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卫的思考 |金融行业十年IT基础架构变更风云

前言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厂商的官方观点。文中所有图片,均已做过征询。此外,本文只授权红帽官方公众号进行转载。


金融行业的战略意义

笔者关注金融行业的IT发展,已经有很多年了。当然,主要是金融行业的基础架构层。金融行业由于对IT基础架构依赖程度高,向来是IT公司的必争之地。从经验上看,任何一家跨国IT公司,在中国国内扩展业务时,必然会投入大量的兵力,进攻金融行业,以期在金融行业占据垄断优势。可以说,得金融行业者得天下。当年的IBM、甲骨文、Cisco、EMC以及后来的vmware无不如此。同样,当一个跨国的IT公司衰落的时候,金融行业也是它最后退出的行业。


金融业IT基础架构变化

从2006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金融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金融行业的IT架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IT基础架构的变化与应用的发展,是互相推动、相辅相成的。早年间,高度集中式的应用,就比较适合于运行在纵向扩展能力很强、稳定性非常高的IT基础架构上;而随着分布式应用的普及,应用更要求底层架构的横向扩展能力,而对单机/单实例的稳定性要求,反而没有以前那么苛刻;而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互联网应用的分布式、去状态化做的很好,它们要求底层基础架构弹性扩展、动态伸缩能力。


2006年-2011年:UNIX时代的谢幕-X86虚拟化的崛起

早年小型机之所以如此盛行,首先说从时间上看,小型机要早于x86服务器出现。在早期,由于小型机的硬件、操作系统、驱动,甚至应用,都是由一家或者某几家厂商提供的,所以,它的兼容性非常好、稳定性非常高,很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金融行业。在2006年左右,基本上只有一些外围的应用会考虑放在x86服务器上,稍微重要一些的应用,都会放在小型机上,尤其是数据库。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短短的几年后,小型机的衰落,竟是如此之快。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从2011年开始,IBM的小型机销售额,开始大幅下跌。而随着SUN被甲骨文的收购。以及甲骨文宣布不支持安腾芯片,某种意义上讲,直接葬送了惠普小型机的前途。而在最近,Oracle宣布不再发型新版本的Solaris。

小型机时代的落幕,X86服务器(在金融行业)的崛起,真的要感谢X86虚拟化技术。虚拟化中的高可用,在线迁移等特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早期x86服务器的稳定性相对差的缺点。而随着X86处理器性能的迅猛发展,所以在2010年左右,很多银行的外围业务,都已经迁移到x86加虚拟化的环境中。而目前,金融行业小型机承载的应用,基本上只剩非常核心的业务系统或核心数据库。


下图是2008年-2010年上半年X86虚拟化服务器的出货量。

下图是2011年-2015年X86虚拟化软件销售额变化:

2010年:OpenStack的出现

Openstack的第一个版本Austin是在2010年1月发布的。Openstack的出现,直接拉低了很多IT公司,进入云计算行业的门槛儿,虽然openstack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管平台(红帽的云管平台是CloudForms)。截止到现在,真正在生产环境上实现了IaaS云管平台的金融客户,并不是非常多。大多数金融行业客户还是开发测试云。但毋庸置疑的是,云计算在金融行业会越来越普及。


2014年:开源软件在国内发展的新契机

2014年,银监会发文要求银行逐步实现IT技术自主可控,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开源软件,国内的发展。

谈到开源软件这件事上。实际上,目前很多IT厂商的做法是:利用开源社区的代码,经过自身深度加工和定制,来做自己的闭源软件的生意。并且自行增加和修改的代码,往往并没有反馈回给开源社区,这实际上与开源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开源的很大一个优势,在于它依托于社区来实现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产品功能创新和迅速迭代。而被大量修改过的开源代码后而形成的软件产品,实际上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闭源软件,又享受不到开软件的优势,并且将会与开源社区走越远,到最后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关于这一点,丝毫不用怀疑纯开源软件在金融行业的可用性和稳定性。(红帽的企业级Linux解决方案在全球各大银行早都在运行很多年。)

