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万千读书人心中一痛的诗句: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王群

公元859年,大唐已开始进入暮年。但是那个时代的大师和猛人仍然层出不穷地出现,中国从来不缺人才,当然也包括本文的主人公:罗隐。

26岁的罗隐就在这一年来到京师,参加进士的考试。需要说明的是,在唐朝,进士地位是相当的崇高,唐代许多名人都是进士出身,如孟郊、李贺、王勃、王维、颜真卿、杜牧、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就连唐宣宗贵为天子,还非常羡慕进士,特意自封为“乡贡进士李显龙”。

孟郊考了二次进士都落榜,第三次在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欣喜若狂,顿时按捺不住得意之情,挥毫写下一首著名诗篇《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极乐巅峰,把那种极度高兴,极度满足,极度炫耀之情刻画得无以复加。

学者们专门统计过,在《唐诗三百首》中入选诗人77位,进士出身者46人。

所以,当时考中进士便象征着鱼跃龙门,几乎所有的学子,不论权贵子弟或是平民子弟都将进士及第视为人生奋斗的目标。

罗隐也不例外。因为,他志在必得。在整个唐朝诗人当中,他的狂傲估计能和李白有一拼。当然,这种狂傲绝对来自于自己强大的自信心。《唐才子传》里记载罗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

这两句评价就足够了。来吧!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唐的进士名单里肯定会马上多了一个叫罗隐的人。

然后,他没考上。

然后,他连续考了12年,还没考上。

然后,史书上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十上不第”。

接下来的事挺有意思。罗隐在第一次到京师赴考的时候,路过钟陵县,认识了当地乐营里一个才思敏捷而又非常漂亮的歌女,叫云英。

本来只是一场萍水相逢,过后应再无交集,毕竟罗隐当时已经是秀才,鲜衣怒马,踌躇满志,可谓前途无量。而云英再美貌,也只是风月场中人。

不过真是造化弄人,罗隐屡试不中,12年后,他再次路过钟陵县。可能是缘分使然,可能是命中注定,也可能是故意安排,反正,这两位又见面了。

显然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很深,所以即使相隔多年,当二人的目光再次相遇到一起,还是找回到了一点当初的感觉。

见到云英虽然体态窈窕,风韵不减当年,但还是未脱风尘,罗隐非常感慨。不料,云英却很惊诧地问他:罗秀才怎么这么多年还是布衣呢?(原文是:罗秀才尚未脱白?)

诗人就是诗人,该作诗的时候绝不会废话。罗隐当场作诗一首,诗名就叫《答云英见诮》: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个故事我早就读过,这首诗我早就会背。但是今天写到此处的时候,却眼窝一热,大有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

简单的文字并不能说明那12年内究竟都发生了什么,屡试不中的隐情当然更无法对云英详细说出口,但是,罗隐脱口而出的“不如人”三个字,一语百情,却真真的令千千万万读书人心中一痛。

自古以来,久别重逢就是人生的大喜事之一,这在生存条件恶劣,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古代更是如此。两人此番见面正是应该对酒当歌,追昔抚今,侃侃而谈。但是,这种应有的喜悦之情瞬间被彼此经历的坎坷和失意所冲散,把酒言欢变成同病相怜。

那么,未成名的罗隐和未嫁人的云英是否真正是“不如人”呢?当然不是。

罗隐虽然最终没有考上进士,但是,他在文学和思想上的成就却是很多进士难以望其项背的,他是晚唐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号称“江东才子”,更是吴越文坛的代表人物。他写过很多名句,都是你我之辈耳熟能详的。略举一二: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罗隐《筹笔驿》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谴》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他不但善于诗文写作,而且书法写的特别漂亮,当时的很多官宦人家,有钱的士大夫就有愿意出千金收藏他的正楷小幅作品的。

而云英的形象,则从罗隐的诗中就可略知端倪,相传汉代赵飞燕能做掌上舞,于是后人多用“掌上身”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妙。从十余载后的云英犹有“掌上身”的风采,可以推想她当时是何等美丽出众了。

所谓郎才女貌,是也!不如人?不是也!

其实,无论是失意的罗隐还是坎坷的云英,他们的情感是相同的,一个是怀才不遇,一个是遇人不淑,被人埋没,无人赏识。只不过罗隐缺少认可他、赏识他的伯乐,而云英则是找不到能够懂她爱她的伴侣。

相对于云英的自甘淡泊,随遇而安,罗隐不发一发怒气是不可能的。他心里明知道,自己之所以屡次名落孙山,完全是因为朝廷腐败、官员任人唯亲。

所以,他又拿起了武器。诗人的武器只能是笔。一首《黄河》横空出世,笔力到处直指朝廷的黑暗,甚至对整个科考制度提出了质问和怀疑。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阿胶有澄清浊水的功能,罗隐却说不要把阿胶倒进黄河里了,这是徒劳的。为何徒劳呢?因为天意难明,矛头直指皇上。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这两句表面上说黄河之所以能直通天上,是因为河道曲折。黄河并非出自昆仑,此处的昆仑代指黄河源头,是指在黄河之水在源头就已经不干净了。这两句表面说黄河,其实暗指当时朝政昏聩,从根子上已经开始烂了,平民想要地位上升,就必须要使用不正当的手段。

最后两句是最狠的,明确表示了,黄河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大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此后罗隐真的就回到了家乡杭州,在钱缪幕下做官,再也不到京城考试了。

纵观这首诗,句句在写黄河,但句句如刀,话里有话,刺向当时的政治环境,构思精巧,确是好诗。

当然,罗隐科举失意,未必全是政治的原因。他本性狂傲,蔑视权贵,估计在哪朝哪代都很难得志,然而这恰恰体现了诗人和士人的可贵。

诗不是史,诗只言志,所以它不能等同于晚唐的政治现实,然而狂者痛笔,尤其是末乱之世的这种激响,最可警人,在任何一个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诗词趣话(31)
罗隐《赠妓云英》赏析
大诗人未中进士被相好调侃,写下首诗回敬对方,最后5字当真打脸
才子科举落榜,被一歌妓嘲笑,随即赋诗一首,竟成千古名篇
诗人落榜十次,途遇昔日红颜,美人迟暮他落魄,一首绝唱写满失意
第2课 四言诗的欣赏和创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