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剧干货||怎样建立故事的“核心设定”?(万字长文,精透解析)



↓↓↓↓↓↓↓↓↓

编剧与剧本  导演与制片

编剧之门  半镜奇谈

编剧剧本资源站  漫画家进阶指南

小说写作教室  半镜写作学院


中国为什么拍不好有『世界观』的戏?


其实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故事创作者,甚至没有建立起『世界观』的概念。请点击—》免费领取|《世界电影》36年大合集(绝版珍藏!极其珍贵!)


为什么电影必须要有世界观

中国人有的都是『江湖』。但江湖是什么?


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世界或者江湖,放在文字中,有时是难以察觉的,因为人捧书阅读,是一种消遣,读者只要找到共情的地方,产生共鸣,就算成功。请点击—》编剧必修:800部中外经典电影剧本,限时免费领取!


一本书可以打开,合上,放下,阅读无数次,直到读完。


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半张脸大的一页纸上1000个字,可以包含三五百个主角的名字。


文字只是引导,读者可以放纵想象。所以文字会更注重代入感:只要读者能够喜欢主角,代入到故事中去即可。


在书面前,人是主动的一方,具有绝对优势的一方。


电影不然。


2个小时的电影,人要驱车去到电影院,从出门,开车,停车,买票,入场,到观看,散场……看电影不只是娱乐,更是一种仪式。观众来到新奇的电影院,与许多陌生的人一起,是要参加一场宴会的。


所有人的坐姿一致,动作一致,保持观看的方向一致。



电影屏幕上,人的头脸是正常人的十几倍。观众注意力,也会是十几倍。


观众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这个故事的最终,所见即所得。


电影必须要能将观众“束缚”在电影院,座位上。


所以电影必须要呈现给观众以惊喜、大场面、让人叙说和共情、分享的东西。


一本书的定价是30元,一张电影票是60元,但是观众对电影的要求,要远远超过2倍,因为观众投入的不只是钱,而且是时间、精力、感情和更高的期待。


安静、全黑的电影院,手机静音,场地封闭,观众对电影既投入又审视,即亲近又保持距离感。


观众像坐在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中,更像是坐在一艘安静的宇宙飞船中,是另一个世界。


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又好像不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希望通过那一张巨大的屏幕上,看到一个什么故事?


电影必须首先把观众带入到自己的世界中,所以电影必须要呈现世界观。



不论它是否是奇幻、武侠或者都市,言情。对世界观的要求,是显性,也是隐性的。


相比于小说,代入感还要排在其次。


世界观首先是时间、地点、人物

其次是故事

世界观是什么?


它首先是时间、地点、人物。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以《长城》为例,它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时期,每六十年,有饕餮出现为乱,为了阻止饕餮祸乱神州百姓,建设长城,建立各种兵种,并在长城上研制黑火药,各种杀伤性武器等,以应饕餮袭击。


这时,有来自西欧的盗匪一伙,要寻找黑火药牟利,被契丹人追杀,误打误撞来到长城,被关押时恰好饕餮袭击,战时立功被释放并一道与长城兵士作战。


不料,人类在进化,研制各种高科技,饕餮也在进化,学会了人类的兵法,明着攻打长城,暗地里却挖穿了长城,前往宋朝京师汴京。


西欧盗匪与长城兵士乘坐热气球赶到汴京,与饕餮大战一场,最终用黑火药炸死了饕餮之王,消解灾难。


世界观出来了。时间大致明晰,但没有特定性,因为放在任何时代都行;地点大致明晰,但也没有特定性,放在任何国家都行;人物呢?也没有特定性,谁都行。


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架空故事。


它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物都可以完成这个故事,甚至于把景甜的女将军换成任何一种人设都不违和。


这个故事有完成的价值吗?



有,因为世界观不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世界观本质上还是要发生“故事”的,这就是霍格沃茨如果没有《哈利·波特》,中土大陆没有《魔戒》,就只是神话,还不能成为文化一样(当然,单纯的世界观能做到《克苏鲁神话》的地步也很了不起)。


正邪大战的剧情主线是立得住的,人兽大战那就更好,中国一向缺这个。而且围绕长城的攻防,进攻防御,冲突的呈现和解决都斩钉截铁。这样展现斗争的极佳舞台,说明首先《长城》这个创意是立得住的。


世界观的“核心设定”

那么,我既然通过“人兽大战”这个点来吸引受众,就要着重在这一点上下功夫,那么“饕餮”就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


饕餮是什么呢?


奇幻小说中常说的“核心设定”。


《魔戒》的核心设定是魔戒,《哈利·波特》是魔法,《终结者》是穿越,《哥斯拉》是哥斯拉,《速度与激情》是赛车,《行尸走肉》是僵尸,《火影忍者》是忍术,《进击的巨人》是巨人,《007》是间谍,“东宋”的核心设定是无尾箭,《大白鲨》的核心设定是白鲨,《暗算》的核心设定是密码。更不必说漫威和DC中的设定。世界观某种程度上,是围绕核心设定而生的,非核心设定则无以故事,无以世界。核心设定是一个原子的原子核。是种子。


所以核心设定其实不只是奇幻小说才有,几乎任何类型故事,都有它的世界观和核心设定。


饕餮作为核心设定,也立得住。它行动有规律,每60年出现一次;有背景,是神制造出来惩罚人类贪心的;它有金手指,饕餮之王用声波控制饕餮;它有破绽,用箭射眼可以杀死,用黑火药可以炸死,用磁石可以令它听力受损,继而避免听到饕餮之王的命令,而令威胁丧失;它们内部有自己的“风格”,比如喂食;它还足够凶恶,足够有型。


但是,饕餮起到核心设定的作用了吗?使得这个故事产生如果不是饕餮就立不住的唯一性和特定性了吗?


