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道家气功 | 老子全真气功

老子全真气功,是刘理真根据道教龙门派21代传人纪至隐所传的“心法秘功”初级功法(内丹筑基功、全真医疗保健功)整理而成。

功法

1.预备功

(1)预备功

双脚后八字站立,略宽于肩,双膝自然弯曲,全身放松,嘴微闭,目垂帘,左手按放在脐上,右手按在左手掌背上(女相反手势意守下丹田片刻)。

(2)劳宫呼吸

①随吸气,提肛,收腹俯掌,两臂缓慢从胸前抬起与肩平,意念劳宫穴。

②随呼气,掌指直立成九十度。

③随吸气,两手成爪形收缩至胸前,意念劳宫穴,吸气至下丹田。

④随呼气,掌指直立九十度用力向前推至两臂伸直,意念劳宫穴。

重复三次。

(3)抻拉掌气

(吸气)接上式,松掌两臂稍弯曲,两手心朝胸内收。(呼气)变十指相对,呈抱球状。(吸气)两手缓慢向外拉开,略宽于肩,(呼气)掌心相对,缓慢向内合至距离一拳。重复六次(体会气感)。

(4)转运双掌

①接上式,两手抱球在腹前,左手俯放在右掌上翻约三个厘米高,右手不动,左手逆时针旋转(似揉球)三十六圈,再顺时针旋转三十六圈(意念在掌心,体会气感)。

②接上式,两手提至胸前,距离拉至一尺远,意想抱一气球,提至右胸前,左手向下,右手向上同时翻转作转动球体动作三次,然后两手在胸前沿8字路线作运球动作,随之转腰,连续三次后两臂垂于两侧。

(5)运转颈椎

①身体自然站立,自然呼吸。

②(呼气)头部缓慢下落,收下颌,(吸气)头部缓慢后缩。

③(呼气)头部缓慢用力上拔,(吸气)恢复原位。

④(呼气)头部缓慢左转,眼观左肩,(吸气)恢复原位。

⑤(呼气)头部缓慢右转,眼观右肩,(吸气)复原位后上拔。

⑥颈项由左向右大幅度缓慢旋转三圈,再相反方向旋转三圈。

⑦(呼气)头部缓慢用力上拔,吸气时复原。

各重复三次。

(6)转运双肩

两手相对置放胸前,与肩同宽,成抱球状,大小臂成九十度。

(吸气)两肩上抬,以肩为轴,带动双臂上提;(吸气)沉肩,以肩为轴,带动双手向前下划。

重复三或六次,然后再相反方向同样做三或六次。

(7)转腰运胯

①自然站立,双手叉腰,虎口朝上,将腰顺时针做圆周旋转三圈,然后逆时针方向各做圆周旋转三圈。

②以腰为轴(呼气)上身向前俯落,(吸气)上身抬起并后仰。

③(呼气)抬起上身并下蹲,(吸气)身体直立。

④两胯顺时针作圆周旋转三圈,然后作逆时针旋转三圈。

重复三次。

(8)运转腿脚

①双手后叉腰(虎口朝上)体重移至右腿,抬起左腿,将脚面绷紧,缓慢向前伸,然后脚尖上翘九十度,再放松,以脚腕为圆心,脚尖以逆时针、顺时针方向各旋转三圈,收回左脚。

②右侧同样进行一——三次。

③脚尖着地,吸气时将脚跟尽量提起,同时提肛、收腹、握拳,呼气时两脚同时落地,同时放松,重复八次。

2.放松入静功

(1)盘坐式:双腿盘坐式,左腿在外,闭目闭嘴,舌勿碰上下齿,双手分别仰放在膝闪个,自然呼吸。

(2)垂盘式:身体坐在靠背椅或凳上,身体不要靠在靠背上,双腿下垂,左右脚相搭,左脚在外,右脚在里,大腿与上身成九十度角,身端坐,闭目,闭嘴,舌勿碰牙齿,双手仰放在两大腿上,自然呼吸。

(3)站桩式:

