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干货|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二《赤壁赋》
一轮复习‖必修二《赤壁赋》
一、挖空练习
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9.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十五。朔,月初一。晦,月末】,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助记:断绝】。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助记: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夏口,东(  )【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  )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  )【助记:注意后文无动词】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况吾与子渔樵(  )【助记:渔夫樵夫】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  )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  )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助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  )笑,洗盏更(  )【助记:更换】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  )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  )。
二、巩固练习(注:本部分与挖空有重合之处,可酌情删减)
(一)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通“   ”,       )
(二)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
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三)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   )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
2.如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如泣如诉(   )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万事如意(   )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突如其来(   )
3.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国也》)(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
少不更事(   )
4.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并序》)(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查明属实(   )
有情人终成眷属(   )
5.横  白露横江(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
天姥连天向天横(《梦游天姥吟留别》)(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
(2)下江陵 (    )
(3)顺流而东也 (    )
(4)歌窈窕之章 (     )
2.名词作状语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           )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 (        )
(2)泣孤舟之嫠妇 (            )
2.动词的为动用法
哀吾生之须臾 (           )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1)正襟危坐 (       )
(2)不知东方之既白(       )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固一世之雄也。 (       )
翻译: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
翻译: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翻译:
4.何为其然也?(          )
翻译:
5.而今安在哉?(        )
翻译:
6.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
翻译: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
翻译:
8.相与枕藉乎舟中。 (           )
翻译:
(六)语句翻译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翻译: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翻译: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翻译:
(七)文言素读断句
请用“/”给下列课内文段断句
1.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三、文化常识
1.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2.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壬戌: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4.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5.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6.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都是星宿名。
7.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8.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9.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四、常用文言实词积累021—025
21.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________《过秦论》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________《鸿门宴》
(3)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凉州词》
(4)乃曰:“吾忘持度。” ________《郑人买履》
(5)一夜飞度镜湖月 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6)予怀怆然……因自度此曲 ________《扬州慢》
(7)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________《荆轲刺秦王》
(9)秋月春风等闲度 ________《琵琶行》
(1)量,计算 (2)推测,估计 (3)过 (4)尺寸,尺码 (5)通“渡”,渡过,越过 (6)谱写 (7)量词,次、回、个 (8)常态 (9)度过
推导提示:“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成语助记: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迁移练习: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    )之,至市方忆忘度(    ),徘徊几度(    )欲反.度(    )之再三,则度(    )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    ),责其不知以脚度(    )鞋之大小。后人度(    )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    ),岂不谬哉?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  度:制度
(2017·山东高考)贞度叔陵将有异志  度:推测,估计
(2015·江苏高考)以法度检束士  度:制度,法度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________《劝学》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________《六国论》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________《师说》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鸿门宴》
(5)觉今是而昨非 ________《归去来兮辞》
(6)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________《逍遥游》
(1)不,没有 (2)不是 (3)不是 (4)非常:意外的变故(5)不对的,错误的 (6)非难,诋毁,毁谤
推导提示:“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成语助记: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迁移练习: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    )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    )之,曰:此言非(    )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非:不是
(2019·全国卷Ⅱ)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非:非难
(2019·浙江高考)少年间是非子相者  非:反对
(2019·江苏高考)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非:不是
(2018·浙江高考)太初(颜太初,人名)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非:不是
(2017·全国卷Ⅲ)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非:不是
(2017·天津高考)父未尝笞,母未尝非  非:责难,认为不对
23.复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________《捕蛇者说》
(2)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游山西村》
(4)幸复得此妇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恢复 (2)再,又 (3)往复 (4)又
推导提示:“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成语助记: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迁移练习: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   )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    )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    ),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    )往。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复:又
(2019·全国卷Ⅱ)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  复:收复
(2019·天津高考)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  复:又,再
(2018·全国卷Ⅰ)芝(鲁芝,人名)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复:恢复
(2018·全国卷Ⅰ)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复:又,再
(2018·全国卷Ⅲ)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复:又,再
(2018·江苏高考)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  复:又,再
(2017·全国卷Ⅱ)王无复言  复:又,再
(2017·浙江高考)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  复:重复,反复
24.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贪,负其强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6)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________《六国论》
(7)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________《祭十二郎文》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辜负
推导提示:“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成语助记: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迁移练习: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    )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    )秦曲。赵王召相如负〔    )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    )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    )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    )不易量。
实战高考:
(2017·浙江高考)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  负:对不起,辜负
(2015·安徽高考)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负:依仗,凭借
25.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2)今已亭亭如盖矣 ________《项脊轩志》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________《赤壁之战》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________《六国论》
(6)盖亦反其本矣 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1)大概 (2)车盖 (3)超过,胜过 (4)大概,大约 (5)表示原因 (6)通“盍”,何不
推导提示: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成语助记: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迁移练习: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    ),其叶如盖(    )。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    )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    )古人遗之。
实战高考:
(2019·天津高考)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盖:大概
(2019·浙江高考)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盖:大概
(2018·江苏高考)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  盖:大概
(2018·浙江高考)死时盖年四十余  盖:大概
((2017·浙江高考)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  盖:大概
(2017·江苏高考)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盖:发语词,因为
五、常用文言虚词积累05:其
作用
例 句
解释或翻译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始得西山宴游记》)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那个
指示代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其中的
副词
测度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呜呼!其真无马邪?(《马说》)
难道
婉商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______《六国论》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________《六国论》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________《六国论》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________《六国论》
5.独其为文犹可识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________《捕蛇者说》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9.距其院东五里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1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1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________(解释加点“其”)《祭十二郎文》
12.其皆出于此乎 ________《师说》
1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________《伶官传序》