没有。



把饕餮换成哥斯拉、大白鲨、金刚、僵尸、野人、异形、野牛、巨人,这个故事依然能够成立。


这说明饕餮体现得不充分,没有与故事和世界发生更密切的,不可割舍的联系。


换言之,世界是在核心设定的基础上产生的,拥有共同的基因,但《长城》,世界观是世界观,核心设定是核心设定,故事是故事。皮肉骨是分开的,不能成为一体。


这是“混搭”。这种混搭曾经有过两次呈现,一次是《无极》,一次是《封神传奇》。


饕餮所达到的作用,不过是令故事产生紧张感,令画面好看而已,此外,便流于形式,简单地符号化了。它不够巨大,不能如哥斯拉般通过外形就达到效果;它过于简单,甚至不如《九层妖塔》中的怪兽;而解决它的方式不够唯一(射眼、磁石、黑火药、七天之后自动退返),也不如《进击的巨人》,只要斩击颈后肌肉。


一个蓄水池有一个孔时,释放的水流最大最猛,戏剧冲突就应该有这样的效果,千山之水从一孔流泻。


但解决饕餮的出水口有四个。


逻辑是世界观的基因

同时,饕餮作为核心设定,过于注重其“杀戮”的单一功能,没能发掘得更多。饕餮既然象征贪欲,那么饕餮为什么六十年一轮回,是因为朝廷乱政,苛捐杂税,人民怨气所积?人心不古,人性贪婪?还是因为其他?


为什么七天之后就从人世间返回?


返回后的饕餮去了哪里?


……


围绕核心设定,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体系,进而形成的一个世界,一整个审美。一种文化。


而其作为有生命的世界,基因就是逻辑。围绕“核心设定”的种子,以逻辑才可以生成世界这棵大树。


逻辑就是用经验、智慧、想象、专业知识作出的推导。


在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背景下,如果产生饕餮,人类将如何应对?


一个核心设定不难,时间、地点、人物、故事不难,难就难在逻辑上。同样一个核心设定,也可以产生不同的世界观;同样一个核心设定,在同一个世界观上,可以产生许多的故事,良莠不齐。


优与劣,高手与低手,全部都在“逻辑”上呈现,没有任何秘密。



“凭空”诞生不了一个世界,围绕“核心设定”的世界,必须具有它的逻辑。


但逻辑本身其实不是世界观的逻辑,而是一种普适的法则,是核心设定在一个常情世界中的种种投射。


一池水,你投入一颗石子,必然产生波纹。波纹就是逻辑的具象。


你投入两颗石子,波纹与波纹相撞,这就是“复杂”的逻辑。


上面说过,核心设定立得住,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立得住,但是逻辑立不住,所以这个世界也就立不住。


饕餮有什么不同于哥斯拉、大白鲨、金刚、僵尸、野人、异形、野牛、巨人的呢?


其实是有的。


饕餮象征的是贪欲。这是饕餮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独特基因。


贪欲的正面呈现是什么呢?


是取舍。是“抉择”。OK,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了。古今中外,抉择永远存在。


那么围绕着“饕餮·贪欲·抉择”,就要设计一系列的细节组成逻辑链。比如男一要寻找黑火药(继续做贼但是发财)和要协助将士守城(不能发财但是可以自我实现),就不能兼得;男二在黑火药和守城时选择了黑火药逃走(男二其实是男一的另一种镜像化呈现),之后又被擒住,面对成为英雄的男一,男一又必须要作出选择:是要黑火药,还是要朋友(影片也确实提出了,但是向饕餮的有意指向不够),主角的选择是朋友。那么饕餮的为祸世间的意义就得到了升华,饕餮失败了,人类胜利了,但饕餮的警示意义又达到了。人类又可以无私地生活六十年,慢慢累积贪欲,到六十年后,贪欲达到临界值,饕餮再度进攻人世间。


每个人都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作出唯一的选择。如果什么都想要,那么饕餮就会产生新王,再度为祸世间。


这种升华,并不刻意。



这才是一个好故事,一部好电影该有的。也是《长城》本来应该有的深度和高度。


所以《长城》有逻辑吗?


几乎没有。


因为饕餮的产生,对这个已经存在的世界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它只是促生出长城而已,而长城本身实际上又不是饕餮催生出的,是为抵御外族入侵而建,是孟姜女哭倒过又重建的长城。。


饕餮60年为祸一次人间,长城是为抵御饕餮而建,无影军是为守护百姓而建,但是饕餮对无影军的影响,几乎不能体现出来。


对比《冰与火之歌》中的守夜人,看他们的誓约: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 

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 

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 

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 

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 

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 

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 

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 

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野人和绝境长城对人的影响,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



《长城》呢?也有同样的歌谣,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与其说是弘扬中国文化,不如说是偷懒。


投资1.5亿美金的《长城》会没有资金把这些细节琢磨透?只能说明,对“世界观”的细节压根不重视而已。


最能体现一个世界的,是它的空气

对比一下《冰与火之歌》中的绝境长城和《长城》中的长城,再对比一下野人对绝境长城的进攻和饕餮对长城的进攻,会发现什么?


