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阳国胜:“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由深圳一模作文之争想到的

 

                                             厦门外国语学校 欧阳国胜

 

特别喜欢

《语文月刊》及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因为它们对语文教学起到了良性的引领及示范作用,尤其是2016年后对全国高考作文的持续升温的学术讨论得到广泛好评,甚至是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强烈反响,得到了全国众多语文人的普遍点赞。又特别是鲁力老师、葛福安等众多老师及胡家俊等众多编辑的努力与用心。我虽常不发言,却常从此公众号吸收观点、接纳优质的教学方法,并常常感佩广东、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发展之地所表现出的思想、理念之先进,并由此生发的敢做敢当敢为人先的学术拼搏精神。但今天的讨论却有点让人失望,我不相信这个我所信赖的学术交流群会是这样的一个学术生态,所以想说出来,刚刚从古田会议赶回来,匆匆胡乱表达,供大家批评指正。

我是厦门外国语学校欧阳国胜,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三平民教师,之所以敢以真实姓名,当然是对学术抱持一种负责的精神,且作出说明,

以下内容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也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我自己,并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只为学术交流。

这次深圳一模试卷质量之高显然再一次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是作文题的命制,充分显示了命题人的用心之深与水平之高,能为全国语文人奉献这么一道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题,实属不易。所以,个人认为,这是一道非常成功的作文,最大的成功点在于深入领会了当下全国高考任务指令型作文精髓,能科学而艺术地设置“任务指令”,要求从“深层文化因素”这一特定角度予以析理。这一设置,就决定了考生无法从日常化的角度来套作或宿构,这是本次作文命题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大的成功点。当然,既如此,毫无疑问,考生也应依此作文,凡没有严格按照此要求行文的,应当视具体的文章而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要求甚至是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同样,教师评分也应该严格按照命题要求,否则就有违命题人(具体表现为作文题)的要求,而不顾此要求评分过高或过低评分,都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自《你孤单吗?》一文流传以来,我确实也被作者漂亮的书写及其文采深深地折服,一股怜惜与爱惜人才之心油然而生。

想,语文老师对老师或对同事有妒才之心是常见之事,但对学生大抵都应该是爱才的,

这是常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以考场评分的语境与心态快速阅读文章后迅速地在心里评了48(且已考虑书写因素),然后再次认真细读文章后重新打分,但与原来一样,想到这篇文章实际考场得分网传是59分,因为相差太大所以马上请了几位有代表性的老师打分,并请了部分学生打分,结果最高分打的是50分(下午又有打54分的,后来又有打60分的),最低分打的是44分。

(会有截屏为证)

然后,我只是客观地说了一下这个结果,我当时的用语很客观,只是事实表述,内容为:“问了好几个朋友,《你孤单吗?》那篇文章的给分,都打在46-48间,有的低于45。”以期待老师们更深入的学术讨论,但随后收到的是一些非学术性的讨论,甚至多少带有一些人身攻击的成分。

此再论,我想先说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个人看法(既然敢在微信上发布,让人发言、让人讨论的学术勇气总该是有的吧,何况公开发表的文章都可以让人讨论甚至质疑呢)

对一篇文章的给分,不是你说要给多少就给多少,也不是我说要给多少就给多少的问题。分数给定的主要理据(我说的是“主要”)应该是三个决定性因素:

命题要求、文章质量、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全国统一)。(其它什么考场特殊语境等因素其实是所有考生共同的,既共同,则应平等视之。另外说什么评卷场外的因素,这是一个但不是最主要的)事实上,一篇考场满分作文不是没有任何缺点的文章,恰恰是可以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上确实表现优秀的文章,但一般不存在明显的硬伤,这也是常识。但这篇文章,距离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即基本能扫一眼即可看出明显不足。现在理智地来看一下这篇文章。

首先,“你孤单吗?”这个标题就不知所云。退一步说,一看标题就不知所云也没有关系,但读完全文后依然不知所云,可以吗?

其二,文章第1、2、3及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四段几乎(我说的是“几乎”)是无关论点或中心的空话套话或虚话泛话。对于真正的优秀者,不会出现这样的硬伤。仅此两点,即不宜给满分了。因为太多段落形同虚设,则势必不紧凑。

第4段进入了有价值的论述,说“扶”的意义与“不扶”的意义,分别阐明了命题所列的两种情况或两种育儿态度的意义,但并没有作出自己的明晰的价值判断,即还没有完成对命题要求中的“深层文化因素”实质性分析。退一步说,此段没有此分析也没有关系,只要后文有即可。但至此还没有看到作者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5段说:“扶,是因为你孤单;不扶,是因为你孤单。”这是什么逻辑?往好里想,可能很具哲理,但往不好处想,不纯粹是凑字数吗?再往下读,读完第5段,谁能告诉我,这段内容是什么?什么观点?即行文至此,全文的观点还是没有出来。

第6段说什么?细想是有问题的,本段是最具“欺骗性”的一个段落,(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观点,有截屏为证)谈文化嘛,而且还有引用,高大上,但实际真切合“育儿”这一话题吗?就算不细想,没有时间细想,因为考场阅卷嘛,来不及,好,那就算这一段是阐释中国文化,写法完全正确,能否帮我总结一下,作者至此要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者能给你深度思考或引发你深度思考的点是什么?

