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诗歌佳作之作者简介(六)清代作者

清代作者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在诗歌方面,清代虽不及唐宋,但要强于明代。清初诗人以钱谦益、吴伟业、顾炎武最为称著,清中期诗人则有纳兰性德、郑板桥、袁枚、纪晓兰等称著于世,清末著名诗人更多,如黄遵宪、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秋瑾、王国维等。

钱谦益

       钱谦益(公元1582~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他考中进士,出任翰林院编修。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随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弘光政权。因为钱谦益名气大,被弘光小朝廷委任为礼部尚书。南明弘光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大举南下,福王、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只顾自个儿逃命,把百官都丢在南京。面对强大的满洲铁骑,钱谦益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束手无策。当时,爱妾柳如是曾劝他一死殉国。可是,钱谦益却暴露出贪生怕死的弱点,于五月乙酉率领文武官员出城投降。降清后,钱谦益被清廷任命为礼部侍郎。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为卷入抗清斗争,被清朝当局逮捕入狱。这种看似“出尔反尔”的行径,正反映了钱的痛苦和无奈:作为一个“失节者”,他在心底里为自己的错误忏悔,想以抗清举动来洗刷自己曾经降清的污点。最后,钱谦益却落得了一个“两面不是人”的下场. 后来,经过柳如是多方奔走营救,请托斡旋,钱才侥幸逃过这一劫。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他在文学和史学领域方面是很有贡献的。 

柳如是

       柳如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留有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等。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常熟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但钱却贫生怕死降清。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晚年的钱谦益更是在柳如是的鼓励下倾尽家产资助反清力量,秘密策划反清的战略。可惜得不到人们的原谅。钱谦益死后多年,柳如是以自杀来解决钱氏家族的矛盾。钱谦益与发妻合葬,柳如是则孤坟独葬于虞山脚下。 

林古渡

      林古渡(公元1580--1666年),字茂之,又字那之,福清(今属福建省)人.一生未做过官,明亡后,隐居于南京。诗风清新,留有<林茂之诗选>。 

冯班

      冯班(公元1602一1670年),江苏常熟人,字定远,号钝吟老人。明诸生。为人落拓佯狂,不合时俗,能诗文,善书,尤其精于小楷。著有《定远集》、《钝吟诗文稿》、《评点才调集》。

 吴伟业

      吴伟业(公元 1609--1671年),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清间著名诗人。尤长于七言歌行。记事之作,学长庆体而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刘绩

     刘绩,字孟熙,号芦泉,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隐居不仕,布衣终生.人称江西先生. 

钱澄之

       钱澄之(公元1612~1693清代诗人。原名秉镫,字幼光(一作饮光),号田间(别号四顽)。桐城(今属安徽枞阳)人。明末诸生。南明唐王时(1645),授彰州府推官;桂王时(1646)授礼部仪制司主事。永历三年(1649)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在吴江起兵抗清,又曾因避南明党祸出亡浙闽至粤,削发为僧,改名幻光。后还俗归隐故乡,又改名澄之,不再出仕。钱澄之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他的诗继承了陶渊明、白居易等诗人的传统而有自己的特点。  著作有《田间诗集》28卷,《藏山阁集》诗14卷,文6卷。 

      归庄(公元16131673)明末清初文学家。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17岁时与顾炎武一同参加复社。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一度亡命为僧。顺治九年(1652),应万年少之聘,到淮阴任教,暗中与顾炎武联系谋抗清。万年少死,回昆山隐居,卖书画为生,不仕清。佯狂愤世,游名山大川,凭吊今古,常大哭,与顾炎武同乡齐名,因有归奇顾怪之称。 归庄的诗文,以反对清朝统治、富有民族气节之作为主体。              

    龚鼎孳 

     龚鼎孳(公元1615-1673年),字孝升,号芝麓,祖籍江西临川,后迁合肥,诗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禎七年(1634年)進士,鼎孳在兵科任職,前後彈劾周延儒陳演王應熊陳新甲呂大器等權臣;明亡后,先降李自成,后降清,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吳偉業稱讚龔鼎孳為官唯盡心於所事,庶援手乎斯民。著有《定山堂集》等。 