质感不同。


尽管一个只是电视剧,另外一部是投资更高的电影。差距依然极为明显。


绝境长城:

中国《长城》:

《冰火》野人攻城:

《长城》饕餮攻城:


就不跟《魔戒》做对比了,太欺负人。放两张《霍比特人》:



最能体现一个世界的是什么?


是空气。


每个世界都有它不同的空气。


核心设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逻辑、细节……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空气。


《行尸走肉》,它的空气简单概括,是废土和末世中求生存,《哥斯拉》的空气是破坏和杀戮,“东宋”的空气是秉烛夜游的忧患意识,《哈利·波特》的空气是另一个我,或者说,是“可实现的我”。


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看到的并不是它的基因,甚至也不是长相,而是他的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等于一个世界的空气。


一个人的气质能遮掩吗?不能。一个世界的空气,当然也不能。


《长城》的空气是什么?喝酒,吃肉,鼓掌,旗帜鲜明,人海堆砌起来的大场面,但大都是虚有其表,呈现出来的,是仪仗队,而非军队,是人海,而非高潮。


空气也是审美,是风格。


《长城》是一部具有“贪欲”的电影

世界观其实不只是建设,而首先是破坏,是舍弃。


我们看看《长城》的世界呈现。


要呈现饕餮来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呈现战争的残酷性,那么长城的呈现就不能太脆,太浅,看上去像空心砖垒成的长墙,或者是在旅游风景区里做成的迷宫和长城,它要有质感,有沧桑感,六十年前,饕餮的破坏,要在城墙上留下印记。必须要舍弃那些所谓“看上去很美”的东西。


那么在呈现场景时,刻意加入的仿佛蓬莱仙境一般的美感就要舍弃。


那么五色无影军就要更深入一些,而不只是标签,美型。


那么几位主要将领的美型要舍弃,要更凝重,甚至于唯一一个稍有亮色的“王军师”也要变化,而应选择一个见证过六十年前饕餮之乱的老人。



饕餮攻入汴京之前,长城呈现得越艰苦,越凝重,后来汴京的繁华与文明就越能作出对比,饕餮的破坏,就具有越强的对比性。那么主角一行对饕餮的战斗就越具有必要性,越扣人心弦。


但是导演几乎完全坚持了自己一贯的呈现风格,不合时宜地呈现出自身认可的审美,忽视了调适。


什么都想要,所以什么都肤浅。


也可以说,该呈现的不呈现,不该呈现的努力呈现。


饕餮进攻汴京,首先要呈现的是百姓的和乐,是市井间的生活,是汴京的文明和风土人情,而不是金碧辉煌(但甚至就连这一点都没有呈现出来)的皇宫,和皇宫中的昏君和佞臣。


因为饕餮要攻入皇宫时,观众想到的是:


感谢饕餮,把这些昏君佞臣吃掉吧。吃掉就天下太平了。


那么马特·达蒙、景甜一行人的出现,反而坏事。他们作为主角的正当性就几乎被完全剥夺了。



取舍不当。


比如我要呈现的是《长城》是打怪兽饕餮的,那么前期就应从这里做宣传,而不是一边要借用长城抵御外敌、孟姜女哭长城等品牌默契,一边又希望观众能够照单全收(笔者在听说张艺谋要拍摄《长城》后很长一段时间以为是要拍一个类似于《金陵十三钗》一样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从电影延伸到整个“项目”看。想要用一个低门槛,普适性强的故事走向国际市场,这个策略是好的,但是却放弃了它的深度,使得它成为一个“假大空的架空故事”,想要用大场面争取国内观众,又忽视了观众的进化,国内观众在多年来欧美大片的熏陶下,接纳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往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的时候了。


张艺谋是位好导演,拍出很多优秀的片子,但是在他最受非议的几部片子中,几乎全部都是对世界观要求特别明显,特别高的片子。


《三枪拍案惊奇》,4.6分。


《满城尽带黄金甲》,5.1分。


《十面埋伏》,5.5分。


《长城》,5.3分(迄今分数)


在张艺谋得分最低的5部片子中,只有《代号美洲豹》是“插队”,是5.1分。


张艺谋从来没有拍好过一部具有“世界观”的故事。


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好具有世界观的故事

张艺谋是中国最出色的导演之一。


拍不好有“世界观”的故事。


同样的还有陈凯歌,《无极》、《道士下山》、《赵氏孤儿》,也是拍一部毁一部(但其实《无极》是中国世界观电影的先驱,如今看来,还有不少可取之处)。


郭敬明一向具有很好的商业眼光,所以从《小时代》后,就开始推出最世作家群推出的“骑誓”世界观,但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并没有能够达到预期。


郭敬明自己主导的《爵迹》电影票房惨败,算是雪上加霜。为什么?


因为这个世界观看上去很宏大,其实仍缺少细节,缺少温度(先不提抄袭《Fate》世界观的传闻),换言之,郭敬明至少知道“世界观电影”好,但是打造一部好的世界观电影可能需要10000道工序,郭敬明只做出100道工序,就以为这是全部。


此外,很多人忽略了,欧美的世界观确实好,确实成熟,但是中国人要看的是东方美学下中国的世界观。


就目前看来,从2000年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发展到现在,西式的世界观没有成就一个。


而郭敬明从最开始就犯了无法扭转的错误,“骑誓”和《爵迹》,都是西式的世界观。


至于,其他大多导演,要么没有涉及世界观电影,要么一到“世界观”,就束手束脚,没有在其他领域时的得心应手。


为什么中国拍不好有“世界观”的故事?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最开始提到的,他们首先没有建立起一个“世界观”的概念。


其次自然也就没有了重视,没有了有意识的发挥。


因为一个世界和它上面发生的强有力的故事的形成,首先是基于一个核心设定,其次是在核心设定上,用严格的,严谨的,周密的逻辑推导出这个世界,如果世界观的概念就很模糊,又何来严谨的逻辑呢?


