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执教者:咸宁市通山一中 叶爱华 整理:潘涛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在今年的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诺贝尔文学奖奖给了莫言。

师:对,今年的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正所谓是:喜闻莫言获诺奖,国人振奋我心扬。这是中国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又一次肯定,早在1983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布了他探索深思数十年而得出的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学习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真的有这样大的魅力吗?今天,就让我们学习选自《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去领悟孔子的智慧。(黑板板书课题及作者)首先,老师先为大家诵读全文,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做好字音笔记,并思考这样的问题:全文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分几个步骤展开的?

(教师配音范读全文,学生做笔记)

刚才老师为大家诵读了全文,(指屏幕)同学们,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指名)来,请这个同学试试。

生:全文围绕孔子和他的弟子谈论志向展开的。步骤是: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师:请坐,你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很好,(投影显示)全文围绕一个“志”的话题展开,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人们常说:志当存高远。那么为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他又是如何评志的呢?首先让我们读读孔子评价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的,让我们一起从“三子者出”一直读到文章最后,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三子者出,预备——起!(屏幕显示孔子评志及画面)

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师:好,我想请一个同学将最后一段翻译一下。(指名)

生:孔子说:治国要用礼,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了。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他六七十里的,他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吗?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事?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她翻译得怎样?

生:很好。

师:比较准确,那么孔子对冉有、公西华这两个弟子用的是反问句,值得我们去揣摩,但是对子路的评价是报之以哂,曾晳问夫子何哂由也?同学们,文章怎么说的?

师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师:翻译一下就是用礼治理国家,但是他的话毫不谦让,用一个概括“礼”字,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子路、冉有、公西华他们自己有什么样的志向。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是否符合孔子的评价标准——礼呢?(屏幕显示A“弟子言志”、B列表展示各弟子志向及孔子评志)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读子路之志,来,这个同学你试试。

生(读):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师:老师想问一问,刚才你读子路的时候,你认为子路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呢?生:子路心怀大国,却只想为大事治理好国家,他是轻率而作,急于出来回答孔子的问题,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轻率而作。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了性格特点?

生:“子路率尔而对曰”,从“率”字可以看出。

师:率尔而对曰,“率”字怎么讲?

生:“率”字就是轻率而鲁莽。

师:除了轻率而鲁莽之外,子路还有其他性格特点吗?

生:他还比较自信。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认为他完全可以消除这些后患,把国家大事处理得很好。

师:好,你认为你刚才分析子路的性格特点与你刚才读子路,你把子路的性格特点读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还不够完美,老师来试一试,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老师读。

生(齐鼓掌)

师: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注意重音断句,请你放开,能有动作更好。再来试一试。

生: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师:同学们,这一遍怎么样?

生(齐):好。(鼓掌)

师:请坐。刚才有一地方要稍微注意一下,停顿的地方,由/也为之,读作由也/为之,在意义上停顿一下会更好。那么子路这个人,夫子是笑他,你认为夫子是讥笑他呢?嘲笑他呢?是怎样的一种意思?来,这个同学,你说呢?

生:他可能认为子路说出来是带着可爱的感觉,像长辈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子路。师:哦,他认为他的性格有些可爱,那么他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

生:善意的笑。

师:哦,请坐。有不同于他的意见的吗?(指刚才读子路之志的学生)子路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孔子笑他可能是对子路性格的一种不赞同,但是因为孔子崇尚的是以礼乐来治国,子路没有说以礼治国而是说要强军。所以说有点不赞同。

师:好,刚才大家从一个“哂”字了解了孔子对子路的一种态度,那么接下来,我们请大家来看一看公西华、冉有他们的志向以及性格特点,继续探究孔子是如何评价这两位弟子?谁来举手发言来读一读公西华、冉有。

师:好,你来读冉有,你来读公西华。好,你先读。

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师:你觉得冉有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有一点谦虚。

师:嗯。

生:有点谨慎。

师:那么通过孔子的评价,你能揣摩孔子的态度吗?

生:冉有并没有提到礼乐,孔子应该是不赞成的。

师:不赞同,那你认为还有什么?

