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魏六朝诗选》第一百五十首《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篇目】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二]

【古风泊客一席谈】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梁诗·沈约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拼音版:

juàn yán fǎng zhōu kè ,zī chuān xìn kě zhēn 。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dòng chè suí qīng qiǎn ,jiǎo jìng wú dōng chūn 。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qiān rèn xiě qiáo shù ,wàn zhàng jiàn yóu lín 。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cāng làng yǒu shí zhuó ,qīng jì hé wú jīn 。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qǐ ruò chéng sī qù ,fǔ yìng shí lín lín 。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fēn wú gé xiāo zǐ ,níng jiǎ zhuó yī jīn ?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yuàn yǐ chán yuán shuǐ ,zhān jun1 yīng shàng chén 。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作品介绍]

据《梁书·沈约传》记载,公元494年(南齐隆昌元年),沈约除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新安江源出安徽婺县,流经浙江,是自建康赴东阳的必由之路。这诗就是此行途中所作。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祖父沈林子在宋为征虏将军。父亲沈璞为淮南太守,元嘉末被诛。沈约年幼孤贫,好学习,博览群书。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公元494年(齐隆昌元年)任东阳郡(陈代改为金华郡)太守时,建军台玄畅楼(后改名八咏楼)。

沈约与谢朓、王融同时,是当时文坛上的主要人物。他和谢朓等人开创了“永明体”的新体诗歌,比较讲求声韵格律。他还提出“四声八病”之说,这对于后来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诗歌的形式主义的倾向。他曾著有《四声谱》,今已不存。诗文之外,又长史学。其据旧版增改所撰《宋书》百卷,资料翔实,传记评论,颇有识见。著有《齐记》、《四声谱》、《梁武纪》、《梁仪注》、《沈约集》等。死后谥隐。明人张溥辑有《沈隐侯集》。

  [注释]

①新安江:源出安徽省婺源县西北率山,东流经休宁、歙县入浙江省境至建德县合兰溪水东北流为浙江。 

眷言(念juàn yán)——同睠言。指回顾貌。出自《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晋陆机诗:“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  

皎镜:明洁如明镜。 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

游鳞:游鱼或指龙。元廼贤诗:“天空夕阴敛,川回游鳞跃。” 

⑤沧浪:水名。《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济:济水,源出河南省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山东省境,与黄河并行人海。《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浊河。”沈约用此二典,前句顺用,后句反用,都为一意:沧浪之水有混浊的时候,清济之水也有干涸的时候。    

磷磷:指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

嚣滓:亦作“嚻滓”。犹嚣尘。李善注:“嚻滓,谓去京师嚣尘之地。”嚻,念xiāo,《山海经》中记载的野兽。其状如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而长臂,善投。这两句是说自己既然离去京邑,和嚣尘相隔,不必借此水洗濯衣巾。 

纷吾:“纷吾既有此内美”,是屈原《离骚》开头一段,这一段是作者自述家门、自表才能和表达辅佐君主成就大业的心志。  

  [译文]

我回头对这船上的客人说,新安江上的风景确实非常优美。

无论深处还是浅处,江水都清澈缥碧;无论从春天还是到冬天,江水都皎若明镜。

透过千仞江水,沿江山峰上苍松碧树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见;俯视百丈深渊,神情自若、倏忽往来的游鱼也络绎分明。

沧浪之水有混浊的时候,清济之水也有干涸的时候。  

新安江如此清澄美好,我岂不是要乘它离去,俯身去欣赏水中的磷磷白石。

其实我离开京邑即已离开尘嚣了,难道还须借新安江的清水来洗濯衣巾吗?

我愿以此清莹净澈之水,来洗涤各位朋友帽子上的灰尘。

赏析

首二句破题,诗人乘舟溯流,泛临新安江上,发现江上风景非常优美,心情为之一振,不由发出“兹川信可珍”的由衷感叹。接下四句,即承“兹川信可珍”意,铺陈描写。无论深处还是浅处,江水都清澈缥碧,略无一点一滴浑浊;无论春天还是秋天,江水都皎若明镜,不沾一丝一毫尘埃。江水简直清澈透了。所以,透过千仞江水,沿江山峰上苍松碧树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见;俯视百丈水府,神情自若、倏忽往来的游鱼也络绎分明。“千仞”、“百丈”,极言江水之深——江水深深如许,而仍能映见乔树,忽闪游鱼,则一湾碧如玉清如月的新安江水,宛然可见。“写”、“见”二字,逼现水底奇景异观,直将江水之清莹缥碧反映出来。总此四句,诗人通过绘写江水之“深”,衬写出江水之“清”,以至使人感到虽深犹浅。这就是诗题中点出的“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的韵致。新安江之“信可珍”,正在于它的“清”。