或者即便建立了世界观的概念,但是不重视,傲慢,用过去的经验指挥现在和未来。


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显而易见。


中国缺少“世界观”,这个锅首先大概需要“武侠”来背。因为中国的武侠是最接近“世界观”的东西,但却都被一个“江湖”所模糊了。


差不多就行。


说不清的就是江湖。

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的哲学指导一切。所以黑的可以说成白的,鹿可以说成是马。


因为一向习惯于“江湖”,差不多就行,所以古装就是打打杀杀,都市就是恩恩爱爱,神话就是神仙妖怪,抗日就是手撕鬼子。


一个世界是很复杂的啊。每一个好的世界都有它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另外一口锅要中国的传统来背。


一个是中国的神话向来散乱,缺少体系,看上去繁花似锦,其实连不起来;同样,中国人一向缺少逻辑传统,逻辑常常让步于情感;同时缺乏结构感,在创造故事的才能上,结构感与西方其实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样说,也许情感上不能接受。但只要想象一下,在“世界名著”的范围内,《红楼梦》之后,有过一本世界名著是中国人写的吗?



以电影为例,除了《卧虎藏龙》之外,中国有向世界上真正输出过一个故事吗?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自身。


中国人拍不好有“世界观”的电影,不只是张艺谋一个人。


此外,可能很重要的是,中国人历来缺乏信仰。中国人要么不信神,如果相信,也是有选择性的,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神。而中国的神恰恰又是由人“修道成仙”的,本质上还是人,所以能否称得上“信仰”,也是很值得怀疑的。


任何“世界观”,不管其中是否有“神”,但至少都有“信仰”。创造一个世界是因为相信这个世界是真的存在的。


所以中国不是没有好的世界观,只是这些世界观,大都还在作家笔下,还没有实现影视化而已。


不管是写一部小说,还是拍一部世界观电影,首先存在的就是敬畏。但中国电影导演对“世界”有敬畏吗?


《长城》、《爵迹》、《道士下山》、《画皮》中有吗?


存疑。


“世界观电影”是电影的主流

但是我们不必悲观,实际上,我们更应该乐观。


因为“世界观”起来了,中国电影和中国故事才能够真正起来。


而仔细看一下,会发现世界观已经发挥了相当巨大的力量。


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部:


1《阿凡达》

2《泰坦尼克号》

3《星球大战7》

4《侏罗纪世界》

5《复仇者联盟1》

6《速度与激情7》

7《复仇者联盟2》

8《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9《冰雪奇缘》

10《钢铁侠3》


除《泰坦尼克号》外,全部都是“世界观电影”,甚至于《泰坦尼克号》故事发生在封闭的海上邮轮中,当观众随着主角进入邮轮,在大海上航行,何尝不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放眼前100位排行榜中,则更加明显。


在前100部中,有97部是“世界观电影”,例外的只有3部。


67《2012》

69《达芬奇密码》

92《阿甘正传》


而对“世界观电影”的概念稍微放宽一些,就只有《阿甘正传》不算世界观电影。


中国的“世界观电影”也在发展

再看看国内,票房前10:


1《美人鱼》

2《捉妖记》

3《寻龙诀》

4《港囧》

5《夏洛特烦恼》

6《泰囧》

7《西游降魔篇》

8《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9《湄公河行动》

10《心花路放》


适当放宽“世界观电影”的界限,几乎全部都是。而在三年以内,徐克周星驰的《西游·伏妖篇》、周星驰的《功夫2》、郑保瑞的《西游记之女儿国》、许诚毅的《捉妖记2》、乌尔善的《封神演义之龙之战》,以及天下霸唱的《寻龙诀2·黄金帝国》、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2》、阿菩的《山海经密码》等,极可能强势杀入前十。


那时会是什么局面?


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产生最多经典电影的导演周星驰,几乎导演或主演的每部电影都有一个世界观:


33亿票房纪录的《美人鱼》,是一个存在美人鱼的世界;


《功夫》,是一个存在功夫的世界;



《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是西游世界;


《逃学威龙》,是学校和卧底世界;


《食神》、《大内密探零零发》、《国产凌凌漆》、《喜剧之王》、《逃学威龙》、《破坏之王》……


仔细重温周星驰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能发现,因为一个点子(核心设定),而铺展出整个世界。


排名第三的《寻龙诀》,公认的国产电影好莱坞制作方式的标杆,正是一个完全自创的世界观。


至于最近的,则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原著和编剧张嘉佳本身就是武侠迷,曾创作过《少年十三点》等具有鲜明世界观的武侠世界。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面,尽管是部都市言情,依然是“世界观电影”。


