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2021年广州一模11篇标杆作文点评及评分细则
语文月刊2020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学科
作文样例11篇点评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样卷与评语】
1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②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文章标题十分醒目,既包含了两个关键的主题词“探索”和“超越”,又用“责任在肩”四个字凸显了作者作为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
主体部分开头创设情境,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演讲的主题,入题很快。称呼得体,兼顾场内外观众。
第二段先从大处着笔,阐述人类探求未知事物的精神来源,再回顾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中华民族先贤对浩渺宇宙的探求之路,最后揭示这些行为中蕴含的“探求精神”。
第三段紧扣原材料进行分析,集中论述中国航天精神对中华民族探求精神的发展与超越,以及具体表现,明确点出主题“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
第四段结合写作身份,表明当代青年人要超越前人,勇担重任。
第五、六段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航天领域的两个事例,这两个事例是对原材料的恰当延伸,既贴合中学生的身份,又呼应前文,体现了当代青年勇于超越的担当,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结尾部分紧承上文,号召青年人把“孜孜探求从未停步,超越前人责任在肩”的航天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后浪”一词既呼应写作者的身份,又具有时代感,有较强的对话交流意识。
全文紧扣主题展开论述,中心突出;对材料内涵的理解十分准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作者有很强的情境意识、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自然流畅,卷面整洁,书写漂亮。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9+20+20=59
2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①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广播稿开篇用富有时代气息、饱含激情的语言,宣布“东方红一号”成功发送的重大喜讯,再以排比句式列举了“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的重要意义,语气充满激动和喜悦。简短的文字,不仅兼顾了材料与主题,而且将读者成功的带入到70年代的语境中。
演讲稿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均先以毛主席语录引出分论点继而展开论述。结构严整,气势磅礴。
第二、三两段围绕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重点回顾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建造“东方红一号”的艰难,热情讴歌航天人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精神。第三、四两段紧扣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超越”,希望中国人民向航天人祝贺的同时,清醒认知,向中国航天人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下,敢于超越敌人,勇于超越自我。第五、六两段呼吁大家要有“气魄和信心”,不断探索和超越,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演讲稿主体部分暗含三条线索:“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的内在原因,全国人民学习航空人的精神,航空人与全国人民再接再厉,继续奋斗。三个层次,文气贯通。
第七段以呼告结尾,回应开头。
这篇广播稿的内容兼具新闻播报和宣传稿的特点,语言风格极富时代感和现场感,情感充沛,文脉清晰。可见考生丰厚的积淀、强健的笔力和惊人的想象能力。文中对“探索”和“超越”的关系论述尚不够深入。有错别字,“不可或缺”的“或”误作“获”,扣1分。
发展等级打在“有创意”。
评分:
19+19+20=58-1=57
3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①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文章开篇明确写作对象,表明身份,交待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时代背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与昂扬激越的语调,表达了对这一重大航天成就的激动欣喜心情,成功营造了在广播电台面对听众进行宣传广播的情境,具有较强的鼓动性与感召力。
第二段先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指出,“'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观点紧扣主题。接着回望历史,追溯炎黄子孙的探索精神,巧妙地将引材料与阐释主题结合在一起。接下来以万户点燃火箭飞天的壮举为例,指出先民的探索渴望化作动力,推动民族不断超越极限,揭示了探索与超越之间的层进关系与因果关联,思想深刻,逻辑清晰,语言生动有力,饱含激情。
第三段文意一转,巧妙地将议论引向“超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第四段暗扣材料,回顾中国航天业艰难起步的历史,揭示列强环伺、人才短缺、技术封锁等背景,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同时再次重申了东方红一号成功的原因,反复扣题,突出中心。
第五段在分析材料、创设情境的基础上作了精彩的引申,将议论由过去、现在引向了未来,号召广大听众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探索空白,跨越关卡,并以饱满的深情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未来图景,充分展现了宣传积极信念,广播激昂情感的作用,很有感染力。
第六段总结全文,回扣主题,号召人们团结实干,以坚定的信心与美好的祝福收束全文。
本文主题意识与材料意识强,全文反复扣题,分析深刻到位,且主题、材料巧妙熔铸为一,表现出不错的思维能力;文体特征鲜明,贴合背景,情感激昂,语言有力,富有感召力与时代感。不足在于第三段对“超越永无止境”的处理略显简单,某些部分的结构略显凌乱。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19+18+19=56