①双脚站成后八字,略宽于肩,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闭目闭嘴,自然呼吸。

一下无论是盘坐式,垂坐式,站桩式均相同。

②身体放松,自觉全身放松后,用心意由头至双脚逐个部位放松,其顺序由头→颈→双肩→胸背→腰腹→大腿→小腿→双脚。

③部位放松后再进行一次全身放松,进一步调整身体紧张部位。

④接前,将左手掌心(女右)扣在下丹田处,右手掌心(女左)扣在左手背上,两手内外劳宫相搭,意念下丹田守三——五分钟。

3.祛邪功

(1)站桩式:

①调息:双脚站成后八字,略宽于肩,两手俯(掌心朝下)置放在两侧大腿根处。(低血压,内脏下垂者掌心朝上),拇指各掐本手无名指根横纹处(子纹,下同)双膝自然弯曲,全身放松,嘴微张,目垂帘(观前方地面一米处),舌不碰上下齿,心存呼吸,往返于膻中,丹田之间,十五分钟。

②扇浊:接上式,两手俯掌,拇指掐本手子纹,掌指重叠提放在膻中空穴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张臂扩胸,嘴张开,舌不上顶不碰牙,眼睛圆,目视前方1.5米左右一点,意念:从双手往下随呼气将全身病浊气从涌泉穴排出,十五分钟。

收功:双手拢气至丹田,意守片刻,将两手搓热,再将脸部、耳、脖颈搓热,再用掌指做梳头动作,散步片刻。

(2)坐式:

①调息:两腿盘回,左腿在外,右腿在内,自右交叉盘成八字形双手拇指各掐本手子纹,俯放双腿上(低血压、内脏下垂掌心朝上)嘴微张开,舌不抵上牙齿缝,双目垂帘,观前方地面一米远一点,正念收心,心存呼吸,往返膻中下至丹田之间十五分钟。

②扇浊:双手拇指掐子纹,其余四指重叠提放在膻中穴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张臂扩胸,嘴张开,舌不上顶不碰牙,眼睛圆目视前方地面1.5米左右处一点。意念:随呼气由双手向下将全身病浊气从涌泉穴排出,十或十五分钟。

③排浊:双手缓慢下落,俯掌置放膝盖上,两腿伸直,两腿并拢,嘴张开,舌不上顶不碰牙,目视足尖三寸离,意守涌泉穴十或十五分钟。

(3)卧式:

①调息:面向左侧卧床,右腿弯曲在下,左腿弯曲置于右腿上,身体成弓形,左手臂自然舒展,置放髋关节部位,掌心向下,右手贴右面部,虎口微开,正对右耳垂,嘴微开,目垂帘,舌不抵上牙齿缝,正念收心,心存呼吸,上至膻中下至丹田,十或十五分钟。

②扇浊:仰卧在床上,头下枕头厚度以使下颏微屈为宜。两腿伸直,并拢,两手内外劳宫穴重叠(右手在上)按放在头顶百会穴上,嘴张开,眼观脚尖前方,舌不上顶不碰牙,意念:呼气时将全身并浊气从头向下从涌泉穴排出,十或十五分钟。

③排浊:接上式,两手分开,十指相对,掌向贴身,缓慢下落于体侧,嘴张开,眼观脚尖前方,舌不上顶不碰牙。意守涌泉穴十或十五分钟。

收功:搓手,并将面、耳、脖颈搓热,用手梳头,舒展手和退步。

4.全真吐纳引导术

(1)预备功

两腿平行站立,同肩宽,双膝微屈,两手重叠(不接触)捂在脐上,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相反)全身放松,嘴微闭,眼睁开,平视前方,舌抵上下牙齿缝。

(2)丹田开合

①手内外劳宫穴重叠(不接触)置放在脐前,左手在内(女相反),右手在外,闭口意守下丹田片刻。

②随吸气,两手掌心向外分开,略宽于肩。

③随呼气,翻掌,掌心相对缓慢向下丹田聚拢至距离一拳,一开一合为一次,意守丹田和劳宫穴,重复三次。

④随吸气,两手缓慢(轻飘飘)的向上扬起,掌指不超过鼻。

⑤随呼气两手同时下落,置放脐前,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相反),互不接触。

⑥随吸气,两手同时向上扬起,变仰掌与肩平。

⑦随呼气,两手同时从胸前下落,恢复原位。一开一合重复三次,意守下丹田片刻,恢复预备式。

(3)燮理阴阳

①随吸气,脚趾抓地,提尾闾,两手心相对缓慢从胸前提起,与肩平时收至胸前(掌指高度不起过鼻),再度为俯掌,掌指相对,意念两劳宫穴对转涌泉穴,意念:劳宫穴和玄关窍(二目之间)吸天阳之气。