这个世界的核心设定是“电台”。一个许多人看来已经过时的电台,经过设定和丰富,显得现代感强烈。电影中不时出现的各个电台和城市意象的交融,很好展示了世界观。


一个人,通过一个电台,打动全世界,唯独打动不了自己,但他最终通过打动全世界,打动了自己。


邓超和杜鹃,像不像同门师姐师弟恋?邓超和张天爱,是不是师徒恋?要说邓超是黄药师,张天爱是梅超风,也说得通。



杨洋和白百合,则是笨贼和小捕快,只是笨贼诚诚恳恳,小捕快“贼忒兮兮”。


至于岳云鹏,电影里自己也说了,是“长得像猪头的杨过”。


至于全城的士司机打双闪寻找张天爱,是一种告白,与令狐冲率领江湖豪杰前往少林寺迎接任盈盈下山,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因为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一切可以自圆其说,所以,可以“想怎么打(动)人,就怎么打(动)人”。


这就是一个世界的力量。


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做的大部分努力,都是让这个由电台主导的世界真实可信,浪漫而具有说服力。


《风声》、《听风者》、《暗算》的密码世界,也可做如是观。


中国有哪些好的“世界观”

首先从传统里面寻找:


排在第一的,当然是《西游记》。


排在第二的,大概就是《封神演义》。因为西游有开采过度的倾向,所以多在开采封神,尽管《封神传奇》的票房惨败,但是乌尔善、李蔚然、于正的封神故事依然被寄予厚望,“武侠小说连载之王”时未寒的代表作《封神记》,依然受到极大追捧。



于正工作室推出电视剧《朝歌》,已开始拍摄。

新丽传媒出品电影《封神》,由李蔚然导演。


乌尔善执导《封神演义》已正式启动,第一部《龙之战》将投入3年时间制作。

时未寒武侠魔幻代表作《封神记》,是当今最严谨、想象力最丰富的封神故事。


第三大概是《山海经》。阿菩的《山海经密码》即将由陈嘉上执导,树下野狐的《蛮荒记》也已进入日程。


其次从作家原创的世界观中入手:


刘慈欣的“三体”世界,一个真正的科幻世界,它已展现出这个世界的深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今何在、江南、潘海天等人创造的“九州世界”,迄今已有15年时间,《九州·海上牧云记》、《九州·缥缈录》已经快要到达收获的时候。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架空奇幻世界。


李逾求创立的“东宋”,讲述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平行世界:东宋灭亡之际,一支无尾箭射出,改变了历史走向,南宋灭亡,东宋兴起,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因为担忧无尾箭毁灭世界,而生出从未具有过的忧患意识。人类通过武学修行和炼金修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个世界迄今已创造了8年,诞生了一部400万字的小说《化龙》,和一个40万字详细设定的“世界观”。而这个世界观仍在细化和完善之中。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被认为最能代表“东宋世界”忧患意识的图。人类文明达于鼎峰时,潜藏着无尾箭的威胁。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隐喻。


沧月、丽端、沈璎璎等三女神人创造的“云荒世界”,迄今也有约15年的时间。诞生出《镜》系列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


燕垒生的“天行健”世界。《天行健》是国内奇幻的代表作之一。“蛇人”一度是国内最出色的“核心设定”意象之一。


时未寒的“封神世界”。《封神记》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对《封神演义》重新演绎做得最好的故事。原作里面的散漫等特点,在《封神记》中做了重新的架构,更具现代感,更有逻辑,结构感也更强。


树下野狐《搜神记》。故事的背景放在山海经时代,是与阿菩的《山海经密码》并列的最具代表性的山海经故事之一。在《今古传奇·奇幻版》连载期间,产生了极大轰动。


方白羽的“智侠世界”。这是一个武侠世界,但作者创造的核心设定是“千术”:人通过智慧在江湖中行走,在历史中建功立业,在武林中达成行侠仗义的目的。《智枭》、《千门》和《奇门兵刃》是智侠世界的三部曲。在金古黄梁温后,方白羽因为开创了智侠流派,被认为是少数真正开宗立派的宗师之一。


最后,为“世界观”下一个定义

什么才是“世界观”?


与其下一个定义,不如做各种角度和维度的说明。


1,无论什么世界观,最后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新奇感,异域感。是另一个世界。武侠曾经呈现出一个叫做“江湖”的世界观,但是它已经不再新奇,不再异域,这个世界观要重新加以提炼才能焕发生机。


2,世界观是逻辑,有时外在体现是“规矩”。是人为设定的。在通过核心设定到达世界体系的成长道路上,并非全部都是自然长成的,而是人力的作为,是刻意的。所以阿西莫夫会有“机器人三定律”。


3,把世界的建设当成是一个梦。日有所见,夜有所梦。白天你可能偶然看到一个身高两米的人,夜里就梦见一个全是巨人的巨人国。创造世界的人,本质上都是在创造一个梦。


4,核心设定尽量避免过度发挥,对核心设定的过度发挥,是对这个世界的最大破坏。要克制。《行尸走肉》的僵尸,相当克制,但如果放到日本的语境中,僵尸一定会分门别类,会进化,会衍生书无数种僵尸,看上去热闹,其实戏剧冲突反而削弱了。这不是想象力丰富的表现,这是“小气”的表现。遗憾的是,中国的武侠和幻想中,经常有过度发挥的情况出现。这其实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5,创立世界观的哲学是“平衡”。不可无节制。《西游记》是一部很好的小说,但不能说是很好的“世界”。因为它不够平衡,少逻辑思辨。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不能说是想象力丰富,到他十万八千里后,依然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这才是想象力,孙悟空在如来手掌撒尿,这才是《西游记》,是经典。但遗憾的是,这种平衡并没有贯穿整部书始终。



