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牝功·九式筑丹功(通六正经四奇经)
userphoto

2024.04.23 北京

关注

天下武功

 先天混元炁·后天修仙丹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筑丹功是一种活动的功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开通奇经八脉,帮助排除身体内的不良气息。那么,什么是奇经呢?根据古老的医学理论,人体的经络除了主要的十二经之外,还有另外八条特殊的经脉,这就是我们说的奇经八脉。奇经的特点是它们不遵循常规的阴阳规则,没有明确的表里配合关系,行走的路线也比较特殊,所以被称为奇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脐脉、阴跻脉、阳维脉和阴维脉。其中,任脉位于胸腹部的正中间,它代表着全身的阴气,所以也被称为阴脉的海洋。督脉则位于背部的正中间,代表着全身的阳气,被称为阳脉的海洋。道家在修炼丹功时,称任督两脉的运行为河车之路。冲脉有向上冲的意象,它从腹部往上,经过咽喉,连接到口唇,也被称为经络的海洋。带脉就像一条腰带一样环绕在腹部。阳骄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条分支,而阴断脉则是足少阴肾经的一条分支。阳维脉主要维系身体的阳气,起源于各个阳经的交汇点;阴维脉则维系身体的阴气,起源于各个阴经的交汇点,阴阳相互维系。

这八条奇经与十二经脉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维持着经络的通畅。比如,手的三条阴经从内脏走到手部,与任脉相通;手的三条阳经从手部走到头部,与督脉相通;足的三条阴经从足部走到腹部,与冲脉相通;足的三条阳经从头部走到足部,与带脉相通。因此,这八条奇经各自与十二经脉的八个穴位相连。

九式筑丹功分为上、中、下三盘,每盘各三式,总共九式。上三盘主要修炼内关、外关、列缺、后籍这四个穴位,这样可以通畅手的三条阳经、三条阴经、任脉、督脉、阴维脉、阳维脉等六条正经和四条奇经。下三盘则主要修炼公孙、临泣、照海、申络这四个穴位,从而通畅足的三条阴经、三条阳经、阴骄脉、阳跻脉、冲脉、带脉等六条正经和四条奇经。中三盘则进一步通畅任督两脉,并开通冲带二脉。

通过这九盘功法的修炼,可以汇聚全身的经脉穴位,使表里、内外、上下、虚实都得以通畅,从而达到四通八达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地驱除体内的疾病,保持气血的和畅,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筑丹功的动作很简单,一学就会。它的姿势自然大方,阴阳的开合也很有节奏。在做这些动作时,我们要配合呼吸,还要用意念守住手和脚上的四对穴位。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柔软。在道家炼丹的术语里,这叫做“伐毛”和“洗髓”。汉代的大医学家华佗说过:“人的身体需要活动,但不能过度。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这就像门轴经常转动就不会朽坏一样。”筑丹功符合我们身体的运动规律,它主要是锻炼全身的关节,力量传达到四肢的末端,进而带动内脏各个器官一起活动。这样可以逐渐提高我们植物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和兴奋度,逐步调整身体的生理功能。它还能让我们的关节、韧带和骨骼更加灵活协调,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和疏通毛细血管。这样,我们的组织细胞就会更新,身体的阳气也会提升。

练功的人常说:动功可以练气,静功可以养气。古书《于氏中说》里写道:“静能产生阴气,动能产生阳气。”在练筑丹功的时候,我们要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玄牝功认为,如果阴气重、阳气不足,就应该多练动功;如果阳气重、阴气不足,就应该多练静功。如果我们理解了动静与阴阳的关系,以及疾病与阴阳的关系,那么练功时就能更好地调整阴阳平衡,从而消除疾病。

道家和武术家都把筑丹功看作是一种动态的修炼方法。《武术汇宗》这本书里说:“动态修炼,首先是强化身体的外在表现,将食物转化为精力,使身体变得柔软有弹性。然后再修炼内在的力量。”动态功法可以让四肢和经络都活跃起来,有助于强身健体。要想强身健体,就需要锻炼外面的筋骨皮和里面的丹田气。所以说,“气要持续地养,劲要蓄积着用”。

一、上三盘筑丹功

功效:能增强身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精神安宁、智力通透、瞳孔明亮,还能双向调节血压,舒缓肩部、使手肘顺畅,并贯通至手指尖端。