京官外发,一般都具有贬的意味。沈约此后曾致书徐勉,中有“出守东阳,意在止足”之语(见《梁书》本传),颇有点自宽自慰自我解嘲的意思,可见当时他的心情还是比较低沉的。世事浑沌,祸福难倚,万物皆空矣,由此,修行励志、洁身自好的独善其身的念头便油然而生。接下六句便是抒发这一情怀。七、八二句分用两个典故。“沧浪”句源出一首童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见《孟子·离娄》)孔子从中抽绎出了人生的哲理:水清,则濯缨;水浊,则洗足——时世承平,则进而兼善天下;时运不济,则退而独善其身。“清济”句。意出《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浊河。”沈约用此二典,前句顺用,后句反用,都为一意:沧浪之水有混浊的时候,清济之水也有干涸的时候。既然如此,那么“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诗人想到,既然自己时运如此不济,既然自己不能随世沉浮,那么,此次前往东阳,便与京师嚣世自然隔绝了,可以自由自在徜徉山水,泛咏皋壤,过上一段清静优闲的日子了,就不必还要假藉沧浪之水来洗濯衣巾、涤神爽志了。《文选》李善注此句:“谓去京师嚣尘之地以往东阳,自然隔越,亦不须濯衣巾。”正点出此旨。细加品味,诗人言语之间颇有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般的庆幸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自“沧浪”句以下,诗已转入抒情;但紧跟“岂若乘斯去”,却落“俯映石磷磷”一句,又回到写景,似颇突兀。实际上,这正是匠心独运之笔。抒情伊始,嵌入一句写景,首先便将诗意荡漾开去,在诗法上,恰似淡云出岫,显得舒展自如,张弛有度,而且,磷磷水中之石,棱角分明,自有一种清峻坚劲的品格在,诗人俯瞰其貌,不期然唤起了崇敬和向往之意,仿佛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依托,映现出了自己的影子。所以,突入此句,实在是一种精神的宣言和戛戛独造的峥嵘品格的展现,暗寓了诗人此去东阳的人生追求。谓之神来之笔,殆不为过。最后,诗人似乎意犹未尽,寄语京城中的朋友:“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意思是说:我愿以此清莹净澈之水,来洗涤各位朋友帽子上的灰尘。言语之中,颇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得。此句收束全篇,照应诗题,显得周到而严密。诗人的精神似乎获得了解放,他不但洋溢出一种远离尘嚣的轻松愉快之情,更抑制不住透露出一种俯视人寰的超脱和自豪之感。

诗人是久经官场沉浮了,对于一般的荣辱升迁,似乎并不那么特别究心。他以极平静的心情,欣赏新安江的清绮风光,描绘新安江水的清浅透澈,从而折射出诗人的清思洁想。而只是在游览的观想和反思之中,才逐渐流露出了身世之感和隐退之意,并由此反映出由苦闷、沉郁到解脱、轻松的复杂的思想历程,沉稳,老到。反映到文思上,便显得从容不迫,纡徐有致。从写景到抒情,从构句到用典,笔调细腻,婉转多姿,转换贴切自然,景、情、理络绎生辉。在庄重、澹淡的风貌中,显现出圆熟、深沉和隽永的神韵。

佚名

赏析

此诗作于沈约任宁朔将军东阳太守时。诗歌赞美新安江的清澈可鉴,借以展示自己洁身自好、不同俗流的襟怀,井劝讽游好勿恋尘嚣。

开头二句总领全篇。接下去六句集中描写新安江的“至清”。先说它“洞澈”见底,又把它比喻为春冬皆明的镜子;然后通过千仞高山上的乔木倒影清晰可见及百尺深水中的游鱼历历可数来进一步强调新安江的清澄。“沧浪”二句则用沧浪之水和齐之清济作反衬,指出沧浪之水也有浊的时候,齐之清济已经枯涸,它们都比不上新安江一年四季清澈见底,一尘不染,源远流长。这里表面上是赞美新安江,实质上是以此寄寓诗人襟怀的高洁和志趣的饨正。“岂若”二句以设问的口吻荡开一笔:新安江如此清澄美好,我岂不是要乘它离去,俯身去欣赏水中的磷磷白石吗?紧接着一个反问,回答了前面的设问:其实我离开京邑即已离开尘嚣了,难道还须借新安江的清水来洗濯衣巾吗?当然是不用了。最后提醒京邑故旧,切勿贪恋利禄,保持品行的高洁。全诗层次分明,用语清美,念意蕴藉,正如陈祚明所说:“骤而咏之,沨沨可爱;细而味之,悠悠不穷。”

佚名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梁诗·沈约]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我回头对这船上的客人说,新安江上的风景确实非常优美。