黄宗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今属浙江)人。父黄尊素,东林党中重要人物,因揭露魏忠贤罪恶,为阉党诬陷,冤死狱中。黄宗羲深受家庭影响,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磨砺风节,疾恶如仇;反对宦官和权贵,成为东林子弟的著名领袖。清兵南下,黄宗羲组织同志,起兵抗击,不利,走入四明山,结寨自固,又依鲁王于海上。抗清斗争失败后,从事著述。他坚决反对明末空洞浮泛的学风,倡言治史,开浙东研史之风,为清代史家之开山祖。史学之外,对经学、天文、历算、数学、音律诸学都有很深造诣。清廷多次企图罗致他,威逼利诱,终不为所动,坚不赴征,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为保存史料而编选的《明文海》,600卷,未及刊行。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律吕新义》、《易学象数论》、《黄梨洲文集》、《黄梨洲诗集》、《行朝录》等。 

顾炎武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清兵入关后参加了南明王朝和家乡昆山一带人民自发的抗清斗争。斗争失败后,他流亡到北方,漫游华北各地,最后在山西病殁。他治经重考据,注意经世致用,开清代汉学风气。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在其学术著作“日知录”中所提出的光辉思想。除了学术著作之外,他也写过不少诗歌。其诗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亭林诗集》。 

王夫之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畺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曾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瞿氏殉难,乃决心隐遁。展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历四十年“守发以终”(始终未薙发),其爱国气节和刻苦精神,至死不渝。其学于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均有研究,善诗文,工词曲,论诗多独到之见。所著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在思想史上尤具重要意义。 

施闺章

      施闺章(公元1618--1683年) 清初诗人。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进士。康熙时举博学鸿词。官至侍读。诗与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其作品对清初的社会政治状况有所反映。所著有<<学馀堂诗文集>>. 

陈忱

       陈忱(公元1613—1662年),字遐心,一字教夫,号古宋遗民、雁宕山樵。陈家原籍长兴,后迁南浔(今湖州市区南浔镇),后定居湖州城内。陈忱博闻强记,“究心经史,稗编野乘,无不贯穿”。又“好作诗文,驱策典故,如数家珍”。明亡后,在苏州结"惊隐诗社",与顾炎武归庄等为诗友,终生不再入仕,只以卜卦为生.他所著的<水浒后传>表现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民间流传很广.  

邓汉仪

      邓汉仪(公元1617—1689年),字孝威,号旧山,一号旧山梅农,明未吴县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博学鸿词科,授内阁中书。邓汉仪为清初诗坛旗手之一,他与当时许多诗人交游唱和,谈诗论学.著有《过岭集》<淮阴集>等。 

吴嘉纪

     吴嘉纪(公元1618-1684年),字宾贤,一字野人,江苏泰州人。年青时从事过烧盐劳动.明亡后积极抗清.后隐居家乡,苦吟近二十年,正是“诗穷而后工”生活愈苦而诗的造诣却愈臻妙境,晚年生活贫病交加,凄凉而死。著有《陋轩诗集》。作品表现了他的民族感情,也有不少篇章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艰难遭遇。风格苍劲,以白描擅长。在中国诗歌史上,吴嘉纪是一位极为罕见的、杰出的出身平民的布衣诗人。在清初遗老诗群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他的《陋轩诗》,三百年来一直被推崇备至. 

