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裕慎:如何读懂归有光



 

   归有光是明朝中期最为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一生著作繁富,涉及经史集各部,但是其主要成就,是在散文创作上。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里,从散文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归有光的贡献:“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归有光的散文“家龙门而户昌黎”,(钱谦益《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了唐宋古文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他的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的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使览者恻然有隐”。几百年来,人们读到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亡儿孙圹志》、《女二二圹志》、《女如兰圹志》等文,无不为之深深感动。他的这些叙事散文,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像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界。

一、卜居安亭,佳作迭出

   嘉靖二十年,归有光携妻带女离开昆山,迁居嘉定县安亭江(非今之安亭泾)上。安亭地处上海嘉定的西南,与昆(山)青(浦)交界,是座充满了江南韵味的千年古镇,比周围的徐公桥、天福庵、望新桥等地要繁华得多,他在安亭一边读书应考,一边设帐教徒。后人所称之安亭的卜居所思美堂,是他的岳父王氏家属之宅,其位置在今安亭泾西岸,小安亭井亭桥西南角,不失是一处做学问之地。

   归有光卜居安亭后,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总览《震川文集》,有不少部分是在安亭写就的。他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草拟于昆山,迁居安亭之后,精心构思,反复修改,使这篇散文代表作在安亭完成。同时,他先后写就了《思子亭记》、《思美堂后记》等名篇。

   归有光在安亭期间,以嘉定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散文名篇,如《与嘉定诸友书》、《偕老堂记》、《张贞女狱事》、《招张贞女辞》、《菊窗记》、《栎全轩记》、《答唐虞伯书》、《与李浩卿书》、《畏垒亭记》及《朱肖卿墓志铭》、《金君守斋墓志铭》等。这些作品,正如王爵锡在《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中所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有感于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黄宗羲,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对明代散文的总体评价不高,但对归有光的散文评价不虚,他说:“议者以震川为明文第一,似矣。”(明文案序)

   归有光的散文风格,受当时最为活跃的小说影响,他的散文创作中,掺杂有小说的笔法,如《项脊轩志》和《寒花葬志》等名篇,特别对人物衣着、对话等细节描写,较之以往的散文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一生多产,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在史上备受众家关注。

   后世桐城派的方苞,也是以归有光抒情散文为其文之最的代表。他在《书归震川文集后》中首先公允地评价了归氏之文学地位,然后指出其“发于亲旧及人微而语无忌者”,可以上追古人。将其“事关天属”之文评价为“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可见,他推崇归有光抒情散文,将抒情类散文视为成就之集大成者。纵观文学史,如此多的描写友情及亲情,如此多地将心中积郁展现在文章之中,再难见出归有光之右者。其文中细腻而又悲怆的感情,历来为诸家所津津乐道,在此援引众家评议的基础上,对其抒情散文成功经验应大加赞赏。

震川先生名扬海内,其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连恃才居傲的徐文长对归有光也肃然起敬。一日,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绪大绶回乡招请徐文长聚会。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深夜,徐文长才迟迟而来。问其缘由,说“避雨一士人家,见壁门悬‘归有光今欧阳子也’,回翔雒读,不能舍去,是以迟耳”。绪大绶命仆人取那轴归有光的文章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张传元、余梅年《归震川年谱》)然而,归有光的命运却是困蹇不堪。3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结果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其43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仕途的蹭蹬,把这位名扬海内的古文家长期抛弃在荒江僻壤之上,使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不过,坎坷的道路,清贫的生活,倒也磨炼了归有光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归有光到安亭之前,嘉定文气淡然,有点文化沙漠之嫌。但他卜居安亭之后,读书讲学,从学的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嘉定文气大震,声名鹊起,远悦近来,历久不衰,人文蔚盛。龚有盛、孙岱、唐钦尧、唐有升、娄坚、张应文等名震于时的学者,都是震川先生的高足。而安亭这一蕞尔之地,亦因此广为人知。钱谦益谓:“嘉定为吴下邑,僻处东海,其地多老师宿儒,出于归太仆之门,传习其绪论。”(有学集·金尔宗诒翼堂诗草序)姚鼐谓其作品“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阎百诗曰:“隆庆以后,天下文章萃于嘉定,得有光之真传也。”(光绪《嘉定县志》)钱谦益、姚鼐、阎百诗,皆当时大儒,其说有据,真实可信,归有光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二、屡试不爽,命运多舛

   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武宗正德元年(1507)腊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日趋中落的大族之中。父亲是个屡试不第的穷学生,困窘的家境使小归有光读书特别发愤,9岁能成文章,10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11岁“已慨然有志古人”,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乡试却连连落第,5上南京,榜上无名,35岁时才以第二名中举。此时的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他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当时主试江南的张文毅谓归有光是“贾(谊)、董(仲舒)再世”。以他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在乡试高中第二年的礼部会试,他竟名落孙山。