眷言(念juàn yán):同睠言。指回顾貌。出自《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晋陆机诗:“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无论深处还是浅处,江水都清澈缥碧;无论从春天还是到冬天,江水都皎若明镜。

皎镜:明洁如明镜。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透过千仞江水,沿江山峰上苍松碧树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见;俯视百丈深渊,神情自若、倏忽往来的游鱼也络绎分明。

游鳞:游鱼或指龙。元廼贤诗:“天空夕阴敛,川回游鳞跃。”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沧浪之水有混浊的时候,清济之水也有干涸的时候。  

沧浪:水名。《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济:济水,源出河南省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山东省境,与黄河并行人海。《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浊河。”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新安江如此清澄美好,我岂不是要乘它离去,俯身去欣赏水中的磷磷白石。

磷磷:指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其实我离开京邑即已离开尘嚣了,难道还须借新安江的清水来洗濯衣巾吗?

纷吾:“纷吾既有此内美”,是屈原《离骚》开头一段,这一段是作者自述家门、自表才能和表达辅佐君主成就大业的心志。嚣滓:亦作“嚻滓”。犹嚣尘。李善注:“嚻滓,谓去京师嚣尘之地。”嚻,念xiāo,《山海经》中记载的野兽。其状如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而长臂,善投。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我愿以此清莹净澈之水,来洗涤各位朋友帽子上的灰尘。

据《梁书·沈约传》记载,公元494年(南齐隆昌元年),沈约除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这诗就是此行途中所作。不做京官而是外放,在古代这就是被贬。

按此诗内容,泊客以为,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新安江水至清纯。从首句到“清济涸无津”。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我回头对这船上的客人说,新安江上的风景确实非常优美。

此第一句诗文,起首总括,称赞新安江上的风景确实非常优美。

但为什么呢?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无论深处还是浅处,江水都清澈缥碧;无论从春天还是到冬天,江水都皎若明镜。

为什么“兹川信可珍”?

因为,无论深浅、无论冬春,江水都是清澈见底。

其实此句还是总括写江水的清澈。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透过千仞江水,沿江山峰上苍松碧树的身影仍然清晰可见;俯视百丈深渊,神情自若、倏忽往来的游鱼也络绎分明。

此句,就是详细描写江水清澈到何种程度:江水再深,都能看到乔树的倒影,甚至可见百丈深渊的游鱼。“游鳞”,也有游龙的含义。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沧浪之水有混浊的时候,清济之水也有干涸的时候。  

沧浪水和济水都是著名的两条河水。《孟子·离娄》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有《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浊河。”

而且,经典上沧浪水和济水,都包含逍遥处世哲学之意。

诗人在此连用两个典故,明面上是说“就连著名的沧浪水和济水都比不上新安江水”。暗地里,是写诗人对处世哲学的领悟更高过所谓沧浪水和济水的含义了。

第二段:人格品德不俗流。从“岂若乘斯去”到末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新安江如此清澄美好,我岂不是要乘它离去,俯身去欣赏水中的磷磷白石。

诗人是说,虽然被贬,但“我”还是一定要保持人格的清纯和独立不媚俗的品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其实我离开京邑即已离开尘嚣了,难道还须借新安江的清水来洗濯衣巾吗?

诗人已经对朝政纷争产生了厌恶,对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坚持。那么,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再假借新安江的清水来洗濯衣巾(涤荡心灵)了。

由此可见,诗人对于自己独立人格的坚持和自信。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我愿以此清莹净澈之水,来洗涤各位朋友帽子上的灰尘。

新安江水的至清纯,实际上就是诗人希望保持人格、品德的独立和纯洁。由此,在诗人游新安江之后,对于处世哲学有了更深的领悟,因而,也放下了被贬的不安和惆怅,反过来寄言仍然处在激烈政争旋涡里的同好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涤荡自己的心里,保持自己的信念和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品德。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是诗人游新安江后对处世哲学有了更深的领悟,由江水的至清纯领悟到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保持自己独立自信、不媚俗的优秀品德。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古风泊客》第一辑《古文观止》

《古风泊客》第二辑《诗经》

《古风泊客》第三辑《楚辞》

《古风泊客》第四辑《乐府诗集》


《古风泊客》第五辑《古诗十九首》

《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诗约300首,分为九部分: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分4卷,汉诗一卷,魏晋诗一卷,宋齐诗一卷,梁、陈、北朝、隋诗合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时期的风格和代表作家,详加注释,是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入门必备之册,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项籍等

编订:余冠英

成书时间:1958年

《古风泊客》第六辑《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诗选150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词漫话】南朝诗魂------新安江水可濯缨
蓝蓝的新安江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清浅
宋之问《始安秋日》
李白《金陵望汉江》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