种定式思维是错误的。需深研五运六气,了解古代天文学,对五行生克变化了然于胸。比如必须知道五行变化可化为五五二十五种配法,穴位开阖转化,阴阳变化等等。正如《标幽赋》中指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妙要。以上是笔者研究针道的一些心得体会,都是师承家传之精华,一脉相传。上承内难,旁及百家。历代针法皆不出此范围。今载录于此,惟恐古法失传,针道灭亡。有缘者遇针,特指引方向,取其精华,使针灸这一古老传统医术能继续一脉传承下去。

  中医针术之颠峰——《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传统中医的发展,是经过历代医家授受相传,才使《内经》的学术传承下来。《内经》的学术思想,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后世学术发展的最大基础。因此《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根源,更代表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水平。《内经》著作中的内容,文字简要,含义广博,理论深奥,意味深长。因此对于《内经》的学习,我们要深刻地精心体会它,搜求它的微意与隐意,掌握它的重要精神,才能获得全面的了解,得到《内经》的精髓。按照这样的方法态度去钻研,往往会得到很大的成就。因而在各个时代中,都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才,如周代有秦国医和,汉代有淳于意,魏国有华佗和张仲景,都是能够精通《内经》这门学问的医家,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都继承了《内经》的精华,更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学术得到了发展与进步,但究其根源仍然离不开《内经》的理论基础。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也是从《素问,热论》篇中丰富和发展而来的,他将《内经》中的脏腑,经络,气化学说等内容有机的融合,进而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张仲景的这一伟大创举,不仅仅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若非深得《内经》之旨,便不可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以《内经》的理论依据来分析疾病,以《内经》的取穴法则来配穴,以《内经》中的补泻手法来调气,这样你才是一名真正的中医,才真正达到中医的最高水准。而任何违背《内经》理论与实践的方式方法,虽然它可能花样百出,但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医。例如从取穴的这方面来看,《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而在《内经》中的其他大量篇幅中皆有何病证取何穴主之,例如:《骨空篇》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此类取穴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因此是否有必要再去发展新的穴位?难道我们现在所用的穴位还不多还不够吗?我们取了很多穴位还是没有疗效,为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运用《内经》的取穴方法去治病?是否真正读通了《内经》去治病?是否按照《内经》的补泻手法来调气。我想如果你真正读通了《内经》,取穴治病应该是游刃有余了。现在一直在讲继承发扬,我们真正已经继承了《内经》的精华了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发扬。如果继承了,你也已经达到了中医的颠峰了。让我们再来谈谈针刺手法,在《内经》中以大量的篇幅记述了针刺的手法和操作技术。书中以候气,守气,调气,辨气诸法,论述了针刺得气的重要性,提出了气至为故的原则,并强调“气至而有效”是针刺临床提高疗效的不二法门。《内经》要求“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指出了在针刺过程中要根据病人形神,气色,脉象等变化,来治神守神,调神,移神,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对针下感觉变化有详细的描述,《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解,终始等篇则对得气的存亡得失及其性质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内经》中提出了迎随,徐疾,呼吸,开阖补泻等方法,为后世针刺复式补泻方法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其实后来发展的所谓复式手法完全把《内经》中的手法,加以整理套用,加上许多新的名称来掩人耳目,故作神秘使后学者无从下手。其实在《内经》中已经将手法完全讲透了,只是没有人能认认真真去理解《内经》中的手法,被许多手法名称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笔者想告诉大家,没有一种手法能超越《内经》对手法的描述,任何手法都是从《内经》中变化而来的。笔者一直认为《黄帝内经》虽然文字简要,但意义深远,是纲领性的总结,而后世学术的发展犹如扩写,将《内经》中一些文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发挥,再加以补充完善,从而形成了新的流派,其实这也只是《内经》的一个分枝而已。

  而在历代各家针法中子午流注针法与《内经》的关系犹为密切。子午流注针法,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脉经》篇《营气》篇都有记载。《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内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与可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由此可见在《内经》中已经有子午流注针法之雏形,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后至南唐何若愚才明确的将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因此子午流注针法其根源来自《黄帝内经》,它将《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营卫,日月星辰,气血,时间,手法全部融合在一起,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详见拙著《金针探秘》一文。如果我们完全将《内经》各篇结合在一起,前后呼应来研究,你会发现子午流注针法是整部《黄帝内经》的结晶,更是《黄帝内经》之升华。因此不要认为《内经》已经过时了,或者自以为已经看过了几遍,觉得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认为自己应该再学习一些新奇的疗法。从古至今历代名医都以注解《黄帝内经》为自己的荣耀,将自己的一生临床心得体会都注入在《内经》的注解中。因此《黄帝内经》是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研究的,而且我保证这个金矿你一辈子都开采不完。如果你能认真刻苦钻研,《内经》中的宝藏也将会使你终身受用。

  金针探秘三

  《黄帝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源泉,更是一部针灸巨著。后世针灸学术发展皆源于此,且《内经》虽文字简单,却能执简驭繁,返博为约,通一毕万,是纲领性的总结,代表了中医针灸之颠峰,故《灵枢》称之为《针经》。在针灸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代名医辈出,为中医针灸历史写下光辉的一幕,。如果《内经》时代为中医针灸医学发展的第一高峰,那么,宋金元时期就是中医针灸的第二高峰,其主要体现在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及名医辈出,呈现出百家争鸣,万家齐放发展的辉煌时代。然而,到了清代针灸学开始衰落。清代著名医家中竟没有一位为针灸专家,而统治者竟然下令永久取消针灸一科,究其原因针灸之术易学难精,从汉魏各种学术皆秉师承、重家法,针灸尤是如此。而医家皆重于药而轻于针。在《内经》中只有十三方,至张仲景《伤寒论》才开辟了中药与针灸治病的典范,使针,药二法用于临床相得益彰,因此针灸的普及运用远比汤药历史悠久。解放以后,中医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1956年吴焯仙先生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图以后,中医针灸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针灸理论实践专家,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验案。但在文革中,针灸的研究受到严重的影响,后1978年后,随着中医学的复兴,针灸学再度受到重视。近几年,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及老一辈针灸家的相继去世,使针灸学又陷入了低谷。虽然现在各种针法琳琅满目,花样百出,但都不是《黄帝内经》中流传的针法。其实我们连《内经》中的针法都没有研究透,又有何资格去发明创造?没有继承,又何来发扬?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悲哀,更悲哀的是我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学了一些所谓的某某针法,还沾沾自喜,却不知正误入歧途。长此以往,真正的中医针术《黄帝内经》,必将失传,直至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自《针灸中国》:金针探秘
金针探秘之王道针法 | 百草居(原华夏中医论坛)
微信读书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五期 周易与针灸
杏林赠书|7本针灸必读名著推荐
[转载]天乙神针与经络感传(幽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