第7段谈“朋友的分量重于千金”,切合题意吗?命题材料是谈朋友吗?这一段作为败笔应该是比较明显的。或者,又退一步,作为广义的文化解释也行,但是,是命题者所要求的“深层文化因素”吗?尤其是育儿方面的文化因素吗?(连同后面论述,已经反复偷换任务话题了)再退一步,就算以上又正确,那至此,作者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清楚吗? 

第8段,还是在谈中国,首先,从写作的比例上看,到这段结束,文章大势已去,却

还未开始谈及外国育儿文化,而命题明显要求比较中外两国育儿文化上的不同,(这可是材料的一半内容呀)显然这个比例安排是明显不对的,更何况,其中的内容还有欠妥之处。

再说,这个第8段,谈扶贫工作(有老师就私下跟我说:扯到这上面,我也是醉了)

与话题有关吗?论述时,可以暂时跑离给定的话题作适度延展,但延展的内容必须与前面所写话题或内容“同质”(即性质相同),这是一个写作学知识,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吧,(关于这类文章论述如何作适度延展这一写作知识,福建研究较早,可参看我与陈丰辉老师共同研究的文章《评议型作文如何“适度延展”》,见《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6年第11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第4期全文收入)但此处牵扯扶贫工作是“同质性”延展吗?

这一段是严重的硬伤——即跑离命题材料作无边的泛化论证。

第9段,终于“反观外国”了,可是,整段谈的是18岁以上的成人,大家看一下,有没有切合“育儿”的命题关键词?

第10段比较两国文化不同,最后一句扣题了,退一步说,就算是整个段落都很好,也有了观点了,但仅停留在“育儿理念不同,各有所长,但都是为了孩子好,有此足矣”这样不说自明的浅层的观点上,有启发意义吗?理念不同,这是材料就已明示的了呀,关键是命题要求考生必须分析深层的文化影响因素。

最后一段前面说过了,几乎是空话。

其实,一些与我交流过的老师都说几乎能一眼就可以看出,文章自第二个“在中国”即第7段起,就已明显跑离材料所给话题滑向了“泛议”的误区。

这是作品分析。退一步说,就算以上我的分析全不对,现在我们来看高考评卷的评分细则。究竟该给多少分,我们打分的最重要的“理据”应该是“高考评分标准”,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评分标准”,相当于法律条文的“评分标准”

高考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两个层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标准:6条“基础等级”就不用说了吧,占40分。另外,“发展等级”占20分,共有四条:

第一条深刻”,共有三条实现路径:一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要求深入);三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第二条丰富”,具体对应的要求是“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第三条有文采”,具体对应的要求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第四条有创新”,具体对应的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高考评卷不要求考生同时达到这四个等级,只要考生的文章能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有明显的过人之处,就可以给予一定的分数。这也是常识。

那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很快说出最起码的一点,即文章有启发意义的观点是什么?或者说这文章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或者这四个等级明显符合哪一个等级而没有争议?或者说,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理智一点说,除了书写的漂亮带给你的震撼外,还有什么?

很多老师可能会说:“会呀”,但具体对应哪一个点?而且是能说服别人的很明显的哪一个点?

再退一步说,就算是我的打分,或者我请的朋友打的分都不对,但至少是我们对这篇作文的学术理解,地域不同,打分不同,这非常正确,不存在谁就一定对,谁就一定错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理解。原本我说出我们的打分,并没有一丝的指责意味,只在学术讨论。你也可以认为我学术水平太差,但可以拿出来学术交流,也应该要有学术交流的勇气与气度。从学术论争的“德性要求”上看,纯学术交流再激烈都是好事,只要不带学术之外的情绪,尤其是不带人身攻击,就都是好事,因为论争会促进深度研究,最终有利于教学,服务学生。但今天我说了我的给分后,一些老师的言词是不太理智的。什么“妒才仇富”,什么“低于55分就是满怀一颗苛责之心”,什么“问问自己,能否在场上紧张的节奏里完成这样的文章?”什么“自己都未必写得出来的文章”,什么“凭什么你是老师就可以随意生杀予夺呢?

