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詹天佑除了会修铁路,还是暖男、法学博士、留美幼童……

文:溪水旁     图:网络

墒道(ID:shangdao2019)

全文简单摘要

可能,很多人

■ 都在小学课本里学过詹天佑

■ 都知道詹天佑修建了京张铁路

■ 都知道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

但是,很多人

■ 不知道他是法学博士

■ 不知道他作为晚清留学幼童的故事

■ 不知道有个美国大妈,对他深远的影响

■ 不知道他修铁路时,碰到的幺蛾子

■ 不知道他是个暖男,在纳妾合法,名人纳妾盛行的清朝,他却终生持守一夫一妻的婚约

那些被某些人故意隐瞒、删除、忽略的信息,我们帮你补充完整,还您一个完整、真实的詹天佑。

晚清幼童留美计划

“1872年8月,第1批幼童30人,从上海港乘船出发前往美国。其后3年,1873、1874、1875每年各有1批,共120名幼童(年龄在10~16 岁间)到美国留学。

留学年限为15年,另加2年游历,以验所学。加上出国前,在上海预备学校学习1年中文、英文,共计近20年时间,史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

(引自:《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被集体打成了“思想犯”》,作者:谌旭彬)

几千年来,这是中国第一次公派留学计划。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很多人争相报名,比双11抢购还激烈。然而,并不是这样!

要知道,那是大清,科举才是王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才是主流价值观,科举就是那个时代的高考。

当时,中国没几个人出过国,不知道美国是怎样的花花世界,滚滚红尘。还有谣言说:“洋鬼子把小孩子骗走,开膛破肚,挖了眼睛和心脏炼药……”

有钱、有势的人家,没人愿意把10岁出头的孩子送去国外吃苦。

所以,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迟迟招不满。后来,李鸿章、容闳等人多方游说,还有《申报》的大肆宣传,第一批公派留学幼童才勉强招满。报名的全是老百姓家的孩子,詹天佑也在其中。

参加“晚清幼童留美计划”的幼童,清政府针对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家长必须签署保证书,以示凭证。詹天佑当时的保证书,就是由其父詹兴洪签字画押的。

条文规定留学幼童:

■  不准半途而废

■  不准加入外国籍

■  不准自谋职业

回来之后:

■  听从朝廷差遣

■  不得在外国逗留

■  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前面这几条或许还可以理解,但是最后这条,实在有些……当年的120名幼童,有3人病逝在美国。

为什么是去美国?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去美国,不是欧洲?当年美国的科技和经济,都不如当时的欧洲啊!

因为一个条约——《蒲安臣条约》。

《蒲安臣条约》是清政府在近代签订的、唯一的平等条约。

《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和美国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双方公民可自由往来,无需任何凭证。是的,在清政府时期,美国对中国是免签的。

因为这个条约,包括詹天佑在内的晚清幼童,才得以顺利去到美国留学。

要感谢这个美国大妈

为让年纪尚小的留美幼童,尽快融入当地的语言与生活环境,并得到来自美国人家庭的关怀,经领队容闳积极奔走,康州当局决定将这批幼童分作三五一组,分散到康涅狄格河谷的美国人家庭中去。

当地有爱心基督徒家庭踊跃报名,获得批准的成为寄宿家庭(Host Family),让这些远渡重洋而来、举目无亲的幼童有了家的温暖。

詹天佑和另一位留学生欧阳庚,被安排居住在康州威士哈芬(West Haven),海滨男生学校(Seaside Institute forBoys),校长诺索布(L. H. Northrop)先生的家庭里。

1873年,詹天佑进入海滨男生学校(SeasideInstitute for Boys)读书,这是一所私立的预备教育性质的学校,主要是训练从中国、南美洲等国来美国留学的少年。

诺索布先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其夫人叫玛莎(Martha),他们一家是虔诚的基督徒,而且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诺索布一家对詹天佑循循善诱,关怀备至,从吃饭、睡觉、读书、写字、讲话、外出,直至体育锻炼等都无微不至地照料,因而詹天佑进步很快。

诺索布夫妇虔诚的信仰,广博的学识,超越国界的爱,对詹天佑、欧阳庚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詹天佑、欧阳庚每个周末,都会跟诺索布一家去教堂做礼拜,并在不久后受洗成为基督徒。