第一式 巧梳龙头

要领:呼气时开放,吸气时合拢,动作要顺应气的流动,轻柔且缓慢,同时保持脸颊肌肉的松弛。

动作:

1.站立正直,全身放松,头部和颈部有向上顶的感觉,舌头紧贴上颚(这叫做“舌搭鹊桥”),尾骨保持中正(图1)。


2.左脚向左迈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同时,两手从正前方缓缓抬起,手心向上,弯曲手肘内划弧线,直到两手落至头顶上方(但不触及头部)(图2)。


3.接着,两手顺着脸颊下滑到颈部,在这里顺势外翻转变成侧立的手掌,并慢慢向前方推出直到肘关节伸直(图3),然后再落回身体两侧。


4.身体向左转45度,同时双手向前向上内划弧线回到头部两侧,身体重心向右移,左脚迅速收回,用脚尖点地形成丁字步(图4)。


5.当两手沿着脑后下滑,并从颈部外翻向左侧推掌时,左脚也向左斜前方迈出,侧推掌至肘关节伸直(图5)。双手撤回时,左脚也收回,恢复立正姿势。


6.然后身体向右转45度,右脚向右迈出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接下来的动作与上述向左迈脚的动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合起来算作一组练习。

7.最后,两手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并搓揉耳廓和耳垂等,作为这一节的结束动作(图6)。


次数: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可以按照3次、6次、9次来逐渐增加练习的次数。

呼吸:当双手和双脚向上或向内运动时,都是吸气;当向外或向下运动时,都是呼气。

意念:当双手靠近脸部时,想象从手心的劳宫穴向自己的面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发送气息。这股气从睛明穴、迎香穴、地仓穴、听宫穴等穴位贯入(图7)。


而当手向外推气时,则想象从上述四个穴位排出体内的浊气。当双手经过脑后时,要意想气息从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等穴位贯入或排出浊气(图8)。


注意:动作、呼吸和意念需要统一协调,保持一致的步调。整个练习过程中,应以缓慢和舒适为度。

第二式 弹抖龙须

要领:弯曲手肘,收缩颈部,放松肩膀,下沉髋部。用力弹出手臂并使其曲线运动,同时抖动肩膀和背部。

动作:开始动作与前一式相同(此处省略)。两脚左右分开站立,距离略大于肩宽。然后,两臂从身体两侧慢慢抬起,弯曲手肘使两手落在左右肩膀上(图9)。


调整一下手臂,让其完全放松,并确保脚步站稳。稍微停顿后,用腰部带动背部,背部带动肩膀,然后伸直颈部、抖动肩膀、放松手腕,使两手沿曲线上升到手臂完全伸直,同时两脚稍微离地(图10)。暂停一下,然后弯曲手肘使两手再次落到肩膀上。再稍微停顿后重复上述动作。


次数:至少做9次以上。

呼吸:当手从身体两侧移动到肩部时吸气,当手臂上弹抖动到伸直时呼气。

意念:当双手落在两肩头时,注意力集中在内关穴上。当双手上升并伸直时,注意力集中在外关穴上。

注意:不能用笨拙的力量进行抖弹,以防拉伤韧带。有肩部疾病的人在练习时,应尽量向上抬高手臂。也可以先做一些准备练习,例如双手扶着墙,借助墙的支撑使手臂抬得更高一些(图11)。


第三式 探游龙爪

要领:活动肩膀,放松手肘,像蛇一样曲线前行。眼睛随着手的移动而转动,确保穿梭自如。

动作:开始动作与前面的式子相同(此处省略)。两脚左右站立,保持适中的距离,同时五个脚趾用力抓住地面。接着,两臂从身体两侧抬起成侧平举状。左臂伸直并向右旋转180度划到身体前方,同时右臂平行弯曲直到右手能摸到右肩锁骨(图12),


指尖指向左方。动作不停,只见右手迅速如蛇一样从左腋下窜出,左手随即撤回弯曲手肘停放在左胸前。右臂向前伸直的同时,左手再从右腋下窜出(图13)。这样一窜一收的动作就像穿梭织布一样。左右手往返一次算作一遍。


次数:按3、6、9次递增进行练习。

呼吸:在做动作之前吸气,手臂一窜一收时呼气。动作停止或间歇时吸气。

意念:吸气时注意力集中在列缺穴上,呼气时注意力集中在后溪穴上。

注意:在两手穿梭探行时,腕关节需要左右摆动。两臂往返时要紧贴在一起,上下臂交换时要灵活自然。通过练习使手臂变得像绳子一样柔软。

上三盘筑丹功的功效和原理:

这套功法包括巧梳龙头、弹抖龙须、探游龙爪三个动作。它的主要作用是疏通我们头部的经络,引导气息下行。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清除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中的热邪,调和肝胆的气血。练习后,我们的头部会感到清凉,同时,通过按压头部的主要穴位,可以使血液循环更加合理,从而起到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还能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

加速脑细胞得到营养。因此,经常练习这套功法可以提升我们的智力和体能。

我们的上肢和肩部是比较脆弱的地方,容易出现问题,气血也容易在这里淤积。所以,加强肩部、颈椎等关节的运动非常重要。在练习时,如果我们专注于守住四个特定的穴位,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好处。比如,专注于内关穴可以预防和治疗胆、脾、胃的疾病;专注于外关穴可以预防和治疗由风寒引起的筋络和皮肤问题;专注于后溪穴可以预防和治疗面部、颈部疾病;而专注于列缺穴则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腹、胁等五脏的疾病。

从道家炼丹的角度来看,上三盘筑丹功是通过练习使震颤的气运到达手指和手掌。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意念来引导气息,用气息来催动力量,使力量到达指尖。在练习中,我们的手掌会出现麻、热、胀等感觉。这是为了将来能够吸收天地的气息,以平衡身体的阴阳和调和气血。

二、中三盘筑丹功

功效:能滋养心肺、补充体内的元气,通过五脏六腑的运转,打开身体的通道,使内外畅通无阻,确保胸腹部的健康平安。

第四式 龙形八卦

要领:放松腰部和髋部,向左拧转和向右旋转,画出一个横躺的“8”字形,同时带动脏腑起伏。

动作:初始动作与之前相同(此处省略)。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脚趾紧抓地面。两手从身体两侧慢慢向上抬起成侧平举,手心朝上。当手臂伸展到头顶上方时,手腕翻转使手心朝下,然后沿着头部和胸部的前方下落至腹部(图14)。


在下落的同时,两手外翻使手心朝外,形成撑掌的姿势,此时膝盖稍微弯曲(图15)。


左掌保持不动,右肘和右掌向内旋转,使左右手掌的指尖都朝向右方。然后,双掌同时沿左斜上方运动,指尖顺势向左转(图16)。


在左肩处开始向下划一个半圆弧至左侧小腹,然后双掌再向右斜上方运动至右肩处,并从右肩处向下划一个半圆弧至右侧小腹。之后,双掌再向左斜上方运动,如此连续组合,就形成了一个横躺的“8”字形运动。完成一个“8”字形为一次动作。

次数:按照3次、6次、9次递增进行练习。

呼吸:当手臂从下侧向斜上方运动时吸气,当手臂从上方向下划弧时呼气。

意念:吸气时集中注意力在云门穴,呼气时集中注意力在章门穴。

注意:在划“8”字形时,要引导胸腹部一起运动,有意识地让五脏六腑跟随动作一起运动。整个动作要流畅自然,如同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

第五式 乌龙摆尾

要领:腰部随着手臂的摆动而摆动,保持脚步稳定,头部旋转,眼睛始终注视尾闾部位,并调整身体向后看。

动作:初始动作与之前相同(此处省略)。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同时,两手从身体两侧向左斜上方弧形摆起(图17)。


右手经过头部前方绕到脑后,五指扶住枕骨部位。同时,左臂外翻,将左小臂放在身后,手背紧贴脊背部位。头部随着颈部的旋转向左后方转动,但两脚保持不动,尽量让双眼能看见自己的骶骨部位(图18、19)。



稍微停顿后,左小臂伸直打开,同时右手绕过头顶上方。然后两手顺势向右摆动。后续的动作与上述左侧动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次数:左右两侧最好各做9次以上。

呼吸:从动作开始到左侧动作完成为吸气过程;当眼睛注视骶骨处并保持静止姿势时为呼气过程;右侧运动时的呼吸方法与左侧相同。

意念:吸气时集中注意力在大椎穴上,呼气时集中注意力在尾闾穴上。

注意:在摆动和旋转过程中要注意脊椎的放松和身体的旋转角度尽量大些。在扭动颈椎时要适当用力但不要使用过度力量。

第六式 龙拔玉体

要领:手抬起时腰部下沉,手臂撑开的同时腹部挺出,胸部内含而背部挺拔,双手摇动如同车轮。

动作:开始动作与之前相同(此处省略)。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手腕下塌,使得手掌尖端向前,手心朝下。然后双手同时向下按,并弧形向后缓缓拉起,肘关节稍微弯曲,让两臂向后使劲。随着这个动作,腹部向前凸出,双脚同时离地(图20)。