6,可以把“世界观”简单理解为工业设计中的“工序”。一个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多道工序。工序多的东西,当然是好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瑞士手表比义乌手表贵几千倍的原因。


7,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武侠电影至今没有经典,按照豆瓣评分,武侠类电影没有一部超过8.5分的,最高分是8.4分的《新龙门客栈》。奇幻电影有,《大话西游》(9.1分),《倩女幽魂》(8.6分),《魔戒》(9.1分),《哈利·波特》(8.6分)。为什么?因为中国历来有神话和奇幻的传统,而武侠小说的真正兴起,其实才不过百年。日本的武侠电影,《七武士》9.1分,奇幻电影,《你的名字。》8.6分。日本虽然对设定发挥不够克制,但是一个拥有无数世界观的国度。几乎每一部漫画,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所以日本的武侠小说传统也不过才百年,但是无数个世界观使得他们有很强的世界观文化——反观中国,甚至还没有建立起“世界观”的概念。


8,未来的故事,是要讲给全世界的。未来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要面向小说读者,潜在的电影观众,游戏玩家,漫画读者。未来的每一个故事,都要将受众当做认知为0的受众,他们不会和你存在对“江湖”的默契。所以每一部电影,每一个故事,都要有自己的世界观。电影对世界观的呈现最直接,所见即所得,没有任何余地。所以一定程度上,电影的现在,就是文学的未来。


9,世界一定是内敛、内向的,有清晰的边界,一定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绝对不存在抄袭出一个世界的可能性。整容再发达,也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DNA。


10,一个世界的形成一定是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专注的,其间的投入,没有经历过是很难想象的,很多时候,要投入一生才能创造一个世界,比如托尔金一生创造一个中土世界,罗琳的魔法世界看上去也要用一生构架,岸本齐史的《火影忍者》,不说筹备,单创作就是15年,国内的,七天神的九州世界是15年,三女神的云荒世界是15年,李逾求的东宋世界迄今已有8年,燕垒生天行健一共也有近10年时间,《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差不多也是10年。



回到最初:中国人为什么拍不好有“世界观”的电影?


其实是中国的“世界观电影”正在越拍越好:


因为我们有西游记、封神演义、山海经、水浒、三国、聊斋、唐传奇……


我们有周星驰、徐克、乌尔善、郑保瑞、李仁港、徐铮、陈思诚、张嘉佳……


因为我们有刘慈欣、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七天神、三女神、李逾求、方白羽、燕垒生、时未寒、阿菩、树下野狐……


总是要文学的“世界观”高度发达了,世界观电影才会高度发达。


好莱坞电影已经无数次证明过这一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黑江湖


附:《大护法》的故事与设定


我最初在网上看到的大护法海报,当时我并未想起这是一部我事前有接触过的作品。只是觉得这海报颇有设计感和冲击力,敢起这样名字的电影想来也是颇有些底气。(笑)


        我在初看到大护法的海报的时候,并未想起这是一部什么片子。乍一下我还以为是个讲神佛的魔幻故事。直到后来看到花生人的图的时候,才想起是接触过的。具体什么时候看到的已不清楚,约莫是好多个月甚至一年多以前了吧。当时放出的概念恰好就是花生人们挑选眼睛和嘴加在自己身上的片段。这个形象设计让我印象深刻。尽管在事实上我隐约还是觉得这个隐喻的政治意义有些俗套了,但是这极其出色的形象设计还是让我在当时颇感惊艳。关于这部片子其余的众筹部分和故事,我并未参与,也不了解。只是这部片子的基底设计,是真的优秀到能让我在瞬间回想起那些并不崭新的设计的。这可能也是其口碑爆棚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哪怕是单论形象本身,花生人都非常有冲击



        四小时前刚从电影院出来,一边觉得网上朋友们的诸多赞誉并非是没有道理,此片确实好看;但另一方面也感到了诸多遗憾——这种遗憾是来自于整个电影的叙事方面的。此片好看之处,恐怕不少人都已经说过了。的确,从美工到动作设计,再到之前说过的很多基础性的设计,《大护法》的口碑是货真价实的。作为一个在电影院向来不积口德之人,作为一个情到深处哪怕是在手机便签上打字都一定得吐槽的人(《异形契约》一场下来,貌似我便签上就多了五六百字的吐槽,从头喷到尾,但是还是好看),这部片子愣是让我乖乖的坐在那里看完了这九十分钟。但毫无疑问这部片子并非完美。我猜想这大概和整部作品可供调用的资源终究有限有关,从片子相较于其叙事野心明显偏短的体量,到其作画的一些细节都可以让人作出这样的猜测。但作品已然在这里,那些遗憾终究是遗憾。


这个形象设计……感觉很好画的样子2333


        《大护法》的脉络,按我的理解和观感的话大概分成两条:一条是大护法去拯救并带回太子的任务,另一条则是对花生人的秘密的探索。前者是一个让人颇感熟悉的单骑突入奋勇救主的故事,后者则明显带上了克苏鲁的叙事风格。前一条路线的主角自然是我们的主人公大护法,而后者的主角则应该是那位特别的觉醒者姜了。前者在相当意义上推动着剧情的本质发展,是全片剧情推进的主要渠道:从大护法进入花生镇到找到太子,又到二人中计太子被掳走,再到大护法失去武器再次去寻找太子,遂又被打个半残之后见到同样半残的太子,最后成功完成任务。从整个电影的宏观视角来看,大护法的角色并没有太多的“探索”“解密”的功效,而是做了个“引入”整个背景世界的先行人。大护法对解开整个故事背景的秘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所在意的乃是他的任务和太子的安危。作为我们前一条脉络的主人公,他和另一条脉络的关系并不深(当然,在诸如救隐婆这样的关键节点,还是得我们红胖子出手)。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角色,看到他的脸,你甚至可能会觉得可怖。但是到了他死去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悲伤。当时我很难过。


