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桂梅:教学三问

 一、教学是一门特别的专业

必须认识到教学是一门专业,我们的教育活动才会有质量可言。教学专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是学校领导要认识到的起码的底线。就“教学专业”来说,是指学科教学上的不可替代性。美国的卡耐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主席提出,有七类知识是教师必备的,第一种是学科知识,第二种是一般的教学法知识,第三是关于课程的知识,第四是学科教学的知识,第五是关于学习者特点的知识也就是关于学生的知识,第六要有教育背景的知识,第七要有教育目标、目的、价值观和教育哲学的知识。一个教师最少要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才算是达到了教师专业的下线。

最核心的是学科知识。目前,各种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充斥的文章,所写的大多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经验。然而,当这些经验与方法得到普遍推广之后,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就是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现在存在一种“去知识化”的倾向(所谓“去知识化”就是指忽视教师的学科素养的提高)。

就语文教学来说,为什么但凡听语文课,一般人都能说些什么,都敢指手画脚?原因就是大家觉得语文不就是认字、说话、写作文吗。每个成人不都会写字,都能说话嘛。岂不知,语文,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清楚的,语文自身的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甚至文化性——内容复杂深厚。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底蕴单薄,文化修养不高。上语文课,过于“语文”,没有文学的味道,说话一嘴“白菜味”,更别提文化性了。而且,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这样的老师还口口声声教儿童作文,岂不是让学生看不起?由此,造成这样一个误区:语文课,学生三五天,甚至一个月不来,也看不出什么落差。

反之,学生遇到一位专业强的语文教师,耽误一天,都觉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遗憾,追随这样的老师几年下来,不说语文课,单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能受益多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专业高度,谁还敢对你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想想,为什么我们到医院看病,医生让吃什么药,打什么针,我们就乖乖地听从?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对我们,没有达到对医生那样的信任程度?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准没有让人家觉得放心满意。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因此,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

其次是教育学专业。上文提到的七类知识,让老师全部都掌握,有些强人所难。如果把第一种作为核心的话,那么后面的六种,与方法有关的,我姑且都将其归为“教育学范畴”。那么,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就能当老师,驾驭课堂呢?有专家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大家想当然认为,可以来中学教书,一个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人到小学任教理论上应该没有问题——这种看法本身就没把教师看成是一种专业,是轻视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的表现。目前大多数教师,其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专业能力、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创新能力都亟待提高。如同数学(语文)教师不一定是数学家(文学家)一样,数学家(作家)也不一定能当了数学(语文)教师。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于是在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研究被人们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什么小组合作学习啊,课堂如何激励奖励学生啊,等等教学形式不一而足,出现了好多“某某教学法”的专著以及推广经验。这很好,改变了过去僵化死板,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却发现,方法花样了,活动热闹了,也就是说教学方式方法已经足够新颖特别了,但是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呢,不一定准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经常是,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下来,最后学生获得的竟然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刚才听到的几位校长谈及本校的教师培训,我看,大多是停留在“教育学”的层面上。没有更多地涉及到具体的“语文”教育本身。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培训都停留在“教育学的技术层面”,“专业知识”只是口号。今天我们经常说老师要读书啦、要提高自身素养啦,可怎么做才能让教师真正长出“专业知识”?没有说,有的都是“去知识化”的东西——还认为这就是在培养教师的专业。

我还发现,我们的教学有一种倾向,就是“教育性”大于“教学性”。还就语文课来说,语文老师的语文课“人文性大于工具性”。语文教师呢,还要担当班主任的工作。细思考,这样的安排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语文学科比其它学科包含有更多的道德教育的因素。从古代的“三字经”、“道德经”到现代教材中以情感贯串主题的单元设计,无不显示出“教书育人”的真谛。可大多学校有个怪现象: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是班主任工作,活动与教学脱节,“教书”与“育人”脱节。于是老师就像没头的苍蝇,期望同时分别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和班主任专业——结果却是哪个方面也没有抓牢。