生:鼓励。

师:哦,还鼓励他,继续去„„

生:足民。

师:好。来请这个同学来继续读公西华。

生: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师:你觉得公西华具有怎样的性格?

生:我觉得公西华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可以从他“愿学焉”和“愿为小相焉”看出。师:嗯,你从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来揣摩人物的性格。你能揣摩孔子对他的态度吗?

生:我认为孔子对他是有一种鼓励的态度,他对子路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充分肯定了公西华的才华。鼓励他更放开手脚去干一番大事。

师:好,请坐。这是他对曾晳说的话。那么刚才读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莽轻率自信不谦让的子路,看到了一个言语谨慎,谦卑的冉有,看到了一个言语更谦虚的公西华,三弟子言志,孔子听完后一言不发,怅然若失。曾晳的发言犹如一缕阳光,一丝春风,让孔子的心为之一亮,欲望为之一振。孔子是如何评价曾晳之志的呢?同学们,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齐读):吾与点也。

师: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让我们接下来看看曾晳之志。生:曾晳言志之前,文章中对他进行哪些细节的描绘,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来一起读一下第九段。“鼓瑟希”,预备。

生(齐读):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师:这一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曾皙?

生:情趣高雅。

生:谦虚,从容。

师:哦,情趣高雅。还有谦虚,从容。这些词语都用得比较好。那么,这样的一个曾皙他会有怎样的理想?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曾皙之志。好,这个同学举手。来。

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浴乎沂,读这儿,不要紧张。

生(再读):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好,请坐。刚才这个同学在朗读的时候语速把握得怎么样呢?

生:有点快。

师:稍快了点。那么我们在读这的时候要处理断句、重音。有几个点。“冠者”要停顿一下,冠者/五六人,童子,停顿一下。以及后面的“浴乎沂,风乎舞雩”,我们可以把“浴”和“风”读重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们要注意断句、重音的延长。我们来试一试。莫春者,预备,起!

生(齐读,教师带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这一遍大家读得很动情,但是真正的把曾皙之志读得动情,还得让我们对他的志向作一个深入的理解。我想请一个同学用生动的语言和想象,来描绘一下曾皙的志向。好,你来试一试?生:春风习习,香气袭人,温润的空气包围在身旁,孩子、青年欣赏春景,沂水慢慢没有声响地在这里洗涤着自己的心灵,鸟儿在低语,一阵歌传来,忽隐忽现,我们畅所欲言,在这祥和安静的一隅,尽享欢欣,何其乐哉!

师:请坐,整个描绘语言非常非常精彩,最让我们觉得难忘的地方是你不说在沂中洗澡,而说在沂水中洗涤自己的心灵。太棒了。还有同学来描绘这样的一个曾皙之志吗?来,举手。

生:暮春之时,我和几个朋友到沂水旁沐浴,清水从肌肤上滑过,洗去我心中的烦忧,在舞雩台上感受清风拂面,心中的快乐随风飘扬,踏歌而归,心中是拂去烦杂的舒适,快乐洒满每个角落。师:很好,很令人神往的画面。请坐。对于曾皙之志,它所描绘的画面,我想把我的理解结合文章,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把这个画面取了个名字,叫“沂水春风”(音乐起,师朗诵)在一个万物复苏、春深似海的季节,我们穿上舒适整洁的春装,邀约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些孩子,大家一起去清澈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净清爽。接着我们来到沂水旁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将身心融入到这暖人的春风里,这蓬勃的天地中。然后咏唱着歌儿,一群人高高兴兴地回家。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音乐,带着想像,纵情诵读曾皙之志。“莫春者”,预备起。

生(配乐师带齐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纵情背诵曾皙之志。莫春者,预备,起。

生(齐背)

师:夫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之志与其他三人之志有何不同?对于这一点有人说曾皙之志是孔子治国理想的体现,有人说是孔子晚年归隐之念的流露,还有人说是孔子的理想教育图。请结合曾皙描绘的“沂水春风”图和孔子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大家来讨论一下,谈一谈你的看法。我们把大家分成四小组,前后两排和中间为一组,后面的也是一样,这边的依次类推,大家来讨论这个问题。

