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袭人为什么要“拥钗抑黛”?

了解和熟悉《红楼梦》的都知道:男一号贾宝玉的身边有两个女一号,林黛玉和薛宝钗。此外还有两个大丫鬟,晴雯与袭人。

按照一般的理解,如果围绕着某人涉及到几个人,通常这些人与某人的关系,应该有远有近。或由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人与某人的关系,应该有亲有疏。换言之,所涉及到的这些人,就存在排序的可能性。

根据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通过画面和判词来预示红楼梦中这些灵秀的女儿们的命运的。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作者是通过画面和判词来是这样描写两个女一号的:

这里,小文假定读者都对这些画面和判词比较熟悉,就不重复他们了,就直接介绍对此的理解。

林黛玉、薛宝钗,在《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二人为同一画面和判词。对此描写,已经有很多研究者进行了分析,如其中就有这样分析的:

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

这里,小文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根据画面和判词字面上来解读。可以这样说贾宝玉身边的两个女一号,作者在小说中安排他们的地位相当。换一种说法就是判词中,作者表面上没有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二人的排列顺序,也就是她们并列女一号,因此也没有给出他们的排名顺序。所以有人这样认为,此举还有这样一层意义:即通过贾宝玉对她们(地位相同、不分排名前后)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然不同,但是其结局却都是一场悲剧。

相反地,“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作者在对晴雯和袭人的画面和判词的描写中,却给出了十分明显的排名顺序。在这里,将晴雯置于首位,袭人放在第二位。小文认为,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其用意极为有趣。如从其前两位晴雯与袭人可知,极为可能原意是安排一些与宝玉有密切关系的,但实际上后来却没有这种关系的一些人的。比如,依据书中的描写可以说明,对晴雯和袭人的安排:原始可能是晴雯做贾宝玉的姨娘,袭人做怡红院的首席大丫环。

先看看《红楼梦》中对晴雯和袭人“安排”的描写。

袭人,第三回是这样安排的: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虽然对晴雯的安排姗姗来迟,直到晴雯死后才给出。第七十八回是如此安排的:

贾母说:“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摸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不同版本略有差别)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验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仔细分析这两段文字描写,可说明如下的两点:

第一,对袭人和晴雯的安排不同,且都是由贾府的老祖宗贾母作出的。

第二,安排袭人和晴雯的标准不同,这些标准也是由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提出的。

所以这样说,可从贾府的贾母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端倪。如贾母说袭人时的话,其中有两次使用到“婢”,而且称赞她“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这是对能一个丫鬟的最高评价,袭人所尽的职责很明显是“婢女”的职。也就是说,她是最称职的婢女。因此说贾母是把袭人当做贾宝玉房里的首席丫环来使用的。

相反地贾母说晴雯的话则不同,比如,没有提到“婢”,而是使用了“将来”、“只她”、“还可以”等词,两相对比可知,贾母看待晴雯,不是用一个“婢女”的标准来看待的,而是看中晴雯的摸样、爽利、言谈、及针线,“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这些丫头的摸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这不是婢女的标准,而应该是姨娘的标准。因此说贾母是把晴雯当做贾宝玉未来的姨娘来培养的。此外,由后面王夫人的谈话中更可证明,她们谈论的,不是为贾宝玉选丫鬟,而是选姨娘。

所以可以这样说,到小说的第七十八回。花袭人通过之前的一系列行为,终于让王夫人相中。并借查抄大观园之机,捏造罪名,撵走了晴雯,并且采取欺骗的手段(说晴雯得痨病)。王夫人撵走晴雯之后,还必须要给贾母一个交代,而且是“见贾母欢喜”,才“趁便”说的。如果只是一个丫鬟,王夫人是不用这样费心的,要专门汇报,还要趁贾母高兴,这样才使袭人直接顶替了晴雯,成为了贾宝玉未来姨娘的第一人选。

作者就如同描写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样。在书中描写晴雯和袭人二人性格时,也采用互补方式。即晴雯和袭人二人性格也是互补的。一个是灵巧通透任性的晴雯,一个是性格成熟稳重的袭人。因此,自清以来,有一大批评论家,如涂瀛、陈其泰等为代表的红学家认为:“晴有林风,袭为钗副”。或像有人曾说过的那样:“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前者号称黛影,像林黛玉。后者号称钗副,如薛宝钗。