而随着开源软件的普及。以KVM为底层的虚拟化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来了。红帽,华为,华三都有基于kvm的企业级虚拟化。如果说以前的IaaS云管平台,主要对接vCenter即可。那么现在的IaaS云管平台,必须能够对接异构虚拟化,甚至openstack。


IaaS平台提供的资源,主要是基础架构资源,也就是一个或者多个虚拟机。我们知道,用户申请虚拟机的目的是去进行应用。所以说,IaaS与应用还是差那么一层。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把应用软件打包在虚拟机模板里边,然后在申请虚拟机资源时,将进行应用部署。但这样带来的问题,不熟的时候,参数传递往往不是很方便。其次,通过虚拟机来实现PaaS不仅底层架构重,并且实现弹性扩展复杂度太太高。


2012年:Docker的兴起

在2012年的时候。docker发布了。从市场角度,与虚拟化不同的地方是:当年虚拟化在金融行业的发起和推广,主要IT厂商来完成的。而目前金融行业客户,对Docker的探究,主要是自行发起的。为什么这样?这一方面得益于开源的优势,厂商与用户信息对称。更总要一点是,Docker可以与客户的应用走的很近。


从Garnter的分析报告来看。容器分别有四大应用场景。PaaS、微服务 、Devops、批量运算。在当前,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利用容器来实现容器云,或者运维开发一体化了。而在金融行业,有的金融客户走的比较快,已经实现了容器云,甚至大型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始研究容器。可以说,容器是未来IT基础架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到目前为止,可能有人还在质疑容器的稳定性可用性,就像当年在2010年之前,置疑X86服务器无法替代小型机承载数据库一样。科技的发展,终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未来金融行业客户要构建的云管平台,应该既能纳管以虚拟机为核心的IaaS平台,还能够管理以Docker为核心的PaaS平台,最终实现开放式的混合云架构。


金融行业客户IT基础架构10年变更风云

如果将将金融行业10年IT发展之路,用一组图描述,那将是:


第一阶段:2006-2008年左右,一些金融行业客户开始测试vSphere虚拟化,随后在生产上部署。

第二阶段:2012年左右,一些金融行业客户开始测试OpenStack以及基于KVM的企业级虚拟化,随后在开发测试环境部署。这个阶段,很多客户都在去小型机化,即U2L、U2VL。

第三阶段:随着虚拟机数量的增多,很多金融行业客户关注虚拟机的编排和部署和应用的批量部署。当然有很多工具,如puppet,chef等。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Ansible诞生了。

第四阶段:2014-2015年,金融行业行业客户,开始尝试将少量外围应用放到公有云上。近两年,随着AWS在国内的落地以及阿里云的兴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客户在公有云上部署应用。

第五阶段:2015年-2016年,金融行业客户的研发部门开始研究容器,并探索其可用性。其中包括容器云和Devops。

第六阶段:能够纳管异构虚拟化和公有云的云管平台越来越成为方向,也是金融行业客户构建云管平台的要求。

第七阶段:2017年,某金融行业客户利用红帽的解决方案,实现同时纳管IaaS(vSphere、OpenStack)和PaaS(Openshift)的混合云管平台。而横跨IaaS PaaS的混合云,将是接下来几年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八阶段:SaaS平台。金融行业的SaaS多见于Fintech。如微众银行、金服侠等。

而如果将将金融行业IT基础架构十年发展之路相对应,红帽有全套基于开源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开放式混合云,也就是红帽的Redhat Cloud Suite。

更为关键的是,在整套方案中,红帽不会锁定客户。整套方案,全部是基于开源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联:金融私有云系统架构,包括云资源管理平台(IaaS)、云集成开发平台(PaaS)、智能支付终端平台!
我把“云计算”讲给你听
企业级云管理平台的架构实现与落地实践、趋势分析
私有云新格局:易捷行云和其他云
红帽企业Linux发布十周年
微服务架构云化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