4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②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开头创设情境,总领全文,点出主题“探索”与“超越”及其与中国航天精神的紧密联系。
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探索”精神的基因传承,以及对当下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现实意义。
第三段承接上文,写新中国以来的航天成就,阐述“探索”和“超越”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
第四段指向未来,进一步强调探索超越精神对航天领域乃至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结尾呼应写作任务,号召各位同学铭记航天精神,开创美好未来。
全文能围绕主题展开阐述,对材料内涵的理解比较准确,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行文有清晰的身份意识和对象意识,语言自然流畅,富有文采,卷面整洁,书写漂亮。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有文采”。
评分:
18+19+19=56
5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②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开头针对写作任务,点明身份,阐明写作缘由和写作目的,入题较快。
第二段围绕主题,具体阐述中国人从古到今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然后自然引出了“天问一号”团队做出的最新贡献。
第三段由中国航天探索所遇到的困难写到发射“天问一号”所面临的困难,点出“探索”和“超越”正是航天精神的根本内涵,表达了对“天问一号”团队的欣赏、敬佩和喜爱之情。
第四段结合现实,阐述当代中学生传承航天精神的具体做法。其中“或许在我们之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研工作者……”点出了继承航天精神的普遍性意义。
结尾呼应标题,收束简洁。
全文紧扣主题展开论述,中心突出;对材料内涵的理解比较准确,具有强烈的对话意识。不足在于格式上有硬伤,作为慰问信,缺少落款。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9+17+19=55
6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③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开篇非常明确地完成写作任务:明确“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和“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写作情境;明确慰问信的基本内容要求,对取得重要贡献的“天问一号”表示慰问。
本文论证的主体部分从两个层面赞颂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首先,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回顾了“天问一号”团队取得的成就,并明确指出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永不停歇地探索。结合具体的人与事回顾了这一艰辛的探索过程,表达了赞颂之情,并以事实阐明“不断探索”的航天精神内核。其次,鲜明地指出取得航天成就的另一精神内核是“超越”,并列举了“超越”这一精神的具体内容;略有遗憾的是史实未能做到具体细致,内容尚欠充实。
论证的第二部分回到“我们”——新青年一代,指出我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需要学习航天精神,在不同领域,不断探索,不断超越,凸显了写作者的身份。
本文对话意识强,交替使用“你们”和“我们”为主语,或赞颂或表态,语言表达得体,慰问信特征鲜明。主体部分紧扣“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结合材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内容比较充实。
主要不足是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有些游离,侧重论述“奋进”“精益求精”而不是“超越”“探索”。慰问信的格式也存在问题。
发展等级打在“有创意”。
评分:
17+18+19=54
7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③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文章开篇即明确写作者身份,清楚地表明写作者不是个人,而是“学校团委”,文末落款再次呼应写作者的身份。随后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叙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的情境,紧密结合材料,挖掘此事件的时代意义和精神内涵;“对成功的祝贺”等体现慰问信的特征。
第二段全面具体地阐述并高度评价“天问一号”团队做出的杰出贡献,表达学习的决心。第三、四段具有对话意识,语气语调符合学生先进组织的身份,体现青年学生的朝气和活力。
文章能围绕主题展开,较为准确地结合材料;结尾呼应主题,既巧妙点题,又回到现实情境;既立足现实,还巧妙地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慰问信特征明显,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见解较为深刻,阐述较为深入,表达比较精彩。
文章的不足在于对“探索与超越”的主题把握尚停留在概念的阐释上,未能较好地关联二者,表现在文段三和四逻辑联系不强。另外,文章修改的痕迹较明显,表明作者最初的写作构思中并未十分强调“航天精神”,后续补充,略显牵强。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8+17+17=52
8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②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开篇即明确“学生代表”的写作身份、“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以及“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写作情境,准确完成写作任务,还鲜明地提出演讲主题“步履不止求探索,生生不息创超越”。