晴雯和林黛玉性格十分相像,一脉相承。林黛玉是寄人篱下的孤女,天真率直、性情高傲,虽列主子之班,却形单影只。晴雯也是从小被人卖到贾府,灵巧通透、任性孤傲、地位低下,但反抗性高。但是十分遗憾,她俩虽然都是性情骄傲,率直灵巧。按理说,他们性格相近,应该让他们互相吸引,并引为知己的。但是作者却没有这样描写。

相反地,袭人和薛宝钗二人,却是惺惺相惜,彼此欣赏。薛宝钗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花袭人也有家有父母。袭人的“温柔和顺”,颇与薛宝钗的“随分从时”相似。二人都是性情随和,极有城府,既有“同”又有“和”,因此成了一对跨越主仆界限的好朋友。

《红楼梦》这样的描写,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若依八十回来说,难于完全体现出红学家们所言的“晴有林风,袭为钗副”。或者“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因为,晴雯前八十回已死,若考虑晴有林风、晴为黛影,则后四十回,必然安排林死。百廿十回确实如此。若依后四十回中薛嫁,则可以安排袭人旁嫁,大概也符合袭为钗副的含义,特别“副”的含义较为相符,是辅助、次要,且与主角相称。

同时,进一步,也可以说明林黛玉、薛宝钗判词中,薛林林薛的排列与整个小说中,前面开始是晴雯、袭人的排列,后面结局则是袭人、晴雯的结果,这样也算是一种符合作者画面与判词预言的解释吧。

上面是本小文为探讨袭人为什么要“拥钗抑黛”的原因?依据《红楼梦》的描写所做的基本分析。

题目所涉事情的起因在于,袭人作为一直觊觎贾宝玉未来姨娘的第一人选,在对怡红院女主人的选择上,无论从那个方面讲,都很显然要“拥钗抑黛”的。可是,促使她做出这个选择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最主要的原因,却并非是她与宝钗禀性相似、言投意合,而是另有隐密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似乎无法名言的。

事情要从“林妹妹进贾府”说起。实际上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相知相交的整个过程:

第三回起,宝玉一见黛玉,便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且闻听黛玉没有那个“劳什子”的玉,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应该说,此时宝玉仅是与黛玉熟悉的开始,还没有到心灵的相知相交境界。

第五回里,宝玉竟然在梦境中和秦可卿“柔情缱倦,软语温存”,“难解难分”了。这时,宝玉应处于爱情的萌芽期吧。所以宝玉从梦中醒来后,“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这就是回目中所云“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第四回起,薛宝钗已经随同母亲和哥哥来到了贾府。宝玉与黛玉、宝钗以及三春姊妹大家相处甚欢。此时的宝玉“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对黛玉“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原因无他,只是“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因此,在第八回中宝玉见到宝钗的金锁时才会说出:“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的话。

从第九回到三十二回,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逐步的接触、了解和相知的过程,宝玉的心中对黛玉的感情越来越与众不同,而对宝钗依然与其他姊妹并无两样,整天在宝玉身边心细如发的袭人自然是了解这一切的。

终于,到第三十二回,借由“仕途经济”事件,宝玉说出了一直埋藏的肺腑之言。

那日,史湘云到宝玉的怡红院来玩,正好碰到贾政派人叫宝玉去会贾雨村,湘云就顺便规劝宝玉要“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以便日后“应酬世务”,“有个朋友”。宝玉闻听此言,立马变脸,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经济学问的……。”袭人见状忙打圆场,说宝钗也说过这话,宝玉一样不给面子,抬脚就走,好在宝姑娘真有涵养,没放在心上,要是林姑娘,早赌气不理他了。宝玉随口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宝玉没有直说,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弦外之音就是——他与愿意谈论仕途经济的薛宝钗、史湘云有些生分了,只有林黛玉才是他真正的知己,因为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才是他要饮的那“一瓢弱水”。

