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鸠杖及其起源初考

                                                                鸠杖及其起源初考

 

一、关于鸠杖的发掘情况及其执杖形象分类

 

  2003年3月,在江苏连云港华山盖西汉晚期木椁墓出土一完整鸠杖,杖长2米多,黑色,杖头为斑鸠造型,做工精致。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13号汉墓出土木鸠杖一根,18号汉墓出土木鸠杖两根,武威旱滩坡出土木鸠杖一根。1984年武威五壩山23号汉墓出土了一根较为完整的松木鸠杖,长2.1米,杖身光滑,杖端雕有鸠首,形象逼真。另外在1974年,广西平乐银山岭汉墓场也出土有木制鸠杖,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也出土有银制鸠杖头。

此外,在西汉帛画和画像石,也有执杖老者的形象。综合目前所见,执杖形象大致有如下三类,一类是老人执杖,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妇执杖及四川德阳和彭县出土的被定名为《养老图》的东汉画像砖,其中尤以彭县太平乡1956年出土的画像砖养老图最为形象、生动。该砖长49厘米、宽28厘米,正面上部用线条勾画了一座建于台基之上的仓房,其前正中有踏道利于上下,仓房有门两道,门上有闩,房顶有气窗二,房前左设席,一人衣冠而坐其上,似为管理仓房的小吏,小吏一手前伸似做指挥之状,其前置量器二,砖之右下角一着短衣袴、执鸠杖的老者跪坐于地,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仆役以量器注粮食于地上的食器中;[1]一类是门吏执杖,如临沂庆云山石椁画像,还有沂南汉墓墓门中心立柱正面的羽人手里握着一截枝杈状的法器,这应该就是专门用作打鬼的武器桃杖;一类是历史文化名人执杖,如老子、孔子等,所执之杖一般都为直杖,但也有曲杖,如微山岛沟南出土的西汉晚期双石椁画像,该画像刻画在石椁右侧板的左端,表现的是孔子率弟子们晋见老子的场面,作为长者的老子赤手空拳,执弟子礼的孔子却手扶一柄“弓”形曲杖。[2]帛画执杖人物是墓主,画像石中的执杖人物则还有其他成分,如先人等。

  此外,在中国神仙系统中,还有一位执杖的神仙,那就是寿星南极仙翁,他执杖捧桃,掌管世人享寿几何,地位尊贵,一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时仲伙之月举行敬老活动就要结合祭祀寿星进行。

  从这些出土资料可以看出,执杖者是老者,杖作为老者特有的标识,表明在汉代老人是受社会关注、受人尊敬的。还可由养老图看出,执杖老人的衣饰都是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中常见的老人形象,跪坐于地,感谢政府发放救济的“恩赐”。这也充分说明了,汉代在解决民间养老、济鳏、助寡、抚孤等社会民政问题上采取了措施。

 

二、鸠杖起源考证  

 

  老者扶杖,早在西周时已作为尊老礼制推行。《礼记·王制》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周礼·罗氏》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是说官员七十岁就该退休了,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辞官而须继续贡献余热,政府就要赐给他可以倚靠着休息的坐具和手杖。

古时的杖,一般是用木、藤、竹制成,略高于人。但何以自汉代开始赐杖则为鸠头杖?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草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故作鸠杖以抚老。”此说应是汉代谶纬之说流行之故,正如刘邦斩白蛇起义一样,应是时人对刘邦个人的粉饰,并不可信。

  另据《续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此外在曲阜鲁国故城还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杖,杖首也被装饰成鸠鸟的形象,刻画的是一只鸠鸟背负着一只雏鸟,口里还衔着一只小鸟。如此表现的意图,就是要告诫人们不忘父母抚养之恩、养育之情。在战国古文字中,“鸠”“九”同音相通。而“九”乃数之极,又称天数,象征极高极深极多极长极大极广。同时按《易经》说法又具有吉祥之意。

  虽然三者记载有别,但可以明确的是,王杖是朝廷授予七十岁以上老人的一种权力性凭证,鸠鸟是一种敬老尊老的象征物。鸠杖的源起,还可追溯到图腾信仰。将崇拜物形象雕立为石质或木质的图腾柱,置于生活环境中最醒目的位置,祈求它能保佑族群的平安,这是许多民族之共习;而将崇拜物形象装饰于柱顶或杖端,让图腾与日常生活用物相结合,则为图腾柱古俗的衍生现象。[3]也就是说,带鸟状标志的图腾柱,衍生为部落首领及氏族长、家族长一类人物的特殊象征物,再普及为老者手扶之拐杖。在此基础上,汉代朝廷颁行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养国老”的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明确定为尊老重孝的标志。

    此外,笔者以为鸠与瑞兽凤凰也有一定的关联,《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而鸠也有安定、安宁的意思,《国语·语九》:“庶曰可以鉴而鸠赵宗乎!”凤凰雌雄同体的特征也与《夏小正》中提到的鹰鸠转化相对应,中西文化中不约而同提到的“火凤凰”与“凤凰涅槃”正象征着重生与生生不息,而这与鸠杖象征老年人长寿、健康的寓意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何星亮著.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9-40页.

作者简介:

傅亮(1982-),男,福建宁德人,宁德师范学院讲师,工学学士,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出土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画像中养老图的判定与图像功能探析
中国绘画发展(汉代绘画)
马王堆汉墓帛画里的“幽都”
舒显彩 | 夭鸟入圣域:汉代鸱鸮图像的信仰内涵与阴阳表征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2
秦汉时期的绘画(作者:孟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