论述的主体部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航天精神,围绕“探索”和“超越”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释和提炼航天精神之“不止探索”,具体详细地回顾中国航天“探索不止”的历程,由思考到实践,一代代的不止探索创造了中国航天的辉煌,指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学生的精神指引。接着,通过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提炼航天精神的另一个关键词“超越”,指出中学生应该高举“超越”大旗再创航天辉煌。两段紧扣主题,结合材料,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对象意识强。
第二部分从“怎么做”的角度明确指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学习航天精神。通过引用《左传》和禅一和尚的话,分析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探索、如何超越。
本文思路清晰,能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表达有文采。不足在于分析论证尚停留于浅表,未能深入挖掘材料内涵,更未能揭示“探索”和“超越”间的逻辑关系。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评分:
16+17+17=50
9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②进行写作,属于一等文。
文章一二段体现演讲稿文体特征,点明自己身份,结合材料,指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断探索和不断超越的精神。
第三段,回顾中华先民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回溯中国艰难的航天航空发展历程,展望“天问一号”即将登陆火星,指出中国航天精神在于永不停步的探索。
第四段,指出航天精神的另外一面为不畏艰难、协同攻坚、不断超越的勇气。继而回到“开学第一课”的情境,指出中学生也应当继承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航天精神。
文章最后回应“探索”和“超越”,号召新时代的青年发扬航天精神,结束演讲,完成任务。
全篇从材料出发,紧扣主题内涵,文脉清晰,材料和主题的衔接较为紧密,比较贴合写作情境,关注对象,体现文体特征,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写作任务。
不足之处在于,全文内容不够充实,尤其是对于“超越”,未能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6+16+16=48
10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①进行写作,属于二等文。
本文开篇直接切入70年代的时代背景,宣布“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抒情性强,符合广播稿的文体要求。
第二段结合材料,书写中华民族在航天事业上的发展历程,指出正是“在探索中超越”,才有了“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既较为准确地结合了材料,又涉及“探索从未止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
第三、四段详细地论述和解读了“探索”和“超越”的内涵和关系,并由此指出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从中传承这种伟大的精神,提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时代要求。
第五段再次强调主题,立足于学校广播站的具体情境,呼吁同学们“探索永不止步,超越永无止境”。
文章从材料出发,能够就主题展开阐述,并体现了一定的情境意识,能完成任务。不足之处在于,材料和主题结合不够紧密,语言也较为平淡,广播稿的开头的文体格式有误。文中有3个错别字:“可见一斑”的“斑”、“怀揣”的“揣”。
发展等级打在“较深刻”。
评分:
15+16+15=46-2=44
11号文
评语:
本文选择任务②进行写作,属于二等文。
文章开篇直接表明身份,点出演讲的情境和主题。
第二到第四段梳理了从古至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对材料进行扩写,说明了“正是前人的不断探索,才有了我们后来者的不断超越”,简单地勾连了材料和主题。
后半部分则陈述了中国航天精神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意义和启发,基本上扣住关键词“探索”和“超越”,也试图阐释二者的关系,有完成任务的意识。
但是文章内容不够充实,前面只是对材料的简单扩写,后文又没有结合材料分析中国航天精神,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自己的见解,属于“仅提及”的情况;对主题的把握不完整,只抓住了“探索和超越”,忽略了主题中另外一半的含义;没有明显地体现出“开学第一课”的情境,任务完成度不够。
发展等级打在“较丰富”。
评分:
13+15+14=43
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学科
写作评分补充细则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评分要求】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⑯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题目解析与补充细则】
广州市2021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学科写作题,仿照2020年全国高考卷及2021年适应性测试作文的命题形式,采用近年全国高考及适应性测试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考生须在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写作材料、写作主题与三个任务、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由一个段落构成,整体上包括两个层次。
1.第一层,由两个句子构成。
(1)“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
这句话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茫茫宇宙、玄黄天地的浪漫想象及深入思考。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脍炙人口,嫦娥飞天、月宫琼楼、吴刚伐桂等想象美丽而奇幻,既代表了古代先民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好奇,也隐含了人类亘古以来超脱凡尘、拥抱浩瀚太虚的热切梦想。屈原的《天问》瑰丽奇伟,寄托了先人对天地、自然的无穷叩问与执着思考,体现了先贤的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2)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