生(讨论)

师(巡回指导)

师:好,同学们,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来交流一下。来,你说。生:我觉得孔子作为儒家代表,他的治国理想是以礼和仁治国,如果我们把曾皙之志当作孔子治国的代表,曾皙治国理想是无为之治,孔子的治国理想也如此,然后根据历史来看,孔子周游列国,在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治国理想,但自己的治国之方却始终得不到赏识,他回去之后,虽被封为“国老”但仍得不到重用,他自己也不再参与政事,不再追求仕途,而是专心修书,整理文献,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年已六十一岁,经过多年岁月的磨砺,他深感自己的无力,有归隐之心,从整篇文章来看,孔子笑子路,因为子路夸下海口,自己企图在乱世之中治理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从曾皙之志来看,他想在乱世之中治理出一个无为之国,治理出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知道春秋之时有各种战乱,天灾人祸,如果曾皙的志向真能得以实现,那么可能性真的为零。如果曾皙真的是在谈治国理想,那么孔子也不会“喟然叹曰”。在曾皙发表自己的这番言论之前,他先说了一句——他的志向是异乎三子,如果他说的真是治国之道,那么何来“异乎三子”,所以我认为孔子“喟然叹曰”,他其实是赞同曾皙的无为之志。

师:你认为曾皙是无为之治,而且你发言是非常自信的。请坐。(对全班学生)他认为是归隐之念的流露。还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理解。好,请你来。

生:我认为曾皙之志是孔子治国理念的体现。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曾皙之志它是描绘一幅单纯的画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幅怎样的画面,沂水春风图说到底其实是百姓的一种生活图画,这是怎样的生活图画,让我想想了一个词——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那是孔子治国理想的最终体现,如果说曾皙之志与孔子的治国理念如果完全不符的话,那他也说不出这样的画面来。孔子为什么“喟然而叹”,我想这是因为与孔子早年的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周游列国,并没有谁肯接受他的治国理念,而此时孔子已然年迈,他的治国理想至今仍未得到实施,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却还没有实施,而他已年迈,这时他的一个弟子说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不,这里不能说是“曾经”,因为这也这他现在的理想,他想到自己已经年迈,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想孔子“喟然而叹”,其实带有一些迷惘、失落,但他还是说出了“吾与点也”的话,这说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治国理想。

师:我觉得你的分析走入了孔子的内心。请坐。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你想交流一下?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他说的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图,首先,孔子留下的是一些积极的入世思想,所以我觉得他不可能有想要归隐的感觉。第二,就是孔子早期的生活经验,他周游列国,始终得不到重用,他也是晚年回到鲁国之后,他觉得自己仕途不顺才不想再进入仕途,而且他对自己的仕途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此时,他才开始编一些文献。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一幅理想教育图,其实前三个例子都说的是想要治国,但是只有曾皙和他说的一样,关于自发的那种,他“喟然叹曰”,可能是一种赞同。

师:说完,请坐。刚才我们请小组同学分别说了三种观点,老师也谈谈自己的理解。三弟子言志,虽然说的是为国之志,但是,就是孔子的这种礼乐治国的理想,体现在他的某些侧面和一定的程度,而曾皙他所描绘的沂水春风图,处处体现了仁爱与和谐,是孔子希望(板书:孔子以礼治国)来以礼来治国,这就体现了一个大同社会在这里,这个大同社会可能是孔子曾经对子路说的一段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一种大同社会,和谐社会(板书和谐社会)。夫子之所以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于曾皙他所描绘的画面生动描绘出了孔子一生追求但未能实现的理想,沂水春风图也是孔子之志。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程,而且在新的时期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党的十八大会议当中,所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创建美丽社会,其实从本质上讲,这一理念,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孔子的思想在国际社会也在不断地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同学们一起看这是孔子学院的标志,看出了和平鸽了吗?