毛奇龄

      毛奇龄 (公元1623-1716年),学者称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制科授翰林院检讨, 充史馆纂修。毛奇龄亦工词,并擅骈、散文,都自成家数。毛奇龄著述甚富,仅《四库全书》著录者就有52种。毛奇龄的书法,骨力骏健、笔势挺拔,儒雅清奇、个性强烈,是文人书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陈恭尹

       陈恭尹(公元1631-1700年),字元孝,晚号独漉。广东顺德人。清初广东名诗人。其父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广东抗清斗争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宿儒。他自小受父亲的思想影响颇深,并在父亲的指教下攻读诗书,擅长写诗作赋。清顺治四年(1647年),他的父亲于战败后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其后,他为报家仇而参加反清斗争,并往返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联系抗清的各地义军。陈恭尹中止了联络反清志士的活动,潜居家乡专致读书达十几年之久。其间,与名诗人屈大均结交甚深,与友人结成诗社相互唱和,被时人称为岭南七子。陈恭尹的诗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的诗大多以感怀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岭南风物为主题。晚年虽多与清廷权贵唱酬,但始终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职。他的隶书书法为清初独步广东的第一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病逝于广州。遗著有《独漉堂集》.

黎志远

       黎志远字宁先,福建长汀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京兆尹。 

叶燮

       叶燮(公元1627~1703年) 清代诗论家。字星期,号己畦。嘉兴(今属浙江)人。因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为宝应知县。不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诗文集《已畦集》和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叶燮主张文学的进化,关于诗的创作,提出能以“在我”之“才、胆、识、力”,反映“在物”之“理、事、情”,很有创见。

朱彝尊

      朱彝尊(公元1629~1709年)清代词人,学者。字锡,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三十一年归里,专事著述。朱彝尊作文、考据都擅长。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禛南北齐名。以他为代表的浙派词(一称浙西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在词坛并峙称雄。他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屈大均

      屈大均(公元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16岁时补南海县生员。次年(1646)清军陷广州,又次年,18岁的屈大均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后又参加吴三桂反清部队,监军桂林,不久又察知吴有野心而无谋,事必无成,就辞去。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的孙子克□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屈大均诗的艺术特点是气魄雄放,笔力遒劲,富于瑰奇的想象,为"岭南三家"之冠。屈大均的著作,乾隆时曾遭禁毁,后人辑存的,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此外尚有《道援堂词》。 

满保

      满保觉罗满保,字九如,号愚山,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国子监祭酒,擢内阁学士,直经筵。五十年,授福建巡抚。著有<检心堂集>. 

王九龄

王九龄,生卒年不详,字子武,号蒙泉,江苏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康熙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有《莼香诗稿》、《艾纳山房全集》。 

毛奇龄

毛奇龄(公元1623--1713年)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等职。治经史与音韵学,所撰《四书改错》,对朱熹《四书集注》有所批评。能文善诗词,并从事诗词评论,撰有《西河诗话》、《词话》。又通音律,撰有《竟山乐录》等书。著作颇多,后人编为《西河合集》。  

 吴兆骞

      吴兆骞(公元1631--1684年〕字汉槎,江苏吴江人,少有隽才。及长,继复社主盟,才名动一世。因受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江南科场案株连,于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被流放宁古塔达二十三年之久.吴兆骞的好友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与纳兰性德、陈维崧、王士稹登十人并称清初词人前十家。吴兆骞被流放后,作为朋友的顾贞观等人为了吴兆骞救助他,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历尽艰辛后,终于使得吴兆骞晚年得以重返家园。顾贞观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胆相照的义举,成就了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吴文柔

       吴文柔是吴兆骞的妹妹,也是个词家,在其兄被流放关外后,她与吴兆骞妻子葛采真从苏州千里迢迢来到关外,“携来二三婢仆,并小有资斧”,使吴兆骞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此外,她还曾写过一首词《谒金门·寄汉槎兄塞外》:“情恻恻,谁遣雁行南北?惨淡云迷关塞里,哪纸春草色?细雨花飞秀陌,又是去年寒食。啼断子规无气力,欲归归未得。”除写离情之外,也流露出了不平之气。

 

宋荦

      宋荦(公元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清顺治四年应诏侍卫禁廷,逾年考试,名列第一。官至江苏巡抚、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宋荦为官清正,所到之处皆有善绩。他是商丘雪苑六子之一,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 

 蒲松龄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他把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此书创作从他年轻时就开始了,一直到暮年方才成书,。《聊斋自志》)这部小说集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蒲松龄的创作,还有通俗俚曲14种。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名嗣琏,字夏重,浙江海宁人。诗学宋人,多抒发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业堂集》。 

徐兰

    徐兰(公元1660--1730年)年,字其仙,常熟(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曾二次出塞,著有<出塞诗>. 

