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胖独家译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一看就会的读书方法)


书名: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Paul N. Edwards

译者:年轻的杨胖

当你为了求知而不是愉悦去阅读时,怎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有些书,从头开始一直读到尾就可以了。比如小说,就必须用这种方式阅读,因为小说的基本原则就是设置悬念,令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看虚构类书籍就是要跟着作者的思路,让它一点一点地把故事讲给你听。

但是无论在你上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跟小说不一样的书籍、文章和文献值得反复咀嚼。这些是非虚构类书籍:教材、手册、杂志、历史、学术研究等等。

阅读这类书籍是为了获取和保留信息。尽可能快速方便地找出书中的关键才是你阅读这类书籍的主要目的。所以,除非你被关在监狱里无事可做,千万不要从头到尾去阅读一本非虚构类书籍!

(带着问题读,找到答案就可以了)

与通读相反,当你为了从书中获取重要信息时,你应该不断地跳读、略读、并用上任何可用的方法去寻找答案,接着消化理解,最后把作者想要表达的记下来。这会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本书里获取最多的信息。

使用这个方法,你应该就能在六到八个小时内读完一本300页的书。当然,花的时间越多,学到的就更多、理解也会更深。但你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儿有一些能帮你提高阅读效率的办法。大部分方法不仅适用于书,还适用于任何非虚构类读物,从文章到网站。表1总结了所有的方法技巧,之后是对方法更详细地解释。


Table1


Read the whole thing!

通读全文


在阅读中学习,你的目标就应该是想尽办法了解文章结构大意。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理解论点、假设、论据以及结论等所有细节都重要。事实上,无论你读得多么仔细,你也不可能记下书中所有的细节。

你能做的就是记忆和记录文章要点,一旦你这么做了,就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轻松回忆起文中的细节。


Decide how much time you will spend

估算花费时间


如果你预先设定6个小时为限来读一本书,就能更好地调整自己阅读的节奏。记得,你要完成的是整本书的阅读(或整篇论文)。

事实上,越是直接和现实地面对自己的有限时间,就越是能高效完成一切。设置时限并严格遵守(以达成目标)是最重要的一项可习得生活技能。所以在读书前,一定要设置时间限制。


Have a purpose and a strategy

明确目标与方法


读书之前,弄明白为什么读这本书,以及怎么读。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理由和方法(老师给的不算),你可能学不到任何东西。

读书的时候,试着找出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Who is the author?

·What are the book’s arguments?

·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se?

·What are the book’s conclusions?

·作者是谁?

·本书的观点是什么?

·本书采用了哪些论据?

·本书的结论又是什么?

上述问题有了答案之后,请试着回答接下来的问题:

·What are the weaknesses of these arguments, evidence, and conclusions?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arguments, evidence, and conclusions?

·How does (or how could) the author respond to these weaknesses, and to

your own criticisms?

·论点、论据、结论有没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你怎么看文中的论点、论据和结论?

·对于没有说服力的部分,作者是(可能会)怎么回应?你的观点是什么?

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完善你的答案,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应该已经答完所有问题了。三种思考这些问题的思路是:

a) Imagine that you’re going to review the book for a magazine.

b) Imagine that you’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or a formal debate, with the author.

c) Imagine an examination on the book. What would the questions be, and how would you answer them?

a)假设你要为杂志审查这本书。

b)想象一下你将与作者进行一次对话或正式辩论。

c)假如你的考试与本书有关,问题会是什么?你又会怎么回答?


Read actively

主动阅读


不要指望作者对你当头棒喝,从一开始就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比如:“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

简洁的笔记会有很大用处。阅读的时候,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和问题,读完之后,可以回顾一遍。


Know the author(s) and organizations

了解作者及其组织


了解作者能够帮助你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判断和理解。作者也是人,跟我们一样。他们的认知也会受到教育、工作、早期生活、以及其他经历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会有偏见、盲区、失落、失败、以及欲望,当然,还有见识、智慧、客观和成功。我们应该全面地了解作者。

大多作者都有归属的组织:大学,公司,政府,报社,杂志社。这些组织各有其文化,权力层级和社会规范。组织决定了文章的内容和版式。举个栗子,大学教授写书或论文通常是为了获得职称,这些文章必须严格按照其他教授制定的特殊标准来写,对他们来说,写作的好坏是由内容决定的。与此相反,记者写报导则要按期交稿,目的是娱乐大众。因此,他们的文章标准通常是清晰明了,以口语化为主。

你对作者和他的所属机构越是了解,对文章的理解也就越透彻。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是什么构成了作者的认知层面?他\她从事哪一行业?作者是学者?记者?还是专业人士(医生,律师,工业科学家等)?是技术专家吗?作者还有其他著作吗?性别?种族?阶级?政治倾向?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什么?什么时候写的?读者群是哪些?谁赞助了研究项目(个人基金,政府基金,投资人等)?谁为这本书作序宣传?