浪多必定水不清,于是就存在着一定的专业上“滥竽充数”的人。于是,出现下面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一老师与另一位老师交流:“你读过《茶馆》吗?“读过,是鲁迅写的!”“是啊,鲁迅除了这个写得好,还有《繁星·春水》也好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津津有味”!看来,一个重要的反省就摆在我们面前——花在读书,研究教材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教师已经无暇关注书本本身。

新课改以来,广为人们流传和接受的一句话“关键不是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绝对不意味着学生不用去掌握知识,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没有正确的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是不行的。而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要依靠教师的学科知识——知道教什么,以及教育学知识——知道怎么教,而二者相比,教什么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所以,美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中,第一条提到的就是教师必须对知识和文化有正确地把握。

总之,学科知识与教育学能力,这两点忽视哪一点都不成。当务之急是进行行动研究,从中提升该提升的部分。除此,还要加强后期的继续教育。我在清华附小直接负责语文教学,针对我们教师的总体情况,我进行一项重要的校本培训,专门抓“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就是引导语文老师读专业知识的书,做专业知识的题,开展“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活动,一个学期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由点及面的培训,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的建构。比如本学期让教师共同阅读《西游记》、《长袜子皮皮》等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共同接受“朗读学”的专业培训。同时,学校定期出类似“高考复习”的阅读理解题、作文题来训练教师。老师们仿佛回到“高中”或“大学”,有一种当学生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培训,老师们普遍反映,今后能更加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重点、难点,既提高了修养,又对工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除了对老师提出要求之外,作为学校管理者,还必须统筹、统整,真正确定教学的专业地位。德育寓于学科中,教育寓于教学中——没有这个前提,教育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代。当年的学工学农、上山下乡不能说都不好,但正是国家后来看到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才去“拨乱反正”。不然,学校成了什么?教育成了什么?国家成了什么?对此,当年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人们可能最有感触。因此,一所学校,不是专门为了“教育”而设置的空头支票,而应当为学生在知识的吸纳与情感的体验上,打下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立体的人。否则,为了“教育”而“教育”,最后剩下的就是躯壳一具。

必须强调,“教学”是个大概念,是一门专业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师必须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停留在过去“经验主义”的漩涡中,也不能陷入一劳永逸、静态封闭的自我感觉良好中。学校要有具体规定和措施约束教师,我们当然知道,自觉比服从更能焕发教师主动钻研的热情。但别看都是教师,队伍中差别很大。没有压力,教师怎么会有动力?除了对教师加以鼓励和要求之外,作为教学引领者,如何调动更多教师内在的积极性,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尽管我们每天都在想办法,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但,有些时候效果不大,教师疲于应付。这也就是在提醒我们“管理”的作用力不明显。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当明确,除了引领者自身的能力需要提高外,我们还应当被赋予相应的执行力,这不是权利的索取,而是责任的担当。

二、教学是一种格外的良心

教师心中必须盛满学生的期待,学校心中同样必须承满对教师的期待。用大家都说的一个理念,那叫“以人为本”。第一,树立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标。第二,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统一,即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学质量怎样来提高,归根结底要在一节节的课上完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除了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外,还要像其他兄弟学校各位校长学习,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管是买书给老师看,还是请专家给老师讲课,或者让老师走出去学习、听课。总之,这都是培养教师的路子,这条路非常必要。但,老师的专业发展就跟医生的专业发展一样,一个医生只学别人,自己却从来不在诊室里摸爬滚打,最后要想成为名医,那是不可能的。医生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给病人看病过程中实现的,好教师,其“好”,必定落实在每天的教学中。

关于教学专业的发展,每一所学校,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对老师进行培训,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回想我们走过的形形色色的培训之路,可以说学校管理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读书,到写随笔,到“敞开教师的大门”,但究竟效果如何呢?我们不能只注重过程,而不要求有任何的“化学反应”。总是描述我们的做法,却没有让人看到这样做的效果,我们应当像没有任何作为一样,无法感到心安理得。所有培训,只有通过为学生服务的效果才能说明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段很重要的话:“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也就是说,要让教师深深认识到,每天的课堂,才是决定孩子生命是否生长的地方。要把所有的精力与收获,都归纳到课堂的四十分钟里。

关于“以人为本”。每天忙碌着的教师,是否深层次思考过这四个字的分量?每一位教师的论文,或者说课,动不动就提到——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每天“这样做”的老师,却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与信任了。除了“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以外,这其中有没有我们教师的责任?