如果说第一句话体现了古代先民对宇宙及真理的“知”,那么第二句话则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行”。面对浩瀚宇宙及其背后的无穷奥秘,古代科学家没有耽于玄思与浪漫想象,而是以无比的勇气、毅力及创造精神将梦想付诸实践,孜孜以求,上下探索。观天象,意味着科学家们对宇宙星空的观察与测量;制历法,表明科学家们把握了星象规律,并运用于实践生产,福泽百姓;研制浑天仪,是科学家们融合经验、智慧与创造精神,制造出探测天象仪器的巨大成就;万户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则是以悲壮的勇毅之举迈出了人类摆脱地球引力、奔向高空的无畏探索的第一步。现代航天人“飞天揽月”的努力与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真理的行动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材料第一层概述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艰辛追梦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对未知的探索早已内化为民族的性格,尽管这探索的过程少不了坎坷和失败,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2.第二层,也由两个句子构成。
(1)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
这句话承接前上文,按时间顺序概述了中国航天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所展开的“飞天揽月”的探索,记述了“东方红一号”“嫦娥工程”“天问一号”等标志性航天工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上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航天业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环境下艰难起步,艰苦的环境、薄弱的基础都无法熄灭航天人的梦想,更无法让航天人停下探索的脚步;上世纪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中国实现了太空探索“零”的突破,成为能与欧美强国并肩的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之一;今天,“嫦娥工程”历经嫦娥一号至五号的持续探索与不断超越,终将“玉兔”月球车送上月球,又取回月壤,成功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月球探索战略,并为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等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探月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中国航天人走向星辰大海的探索雄心并未止息,“天问一号”飞越太空的漫漫征途,即将迎来登陆火星的新的超越。
(2)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这句话是对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超越精神的总结。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在建国后不断进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是因为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实现了科学技术、经验智慧、拼搏精神的薪火传承;也是因为一代代航天人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拥有“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超越极限”的精气神。这都是中国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的中国航天精神,更是伟大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青年人在更广阔的时代生活中奋进。
总的来说,材料第二层通过三个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呈现了新中国航天业艰难起步、奋勇前行、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并重点展示了中国航天业不断探索、成就辉煌的现状。三个阶段的列举,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考生既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中国航天业的一个阶段,也可以纵观新中国航天业的整个发展史。省略号,提示考生展望中国航天业的美好未来。最后一句概括出中国航空精神的内涵,引导考生深入探讨中国航天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材料以太空探索、航天事业为切入点,分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宏阔画卷,让考生在历史的传承中思考航天事业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二)对主题与任务的理解
这一部分包括写作主题和三项供考生选择的写作任务。
1.写作主题:一个共同主题。
“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是三个不同任务的共同主题。“探索”包含对答案的探寻、对未知的求索,指向科学精神;“超越”强调胜过前人的成就、追求更高的价值,指向哲学意义。结合材料中对中国航天历史和航天精神的概述,这个主题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在内容层面,“探索”既体现了对宇宙玄秘与飞天梦想的思索,也体现了科学观测、实践创造的行动;既包含古代科学家对浩渺宇宙的探求,也涵盖当代航天人“飞天揽月”的探索。“超越”可理解为从“知”(思)到“行”的跨越,也可理解为科技探索从古至今的超越,还可理解为现代航天人不断取得成就,中国科技不断突破自我、华丽蝶变的飞越。“探索”和“超越”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和动力,又是中国航天人的实践与行动,“从未停步”“永无止境”在精神上体现为坚持不懈、奋勇无畏,在行动上表现为敢于探索、勇于超越,二者缺一不可。
在时间层面,“探索”和“超越”的过程涵括了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探索从未停步”既是对中国航天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中国航天现状的描述;“超越永无止境”既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赞美,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展望。