生:看出来了。

师:看出来了,截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孔子,有这样一个充满睿智思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是的,孔子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了,但是他思想的光辉超越国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超越时代,也必将建造今天与未来。同学们,请今后多读些《论语》吧。因为《论语》中还有很多智慧等待我们去挖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经典吧,因为经典中,有很多营养需要我们去汲取。我们是新一代的高中生,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仅仅是个例子,而这篇文言文所表现的思想也并不是这一节课的课堂所能挖掘出来的,这一切还有待于课后我们去学习。好,下课。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第三稿)

深圳北师大南山附属中学 王爱娣

【教材说明】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幅较长,语言生动,其中不乏细节描写,历来是研究孔子思想以及孔门弟子的重要而宝贵的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先秦诸子选读》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均将此篇选入其中。本教学设计是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所选的《侍坐章》为教材进行设计和规划教学的。
【学习目标】
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进度,高一学生已经学完必修的四册教材,阅读过十几篇文言作品,掌握了一定的文言词句知识。为此,本课学习目标拟定如下:
1、了解语言文化常识,例如古人的名与字等。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理解四子之志,以及孔子“吾与点也”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预习
1、对照注解阅读课文,初通文意,完成语言基础练习。
2、朗读课文3遍,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3、阅读研讨练习的“相关链接”资料,了解孔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评价,以及孔子的志向。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在逝去2500多年之后,仍然影响着全世界,迄今为止,全球已有500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院和课堂;美国作家威尔·杜兰特把他列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之首,名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前——这个人叫孔子;与孔子有关的一本书很了不起,它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思想几千年,塑造了中国人的礼仪和中庸平和的智慧,据说读它半部便可治理天下——这本书叫做《论语》。
这个伟大的人物和这部了不起的著作(板书:孔子《论语》),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你们更不会感到陌生。背一背你记忆中积淀的《论语》名句有哪些。
学生背诵。简要评点。
二、学习课文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今本《论语》共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例如,广东高考必背的《论语》十则: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 子曰:“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9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以上十则,在《论语》中都是独立的片段。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论语·先进篇》的最末一章,感受《论语》的真实魅力。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
《侍坐章》与以上这些篇章有哪些不同?
可能的答案:
篇幅长了。
内容复杂了。
它好像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有人物,有故事。
……
请用简练的语言完整地概括一下它们有哪些不同。
与其他篇章相比,《侍坐章》的篇幅较长,有人物,有故事,有对话,内容比较丰富而生动,而其他篇章一般是对孔子或者弟子一言一语的记载,篇幅简短。
本章写了哪些人物?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以及孔子。
课文对这四子的称呼有什么不同?