   归有光,这位散文巨擘,却命运多舛。他于自幼丧母,两位贤惠的妻子也先他而去,两个女儿和未成年的幼子的辞世,让他经历了“黄梅不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幼年丧母,青年丧妻,中年丧子,这一切居然不期同至,是相当罕见也相当难以接受的。这一切也都出现在了他的散文之中,是他亲情散文的主要素材,这些素材最能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这也是后人认为其文感情真挚的原因之一。以这些心酸经历作为素材进行创作,以悲情为主要的表现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了。

   归有光自幼博览群书,并广泛吸取其中的精华。王爵锡《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中就说:“弱冠尽通《六经》、《三史》、七大家之文,及濂、洛、关、闽之说……先生于书无所不通,然其大指,必取衷《六经》,而好太史公书。”钱谦益在《震川先生小传》中,认为归有光善于学习史书典范,尤其是《史记》,认为其行文“能得其风神脉理”。黄宗羲在《论文管见》中也认为归文吸收了《史记》的叙事笔法,一往情深而叙述委婉。方苞在论述中也认为是“故能取法于欧、曾,而少更其形貌耳”。凡此种种,无不认为归有光之散文,取众家之长而为文,故能使情感收放自如,呼天抢地之情愫,每每能于从容之中为之。

   归有光自己也曾在《五岳山人前集序》中说:“余固鄙野,不能得古人万分之一,然不喜为今世之文。性独好史记,勉而为文,不史记若也。”在《陶庵记》开篇即说:“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慷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在《与陆太常书》中更是自以为对司马迁是“仆少好其书,以为独有所悟”。这与诸家认为其散文取法古人,采众家所长之说正好契合,同时也可以看出归有光对司马的偏嗜。

   归有光尽管才华横溢,智力过人,却毕生经历坎坷,仕途蹭蹬。他迁居安亭之后,曾8次赴京应试,均名落孙山。是否写作上有什么问题呢?非也。主要是他不愿随波逐流,赶“拟古派”时髦,自然得不到主考官的青睐,他在《会文序》中说,收在此集中的文章,当年考官给予的成绩不同,因此有的考生如今已成进士,为大官,有的成为秀才,而有人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就像归有光本人。但是,这样的成绩并不公正,因为有幕后交易,因为有人情因素。如果“不为区别名字,观者于是可以平心矣”(《震川先生集》卷二)。意思是说,考试的制度存有漏洞,考试成绩之高低,并非是文章的优劣,在不同考官的手下,得到了截然相反的不同结果,有的评为山东第一,其余的都不被录取(《王梅芳时义序》)。由此可见,他对考官和考试制度的揭露或感慨,还是相当含蓄的。

   归有光长期以读书授徒为业,对科举制度的弊端,屡屡予以抨击。他说:“科举的盛行,导致士人不读书,尤其不读那些对人真正有益的书。”(送童子鸣序)。还说,科举制举之学盛行,驱逐所有人去追求官爵利禄,“其弊以极”(《与潘子实书》)。尽管归有光对科举考试十分不满,但也认为制艺文章,也可显示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仍花大力气辅导学生练习科举文章,这就不奇怪了,亦是可以理解的。

   王世贞在晚年完全改变了对归有光的看法,在为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代名家矣,”赞云:“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他在给归有光古文很高评价的同时,也道出了自己的“迟暮自悔”之情。归有光用自己的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使他的对手为之折服。

   归有光虽才华出众,与同代的徐渭、后世的蒲松龄一样,也是在科考的道路上吃尽了苦头。他第9次参加会试,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年已60。满腹诗文经义,一心想为国出力的归有光,虽年已花甲,壮志依旧未衰。因为是三甲,不能授馆职,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他到长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学校,培养后进。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把无辜办了死罪的30余人省释出狱,为无辜受诬入狱的107人平了反,把鱼肉百姓的恶吏和捕卒快手严加法办。这些举措,无疑是一位好官所为。

   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归有光塑造了敢于不事权贵的铮铮铁骨。一心想学习两汉循吏,做廉洁刚正之官。上司之命若不便施行,便搁置不办,而“直行己意”,他公开在《长兴县编审告示》中宣布:“当职谬寄百里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抚养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荐,是非毁誉,置之度外,不恤也。”在长兴的短短两年中,归有光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深受百姓拥戴。