王士祯

    王士祯(公元1663~1711年),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为清初文坛盟主,是极负盛名的诗人。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公元1655-1685年),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

郑燮

      郑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是清代中叶的著名画家,也是位诗人。他早年生活贫困,45岁中进士,做过山东潍县等地知县,后因得罪豪绅去职。他的诗词等作品收在《郑板桥集》中。他的诗写得清新流畅,大都有真实感情,不矫揉做作,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也较同时代有些诗人广泛一些。   

钱载

       钱载(公元1708至1793年)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陈书(女)从曾孙。旅京师有钱老相公之称。学问渊懋,品行修洁。工诗,善写生,从学於陈书。游都门,蒋恒轩溥延主师席,因得亲其点缀,笔法益进。其设色花卉,简澹超脱,大有徐谓、陈淳遗意。所写兰石,天然逸致,兰叶纵笔偃仰,神趣横溢,石用飞白法为之,遒劲流动,绝无滞笔。书法虽少逊,亦秀逸可喜。晚年致仕鬻画。著萚石斋集。卒年八十六。 

马曰璐

      马曰璐,字佩兮,号半槎,祁门(今属安徽)人。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做过侯补知州。与其兄马曰王官皆有诗名,著有《南斋集》。  

袁枚  

      袁枚,(公元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子不语》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宋湘

     宋湘(公元1757~1826年),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嘉庆进士。自言“作诗不用法”,反对摹拟。以“每课艺出粘堂壁,同舍皆惊讶,以为古人文”见长,并且获得“文中骐骥”的美誉。宋湘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督粮道。为人真率,襟抱豪迈,诗书双绝,世誉岭南才子。文采风流,辉耀一世。其诗雄直豪放,哀乐无端,飞行绝迹,磊磊落落,自成一家,深具倜权奇之慨。其书高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兴到之际,随手取物,虽蔗渣竹叶,率意挥洒,出神入化,古意磅礴,人得其尺幅如获拱璧。为官廉明,两袖清风,读书自乐,身后无余物,仅《红杏山房诗抄》传世。

张问陶

     张问陶(公元1764-1814年)字仲冶,号船山,出身于官宦书香之家,才华横溢,系性灵派诗人,一生写诗4000多首,著有《船山诗草》等诗集,与清代大诗人袁枚交谊颇深。在历史上,诗画兼工者不少,张问陶要数优秀者。他的书法,险劲放野,别具一格,其画近似徐青藤,不经意处皆有天趣。 

 纪昀

      纪昀(公元1724--1808年)字晓岚,号云石,直隶献县人。学识渊博,诗赋骈文皆擅,为乾隆朝大学者,其小诗清新可爱,体现出不凡的才气。著《阅微草堂笔记》等。 

                                                                            蒋士铨

    蒋士铨(公元1725---1785年)字心余,又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江西铅山县人,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幼年家境贫困,母亲教他读书,管教极为严格,成就较高。他22 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他著述颇丰。他的诗收在《忠雅堂诗集》中,共12卷。他的五律《岁暮到家》就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名作,颇得好评,广为传颂。   

赵翼

      赵翼(公元1727~1814年) 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据说,乾隆帝首拆江苏赵翼,第二名是浙江人胡高望,第三名陕西人王杰。于是他将赵卷与王卷互调,赵翼的状元换成了探花。为此乾隆多次向大臣们解释:“赵翼虽好,但江浙多状元,陕西本朝还没有。”状元虽丢,赵翼却名声大噪。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 