接着,双手垂直向上拉起,弯曲手肘置于腋下,然后手腕下垂并变为上扬手势向头顶上方举起。之后,双手向前并向下甩出(图21),


同时背部弓起,肩膀前探,弧形下滑至身体两侧,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动作(图22)。


次数:最好做不少于9次。

呼吸:当手臂从后方提拉到完成上举动作时,都是吸气;当手臂向前甩出并弓背时,是呼气。

意念:吸气时,想象百会穴;呼气时,想象气息从百会一直穿透到中宫,最后到达会阴穴。

注意:在提拉手臂和前甩弓身时,要掌握好脚步和身体的重心。在想象会阴穴时,应该做提肛运动(就像忍大便那样的松紧练习)。整个动作需要大开大合,潇洒大方,气息的吞吐要自如。

中三盘筑丹功的功效和原理简述:

中三盘的三式动作主要是针对胸腹部的活动。它的主要功效是改变胸腹腔的内压,使这些区域的气血充盈并流畅无阻。这样可以增大肺活量,消除心肺和肝脏中的不良气息。此外,它还具有补心、益脾、和胃、强化腰部和固定肾脏以及促进肠道蠕动等多种功能。

云门穴属于手太阴肺经,打开这个穴位可以预防和治疗咳嗽、气喘和肩背痛。章门穴是脾脏的募穴,也是足少阳和厥阴经的交会穴。向这个穴位发送气息进行导引,可以调整肝胆两经的气机,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除心肝之火和养胃的功效。大椎穴是奇经督脉的重要穴位,专注于这个穴位可以预防和治疗阳气不足、头部和颈部疼痛以及骨蒸盗汗等症状。这个穴位是督脉气息通过小周天的背部通道,为阳中之阳穴,又与手太阳和手少阳经相通,所以打开这个穴位最能振奋和激发阳气。尾闾位于脊背的尽头,有七个骨节,与大椎上下对应,是三关九窍的第一关。守住这个穴位可以预防和治疗肾阳底气不足、阳痿、腹泻、腰膝冷痛等症状。百会穴是头部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专注于这个穴位可以提升阳气和益气、健脑醒神,因此可以预防和治疗胃下垂、脱肛、遗尿等症状。会阴穴古时候被称为“海底探宝”,与百会穴同在中宫线上,是任脉、督脉和冲脉的起点,也是阴阳的分界点。专注于调理这个穴位可以沟通内气与外界的联系,驱动体内的元气运转,将疾病排出体外。

三、下三盘筑丹功

功效:能增强精力、健壮气力、强化腿部力量,使下盘稳固,还能舒缓筋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肢体关节,让人感觉身体轻盈、动作灵敏、步伐矫健。

第七式 双龙盘绕

要领:步伐稳定,膝盖微屈,手握膝盖进行动作,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旋转,旋转前半圈时吸气,后半圈时呼气。

动作:起始动作与之前相同(此处省略)。两脚平行站立,两脚内侧的距离不大于10厘米。两手从身体两侧上抬,在体前下落并按在两膝关节处,同时两腿半蹲(如图23所示),


身体随之前倾,眼睛注视双手。双手推动膝关节从左侧开始逆时针向后绕环旋转一圈(如图24所示),然后再从右侧做顺时针绕转一圈。左右各转一圈即完成一次动作。在双膝旋转时,动作需缓慢柔和并协调,同时配合呼吸。


次数:至少做9次,如果单独练习则不受次数限制。

呼吸:当两手在身体两侧向上运动时吸气,当两手由上向下落至膝关节时呼气。双膝做360度绕环旋转时,前半圈180度吸气,后半圈180度呼气。左逆右顺的呼吸方式相同。

意念:当两膝做划圈旋转时,随着吸气,将意念集中在膝眼穴,随着呼气,将意念集中在委中穴。

注意:双膝下蹲的深度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决定。如果膝关节有疾病,更需要控制好屈膝的角度。练习次数要逐步增加,不要急于求成。