在哲学层面,“从未停步”说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前人精神的传承、对前人事业的继承,“探索从未停步”的背后,体现的是矢志梦想、勇敢坚毅、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永无止境”意味着每一代航天人对航天技术的创新、对探索领域的开拓,“超越永无止境”的背后,展现的是奋斗拼搏、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的精神。“探索从未停步”与“超越永无止境”两者相辅相成。
2.写作任务:三项供考生选择的写作任务,包括三种不同的写作背景,三种不同的写作者身份,三种不同的写作对象,三种不同的文体。
题目给出三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给予考生一定的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做了适当的限制——不能多选,只能选一个。
▲对任务①的理解:
(1)“'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交待了写作背景,明确了事件与时间(70年代)。70年代,一方面中国社会仍处于“文革”期间,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开始转入新阶段。“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它的成功发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既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又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有力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当时中学生的身份”,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当时”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写作者要考虑特定历史环境下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特殊情况,要体现70年代中学生对探索知识、科技进步、祖国发展的强烈感情,要写出“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对当时的中学生,乃至全国人民所起到的振奋人心的激励作用。
(3)“学校广播站”,明确了写作对象。文章需由广播站进行广播,而学校广播站的受众一般是校园内的师生,考生写作时要有明确的对象感与针对性,要注意师生对时事的兴趣点,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点。
(4)“一篇广播稿”,明确了写作文体。广播稿的特点为语言明白晓畅,内容生动,结构简洁,主题集中,情感相对充沛,具有一定的宣传感召作用。
▲对任务②的理解:
(1)“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交待了写作背景。电视台节目具有鲜明的信息传媒属性,“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名称,更是明确了“电视课堂”的教育性质,也点明了“以新颖的课堂形式指引学生在新学期开好头,让学生从节目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的教育宗旨。
(2)“向全国中学生演讲”,明确了写作对象。“全国”界定了范围,指的是电视节目在整个国家境内面对的观众;“中学生”明确了观众的身份,指的是与写作者年龄相仿,身份相同的十几岁的青年人。
(3)“学生代表身份”,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写作者首先是一个学生,对青春、人生与社会大事应有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理解;其次是当代青年学生群体的代表,则其所思所言应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新时代的接棒人”的高度为全体青年学生代言。
(4)“一份演讲稿”,明确了写作文体。演讲稿在格式上有特定的语体要求,包括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需要有得体的称谓和礼貌的问候语;演讲语体具有交互性,需要有称呼等语言交流内容;观点具有鼓动性与号召性,需要有祈使句等句式表达等。演讲稿的开头语、鼓动话语、警示话语、强调话语、结语等文体要素,与其他文体不同,不可或缺。
▲对任务③的理解:
(1)“'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交待了写作背景。写作需要建立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未来可能成为事实的背景上,结合材料的相关内容,表达对这一突破性航天成就的态度与情感,并挖掘此历史事件背后的时代意义、精神内涵。
(2)“以学校团委名义”,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写作者不是个人,而是学校的团委。校团委作为共青团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的基层组织,是团结、教育校内广大青年师生的核心力量。因此,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作,既要体现青年学生组织的朝气活力,也要体现一定先进青年的代表性,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
(3)“'天问一号’团队”,明确了写作对象。“天问一号”团队是中国“探火工程”的灵魂力量,是“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幕后功臣,是能够代表中国航天精神的杰出团队。以“天问一号”团队为写作对象,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与贡献,体现他们的成就对当代青年人起到的鼓励与鞭策作用,体现写作者对中国航天人的崇敬之情,理解团队在奋斗征程上的艰辛与付出的牺牲,承继伟大的航天精神,达到“慰问”的目的。
(4)“一封慰问信”,明确了写作文体。书信的文体特征必须突出,书信格式要规范准确,如开头称呼(顶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等,都须齐备。
▲三种任务中写作背景、写作者身份、写作对象、写作文体对比一览表
任务
写作背景
写作者身份
写作对象
写作文体
任务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考生要注意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巨大意义。前有50年代航空业的艰难起步,后有20世纪航空业的飞速发展;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新纪元,是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对中国人民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70年代的中学生
