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恍惚吃不下也睡不安,这可不是“中邪”,没准是患了百合病!

小编导读

生活中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如果看到有人神志不清、恍恍惚惚、不食不寐,经常会怀疑其是“中邪了”,还经常有找和尚道士来做法的情节。其实,有可能是“百合病”在作祟!这个病名是不是听起来很陌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治?一起来看看——


百合病,中医病名,是一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其症状有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等。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

百合病,最早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其病因病机通常有:发于外感热病之后;情志内伤;房劳所致;体质因素。

[诊断]

1. 多见于成人。常有急性热病或其他重病病史,或有长期情志失调的病史。

2. 精神恍惚,神情不安,默默不语,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寝食不安,如热无热,如寒无寒,诸般不适,莫可名状,并有口苦、尿黄、脉细数等症。

3. 可有原发病的某些症状和检查的相应改变。

百合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百出,临床上颇难辨识。辨证时应掌握本病恍惚迷离、不能自主的特点,结合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征象,于无定中求一定,始能临变不惑,抓住重点。

[治疗原则]

百合病是阴虚内热,特点为正虚夹实,且虚多邪少。因此,治疗既不能一味滋补,亦不可单纯祛邪,正当以甘润、甘平、甘淡为治疗大法。临床常用百合地黄汤,发挥百合、地黄等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寓消于补,寓攻于守。

  • 辨证论治

1、阴虚内热型

[症状]精神、饮食、行动异于常人,如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饮食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精神恍惚心烦,或自言自语,日苦,尿赤。舌红,脉微数。

[治法]清心润肺。

[处方]百合地黄汤加味。百合30g,生地黄30g,生牡蛎20g,花粉15g,石斛15g,糯稻根15g,知母12g,浮小麦30g,甘草6g。

单方验方:甘百栀地汤。处方:炙甘草9g,浮小麦30g,大枣7枚,炙百合12g,生地黄15g,首乌藤18g,鸡子黄2个(分冲),栀子6g,淡豆豉12g,莲子心3g,郁金12g,石菖蒲9g。

2、痰热内扰型

[症状]精神、行动、饮食皆失常态,头痛而胀,心中懊恼,卧寝不安,面红。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

[处方]黄连温胆汤。黄连10g,法半夏12g,陈皮6g,竹茹2g,枳实9g,茯苓12g,知母10g,瓜蒌仁10g,甘草6g。头痛者,加菊花12g;热盛伤阴者,加百合20g,生地黄20g。

单方验方:除痰安寐汤。处方:北柴胡10g,法半夏10g,炙青皮10g,枳实10g,龙胆10g,栀子10g,淡黄芩12g,竹茹12g,制南星6g,珍珠母60g(先煎),礞石30g(先煎),合欢皮15g,首乌藤30g,葛根30g。

3、心肺气虚型

[症状]精神、行动、饮食皆若不能自主,自汗,头昏,短气,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舌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益气安神。

[处方]甘麦大枣汤合生脉散加减。浮小麦30g,大枣5枚,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百合20g,茯神15g,酸枣仁12g,龙齿30g(先煎),甘草6g。

单方验方:

①明志汤(许成吉等《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处方:石决明30g,草决明30g,远志15g,蝉蜕15g,生牡蛎15g,川芎15g,蒺藜15g,菊花25g,荷叶10g。

②柔意汤(许成吉等《中国中医秘书大全》)处方:炙甘草6g,大枣6g,白芍6g,淮小麦30g,牡蛎30g,百合12g,生地黄12g,龙齿12g(先煎),黑芝麻12g,麦冬9g,柏子仁9g,竹茹9g,合欢皮9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合病的治疗方法,百合病怎么办,百合病用药
百合病
老中医治疗百合病医案大全
浅谈百合病的治疗,这些方子疗效不错
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动不动就难过想哭,失眠做梦,是抑郁症了吗?”经方大师黄仕沛说:真未必!(中奖名单在里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