作者的称呼

孔子的称呼

孔子

仲尼

子路

子路

冉有

子有

公西华

公西

子华

中国乃礼仪之邦,称呼人物很有讲究。在古代,知识分子和做官的人,一般都有名和字,名和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关联。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称呼其名,而下级或晚辈对上级或长辈,只能称其字。称呼名或字,以表示对人的尊敬,以便区分尊卑、长幼。
开头介绍侍坐者的时候,便是“以齿为序”,即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以区别长幼。(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而四子出场的先后却并非“以齿为序”,这个问题,等会儿讨论。
文中所写人物,孔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他们的性格特征怎么样?请概括。
子:教诲弟子,循循善诱;了解弟子,因材施教;评价弟子,恰如其分。
路:直率鲁莽,有勇有为。(子路最初被称为“野人”,粗野之人)
有:多才多艺,比较谦虚。
公西华:有外交才能,内向,谦卑。
晳:鲁之狂人(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死时,他曾倚门而歌),三子言志之时,他在弹瑟,但“不违古礼”(李零语);据记载,他深居不仕,这里所言之志,深受孔子赞同。
(冉有尴尬场面:冉有当季氏(鲁国执政)的家臣,有一次季氏要干不道的事情——“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质问冉有为什么不谏阻,冉有说了一大堆这么干的理由,后来被孔子说的没话可说了,塘塞说:这是季氏的注意,我也没有办法啊!孔子极其气愤,骂他是“求”:)并对其他弟子说::"冉有非我徒也,汝等可鸣钟鼓而攻之")
文章是如何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先概括后分析。
文章通过对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子:语言
路:孔子的提问刚停止,他就“率尔对曰”(神态),表现出他性格中直率的一面;他的志向与其他人不同,“千乘之国,……且知方也”,这是一个强国之志,治理中等国家,使国家强大,并且使老百姓勇敢,懂得是非准则(语言)。表明他有勇气有胆识,有能力,是个治国之才。可夫子为何哂之呢?(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有:用他自己的语言直接表现其性格特征。分析其志向的内容。
公西华:用他自己的语言直接表现其性格特征。分析其志向的内容。
晳:如果说子路太直率,那么他就太沉稳,从容,淡泊。文章通过动作、神态和语言来表现其性格。三子言志之后,夫子询问时,他才“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他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不俗之人;从他所言志向中,可以看出他是个酷爱自然之人,向往人间的和谐安宁生活,这一点正与孔子的志向相同,所以,夫子曰“吾与点也”。
小结: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虽然《论语》不是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从这一章节里面却能读出它的文学价值,这一点对我们今天如何描写人物很有启发:要想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不必要站出来说话,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征。这种写作方法叫作直接描写。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别人的评价,或者环境衬托进行间接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比如,文章结束时孔子对三子之志的评点,就是间接描写。
本章在结构上有没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课文虽然为我们勾勒了四子及孔子的性格轮廓,但它只用了廖廖315个字(与高考作文的800字相差很远哦)。与《论语》的其他篇章相比,本章有人物,有故事,内容丰富了,复杂了,就得考虑如何行文,安排先后,组织结构。本章在结构上有没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前面我们说过,开头介绍侍坐的四子时“以齿为序”,可是,言志之时却没有严格按照这个顺序,先是子路言志,接着是冉有、公西华,最后再写曾晳如何言志。这结构可以进行调整、变换吗?我们试着把曾晳言志的情节放到子路之后去,怎么样?请简要分析。(子路言志,放在最先,合乎情理,一是他性格直率,思维也敏捷,二是他年龄比其他三位要长一些;曾晳放在最后,也是合乎情理的。在本文中,曾晳很重要,一是他的弹瑟调节了现场气氛,其乐融融;二是他的性格从容淡泊,不急不躁,表现得无欲无求,表现得不够“先进”;三是正是在他的追问之下,才有了孔子的评志。由此可见,把曾晳放在最后,篇末点题,有卒章显志之妙。)
文章如此安排结构,看似浑然天成,无斧凿之痕,却有着笔者的艺术匠心。这是我们学习《侍坐章》不可忽视的地方。
最后谈谈本文的语言。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语言上不求词藻华丽,但求简练准确,不乏生动性。读《论语》,我们积累格言名句,获得思想启迪的同时,也要学习它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精练生动地表达思想,同时学会语言格式的再创造。例如:
词汇运用方面: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从“各言其志”,我们可以创造出“各抒己见”“各抒其怀”等短语,表达精练。
句式表达方面: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异乎三子者之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等,这些句式很特殊,它们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相同,分别是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句,这种句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状语后置句有强调突出谓语或状语的表达效果。前者强调“师旅”“饥馑”与“异乎”,后者强调中心语“冠者”和“童子”。
文言文阅读中,我们要正确地掌握这些语言知识,熟悉地把握词汇和句式的选用,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理解文章的思想与情感。
三、结束语
好书要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篇,其义也自见。要想真正地精通《论语》,领会其思想实质,读它一百遍不够(纵向),还得读它几百篇(486章)(横向),才能融会贯通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核。
美国作家威尔·杜兰特曾经说过:
我很羡慕中国的儒生——他们被要求记住孔子的每一句话,因为我发现他的每一句话都深刻而精当。有时我认为如果这些格言在我记忆中沉淀20年,我或许会变得心态平和、举止庄重、思绪沉稳、个性深沉、彬彬有礼,这些我能在中国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身上找到。(《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今天我们读《论语》,就是要让儒家思想文化沉淀到你的记忆里,在三年、五年或八年之后,人们将告诉你:你的骨子里流淌着心态平和、彬彬有礼的中国智慧;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既积极奋斗、努力进取,又能怀有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让自己活得从容而坦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孔子论“师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第二稿)
《论语》“侍坐”章的文化阐释与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训练(教师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