学校广播站的听众
广播稿:
口语化,利于抒情,内容生动,主题集中
任务②
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
考生要考虑节目的教育和宣传功能。远有古人对宇宙的追梦历程,近有新中国航天人的奋斗过程,航天事业的繁荣以及航天精神对中学生具有多重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当代中学生代表
全国中学生
演讲稿:
强调现场感、与观众的互动,具有宣传性和教育意义
任务③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考生既要聚焦于“天问一号”团队所代表的航天人群体、更要有展望未来的眼光和格局
中学团委
“天问一号”团队
慰问信:
表示慰劳、问候、致意的书信,表达真挚自然的慰问之情
4.关于写作主题、任务与写作材料的关系
写作主题、任务不是孤立的存在,其与写作材料是一个整体。考生须在厘清主题、任务与材料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下两个关系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是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材料是写作的起点,主题则是写作的方向。材料提供了中国人民从追梦到圆梦到再出发的航天历史,而主题则限定了考生思考的范围,考生既要立足于材料,围绕中国航天事业和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的精神展开议论,又要把握主题,对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勇于超越的民族特质进行思考;考生既不能离开材料就“探索”和“超越”空泛说教,也不应将写作内容仅仅局限在航天领域,还可以拓展延伸到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探索与超越,如高铁、桥梁建设等方面。
其次是材料与写作者身份之间的关系,材料是写作的基础,而身份则是表达的主体。身份的限定,要求考生的写作既要从客观上写出对材料内容、含义的认识,又要结合个人经验、以特定的身份展开想象,从主观上表达对青年的实践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独特思考。既要写怎么想,还要写怎么做,既要写认识,还要写启示,从而使文章不流于空洞口号。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题目最后是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对材料处理、写作角度选择、立意确定、身份意识和背景要求等五个方面明确指引;二是文体的要求,必须体现出相应的文体特征;三是对考试纪律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袭;四是强调考试公平要求,严禁考生在文中泄露个人信息;五是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800字。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结合材料并完成其中一项写作任务。
具体而言,符合题意须达成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要求
主题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
材料
结合材料
任务情境
背景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
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
身份、对象、文体
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达成四个要求与“内容项”分等判断的对应关系:
要求
要求一
(主题)
要求二
(材料)
要求三
(背景)
要求四
(身份、对象、文体)
一类上
20-19
√围绕紧密
√阐述深入
√结合精准
√见解深刻
√完全贴合
√展现巧妙
√突显身份意义
√对象意识强
√明确文体特征
一类中
18
√围绕较紧密
√阐述较深入
√结合准确
√见解较深刻
√完全贴合
√展现较巧妙
√提及身份意义
√对象意识较强
√明确文体特征
一类下
17-16
√能围绕
√阐述较深入
√结合较准确
√见解较深刻
√完全贴合
√明确
二类上
15-14
√有涉及
√能阐述
√结合较准确
√有一定见解
√较贴合
√较明确
二类中
13
√有提及
√能阐述
√能结合
√有一定见解
√有呈现
√基本明确
二类下
12-11
√仅提及
√有阐述
√仅结合
√有见解
√仅呈现
√仅提及
√仅体现
√仅符合
三类
10-6
X没有涉及
√有点阐述
X未结合
√有点见解
X没有呈现
X没有提及
X没有体现
X不符合
四类
5-0
X 完全忽略
X 完全忽略
X完全忽略
X 完全没有提及X完全没有体现
X完全不符合
达成四个要求与“内容项”分等判断的对应关系的详细表述:
题意
内容分
文章特征
一类上
20-19
紧密围绕“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精准结合材料,观点鲜明,见解深刻,阐述深入;表达精彩,亮点突出;或能揭示“探索从未停步”与“超越永无止境”的关系,具有深刻性;或能充分展示时代风采,富于现场感
完全贴合并巧妙展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情境(背景);突显“当时中学生”的写作者身份;“学校广播站”听众的写作对象意识强;广播稿特征鲜明
完全贴合并巧妙展现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情境(背景);突显“学生代表”的写作者身份;“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意识强;演讲稿特征鲜明
完全贴合并巧妙展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情境(背景);突显“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意识强;慰问信特征鲜明
一类中
18
较紧密地围绕“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准确结合材料,观点鲜明,见解较深刻,阐述较深入;表达较精彩,亮点较突出;或能提及“探索从未停步”与“超越永无止境”的关系,或能展现一定的时代风貌
完全贴合并较巧妙地展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情境(背景);提及“当时中学生”的写作者身份意义;“学校广播站”听众的写作对象意识较强;广播稿特征较鲜明
完全贴合并较巧妙地展现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情境(背景);提及“学生代表”的写作者身份意义;“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意识较强;演讲稿特征较鲜明
完全贴合并较巧妙地展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情境(背景);提及“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意义;“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意识较强;慰问信特征较鲜明