        而为诸多观众所津津乐道的“隐喻”与“设定”的脉络,实际上则是由我们的小姜完成的。作为电影第二条脉络的主人公,小姜的故事就是一个觉醒——发现——承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姜自身也完成了一种深刻的蜕变。实际上,小姜的故事带有非常非常之深的克苏鲁故事韵味,这从隐婆的那句“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大概不是原话,不过意思肯定是这个意思)和让(花生)人疯狂掉san值的幕后秘密中体现的尤为强烈。整个故事也颇有克苏鲁叙事之风,起于生活中的意外,发展于自身的好奇与不满足,走向了一个阴暗的真实——还记得《巴虺的牧群》吗(笑)?我就不说那个黑花生简直是充满了妥妥的克苏鲁神明的既视感了,尤其是那个壳被撞破了里面的东西跑出来了的那一幕镜头让人简直是怀疑电影是不是要神展开了。不过言归正传,电影的这一脉络实际上其中又有其旋律,这旋律又与小姜本人的变化步调相同相通。从“发现自身的秘密”、“惊觉自己存在的原因竟然是作为家畜被生产出来的“这一步,走到“承认自身的人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和族群向自己赋予价值”。第二条脉络很可能是比第一条脉络更加吸引人的,因为在整个脉络的发展过程中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张力与他们真实的纠葛展现得尤为强烈和具体。相比于屁股中枪或者甚至断掉十一还是十二根肋骨(实际上断掉肋骨并不妨碍我们红胖子当着你的面把你拆成块……那你跑个屁啊正面刚啊!),人物的这种自我怀疑与自我救赎更能打动人心。


作为进电影院之前先看到这幅图的人,在看太子的戏份时是全程出戏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如何将两条脉络进行整合与衔接,并妥善的处理两条脉络各自可能涉及到的许多支链上。在整个故事的框架之中,真正把两条叙事脉络连接在一起的实际上正是太子这一角色,而且有且仅有此一人。小姜与大护法之间的交集实际上还是围绕着太子这一节点展开,而他们身后的两条脉络、两个进程也亦如是。作为大护法任务的目标,太子是大护法效忠的对象;作为对小姜起了决定性改变的人(或者说至少是哪个契机),太子的到来实际上改变了整个花生镇这一干众生的命运。无论是哪条脉络,故事都从这里出发。甚至于无论是哪条脉络,故事也都在这里结束——大护法带了明了志的太子回去完成了人物,小姜的生命也完结在了太子的身边并又反过来成为太子改变的契机。这样的结构本来应当说是巧妙的,但若整个故事的两条脉络仅在此处交汇则不能不让人感到单薄与脆弱。两条脉络之间,乃至于两位事实上的主角之间如果能够存在更多的联系,那么许多的支线叙事都能够有更好的基底予以安放。但是现实却是《大护法》的诸多旁支都以一个突兀且破碎的方式被拼凑在了整部电影之中。尽管我们能够大概猜到编剧的宏大野心,但这种叙事的安排让人颇觉凌乱与可惜。再加上部分并没有必要进行安置的设定和明显可以做得更好的细节处理,《大护法》不能不说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我们如果回到第一条脉络中,我们能够发现诸多部分的叙事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问题。作为一个目标明确的任务,大护法在完成它的过程中必须要碰到诸多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充实这一整条故事线。如果故事就是大护法来了,大护法找到了,大护法带回太子了——那这还看个蛋蛋啊?矛盾和阻碍是必须的,问题就在于矛盾和阻碍是如何来的。在此处的重要剧情推动者即为欧阳铭,也就是那个熊孩子。甚至不如说,作为形式上的花生镇BOSS,我们第一反应下的反派吉安在第一条脉络中并无甚作用。吉安见到太子的时候,命令菜刀哥杀他的理由尽然不过是“你是不是来偷东西”和“外乡人都不好”而已。真正令大护法和太子一再分隔开,并让大护法完成任务经历了千回百转的困难的,实际是在于熊孩子和罗丹(杀手)。熊孩子创造了困难的局面,让大护法必须要跨越重重障碍才能完成任务;而罗丹则就是那个障碍本身之一。但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吃力不讨好。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说,大家一般来说都判断吉安作为花生镇的幕后黑手才是整个故事的大反派,而熊孩子的这一系列作为(根据太子的台词,他之前还估计来了个一擒一放)和他事实上在故事中的功能会与观众们的这种直观感受之间形成张力。这么说可能不太明白,实质上就是熊孩子搞出了这一系列破事,但是他实际上又不会是观众会自动反应出的那个boss,这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自然。


        至于人物的设置方面,碎片化的问题也是颇为严重。剧情在罗丹身上暗示了一系列的更深层信息,包括大护法在最后拆了他之前的一大串台词让人总会以为他身上是不是有什么和整个故事大背景设定连接紧密的故事。但是电影却从来都没有清楚地描述过他是谁,他为什么在这里,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和彩的关系似乎很清楚,但是实际上读者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这又加重了整个叙事的混乱程度。与此相比,甚至菜刀哥庖卯这个角色都可以说是鲜明与饱满得多。