你可以试着从书的序言、参考书目、以及作者的自序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Know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了解知识背景


对作者及其组织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包括所涉及的学科,学科内的派别,以及其他支持或不支持作者观点的人。

书可能是作者对其他作者的某种回应,所以,如果你能够找到作者所回应的点,以及提出这个点的另一位作者,会使你的理解更加深入。留意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他所不同意的观点:“一般认为这样,而我认为是那样。”(一般观点真的是这样?这种一般观点来自哪里?)。“著名的Jane Sholar说是这样,而我认为是那样。”(这个著名的Jane是哪位?,大家为什么都相信她?究竟哪个更可信?作者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还是真的要推翻前人的理论?)在观点的支持效力上,人们的普遍观念与作者的引用是相同的。


Read it three times

三次阅读


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你能够读三次,你就能在一本书中尽可能多得获取信息——每次阅读的目的都不同。

a)Overview: discovery (5-10 percent of total time)

略读:探索(时间总比例:5-10%)

这个过程中你会读得很快,按照以下原则你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你的目标是探索整本书,并列出一个有关作者写作目的、方法、结论的完整框架结构。

在标题,段落,短语等重要地方做标记,但不要仔细阅读(第二遍时你将会更仔细地阅读这些地方)。标记是为第二遍阅读提出问题以便更详尽地了解:X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何要涉及学科Y? Z是谁?

b) Detail: understanding (70-80 percent of total time)

细节:理解(时间总比例:70-80%)

在时限之内,读第二遍。这一遍的目的是理解:仔细、客观、深刻地思考关键点,并分析作者论证时的论据。

对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以及第一次阅读时的标记要特别留意。试着回答第一次阅读时提出的问题。

c) Notes: recall and note-taking (10-20 percent of total time)

笔记:回忆和记录(时间总比例:10-20%)

第三遍阅读是为了加深对文章重要部分的印象。对文中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做简明的笔记。与上文提到的标记不同,这个笔记是读者用自己的语言来“翻译”文章内容,只要自己能明白就行。剪切和粘贴文章中的内容,与自己简练地总结,是全然不同的。简洁概括之后,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在查询重要内容时,进行快速定位。每一百页的内容,做1-3页的笔记就足够了,过多的内容反而会显得冗长。系统地做笔记有助于对文章的定位。(比如:加入页码)

把笔记,打印纸、手写纸夹在书里也很不错。但是笔记要记录在明显的地方,否则就毫无意义。我在用的一个好方法是:把笔记直接输入软件中去,比如Endnote,Zotero,或者是Bookends。下文中有更多的笔记软件。


On time and timing

对时间的把控


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在集中一小时后会明显下降,因此,“每次读1小时,连续3次”的阅读效果要比“每次读3小时,只读一次”好得多。但是请注意,每进行1个小时的集中阅读,就必须留够至少一小时十五分的时间,因为在开始阅读(前摄干扰)和快要结束(后摄干扰)的时间里,注意力是会被浪费的。

其次,阅读前请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时间计划。比如读一本250页的书,我可能用15分钟去浏览,花4个小时集中阅读,最后20到30分钟做记录。但是,具体时间我还会依据内容难度、重要程度以及我空余的时间进行调整。


Focus on the parts with high information content

关注多信息内容


一般来说,非虚构类书籍的结构都类似于一个“沙漏”,就是首尾比较宽,中间比较窄。具体来说:

·the book or article as a who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each chapter

·each section within a chapter

·each paragraph

·整本书的框架(摘要、简介、结论)

·每一章

·一章里的每一节

·每一段

相对详细具体的信息(论据,细节等)通常排在文章中部,即“沙漏”结构中较窄的部分。


你可以参照沙漏写作结构做很多的事儿,以下几点要素可作为参考:

·Front and back covers, inner jacket flaps

·Table of contents

·Index: scan this to see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erms

·Bibliography: tells you about the book’s sources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

·Preface and/or Introduction and/or  Abstract

·Conclusion

·Pictures, graphs, tables, figures: images contain more information than text

·Chapter introductions and conclusions

·Section headings

·Special type or formatting: boldface, italics, numbered items, lists

·前后封面

·目录

·索引:可以快速定位最重要内容

·参考书目:用来了解本书的来源和知识背景

·前言/简介/摘要

·总结

·图片,图,表,数据:图像比文字包含更多信息

·章节介绍和结论

·章节标题

·特殊类型或格式:黑体、斜体、项目编号、列表


Use PTML (personal text markup language)

使用个人语言记录


阅读时切记,切记,切记标记。这是主动阅读最关键的部分。从一开始就要学着标记,即使你是个新手。为什么呢?因为标记能帮助你更有效地排除多余信息,定位重要信息。

不要标记太多。这样会违背标记的初衷,过多的标记在你回顾时会迫使你浏览过多无用的信息。每一页,2到3个标记刚好,这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别在整个句子下划线,尝试在需要记忆的重要单词或短语下划线。标记是为了提取、缩减以及排除不必要的信息。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在空白处写下对段落或章节的总结。