②随呼气,两手用力下按至两腿根,意念:外导内行,将全身病浊气从涌泉穴排地下。

③随吸气,两手缓慢提至膻中小腹前,意念涌泉穴吸地之清气上行至丹田。

④随呼气,两手俯掌继续用力下按至两臂伸直,意念:外导内行,将全身病浊气从涌泉穴排入地下深处,以上重复三次。

(4)升阳降阴

①两掌心相对置放两大腿根处,意守会阴穴。

②吸气,提肛(尾闾),两手向外拉开宽于肩,张臂扩胸,收小腹。

③呼气微提肛,两手向内合略窄于肩,小腹鼓起,意念沿督脉(脊柱)上升。

④两手随呼吸外拉内合,逐渐上升高度,意念:随之沿督脉节节上升直至大椎穴。

⑤两手在面前随呼吸外拉内合,意念转至承浆穴。

⑥两手随呼吸边外拉内合,逐渐下降高度,意念:随两手下行而沿任脉逐渐下降。

⑦当两手下降至腿根时,意念下行至会阴穴。

重复三或六次。

(5)开阔胸怀

①随呼气,将左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弓形步,同时两手俯掌从两侧提起,与肩平时随上身前倾划弧扑向右膝盖,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互不接触)。

②随吸气,两手随上身后仰而左右分开,掌心朝前,向后划弧,拉到腰后三十度角,脚尖翘起。

③随呼气,上身前倾,左腿成弓步,两手翻掌,手心向后,随之游向前方,两手在腹前十字交叉,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④随吸气,两手上游至胸前时左右分开,同时上身后仰,两手落于两侧,与肩平成一字形,左脚尖翘起。

⑤随呼气,上身前倾,两手向前划弧下落在左膝盖上,左腿成弓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不接触)。

⑥随吸气,收回左脚,自然站立。

⑦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样进行一次。

左右轮流,重复三次。

(6)采纳天阳

①随吸气,两臂从两侧缓慢提起,与肩平,成一字形,俯掌,意念劳宫吸气至下丹田。

②随呼气,两臂向胸前平行靠拢与肩同宽。

③随吸气,两臂扬起上抬高于头顶,然后分落两侧,仰掌成抱球状,同时上升后仰成弓形,闭嘴,目视天空。

④随呼气,沉肩,两手臂放松,意守下丹田。

⑤再吸气时,耸肩,两臂上抬,两手抓气,同时扩胸,胯和臀部向后摆动。

⑥再呼气时沉肩,两手臂和腰胯同时放松,意守下丹田。

⑦第九息时,两手作向上抓气动作,然后两臂缓慢下落于两侧,意念:抓气时劳宫穴和玄关吸气至下丹田,呼气时意守下丹田。

(7)壮旺肾阳

①随吸气,两手从两侧缓慢提起,与肩平,俯掌。

②随呼气,俯掌,两臂向前平行靠拢,与肩同宽。

③随吸气,两手收至膻中穴,掌心相距五寸。

④进行三息,(吸气)脚趾抓地,提肛(意念两肩),(呼气)全身放松(意念劳宫穴),然后将两手互相搓擦至热。

⑤两手伸拉三次,边伸拉边下移至脐前,两手掌心朝内沿带脉(不贴身)绕向背后至肾俞穴,再绕回脐前。三次后两手内劳宫穴捂在左右肾俞上,两手随呼吸,上下按摩肾俞21次同时落脚根并松肛。