第八式 金龙关门

要领:采取骑马蹲裆的姿势,膝盖和脚踝要灵活运动,双手相对运动进行对扣反拨,呼吸时内吸外呼。

动作:开始动作与之前相同(此处省略)。两脚左右分开站立,距离略大于肩宽。

两手从身体两侧上抬,然后在体前下落到膝盖,同时两腿蹲成马步姿势。身体稍微前倾,眼睛随着手动。双手扶着膝盖进行相对运动,直到两膝在大腿内侧靠拢(如图25、26所示),



然后再同时向内推动使腿变直(如图27所示)。


之后,两手移到膝关节内侧,将膝部向外拨开,还原成马步半蹲姿势(如图28所示)。这样就算完成了一次练习。


次数:根据个人体质状况,按照3、6、9次逐步增加练习次数。

呼吸:当双手在身体两侧向上运动时吸气,沿体前下落至膝关节处时呼气。当两膝相互接触时吸气,推成直立腿时闭气,外拨还原成马步时呼气。

意念:吸气时想象自然的清新空气从手掌进入劳宫穴。随着呼气,当双手落至膝关节时,想象手掌劳宫穴的气进入双膝关节内。闭气时想象膝部发热或有跳动感。呼气时引导膝部的浊气下行,从脚底(涌泉穴)流入地里。

注意:动作、呼吸和意念需要合为一体。动作应该慢一些但要适度,否则容易感到憋气。吸气时应该细腻、均匀、深长,而呼气时则应该快速一口气呼完。要掌握好呼吸与动作的节奏性,使其连贯自如。

第九式 黄龙翻舞

要领:这一招要求手放在膝盖上,左手搬动右腿,右手搬动左腿,动作起伏交替,同时锻炼膝关节。

动作:开始的动作与之前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左脚向左迈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膀宽度相同。两手从身体两侧上抬,然后在身前下落到双膝关节的位置,同时两腿蹲成马步姿势。身体稍微前倾,眼睛看着膝盖。左腿保持不动,右手将右小腿向内并向下搬动(如图29所示),


使得右小腿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身体的重心转移到左腿上,稍微停顿一下,左手将左小腿向内并向下搬动,也使其几乎与地面平行。同时,右小腿恢复到直立姿势,右腿此时成为支撑腿(如图30所示)。左右腿都搬动一次,这样就算完成了一次练习。


次数:如果按照功法的顺序来练习,只做三次就可以。如果单独练习这个动作,那么次数不受限制。

呼吸:从开始动作到双手落到膝关节处,这个过程是一次吸气和呼气,交替的方式和前一招相同。接着,在左手搬动左小腿的时候是吸气,当左小腿恢复到原位,右手开始搬动右小腿的时候是呼气。

意念:吸气的时候要想象手部和膝部的气息是相互贯通的,呼气的时候要想象气息流向踝关节处。

注意:这个动作的运动幅度比较大,强度也比前八节要大,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练习,不要自行增加练习次数,否则可能会导致下肢关节劳损。

下三盘筑丹功的功效:

下三盘的那三个动作,特别关注下肢的活动,因此能推动下肢的气血流动,促进足三阴、足三阳这六条经络的顺畅运行。在我们活动肢体的同时,如果用意念去引导呼吸,还可以显著影响那些管理内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因疾病导致的功能紊乱逐渐恢复正常。

膝关节是人体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膝部的问题往往是因为运动伤害或风寒侵入,这些问题会导致气血淤积、经络受阻、肿胀和疼痛。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就是皮下组织、肌肉、韧带等受到了损伤,进而影响到毛细血管和微循环系统,造成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而下三盘功夫是玄牝丹家基于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调节阴阳以滋润筋骨和润滑关节的理论创造的。它能加快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有意识地引导下肢经络的走向,调动全身的元气来驱散病气,从而消除病灶。特别是当我们用意念转动膝眼和委中穴时,能帮助舒缓筋骨、强化腰膝。涌泉穴是与地气连接的关键穴位,属于足少阴肾经,是排出体内浊气的重要通道。专注意念于此穴,有镇静、安神、清热降火、平肝熄风的效果。所以,下三盘的这三个动作有完整的理论基础,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病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通经、结丹之法
气功养生功法
健身气功明目功成人版功法介绍和分解教学
明目功(成人版)预备势
太极拳内丹功/(天工AI)
蛰龙睡丹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