詹天佑唯一的遗憾

1874年,经李鸿章批准,在容闳主持下,于美国哈特福德城的柯林斯(Collins)街,建造起一座3层楼的中国留学生事务所。

该事务所除设有办公室、课堂、书房外,尚有卧室、餐厨等生活用房,可容监督、教员及学生75人居住。

1875年正月,多数留学生都从美国寄宿家庭(HostFamily)搬入中国留学生事务所。

但詹天佑和欧阳赓仍和诺索布全家同住,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回国之后,詹天佑仍一直怀念这两位美国的启蒙老师——诺索布夫妇。

他在给诺索布夫人的信中深情地写道:自我离美,至今未曾忘记您,我常忆起您对我们的慈爱,您为教育我所受到的辛苦。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向您学更多的东西。

学霸开挂,报考耶鲁

1875年5月,詹天佑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纽哈芬(New Haven)的希尔豪斯高级学校(Hill House High School),被编入特别班。他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华。

1878年,高中最后一年,詹天佑选修数学、自然哲学和化学。他以总分476分,全班第1名、全校第2名的好成绩中学毕业。

詹天佑原打算中学毕业后,报考美国陆海军学校,但经过咨询,美国政府给他的回答却是:“这里没有地方可以容纳中国学生。”

他被轻蔑无礼地拒绝了!诺索布夫人对詹天佑十分的关心,劝他不要气馁,并鼓励他不要灰心好好学习,积极报考耶鲁大学的理工科。

正是这份鼓励和指引,影响了詹天佑的一生。

即使在耶鲁,他也是学霸

1878年8月,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Sheffield Scientific School),土木工程系(Civil Engineering Course)。

该校入学资格极严,必须要通过英文、米国史、地理、拉丁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各科考试,并要熟悉英国史。

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入学考试。

詹天佑在耶鲁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尤其是数学课程,在一、二、三年级均获得数学优秀奖章,而受到学校的表扬。

1881年6月,詹天佑以一等荣誉(First Honor)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PS:很多人只知道詹天佑是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毕业,但其实在1916年,香港大学还曾授予过他荣誉“法学博士”。)

 晚清幼童留学计划夭折

1881年,大洋彼岸传来了一封来自大清帝国的电报:所有留学幼童一律撤回。

原定20年的“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除在米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3批“凄然回国”。

幸运的是詹天佑、欧阳庚在这之前拿到了学位。

至于为什么清政府,会突然撤回所有留学幼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留学幼童计划夭折的原因

在美国留学的幼童,除了要接受美国学校的管理,还要接受清政府设立的学生监督的管理。学生正、副监督都由朝廷任命,正监督往往是些食古不化的老儒生。容闳是中国第一个留学生,从小在美国文化下长大,却一直是副监督。

在美国,老儒生的伦理纲常完全无人理会,容闳本人也比较偏向留学幼童,因此作为副职的他,常常和长官对抗。

在美国期间,这些老儒生完全无法限制容闳和留学生们的举动。

容闳在美国人脉广泛,同时精通西方的沟通策略,身为副职的他,往往能够限制长官的权力。

因而,正职在几年间便换了四五人,而容闳却一直能够安坐副职。

这些老儒生回国后,不甘心失去权力,时时计划报复容闳和留学幼童。

其中,以一名叫吴嘉善的官员反对最为激烈,他在奏折中说道:

留学生到了美国就完全忘了祖宗的法度,整日玩乐时间多而学习时间少,全然没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甚至还有些人连鞭子都剪了,如果任由其在美国发展,恐怕将来回国也会成为祸患!

10年间,当年的幼童,已成长为20岁上下的男孩。他们身穿西式服装,脑后盘着辫子……吃惯了西餐,说流利的英语,崇尚自由民主。

詹天佑、欧阳庚、容揆……等人,还受洗成为了基督徒。

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朝廷看来是“适异忘本,目无师长”,“难期成材” 。

在国内、外守旧派持续不断的攻击下,清政府最终决定终止幼童留洋计划,把包括詹天佑在内的94名留美幼童悉数召回。

被贴上“叛徒”的标签

漂洋过海,阔别中国10年,詹天佑他们,一次次在脑海中想象:清政府会怎样向他们敞开怀抱,会有怎样的鲜花、掌声、拥抱……迎接他们的学成归来呢?