有这样一则短信引用学生的造句,讲语文老师真不容易:“其中”——学生:我其中的一只左脚受伤了。批语是:你是蜈蚣吗?“陆陆续续”——学生: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批语是:你到底有几个爸爸?“欣欣向荣”——学生:我弟弟张得欣欣向荣。批语:孩子,你弟弟是植物吗?“难过”——学生: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去。批语:老师更难过。“又……又……”——学生: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胖又瘦。批语:你的妈妈是变形金刚吗?“况且”——学生: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批语:呜呜,我死了算了!”

笑了吧,笑过之后心里是啥滋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连如此简单的造句,也不能准确书写,而让你忍俊不禁?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中国人,用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编成这样的笑话?这笑话笑话的究竟是谁?老师哦,只有一心扑在课堂上,“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教书”——而不是在几次的教研比赛中获奖,或者在几次班队活动的表演中露脸,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人”,开始成长,是在悄然无声的时候,对于教师而言,则是在你自觉默默耕耘的时候。

原来,教学若说是良心,那是因为教学是人学。不能把教学理解为“为了知识的学问”。教师的学习成果应当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而且应当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才华,应该更多的展示在面对学生的活动中,教师的成就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为此,我们的孩子的造句才不会出现那样的“难堪”。

过去,我们经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赞美。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在又强调教师尊严,让教师不能燃尽自己,要在照亮中也成长自己。这个哲学思考,说得多感人啊。但我们的教师是这样做的吗?假如我们做一个实验,问一问我们身边的老师,是关心学校发放的奖金多少,还是关注孩子成长进步的多少——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教师心中是不是装着孩子,我们是不是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孩子了。蓦然,我们发现,目前我们的学校大部分教师决不是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许我的目力有限,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我敢说,某个学校的某一个典型,或者全国的某一个省的某一个典型,并不是普遍的存在。

当然,教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有紧迫性,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要成为,把一节节课的教学,当作自身人生价值体现、累加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人文关怀,比对学校的人文关怀更深,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不过,凡事需要一个度,当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幸福感,过多关乎自己“前途”的时候,教师的“奉献”像“雷锋精神”一样,被当作了不合时宜,这也不能不说是走向了另一个偏颇。当然,板子也不能都打在老师身上,这里需要从整体上反思。形成“共识”很重要,学校里的人心不能各自为政——必须要明确,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地方,学校的发展永远要和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连成一体。社区、学校要让努力工作的老师尝到甜头,有归属感,从而自觉投入到教育这项幸福的事业中,快乐地奉献。

三、教学是一堆集体的智慧

这里的集体智慧不仅是师生间密切合作焕发的集体智慧,还是指同行之间相互启迪引发的智慧。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上,题目叫《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讲的就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故事。限于篇幅,这里,我单谈谈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教学领导之间的集体智慧的营造与获得。

教师必须学会,在学校、在年级组的学习共同体中成长。一提到学习型组织,有人会说自我标榜谁不会啊,的确,共同体是否有效关键要究竟在教师身上体现出多少效果。我们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究,都是学习型组织的组成部分。学校建立这样的学习型组织,就是为了让教师发展,拒绝这样的组织,教师就会让自己远离成长的正途。既然是学习型组织,所有教师都应当具有持续学习的愿望、机会和能力。而且,每个人掌握的新知识、新方法都能在集体中共享。

树立共同愿景。从大的学校的共同愿景,到小的学科的“共同愿景”,一点一点地落实,学习共同体的人,要以宽广的胸怀、宽阔的视野面对成长中的失败与荣誉。任何环境,最怕心胸狭窄之人。这种人,让别人不舒服,心情压抑。心有多宽,境界就有多远。不管担任什么角色,我们都应敞开心胸,顾全大局,坦诚相对,惺惺相惜。应该看到,每一个人的进步,都是学校组织的进步,每一个人的荣誉都是学校集体的荣誉,千万不要在学校发展的前景中夹杂个人的“小我”因素。