       乃至于大护法本身的角色设定都存在一些含混不清或者说是画蛇添足的地方。我们首先当然是需要承认这个角色是成功的。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一国护法,也是和太子对嘴甚至对骂但是依然会从命的托命重臣,也是一个会念“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这样很能凸显个人特质的金句的有趣胖子。但是他本身的一些设定,例如他的武器,都会给观众们造成一些困扰。尤其是当他对着罗丹大吼我和你身上的能力都带来了很多东西的时候,观众们往往会不知其所云。当然,这些疑惑可能会在之后的续集电影中得到一些解释,从而在数部电影连在一起的大框架中得以安置。但在这单一部电影之中,这样的诸多碎片叙事,东一脚西一脚都会让观众们产生混乱。至于那段数骨头……emmmmmmm


        这种东一脚西一脚,却又没有切实给观众们讲清楚,没有能够妥帖地安置在整个叙事结构中的东西并不在少数。这在故事的第二条脉络中也不鲜见。单说“万恶之源”的那个黑色石头,我们如果说这个黑色的石头好歹剧情中还给出了“价值连城,毒效极强”的说明的话,那么小姜脑中的那颗又算是什么呢?舍利子吗……再比如说黑色花生究竟又是什么,也没有一个说法。再说那个我一开始以为戏份会非常足的花生人小孩,搞半天结果是个懒羊羊搞得我一口气堵在那下不去(配音梗2333)。当然,并不是说故事就要把一切讲明。实际上留下一些不清楚的东西本身也未尝不是好事。例如花生人们的觉醒与暴乱之后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的路线,完全取决于观众本人自己的脑补和立场。在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政治隐喻意味的花生人设计当中,这种留白就会颇为有趣和聪明。但是这一块的留白之所以让人感到有趣和聪明,是整篇电影中有大量的篇幅时间专门用来叙述从小姜、隐婆再到更多花生人们的变化的来龙去脉,从而让人能够自信的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想象。而突然出现个新玩意又留半截东西交给观众“您自己意会吧”不说个完整就走人,例如小姜留下的那颗“蓝色舍利”,我们大概还是能估摸着猜这不是个坏玩意。但是这终归是没个谱啊……


大护法的动作设计和这种可以说是暴力美学的展示,我是一万个服的……


        所以这前扯后扯扯那么多,终归来说我认为《大护法》在叙事上的明显不足在:“两条叙事的脉络之间实际上联系单薄”与“许多设定直接就给塞观众手里了却不能和全篇故事有机结合”。前者让整个故事的叙事有些各自为战且为后者这个问题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后者则是直接将本来连贯的脉络中造出了坑坑洼洼的沟壑。当然,也许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导演和团队继续推进制作出下一部作品才能在此篇中让人感觉自然的,也可能的确是限于资源条件没法对有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了。但是这么好的一部片子会有这些不足,确是让人感到遗憾。



在这个时间点,你这个撕掉假眼睛的行为很那啥啊你知道吗,考虑到你的职业的话感觉就更那啥了……


        但是该说的话说完了,我们必须来说它是真的有多么棒了。


        老实来讲,之前费劲说的那么多《大护法》的问题,都抵不过我们居然能在电影院里看到它的惊喜。充满表现力的作画、美术、动作尚且不多说,我们居然能够在电影院里看到一部充满了隐喻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件魔幻的意外之喜。就像前文所说,这部不是喜剧片的电影久违地让我能够在电影院安静看了90分钟,这已经是挺了不得了……


666666666666


        那些隐喻,我们就不再多说了。一方面并不是晦涩的艰深用心,另一方面这也不方便说。片方发了一系列的角色海报,恐怕也其实就把导演编剧想说的话说的差不多了。也该是文末了。恐怕我还要多说的话,我只能说我非常高兴能够见到一部国产的片子,尤其是国产的动画电影能够去挑战一种在这里几乎没有太多先例的叙事方式(是的,尽管我的最大篇幅都在说它的叙事问题,但是我是认的,起码我能看出来制作者是用心的),去表达一些不太有人方便说的东西,去做了这么一部至少至少很好看的电影出来。


优质学习资源推荐,点击即可免费领取

编剧必修:800部中外经典电影剧本,限时免费领取!

编剧必修:110部电视剧剧本,限时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 | 网络小说写作培训音频教程全集(80小时)

免费领取 | 62本经典影视专业书籍(限前50名)

16900张优选精品PPT模板(史上最全ppt模板库)

105套名师家庭教育视频教程,限时免费领!

200部中外经典话剧剧本,限时免费领取!

绝版珍藏级|42000册高清老连环画(1100G),限时免费领

免费领取|《世界电影》36年大合集(绝版珍藏!极其珍贵!)

顶尖文案秘籍|史上最全的文案视频课程 书籍大全集

绝对超值|《100多套彩铅手绘教程》,限时免费领!

锁具维修开锁技术大全集(3000多个视频教程),限时免费领!

剧本分享:精选520部优秀儿童剧剧本,限时免费领取!

Win Mac达芬奇专业电影级调色软件,最新安装包 全套教程限时免费领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护法》:你们太会玩还是我们想多了?| 深焦圆桌谈
它能上大银幕简直奇迹
小夏飞刀论电影|《大护法》:残酷美学的隐喻集合
《大护法》: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真
《大护法》:异托邦里的暴力美学
爱欺负人的领导是怎么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