⑥随呼气,两手沿臀部下落至两臂伸直,同时下蹲,然后恢复预备式,意念外导内行并从涌泉穴排除泄气。

(8)脑后拨筋

①左手内劳宫穴贴大椎穴,右手外劳宫贴命门穴。

②两手同时分别向上向下摆动,右手向下摆至尾闾,左手向上摆过头顶三次。

③右手划弧上提贴大椎穴,左手绕过头顶向下划,使外劳宫贴命门穴。

④两手同时向上向下摆动,右手向下摆至尾闾,左手向上摆过头顶三次。

(9)放松四肢

①抬起右臂,自然弯曲放在左胸前,俯掌,提起右手俯掌置放在左肩上(不触体)。

②随呼气,右手沿左臂外侧下行,经手背从手指滑出停在右胸前。

③随吸气将左手俯掌收回置放在右肩上(不触体)。

④随呼气,左手沿右臂外侧下行,经手背从掌指滑出。

⑤右臂停在左胸前,并变为仰掌,收回右手,掌心贴置于左腋下。

⑥随呼气,右手沿左臂内侧下行,经掌心从手指滑出停在右胸前并变为仰掌,收回左手贴置于右腋下,再进行右侧一次。

以上重复进行三次。

⑦左脚向左转45度,向前跨出半步,上身不动,将左手内劳宫穴贴于肚脐上,右手外劳宫贴于命门上。

⑧随吸气,上身向左转45度,同时脚尖翘起,两手向前划弧,上身前倾,两手置放在左腿根外侧(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呈抱球状。

⑨随呼气,弯腰,两手下推(可不触体),从左脚尖滑去。

⑩以脚跟为轴,先将右脚尖向右转90度,再将两脚尖向右转90度,同时两手随身转动,将右手内劳宫贴在肚脐上,左手外劳宫贴在命门穴上。

⑪随吸气,两手分别划弧置放在右腿根(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呈抱球状。

⑫随呼气,弯腰,两手下推(可不触体),从左脚尖滑出。

重复三次,意念均在掌心。

(10)吸清排浊

①左脚向前跨半步,右手仰掌置于右胯,随吸气,左手仰掌沿左腿外侧向前拢气,同时身体重心随之前移,边拢气边回缩小臂,同时上身随之右倾,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手拢气随上身后倾上举高于头顶百会穴,然后从百会穴贯气,左手变俯掌贴在右胯部。

②随呼气,左手沿左耳前下落,外导内行劲左体侧至右腿根,意念涌泉穴。

③以脚跟为轴,将左脚尖右转90度,再将右脚尖向右转90度,从右侧排浊一次。

重复三次。

④(吸气)两手俯掌缓慢从两侧提起,提至头顶时变掌指相对(不触体),置放百会穴上(意念百会,劳宫吸气)。

(呼气)两手缓慢从面前下落至膻中穴,(吸气)张臂扩胸(体弱气短者可用),(呼气)两手继续下落,垂于体侧(意念外导内行,两手过脐中,意念涌泉穴排浊气)。

⑤(吸气)两手俯掌缓慢从两侧提起落于两眼前,变成掌指相对(不接触),意念玄关随劳宫吸气。

(呼气)两臂缓慢下落,垂于两侧(意念外导内行,过脐中意念涌泉穴)。

⑥(吸气)两手俯掌从胸前划弧提放在膻中穴前,掌指相对(不接触),张臂扩胸。

(呼气)两臂下落,同时屈膝微蹲,手过脐中分垂体侧,(意念外导内行,手过脐中意念涌泉穴排浊气),恢复预备式。

(11)转运双掌

①随吸气,两臂从胸前提至四十五度时,收小臂,至胸前距离五寸远,两掌相对停留三息时间(吸气时提肛,意念两臂,呼气时意念劳宫穴)。

②两手伸拉气(吸气外拉,呼气内合,体会气感),伸拉至与肩同宽,成抱球状。

③上身向左转四十五度,两手成抱球状向前伸至两臂微屈。

④以腰为轴,从左下向右顺时针大转三周(先呼后吸),再从右下向左逆时针大转三周,恢复预备式,(先呼后吸)两眼观手。意念下丹田和劳宫穴。

(12)收功

①两手从两侧划弧拢气,同时双膝微屈下蹲,十指相对,成抱球状,然后拢气入下丹田(边拢气边起立)。两手重叠(不接触)置放在脐前(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则相反),闭目意守丹田片刻。

②以肚脐为圆心,先逆时针由小到大旋转三十六圈,后顺时针由大到小旋转三十六圈,两手内外劳宫相对置放脐上,再意守下丹田一分钟,恢复预备式。

——摘自刘理真《老子全真气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裤裆功
治疗高血压简易降压功
太阳功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鹤翔庄气功之四: 动功
形意丹经功(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