在学校里,无论领导还是教师,应该处处“爱惜人才”、“推崇人才”,而不是让人才压抑,被解构得七零八落。应该认识到,学校,应该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学校,无论什么场合,大家都应当畅所欲言,“心无挂碍”——没有后顾之忧。学校管理者要让教师懂得,学校不是让教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地方。必须焕发凝聚力、理解力,相互支撑,排除嫉妒与人性的丑陋,不让阴暗的细菌侵蚀纯洁的集体,这样学校才能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地发展。

激发高度热情。我们动不动就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化用一下,有什么样的共同体,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团队的激情能换来教师的热情。让我们回放一下校园中每一天的镜头,你会发现,大多教师的那张脸是麻木的,想想吧,时间长了,那表情就“板结”了,再长,心就僵硬了。试想,没有热情,哪里还会有激情来善待教学?现在的社会干什么都不轻松,服务员有热情,是为了服务顾客,机关干部的热忱,是为了服务民众。那为“人师”的我们呢?要知道,每一位教师的身后,都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学生。我们不凭高度的热忱去拼命“觅食”,怎么能“养活”(培育)自己的“孩子(学生)”?为什么,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往往是那些等待调入的人、那些有过“错误”的人,工作积极性更大呢。这,真值得我们深思。

要求一个人改掉所有的缺点,那么他同时也将丧失所有的优点。学校缺少了英雄,教师团队就成了“乌合之众”。教师的发展绝对不能你好我好的,大家老好。学校管理者应该敏锐地发现一个教师最突出的地方,扬长避短。对于那些好的教师,学校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与氛围中,让他们看到付出的回报,同时充分利用他们身上的阳光去照亮周围有待提高的老师。同时,学校要搭建更好的研究平台,比如提供研究经费,给予老师们更多的科研机会或研讨机会,让更多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们,自发地投入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中来。

改善思维模式。在学习共同体中,必须明确,专业团队是个人提高的重要职场,千万不能把这种共同愿景曲解为“为了某个人利益”。团队需要领袖,没有核心、没有共同体的灵魂,学校就是群龙无首。专业团队的成员因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同。面对团体中分工,教师正确的思维应该是——愿意用自己的优势去引领别人,也愿意别人用自己的优势启发别人。但这里,需要提醒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团队不是权威所在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远比发挥一个人的作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一所学校一直只有一个学科带头人,那么这所学校教师的水平就永远不会超越这个带头人的水平。作为一名团队引领者,自己首先应当是学习者、真理寻求者(而非掌握者)、教育实践者(而非词语贩卖者)。而不同基础、类型、素质的教师的教学资源,不论对于团队中的领导者,还是对于团队中的普通一员而言,都应当成为可供获取资源的广阔的“田野”。

具备上述三点,学校或许才能有资格称之为学习的共同体。所以学习型组织,不能仅凭形式上的为自己贴金,而要真正贯彻这样一种理念——共同创造智慧、共同享受教育。教学领导者,要帮助规划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评价,要对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既鼓舞教师实现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小的愿景,更要有专业牺牲精神,甘心默默无闻地带领教师为实现学校大的专业愿景而努力。更重要的是,还要采取有力措施,把想到的,真正做出来,推动管理方式的真正变革。

 

的确,在学校里,教师专业发展大概属于非常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可能你今天不抓,明天还能过得去。但是这个不紧迫但重要的事必须抓好,这样才可能使得那种紧迫的事不会发生。所以学校工作中的“第一要事”,或许就是给教学定位的要事。

也许,也必须——在以上前提下,开展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工作,除此,别无他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专业考生自我介绍范文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教师222
进修学校听课学习心得
基于群体教师叙事的名师成长法则——以绍兴第二轮名师培养对象为例
自我教育 让我的教育人生如此美丽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