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道问答--儒家三纲领八条目
userphoto

2024.05.15 内蒙古

关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何为大学之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就是相对于小人,大人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心量的大与小,大人多公而少私,小人多私而少公,那么大人之学学什么?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学什么?学道。《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圣人立教无非是“明明德”,明是个动词,明德是个名词,明德就是法性,明德就是道体,明德就是玄牝,明德就是黍珠,明德就是舍利,什么都是他。明德是人人本具,各个不无的,圣人不比我们多一分,我们不比圣人少一分,但是之所以圣人是圣人,就是他是明明德的,明明德就是把自性的光明发显出来,而我们是未明的,只有一个已明和未明的区别。

“在亲民”就是推己而及人,自渡而渡人。“止于至善”就是天下同归。“知止而后有定”,止是安住于当下,现前一念就为止,止不是停止,当下即为止,所以知止自然就定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个次第功夫,其实最终没有次第。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很多人解释“知所先后”说是知道做事的次第和顺序,真正大道没有先后,知所先后就是无先后。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家称之为无极,都是一模一样的,《中庸》里阐幽发微,从开始说天人合一,说性命的问题,然后说到最后,核心就一个字:诚。诚就是一,一就是诚,一心无二念就为诚,有诚就有信,静极则生动。其实儒家说的更直截了当,只不过世人没有将之当成功夫去看,都当成学问去读。

心不在焉对吧?什么是心不在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得都是一个。


《论语》第一篇就是学而篇,“学而时习之”,“学”就好比是性,“时习之”好比就是命,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性命双修。所以儒家、道家、佛家一模一样,角度不同,说法不同,三教没有高低。有些说法都是后世牵强附会的,认为儒家是入世的,其实有入世、出世的分别本身就落入二元两端了。

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就是入世,没有区别。学就是理,习就是事。理须心明,事须参修,理可顿悟,事属渐修,学而时习之就是历境炼心,有朋自远方来,就是亲民,这又和《大学》又相合了。

志向相合为朋,情投意合者为朋,有朋自远方来就是亲民。“人不知而不愠”是什么?为什么人不知而不愠,因为人人都是圣贤,独我为凡夫,人不知我是我自己的道德不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三就是多,凡人是谋事为己,圣人是谋事为人。与朋友交,是交心不交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就是准,信就是诚。曾子说不自欺,一念无欺,念念无欺,不欺什么?不欺心。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称呼“弟子”这就反映了师道尊严,“入则孝”是视父母为一心,出则悌,视朋辈又为一心,“谨而信”,谨是严谨有信,表里如一,“泛爱众”,心量大,一视同仁,这就是道。儒家说得更仔细,至于最后是学文,那就可以作为载道之器。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朱子解释说“君子不重”就是要庄重,板下脸孔来,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不在于此。“君子不重”指不自重就不威,不重是指不自重,威是受人尊重,有自重而就有自信,有自信别人也信你,尊重你。

《大学》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为八条目。但过去多数人理解,那么由浅到深,由近及远,也对。所以儒家的东西是自上及下,自下及上都可以,聪明人可以学,笨人也可以,笨人一步一步去做,就王阳明先生说的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也对。但是往根本上说,什么是格物?格物一定是配合着诚意才叫格物,格物不是研究事物,而是做事情,人与事物产生联系就是格物,当然格物还有格除物欲这个意思。

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行就是格物,知是良知。怎么能达到良知?意要诚,诚是什么?诚就是一,念头与你当下所接触的人事物相合,诚意和格物一相合就是致良知。诚意、格物、致知同时了以后就是正心,心不是另外有一个心,心之所发就为意,意返还回去还是心。心能够与物相合,意与物相合就是一心,没有两个,不是另外又有一个正心的功夫。是一步功夫。这就是禅宗说得顿悟,《诗经》有诗曰:鸢飞在天,鱼跃一渊。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这就是自然。所以说禅宗祖师说: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就是道,就这么自然简单,本来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教案
《大学》第3讲
《大学》的教育思想介绍
【书摘】《四书五经里的学问》
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精读:《大学》精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