天啦,这是什么逻辑?——打相对比你低一点的分数就是“妒才仇富”?我自己不能在紧张的节奏里完成这样的文章就一定得打高分?我自己未必写得出来的文章就一定要打满分?那我想问,有多少老师敢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的作文水平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写得过学生?写不过老师就不用评分也不用教学了?再请问,有哪一项奥林匹克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练能说他比他带的徒弟成绩好?哪这教练也不当了?教练真比得过自己的学生,他为何不自己去拿奥运金牌?这几乎也是常识呀。

还说“凭什么你是老师就可以随意生杀予夺呢?”那请问,给不切实际的低分是“杀”,给不切实际的高分就不是“杀”?还有的说,要鼓励打高分,这总体上是对的,而且很具道德观赏性,但如果是不切实际的打高分,公平吗?这是一种浅层的道德感和廉价的同情,你给一个学生不切实际的高分,就是对另一群学生的不公平,因为考场紧张的特殊环境其实是每一个考生都具有的,不是哪一个考生所特有。而尤其是,在高考前给学生评相对较高的分数是一种鼓励,但给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分或满分而不指出问题,让考生有缺点而不知,让考生带着缺点步入高考考场最终败于考场,这无异于谋害学生,假如我是考生家长,我会恨死这样的老师。

国家自2015年后转向任务驱动型作文,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导向就是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切实际地套作,更不能不顾对方的观点封闭说理,要充分考虑对方立场与具体语境文明交流、理性表达,尤其要引导学生不能简单粗暴下结论,不能没有理据蛮横说理,更不能强暴说理,这一转向对老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少一些不讲理的人,才会少一些粗气、暴气与戾气,这是我所理解的由国家人才培养新要求而引发的考试新要求。

为什么我们老师在遇到与自己学术观点不一致时把交流的矛头转向“情绪化表达”或人身攻击呢?还有的说“你不服这个59,你可以现在用更长的时间写一篇来证明一下自己”,我虽不才,写不过学生,但你如果这样缺乏最基本的理性与常识来激我,我也不便躲闪,我想我会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如果我心情好,就随便你,由你去请命题人和评委,我们静身或裸身入场,限时来比划一下,我随时奉陪;如果我心情不好,你这样没有理性地简单下结论,我懒得理你。

人生多美好呀,教育工作多美好呀,我没有闲工夫理你。

起码,你要质疑我,你也先去《南方周末》评论版发一篇千字以上的评论再来与我比划。你可以从学术交流的场面来说服我、批驳我,比如,你说这些情绪话之前,先将你评59分的理据拿出来,并说服我。

这篇文章的书写的确是好,我也特别喜欢。

但喜欢就可以不理智给分吗?是书法比赛吗?高考书写即卷面给分没有明确规定吗?

如果是不切实际的给分,我想连这位作者本人都不会同意。因为尤其是在质检(质检就是要检查出自己存在的问题)重要关节而不指出问题,这是在害他。我当然不能说我的给分就对,我说了只表明这是我对学术的理解,但你的59分或满分就一定对吗?一些老师一定要咬定这样的文章是罕见之作,所以不容争议就必须给高分甚至满分。作过调查吗?我就做过的,我拿给了一些高三学生看,结果很多学生认为不会上52分。当然,学生的观点也不一定对,但何尝不能多听一些声音呢?我想,只要一年能有12位学生上清华北大的这样的学校,如此质量的文章(只就文章质量)不会是罕见的。

不信,我们可以去实践,把这个文章印出来,给还不知道具体分数的一些老师和学生去评分,然后收回统计,我想会很有意思的。何必那么冲动,那么容不得别人表达己见呢?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的观点显然不一定对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但为什么我们老师连别人说话的权利都不给呢?

深圳应该是一个非常包容的现代化都市,它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应该是大度而宽容的,至少应该容得下异己的观点。深圳人更是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别人只客观陈述自己的见解,还谈不上批评,为何会有这么多非真正学术交流的“情绪渲染”呢?

退一步,就算是学术批评,有何不可?“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在《费加罗的婚礼》(也有可能是我记错,刚回到家匆匆回应无暇细查了)中如此说。《中国青年报》著名编辑、著名时评人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也反复陈述了这一观点。我还时常忆起曹林《拒绝伪正义》一书,而我也常在反思:我自己是“伪正义”的化身吗? 

我愿意并诚恳地接受您学术上的严厉批评,甚至是批判都可以,却不愿见着您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却如此在完全没有理据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简单粗暴地作结论。

期待您严厉的学术批评,而非人身苛责。

倘若此,则教育之幸,人生之幸,学生之幸!

就此,顺祝教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小学升初中的作文
高考阅卷组专家揭秘:你的高考试卷是这样改出来的!附答题套路!
揭秘高考作文阅卷过程高考阅卷场的报告(9)
北京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写作技巧
中考作文6大评分标准,好好老师为你逐条详解,作文考试不失分!
晨之风高考作文辅导讲座《高考高分作文是如何炼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