黎简  

      黎简(公元17471799)清代诗人。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  黎简善书画,工山水,是当时有相当声誉的画家。诗从学李贺、黄庭坚入手,刻意求新,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诗传》)之致,能自树一格。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五百四峰堂续集》、《药烟阁词钞》,戏曲《芙蓉亭》等。   

黄景仁  

      黄景仁(公元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4岁丧父,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 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曹雪芹

      曹雪芹, 公元?-1763年,一作1764年)清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牵连下,雪芹家受到重大打击,其父免职,产业被抄,遂随家迁居北京。他早年经历了一段封建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繁华生活,后因家道衰落,艰 难度日。晚期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年未及五十。性情高傲,嗜酒健谈。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曾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书中通过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历史的描写,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地歌颂了具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据称先后曾增删五次,但未成全书而卒;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曹雪芹也能诗,又善画石,但作品流传绝少。 

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广东番禺人.道光年间中进士,做过知县与代理知府.他是清嘉庆、道光间的著名诗人,曾经写出了不少揭露吏治黑暗和同情贫苦百姓的诗歌. 

龚自珍

      龚自珍(公元1792---1841年),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和著名的作家。他著作颇丰。今人王佩诤所编校的《龚自珍全集》共11辑。第九、十两辑是诗。其中《已亥杂诗》最足以代表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已亥是他离京南归的一年,旅途上他陆续写了315首绝句。是他一生的回忆录。诗中表达了他的思想倾向,对国事的感慨以及生平经历的哀乐。在沉郁苍凉中,有时仍然倾吐热烈的希望,如“九洲生气恃风雷”、“浩荡离愁白日斜”等篇。龚自珍说过一句很自负的话,“但开风气不为师”,事实上他做到了。如梁启超所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宾,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可见 对人影响之大。 

何绍基

      何绍基(公元1799--1873年),字子贞,号暖叟,道县(今属湖南)人.道光年间中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写诗推重宋代苏黄风格,追求气势和蕴涵. 

姚燮

姚燮 (公元1805-1864年),字梅伯,一字复庄,号野桥,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咸丰时侨上海。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他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诗人,著名学者、卓越画家,是近代文化史上的全才,更是北仑近代史上的一位奇才。姚燮一生著述宏富,遗著近千卷,较著名的有《复庄诗句》、《疏影楼诃》等。工诗文,尤精填词,善写墨梅及白描人物,写意花卉,无不奇特。晚年卖画所得,挥霍立尽。有大梅山馆集。卒年六十。

曾国藩

    曾国藩(公元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他科甲出身,后又授翰林院检讨,开始了漫长的仕宦生涯。1847年即超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49年又升授礼部右侍郎,此后九年中,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机枢军政大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而铸造曾国藩政治生涯顶峰的就是剿杀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综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严格砥砺自己,他一面笃于修身,精研理学,格物致知,雅好诗文,自成一格;一面又适应时势的要求,探讨解决内忧外患的治国方略,同时接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倡导洋务。  

洪秀全

   洪秀全 (公元1813---1864年),花县(今广东)人.太平天国领袖,建都南京,称天王. 

江湜

江湜(公元1818~1866年),近代诗人。字持正,一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入县学后,屡试不第,曾为幕僚。咸丰七年(1857年)纳赀入仕,官浙江候补县丞。一生郁郁不得志,倾其全力作诗,病卒杭州,遗命自拟碑碣:“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近代陈衍称他是“咸、同间一诗雄”。诗以外,江湜还兼长书法,善画山水花草。 

金和

    金和(公元1818-1885年)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字弓叔,号亚匏。人称其为“平民诗人”。 

高鼎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生活在咸丰(公元1851-1861年)年间。其诗善于描写自然风光。《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

王闿运 

     王闿运(公元1832-1916年)清著名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太平军起义时曾依曾国藩军中。宣统年间赐输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后到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主持教务,自王到东洲以后,船山书院更是名声大震,岳麓、城南、渌江等书院的高才学子纷纷南下,一时有“学在船山”之称。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黄遵宪