然而,

昏庸的晚清政府,在詹天佑他们留学幼童,还没来得及卸下空空的行囊,就残忍地、迫不及待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

为了防止詹天佑他们逃跑,他们被一队中国水兵押送到上海求知书院,那是一座已经荒废10年的旧私塾。

根本没有人通知詹天佑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孩子们回来了……

现实与想象的落差,比从“喜马拉雅山”到“吐鲁番盆地”还大。

詹天佑他们这批归国幼童,成为了世人嘲笑的异类,羞辱的叛徒。

朝廷一开始,根本没有重用满腔热血和才华的詹天佑。詹天佑这样一位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竟然被派去福建水师当炮手。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詹天佑他们自从重新踏入国门的那一刻,就被贴上了“叛徒”、“思想犯”、“洋鬼子”、“有害于社会”、“无益于国家之人”……等标签。

在晚清政府眼里,他们背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背叛了大清的传统意识形态,已经被人洗脑,吸食了帝国主义的“精神鸦片”,他们是危险的种子,必须受苦,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管,必须接受再教育,必须“改邪归正”。

8年后,崭露头角

詹天佑回国的前8年,清政府根本没有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

通常这种情况,很多人会45度角仰望天空。但是,詹天佑身为基督徒的詹天佑,在这个时候,45度角仰望的是上帝。

1888年,上帝终于给詹天佑开了一扇门。经邝孙谋推荐,詹天佑转入由李鸿章、伍廷芳兴办的中国铁路公司,在英国工程师金达(Claude William Kinder)手下担任见习工程师,这才得到学以致用的机会。

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

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

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他分析各种打桩方法,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土壤情况,经过缜密的测量与调查之后,结合中国传统的桥梁打桩方法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采用新式的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终于顺利完成了滦河大桥这一工程。

就是这座“滦河铁路桥”,铺平了詹天佑的铁路生涯,詹天佑崭露头角。

为慈禧修谒陵专线

1902年,慈禧决定第二年坐火车去西陵祭祖。皇室坐火车谒陵,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史上头一回。

谕旨一下,负责铁路建设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可忙坏了。

这条谒陵专线从高碑店到西陵附近的梁各庄,全长40多公里,虽然不长,但当时离第二年4月祭祖只剩下6个月时间。

开始,袁世凯想找英国工程师金达(Claude William Kinder)做总工程师,但法国驻华公使提出意见。

法国人认为:西陵铁路是从高碑店伸出去的,属于京 汉铁路的一条支线。京 汉铁路是清政府向法国和比利时借款修建的,作为京汉铁路支线的西陵铁路,自然应该聘请法国工程师任总工。

本来工期就紧,英、法两国这么一扯皮,又耽误了2个月。耽误了慈禧谒陵,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1902年11月,袁世凯这时候想到了詹天佑,他决定哪国工程师也不找了,启用詹天佑。

于是,詹天佑投入到紧张的西陵铁路设计施工中。据詹天佑的女婿王金职回忆:那些日子詹天佑每天工作15个小时,许多夜晚忙得不能入睡。

1903年3月下旬,全长43.3公里的西陵铁路建成通车。

1903年4月5日,慈禧坐着平稳、快捷的专列去西陵祭祖,心怀畅快,甚为满意。为了以示嘉奖,慈禧太后把专列车厢中摆的全部陈列品,都赏给了詹天佑和火车司机张美。

詹天佑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把这些奇珍异宝,全部分发给了所有的筑路穷苦工人,自己仅留了个自鸣钟作纪念。今天,这个漂亮的自鸣钟,还保存在詹天佑纪念馆。

詹天佑主持修建谒陵专线的成功,给慈禧和袁世凯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了为京张铁路寻找中国工程师时,詹天佑顺理成章地成了不二人选。

京张铁路的挑战

1905年,积贫积弱的清政府为摆脱英、俄两国对修筑铁路权的争夺与纠缠,硬着头皮声称要自己设计、建造京张铁路。

44岁的詹天佑临危受命,担任总工程师。

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完成它,詹天佑经历了许多的辛酸、艰难、挑战。

预算上的挑战

最初,在袁世凯、胡橘棻修建京张铁路的奏章中,全部工程费预算为500万两白银,平均每公里造价还不到3万两。

而在京张铁路前后,关内外铁路每公里平均造价为9.46万两,京汉铁路为9.56万两,沪宁铁路每公里造价更是超过了12万两……

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远远超过这些线路。

詹天佑在完成实地踏勘后,给出的预算是729万两。(最后,实际的花费是693万余两)