  隆庆二年(1568),63岁的归有光迁顺德通判。按明制,“进士为令,无为迁倅”。所以归有光的升迁实为重抑。他曾气愤地说:“号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既是刚正不阿,又是守职安分,这是归有光性格的两个方面。他虽然对迁升顺德通判大为不满,但一到任上,却还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利用马政通判的清闲,广阅史籍,采访掌故,修了一部完备的《马政志》。隆庆四年(1750),归有光到北京朝贺万寿节,同年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但仍然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纂修《世宗实录》。他正恨“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而现在却时来运转,能入内阁藏书楼,读到内阁所藏异书。不幸,正在他准备显露自己的才华,以遂平生之愿时,却被病魔缠身。他虽带病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终于在第二年(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抱恨死于北京,时年66岁。

三、散文大家,彪炳千秋

   好的散文,应该是活泼的,健康向上的,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富有诗意的。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归有光是个高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其主要成就则是散文。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多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其艺术特色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注重细节,刻绘生动。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确非前后七子所及。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极为凝炼。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如《菊窗记》,从洪氏之居的地势、风景写到古人仲长统与陶渊明,夹叙夹议,跌宕多姿。

   写散文,生活印象是很重要的。印象深,写时容易抓住特征,容易传神,容易一下子记住。归有光善于捕捉生活中貌视十分平常的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现,给人难忘的印象,且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饱含着感人至深的真挚感情。如《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墟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余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全文就是如此短小,仅112字,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寒花的精神外貌,表现出她天真、淘气、灵秀的神情,充满了生活情趣,也是深得中国文字简练之精髓。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艺术珍品。它通过作者当年的书斋,生动地回顾了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生活和志趣,引出了自己同祖母、母亲及妻子的一段“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文中通过老妪之口回忆了母亲的往事: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母亲听到儿女呱呱啼哭,即赶来叩门,问饥问寒,这是生活中的常事。可是,这对于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感到多么亲切温暖,多么值得眷念!作者仅仅用这样一个场面,就把母亲疼爱儿女,儿女痛悼母亲的感情,写得深沉感人。

   归有光散文多写身边琐事,未能充分反映明代社会矛盾。但他在《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蠲贷呈子》等文中,刻画了倭寇人侵后昆山一带\"屋庐皆已焚毁,口聚皆已罄竭,父母妻子半被屠刳,村落之间哭声相闻\"的惨状。在《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文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在《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贴》、《九县告示》、《乞休申文》等文中,表达了自己为民请命的心怀。在《可茶小传》、《鹿野翁传》等传记文里,勾勒了一些普通人物的形象。在《己未会试杂记》、《壬戌纪行》等纪行文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民情世态,这些作品,也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文学是语言的世界,作家是语言的魔术师;散文不是文学样式中语言的极致者,却也为大家高手们致力追求的文体。归有光的散文,有一些地方借用了小说家的笔法,这在其抒写亲情的散文中尤为明显。如《女二二圹志》:“一日,予自山中还,见长女能抱其妹,心甚喜。及予出门,二二尚跃入予怀中也。”“写不及周岁之婴儿情态,宛然如见”,“跃入”二字如颊上三毫,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又如《项脊轩志》,以日常琐事入文,却收出神入化之功,笔笔有情,至今读之,仍觉动容。作者吸收了《史记》刻画人物的传统笔法,每于从容中写出吁天呼地之情愫。《亡儿甑孙圹志》,写爱子之聪颖,借鉴司马迁、韩愈、欧阳修,尤为明显。

   归有光的散文每每于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中造成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如《见村楼记》一文始终荡漾着一股深切的故人之思,感情色彩极浓。《张自新传》于结尾处忽见鹘突,挟“风雨之夜,江涛有声”之形容,不乏浪漫色彩,笔调慷慨,夺人心魄,富于意境,堪称神来之笔。归氏散文之所以有感人的魅力,除写作技巧高人一筹外,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其散文成功的另一要素。如《先妣事略》、《世美堂后记》等文,皆能用寥寥数语,寓无限情怀,若无真情,不能道其万一。

   总之,感情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思致的绵密、逻辑的清通、细节的捕捉、画龙点睛般的描写,诸多因素集合于一起,构成了归有光散文的特殊美学价值。他的散文开拓了传统散文的新写法,称得上是小品文的一个标杆,上承唐宗,下启清代,被誉为“明代散文第一大家”,实不为过。

   最后还需要提一笔,由于归有光一生僻处荒江之上,足迹不广,见闻有限,一生精力大都化在应试的时文上面,像《项脊轩志》、《寒花葬志》这样的文章为数并不多。然而仅就这些灿如明珠的散文艺术珍品,就足以使归有光无愧为有明代的散文大家。因此,别说宣传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样宏大的课题,仅读懂震川先生,亦岂可谓易事矣!

(作者:沈裕慎,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归有光散文的中庸性
《寒花葬志》 归有光
《寒花葬志》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唐宋派之四歸有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