       黄遵宪(公元1848---1905年)字公度,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他在二十多岁时,就提出“我手写吾口”这一著名的创作主张,反对拟古,要求诗歌表现自己的时代内容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他中举后,被清政府派往外国,先后到日本、美国旧金山、英国和新加坡等地,任参赞、总领事等职。他在国外,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广泛地考察了他们的制度。他曾经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写成四十卷的《日本国志》。这些对他确立维新变法的思想起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对当前国内外的时事也十分关切,不断用自己的诗歌反映当前重大的政治事件;关心国家的命运,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现实主义精神。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他由新加坡解任回国后,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交往,积极参加改良变法运动。戊戌(公元1898年)政变,改良运动失败,他几乎被害。此后他回到家乡。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二月二十三日病卒于家。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著有《人境庐诗草》十一卷。 

释敬安

  释敬安(公元1851-1912年),俗姓黄,名读山,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人。因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别号八指头陀。十八岁出家,遍游江浙各地,回湘后住持各名刹。辛亥革命后任中华佛教总会会长。工诗,有《八指头陀诗集》。  

范当世

     范当世(公元1854~1905年)原名铸,字铜士,更名当世,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世称范伯子,通州人。他是清末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人。也是南通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范当世善诗文,意境恢宏炽烈,风格旷荡遒健,在同光体诗人中独树一帜。其散文亦佳,是桐城派在江苏的主要代表。传世有《范伯子诗文集》。范当世弟钟、铠皆负文明,世称“通州三范”。  范当世对南通近代教育颇多贡献。范当世原配夫人吴大桥早逝,继配姚蕴素,桐城派古文宗师姚鼐侄曾孙女,工诗,著有《沧海归来集》,任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十数年,人多尊称为范姚夫人。 

林纾

      林纾(公元1852--1924年),字南琴,号畏庐.闽侯(今属福建)人.著名的翻译家.他的诗构思新颖,别具一格. 

康有为

      康有为(公元1858--1927年),字广厦,号长素,南海(今属广东)人。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失败后亡命国外,鼓吹保皇。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他的诗抒发变法热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徐兰坡

   徐兰坡(生卒年不详)清代安庆人.自幼刻苦好学,能诗文.名诗<夏夜>是其13 岁时所作. 

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年),字山根,号蛰仙,笔名仓海,祖籍广东,清乾隆年间迁台湾苗栗县,是著名的台湾爱国诗人。 

蒋智由

      蒋智由(公元1865--1929年),字观云,诸暨(今属浙江)人。与黄遵宪法、夏曾佑被梁启超称为“诗界三杰”。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济阳人。他从小“有大志,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后积极参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史称“戊戌变法”的维新运动。维新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捕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 

梁启超

       梁启超(公元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新会(今属广东)人。他是康有为的弟子,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他的诗能突破传统,融进新思想、新名词。 

王国维

    王国维(公元1877--1927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他的诗感情率真,风格清远自然. 

秋瑾

      秋瑾(公元1879---1907年)字睿卿,别号竞雄,自称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她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自幼性格豪放,热情倔强,富有正义感。会写诗词,并且能骑马和舞剑。她通过新书新报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封建家庭的压迫,和丈夫决裂。她痛感民族危机的深重,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春只身东渡日本留学,寻找救国的真理。在日本她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创办《中国女报》,组织妇女团体《共爱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她经常在留学生中作慷慨激昂的演说,影响甚大。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年底归国,在绍兴主办大通学校,作为革命党人的掩护机关。她和徐锡麟互通声气,四处联络会党,运动军队,组织武装起义。不幸事发被捕,1907年七月在绍兴古轩亭口就义。秋瑾不仅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战士,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诗人。她的诗具有激昂慷慨的特色,表现了她深沉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无畏的英雄气慨与远大的革命抱负 ,读之令人振奋鼓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诗人简介辑录119位大全集 下卷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七十九卷 文苑 六
《遂初草庐诗集》序
古诗选-凤阳(明)
贵州历史人物——第8辑
泰山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