14.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________《祭十二郎文》
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1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伶官传序》
17.苍天者,曷其有极 ________《祭十二郎文》
18.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19.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
(2019·全国卷Ⅰ)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其:活用为第一人称,自己的
(2019·全国卷Ⅰ)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其: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些”
(2019·全国卷Ⅰ)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019·全国卷Ⅱ)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019·全国卷Ⅱ)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019·全国卷Ⅲ)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其: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2019·北京高考)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  其:指代第三人称,它们
(2019·北京高考)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其: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怎么”
(2019·天津高考)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  其: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2018·天津高考)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其:表揣测语气。或许、大概
(2018·浙江高考)太初(人名)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017·全国卷Ⅱ)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六、作文素材积累
1.豁达开朗的心境能助你穿越荆棘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守望心中那轮圆月,不要让它丢失了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月明星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七、能力提升
注: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需断句,划横线部分需翻译句子,加点字是文化常识。
2019全国二卷 商君传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         )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       )姬姓也,鞅少好刑名(            )之学,事(    )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    )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    )国而听之王即(    )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    )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    )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      )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    ),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   )中(      )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    )强国之术说(    )君,君大说(   )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    )己。卫鞅曰:“疑(    )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    )可以强(    )国,不法(    )其故(    );苟可以利(    )民,不循(   )其礼。”孝公曰:“善。”“治(    )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       )古。故汤武不循(    )古而王(    ),夏殷不易(    )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    )定变法之令。令行(    )于民期年(   ),秦民之(    )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    )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将法(         )太子。太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刑(   )其傅公子虔,黥(           )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         )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人足。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    )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      )而伐魏。卫鞅伏(    )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      )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         ),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       )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    )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望:十五。朔,月初一。晦,月末】,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超然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形似桨的划船工具)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唱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像一缕不断的丝线)【助记:断绝】。舞(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整衣端坐。危,端正。联系前文“正”)【助记: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夏口,东(向东)【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夺取)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进发)【助记:注意后文无动词】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打鱼砍柴)【助记:渔夫樵夫】于江渚之上,侣(以……为伴侣)鱼虾而友(以……为朋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粟)。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屡次多次)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最终)莫消长也。盖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连……都)【助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假如)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禁止),用之不竭(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客喜而(表修饰)笑,洗盏更(重新)【助记:更换】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相互)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发白,即天亮)。
二、(一)冯 凭 乘
(二)1.白茫茫的水气 2.旷远的样子
(三)1.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远看,观察/盼望,希望/希望,念头/声望
2.往/如同/及,比得上/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或者/顺,符合/用于“如……何”,表对付或处置之意/形容词词尾,“……样子”
3.一会儿,不久/数量少,不多/缺少/shào,年轻的人/shào,年轻
4.这里指劝人饮酒/隶属/属于/连缀/通“嘱”,嘱托/等辈、类/等辈/系;是/家属;亲属
5.笼罩/横握/横放/遮断/广远/跨越,横渡
(四)(一)1.(1)打鱼砍柴 (2)攻占 (3)向东进军 (4)吟诵 2.(1)向南 (2)向西;向东 3.以……为侣;以……为友
(二)1.(1)使……起舞(2)使……哭泣 2.为……哀叹
(三)(1)整理 (2)显出白色
(五)1、2.判断句 1.(曹操)本是一位盖世英雄。2.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3.被动句 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4、5.宾语前置句 4.(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5.然而如今在哪里呢?6、7.状语后置句 6.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7.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停留。8.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大家)在船中相互枕躺在一起。
(六)1.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朗诵着明月的诗篇,吟诵着“窈窕之章”。(采分点:属、歌)
2.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采分点:舞、泣)
3.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用葫芦做成的酒器相互敬酒。(采分点:渔樵、侣、友、属;状语后置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采分点:寄、渺、哀)
四、21.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22、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反对)之,曰: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23.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24.负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倚仗)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使承担)秦曲。赵王召相如负〔背着)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辜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背弃)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失败)不易量。
25.盖  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遮盖),其叶如盖(伞)。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超过)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大概)古人遗之。
五、1~3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4~5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6.第一人称代词“我”。7~10指示代词“那”“那些”。11~12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3.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4.代词,他的。15.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6~17形容词之前,起强调作用。18~19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七、② 2019年全国二卷商君列传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名,指言论或主张。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事(侍奉。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知道。见《烛之武退秦师》“君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会(适逢,正赶上。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已经,之后。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见《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孝公。公与语(谈论。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见《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合乎,打动,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è,通“悦”,对……感到高兴。见《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议)己。卫鞅曰:“疑(犹豫不定)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如果)可以强(使……强)国,不法(效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遵守)其礼。”孝公曰:“善(好,表示应答之词。见《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治(治理,见《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世不一道(方法,途径。见《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便国不法古。故(所以)汤武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见《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见《烛之武退秦师》“郑既知亡矣”)。反古者不可非(责难。见《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孝公曰:“善。”以(让)卫鞅为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一。),卒(终于。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一年),秦民之(到)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在这个时候。见《廉颇廉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实行。见《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自上犯之。”将法(依法惩办)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遵从,服从)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道路。见《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不拾遗(遗失的东西),山无盗贼,家给(供。见《荆轲刺秦王》“给贡职如郡县”)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居(度过一段时间)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派遣)卫鞅将(率领。见《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趁机。见《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shuò,多次。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破于(介词,被。见《师说》“不拘于时”)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见《荆轲刺秦王》“使使以闻大王”)割河西(指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离开。见《鸿门宴》“欲呼张良与俱去”)安邑,徙(迁移。见《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遗憾。见《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年高考必备|高考文言文须掌握这18个虚词的用法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下)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学生用心复习)!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附注释) 21-40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