一类下
17-16
能围绕“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较准确结合材料,观点明确,见解较深刻,阐述较深入;表达较精彩,有一些亮点
完全贴合“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情境(背景);明确“当时中学生”的写作者身份和“学校广播站”听众的写作对象;广播稿特征明确
完全贴合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情境(背景);明确“学生代表”的写作者身份和“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演讲稿特征明确
完全贴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情境(背景);明确“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的“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慰问信特征明确
二类上
15-14
有涉及“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较准确结合材料,观点较明确,有一定见解,能展开阐述;表达较精彩,偶有亮点
较贴合“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情境(背景);较明确“当时中学生”的写作者身份和“学校广播站”听众的写作对象;广播稿特征较明确
较贴合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情境(背景);较明确“学生代表”的写作者身份和“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演讲稿特征较明确
较贴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情境(背景);较明确“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的“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慰问信特征较明确
二类中
13
仅提及“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能结合材料,有观点,有一定见解,能做一点阐述;或,扩写材料;表达通顺、清晰,无亮点
有呈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情境(背景);基本明确“当时中学生”的写作者身份和“学校广播站”听众的写作对象;广播稿特征基本明确
有呈现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情境(背景);基本明确“学生代表”的写作者身份和“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演讲稿特征基本明确
有呈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情境(背景);基本明确“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的“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慰问信特征基本明确
二类下
12-11
对“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理解不完整或有偏差,仅提及材料,有观点,有一点见解;表达通顺、清晰,无亮点;表达较通顺
没有呈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的情境(背景);没有提及“当时中学生”的写作者身份和“学校广播站”听众的写作对象;不符合广播稿特征
没有呈现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情境(背景);没有提及“学生代表”的写作者身份和“全国中学生”的写作对象;不符合演讲稿特征
没有呈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的情境(背景);没有提及“学校团委”的写作者身份的“天问一号”团队的写作对象;不符合慰问信特征
基本符合题意
三类
10-6
①只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话题,没有提及材料相关内容;与任何一项写作任务无关
或,②只在开头或结尾涉及材料内容或主题或某项写作任务,但文章主体部分与三者均无关系
偏离题意
四类
5-0
完全不涉及“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主题,完全没有提及材料,完全忽略写作任务,仅选取材料或任务或要求中某个孤立的词语展开论述,文章与材料、主题及任何一项写作任务均完全无关
附:结合分项分等评分,全卷综合分数控制表
等级
评分
内容
表达
发展等级
备注
A任务完成
B思想内容
C表达形式
D特征
E亮点
F身份及对象意识
一等
54-60
二等
50-53
48-49
一般
一般
一般
三等
42-47
一般
一般
一般
较差
较差
较差
四等
36-41
较差
较差
较差
五等
0-35
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400字以下
三、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分要与基础等级分相匹配。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方面,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1.缺标题扣2分。
2.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3.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7.完全空白的,评0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据。
本文由语文日刊yuwenri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资源请加入 月刊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①257017198 ②14648143(①群若满员可加②不必重复加)
投稿:120156131@qq.com,注明“原创”  商务合作 QQ120156131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小学试题作文(shitizuowen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红一号”纪录片《坚守航天梦》
“东方红一号”的那些事
【作文365】奋斗当下 逐梦远方
【宇保贵】202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阅读滋养人生”结合你读过的一部(篇)经典文学作品的青年形象,写一篇文章
教学叙述|高二下学期期考作文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