京张铁路以如此低的造价,顺利竣工,让国外媒体不得不赞叹:“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施工隧道的艰难

京张铁路上有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4条隧道,其中八达岭隧道长1,092米。

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抽水机。

精确的计算、正确的指挥,对詹天佑不成问题。但是,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抽水机,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在靠工人的双手。

在西方资深铁路工程师眼中,这是“中国人无法承担的艰巨工程”。开挖这4条隧道的前后约一年多时间里,西方工程技术人员,常常以行猎为名,到隧道施工现场偷窥工程情况。

他们看到中国工人主要依靠钢钎、炸药这两样最基本、最简陋的工具,忍不住冷嘲热讽起来。

一家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铁路工程师,是从船上毕业的。”

显然,这是在嘲笑詹天佑:曾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之事,在福建水师当过炮手。

詹天佑顶住各种压力,外界的质疑,设计出“直井施工法”。即在隧道两端相向掘进的同时,另外从八达岭上开挖两个直井,垂直到隧道平面。然后再向两端开凿,这样就形成了6个工作面同时掘进。

4个隧道,中国工人只用了1年半就挖通了,施工速度令人称奇的快。

墓地风水的辛酸

京张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对詹天佑许以重贿,要求改道。

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

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

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它小事都可容忍。

京张铁路原计划6年完成,在詹天佑的努力下,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2年。工程不但没有超支,还节余白银35万两。

詹天佑用中国人的汗水和智慧,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廉洁谨慎的选择包工人员

詹天佑对挑选修筑铁路的包工人员极为慎重,他认为“开得价廉者,未必即是稳练老手”。

曾经有个包工头,得知詹天佑喜爱花木,便登门送上数盆珍贵的桂花。詹天佑看出花盆内埋有金钱,识破来人用意后,告诫对方,不得以行贿手段来取得包工权。

詹天佑在1918年撰写的《敬告青年工学家》一文,反复强调选择包工人员要格外谨慎。

婚姻的见证:一夫一妻

1887年3月27日,26岁的詹天佑和19岁的谭菊珍,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在澳门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谭菊珍为詹天佑生了3个女儿,5个儿子。

詹天佑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圣经》教导夫妻二人不可分开。

所以,詹天佑一家人虽然颠沛流离,但铁路修到哪,詹天佑夫妇就把家安在哪,一家人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詹天佑因为夫人的名字中有个“菊”字,特别爱养菊花,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闲暇,他用菊花把庭院装点得花团锦簇。每当铁路工程碰到难题时,他信步庭前,驻足菊花丛中,仿佛与花细语,以此排忧解闷。

詹天佑妻子谭菊珍平时吃饭较慢,常常饭未吃完,饭菜先已冷了,詹天佑就专门设计订造了一套保温餐具,供夫人专用。用今天的话说,詹天佑是十足的暖男。

詹天佑的妻子谭菊珍常年有肺病,卧病在床,常常咯血,久治不愈,无法照料丈夫生活。

曾有人巴结詹天佑,要给他找个小妾,被詹天佑坚决拒绝。詹天佑坚持细心地照料妻子,即使妻子过世他也没有再娶。

因为,詹天佑没有忘记:他是个基督徒,要持守着《圣经》一夫一妻的教导。

要知道,在晚清那个时代,一夫多妻是合法的,按照法律和当时的世俗,他完全可以续弦纳妾。

即使,梁启超这样在中国最早提倡一夫一妻制,创立“一夫一妻世 界会”的学者,晚年都纳了侧室。留学喝过洋墨水的,纳妾的也不少,比如唐绍仪、严复、马寅初……

(PS:这里没有贬低这几位大师的意思,只是举例说明当时纳妾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用生命爱护影响职工

詹天佑认为:做丈夫的要爱自己的妻子,就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不能忠于自己妻子的男人,也很难会忠于事业与朋友,他非常反感听到夫妻争吵、离婚这类事情,一旦听说谁家夫妻不睦,他认为男人应当勇于承担责任。

平时,詹天佑总是反复告诫部下:做丈夫的要尊重爱护自己妻子。

一个有温度的生命,一定能感染到身边的人。詹天佑工地的职工大多十分尊重妻子,家庭普遍和睦,夫妻吵口打架的事情很少发

1906年5月3日

詹天佑写信给诺索布夫人 

亲爱的夫人:

真高兴接到你3 月22日的来信,真出乎意料之外,我细读再三,直似旧日聆听你的谈话。过去我们与你同在的时光,是何等快乐!啊!我多么热切希望能重游美国,再晤昔日好友,特别是你,这位负责我们早期教育的老师,该是何等兴奋之事! 