Page vs. Screen

纸质对屏幕


纸制品的分辨率(600dpi)远高于最好的计算机屏幕(100dpi)。如下图所示300对600dpi。因此阅读印纸制品比阅读电脑屏幕更加清晰,也更不容易疲劳。但由于客观原因,我们又不可避免地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更多地阅读。


300vs600

在屏幕上做标记目前效率很低。另外,在电脑上阅读时注意力很难集中,比如经常会忍不住检查邮箱或是浏览网页。同时,基于标记是在电脑上进行的,你在读笔记时不得不进行点击,你可能不会愿意这么麻烦。这也就意味着在电脑上做标记依旧不那么容易。

然而,如果你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以上提到的缺点可能会变得简单点儿。最新版的Acrobat、Apple Preview,还有第三方PDF浏览工具如PDFpen、iAnnotate,以及Goodreader这些软件都允许你在文章中添加评论。语音识别器也会让这个过程更加轻松。如今,我经常在iPad上阅读,并使用语音功能做标注。一些读者使用电子书阅读器,比如kindle,可以直接输出标记的部分以及自己的笔记。这是制作专属文本极好的方式。将文本粘贴到“引文管理”,这些信息将变得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提取。在网上通过检索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方式(特别是kindle类电子阅读器)。

在电脑上做笔记时,会对原文进行“剪切”和“粘贴”,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一遍。“剪切粘贴”有时固然方便,特别是你之后可能会引用到的内容。但是这个方法违背了我们做笔记最初的两个原则:a)学习,记忆。(通过用自己的话复述)b)精炼文字。“超链接”同样如此:虽然在资源检索上非常方便,但是却不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Use a citation manager

使用引文管理


过分强调引文管理软件的优点是很难的,比如Endnote, Bookends, Zotero, Mendeley, CiteULike等等。这些软件能够让你随时随地存取自己的文本信息(这可以帮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软件都可以直接引用网页、记录网页链接、查找识别码等。有一些还内嵌着网页搜索工具。其中的一些,例如Bookends (Mac only),能够根据作者、日期、标题的格式对文本进行自动重命名,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无信息文件名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这些软件包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越是复杂的软件,学习曲线就越是陡峭。与其找一款可以处理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网络资源、采访等所有文档格式的软件,不如专注于一款只支持PDF格式的软件,即便其他格式也很重要。

如果你的笔记管理已经有了自己的原则和方法,文本检索会变得非常容易。当你开始在成千上万的信息中寻找时,你会觉得上帝都在帮你!


Use your unconscious mind

运用潜意识


即使在无意识下,思想和心理也在高速运行着。与写作等创造性过程一样,对一本书的深入理解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达成。

就像我们的身体,连续不断的思考也会产生疲劳感。对阅读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在持续阅读一小时后就会大幅度下滑。因此,千万别像马拉松一样持续阅读,而应当采用每次一到两小时的间断性阅读。

在放松时间里,大脑的潜意识会自动处理你曾读到的信息。在你继续阅读的时候,回忆一下之前的阅读内容还记得多少?现在怎么理解?以及,你还需要知道哪些?


Rehearse, and use multiple modes

多模式践行


阅读跟武术,棒球和厨艺一样,学习和记忆都需要刻意练习

所以,阅读一本书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刻意练习。并对练习内容进行测试。试着与作者的观点进行辩驳,或是想象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去论证作者的观点。

听、说、读、写和具象化的能力是由大脑的不同区域进行管理,所以,最好的刻意练习就是兼备思考与行动的多模式践行。不要总是一个人冥思苦想,试着与别人进行交流,或是把观点带入班级,或者写成文字。总之,把你能具象化的内容统统具象化。这些都将帮助你对习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Hang in there!

坚持到底!


当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几周之后,很多学生这样跟我说:“我试了试,但好像没什么效果。”所以他们就放弃了。

你最好刻意并理性地练习一段时间,至少几个月吧。在习惯成自然之前,你肯定会觉得不太适应、也不太舒服,毕竟,我们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之前的阅读习惯。

坚持到底!这种阅读策略的回报会突破天际!多年后许多学生都这么跟我说。无论你是学生,学者,或是教授,这样的阅读方式,都会是你在任何领域成功的关键!


由于微信2万字限制,没能把中英文双语版全发上来,有兴趣看双语的朋友可以去简书看一下。

(链接在这儿:http://www.jianshu.com/p/69b66aa5ee2c)

杨胖惯例:感谢您能够读完,谢谢您的耐心~



评论是最好的鼓励
Thank You


年轻的杨胖

未来的东野圭吾

挺专业英语人士

背熊腰减肥达人

努力实现财务自由的胖子


杨尝小道 ┃ 老百姓自己的良心公众号


微信号: 杨 尝 小 道

英文ID:YangChxd


杨胖要出本书,倒计时 133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04】如何读好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III)
《学会提问》个人总结
双语: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电子邮件
EI和ISTP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学术干货 | 手把手教你如何修炼文献阅读技能
如何阅读一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