其后,作者干脆直接让黛玉无意听到了宝玉所言,安排二人相知深谈。并进一步让宝玉一时出神,错把袭人当做黛玉,把最淳朴的爱的誓言脱口而出:“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借宝玉之口,借黛玉的细思难言,借袭人的惊恐,明确揭示了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至此,袭人已经完全可以确定了,在宝玉心中只有“黛玉”,而无“宝钗”。

熟悉了解《红楼梦》小说的读者都知道,袭人是故事中的忠仆之一,应该可以和贾府老太君的“大主管”鸳鸯、贾府的“忠仆”焦大位数同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袭人确定了宝玉的心中只有黛玉时,袭人的行事却没有像忠仆鸳鸯、焦大那样,以忠于主人为第一要务,不管是不是被塞了一嘴马粪,也要成全宝玉和黛玉的情分。不仅不忠于主人,还要想方设法,制造麻烦问题,表面上是“拥钗抑黛”,实际上是要在宝玉黛玉之间制造一道天堑。

袭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表面的解释是如向王夫人进言时所说:惧怕宝黛之间情之所至会发生“不才之事”,乃至“丑祸”。实际上,是她的心灵深处还有一个声音:如果是“木石前盟”,则可能会夺走她对宝玉的爱。若是“金玉良缘”,则她对宝玉的爱尚可保留一席之地。大概这也符合普通人对“爱是自私的”理解吧。

之所以这样说,有文本证据可证明之:

第一、第六回中,袭人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时,书中的描写是:“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这里作者明确说明这是袭人的理解,或者说,是袭人自愿或被愿意干那事时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并不代表贾母就是这样想的。一个明显的反证就是,如果真是如袭人所谓的,贾母已经把她给贾宝玉做姨娘,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可见不得人的呢?为何还要怕“幸得无人撞见”呢?难道不是可光明正大的吗?这恰好说明其中一定存在猫腻!

第二、在小说故事中,有这样的情节,袭人不敢得罪晴雯?而晴雯却敢顶撞袭人。原因是,袭人心里清楚,按贾母的安排,未来晴雯地位是比她高的,所以必须忍让。而晴雯,也清楚,将来自己与贾宝玉的关系,所以对袭人和贾宝玉干那些苟且之事不忿,因此对袭人不满,甚至包括对贾宝玉的不满。这些都无法用袭人性格忍让、晴雯刁专等性格问题可以圆满解释清楚的。

第三、在第十九回中,袭人回家过年,茗烟带宝玉去袭人家看望,袭人故意炫耀的她与宝玉亲密关系的表现。“袭人笑道:‘你们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摆,也不敢乱给东西吃。’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特别是“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了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更进一步是:袭人回家因某些原因哭过,宝玉去其家中发现了,袭人当时遮掩过去了。袭人回到贾府,宝玉问出缘由,原来是袭人的家人要赎她回家。袭人虽已抱定不回之心,却借宝玉心急的机会,与宝玉约法三章。这就是袭人盼望着在宝玉的感情世界里拥有一席之地的明证。

这样的证据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为袭人深知,若宝玉黛玉成就“木石前盟”,以宝黛的相交之深、以及黛玉的行事风格绝对会让她对宝玉的情爱荡然无存,有可能连一丝一毫都难剩下;相反地,如果促成“金玉良缘”,她在宝玉的感情世界中或尚能有一席之地,并期盼有可能进一步拥有半壁江山,甚至希望最终更进一步。

正因为如此,袭人一直以来都在极尽可能地“拥钗抑黛”,其起因就是为了尽可能是维护她对宝玉的那份爱所做的一切。

但袭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哪就是宝玉对她的爱有多少?是专爱还是泛爱?是否能够在“木石前盟”前提下,分一些爱给袭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请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进一步探索吧。

以上是小文关于袭人“拥钗抑黛”行为原因的分析,这些分析是否可以增加对袭人性格的理解,并从立体、全面的视野来增加理解作者所描写的袭人人物形象。这纯属小文的一家之言,若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上去是薛宝钗得了胜利,但是这句判词,早就揭示了她的最终结果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
高一年名著知识竞赛决赛题及答案
《红楼梦》判词暗含主要人物结局
《红楼梦》选择题百题
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我们可能冤枉贾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