是的!我现为7 个孩子的父亲——三女四男!我现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本路长约125 英里,将凿隧道3 处,其中最长的为四分之三英里。本路为第一条全部由中国工程师负责兴建之铁路,企望吾人能顺利完成!

罗国瑞现在中国浙江杭州,他是那边新造铁路之总工程师。旧金山大地震是何等可怕呀!你可知道欧阳平安否?问候你、苏菲及威利。

你忠诚的

詹天佑 

(引自:《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亦凡公益图书馆》,第51节你忠实的詹天佑) 

1906年10月24日

詹天佑向诺索布夫人报喜讯 

亲爱的诺索布夫人:

 6 月3 日及9 月9 日的来信均收到。对啦!那贴两分钱邮票的信,也平安到达。最近忙于我的工作,因而忘却我的老朋友,敬请原谅! 

诚然,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征求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好象我成为中国最佳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为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们将来不会再被人们信赖!

在我受命此工作前,记事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

但我全力以赴,至今已修成一段。特附上剪报一份,使你知道当年在西黑文在你监护下的一位中国幼童,现在已完成和将来继续要完成的任务。他早期的教育完全受惠于你! 

…… 

你最忠实的 

詹天佑 

(引自:《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亦凡公益图书馆》,第51节你忠实的詹天佑)

詹天佑给诺索布夫人的儿子威利

寄去的一本相册

亲爱的威利:

请接受这个照片簿,这里面全是有史以来中国工程师自建第一条铁路的有趣工程照片,而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正是你的朋友。 

詹天佑 

(引自:《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亦凡公益图书馆》,第51节你忠实的詹天佑)

尾声:苦难成了恩典

很多人可能以为:詹天佑赶上了好时机,又天赋异禀,所以他能取得辉煌成就,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

其实不然,詹天佑充满了挫折、苦难、挑战。

他没有生在某个盛世,也没有遇上明君,更没有显赫家世给他背书……

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在孩童时背井离乡,去美国留学(那个时代,没有有钱人愿意把孩子送去留学)。

带着满腔抱负学成归来,还没上岸,就被贴上“叛徒”、“思想犯”、“洋鬼子”、“有害于社会”、“无益于国家之人”等标签。

但是,这些苦难反而成了他的恩典,成就了他。

虽然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但是,笔者更想说:

有一束光在黑暗中指引着他,让他在美国遇到了诺索布。

有一双手在艰难中护理着他,让他在失意中可以45度角仰望。

有一种感动在诱惑中保守着他,让他持守对妻子的忠诚,对事业的敬畏,对工人的爱护。

这束光、这双手、这种感动,叫做信仰。今天,我们这个国家真的需要信仰,要是每个人都詹天佑这样的信仰,我们这个国家就有希望了。

(END)

参考文献

01、《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 亦凡公益图书馆》,第51节你忠实的詹天佑

02、詹天佑,维基百科

03、王猛:《揭秘一个你所不熟知的詹天佑》

04、谌旭彬:《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被集体打成了“思想犯”》

05、周翔:《签证简史——签证政策为中国带来的第一批留学生》

06、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二十三章 詹天佑,第一节 留学十载,“学有其成”

07、国粹与生活艺术:《中国铁路有今天,我们首先应该感谢一个美国大妈,见字如面推出谢师单曲》

08、戒念:《帝国黎明》,第133章放飞

09、北京日报(2012.6.5):《筑轨京张》

10、《留美幼童:近代最早的海归》 

11、《【風雲人物】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下)》

12、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 

13、容闳:《西学东渐记》

14、刘真,王焕申:《留学教育》

15、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16、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 

17、李圭:《环游地球新录》 

18、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

19、陈学:《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20、李喜所,刘集林:《中国留学通史》(晚清卷)

21、叶维丽,周子平:《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

22、《詹天佑评传》

23、《京张铁路工程纪略》

24、《中国最早的一百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拉法吉博士

25、詹天佑纪念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中国《十二》
近代留美学生,容闳及其赴美幼童
詹天佑在美留学的故事
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
首批官派留学生出洋150周年,重温中华创世之举
历史上的今天:一个孩子出生在丧权辱国年代,却开启中华自强先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