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一大联考·三晋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下)高三顶尖计划联考
userphoto

2023.03.27 浙江

关注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三晋名校联盟”

2022—2023学年(下)高三顶尖计划联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的价值概括,首先就是突出大运河起源古老、规模巨大并随千百年来的环境变化而不断地适应环境。申遗工作首先回答的问题就是大运河的起源、变迁、沿革及其与环境变化对应关系。大运河的开凿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环境复杂、地质地貌多变,从古到今不断变化,且很多河段仍在使用。大运河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界对其价值的认识不够充分,甚至怀疑其是否具有文物身份。这说明长时期以来,人们对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大运河习以为常,仅把它当作一条普通的水路,甚至都没有把它认定为文物。大运河从没有身份到被认定为文物,继而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大遗址,直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历时将近三十年。要对几乎覆盖中国东南、长达三千多公里、历时两千五百多年、连接中国四大古都以及上百座历史城镇的大运河的遗产价值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估,就必须开展扎实的考古工作。

  大运河河道既是大运河遗产的本体,也是其主体。河道本体历经沧桑,在历史上变迁频繁。各朝代的运河的范围、起止点、关键地点的改道、重要节点的工程遗存等要素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难具体落实。这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真实性问题,而解决此问题必须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传统考古学的方法固然可以在具体的点或小范围的区域内中发挥作用,而面对大空间和长时段的大运河则必须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在大运河申遗之后,亦即大运河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更为重要的就是对大运河城市及大运河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大运河不仅是技术的集成,也是文化的集成,是一条文化线路。作为线型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其孕育的大运河文化深刻影响了沿线数十座城市的发展。隋唐以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漕运,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掌管运河漕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漕运而繁荣,所谓运河城市,即指应运而生的运河遗产特别丰富的运河节点城市,也是在区域文明中发挥特别重要作用的城市。对这类城市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应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不是各个遗产点的简单叠加。这一类运河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考古遗址公园,可以持续地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梳理城市文脉,解读城市的发展与兴衰。

  镇江是长江和大运河的“江河交汇”处,是长江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城市,但迄今为止镇江没有一处运河遗产点,与长江对岸的扬州形成鲜明的对照。2009—2010年,镇江先后三次对运河遗产片区进行考古,后发现了元代石拱桥、宋代仓储、宋至清代古运河、宋代房址、明清时期京口驿等遗迹。

  (摘编自林留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

  材料二:

  大运河文化是有关政治、经济等不同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演化的机理多种多样。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是指沿运河各自然水系、不同文化区、不同民族、不同社团、不同阶层在大运河文化系统的作用下,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扬弃融汇,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现象。大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则是指由跨流域通航所导致的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的改变,以及因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改变而产生的各种物质存在形态等,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两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沿运河流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如以血缘关系维系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到历史时期以地缘关系维系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这些不同的、互不隶属的文化区之所以能够逐步发展成为中华一统文明,除了东亚大陆的地理态势和三皇五帝以来形成的哲学思想、传统理念、政治、礼仪制度的综合作用外,大运河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她像一张充满活力的网状大动脉,把自然流域和各个不同文化区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了由自然水系和人工河道组成的网带状大运河文化,增强了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维系中华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所包含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表现形式有:天人合一的科学治水思想、中华一统的重要政治保障、兴旺发达的早期商品经济、横连五大水系形成的新型社会结构、百花齐放的民俗文化艺术、独领风骚的历史文化遗迹等等。

(摘编自王永波《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运河开凿历史悠久、环境复杂以及还有河段仍在使用等特点,让学界对其价值认识不充分并质疑其文物身份。

 B.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线路,其文化影响了沿线城市发展,而当下对运河城市开展的考古工作能梳理城市文脉、解读其兴衰等。

 C.由自然水系和人工河道组成的网带状的大运河文化,使其流域范围中出现了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形成的不同文化区域。

 D.大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涉及治水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民俗文化等领域,以及运河的设施和建筑群落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因为开凿早、规模大,更是因为它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适应环境。

 B.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学界对大运河文化作出系统的考古解读后,才能对大运河进行保护、遗产利用、建设文化带等。

 C.作为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的运河城市,镇江通过考古发现了其多处与运河相关的遗迹,体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

 D.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同一问题的两面,即由跨流域通航导致的文化改变和由此产生的物质存在形态等。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大运河考古和研究方法的一项是(3分)

 A.对比历史文献和大运河现存遗址,明确大运河相关改道情况。

 B.在运河沿岸城市发现运河遗址,如河南商丘南关码头遗址等。

 C.运用遥感图像技术,发现大运河遗产中的古河道、古堤防等。

 D.修复大运河重要节点的工程遗存,疏浚大运河河道沉淀泥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围绕“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这个话题行文的。(4分)

  答: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发展对大运河文化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次小小的审问

[罗马尼亚]米·萨多维亚努

  一小时前,我们佩特列什蒂的村长就同书记官一起离开村公所了。像往常一样,他们在回家前,先拐进位于村子中心的酒店歇脚。在将要喝完第二壶酒的时候,有人来到窗下,用手指敲了三下玻璃。

  宾蒂列斯库书记官紧盯着窗子说,“是阿姆布鲁齐,我认出了他的扣子……”他朝窗外的人喊了一声,“进来,将军先生!进来!”

  村警察阿姆布鲁齐是个如同一座小山那样笨重的人。他的身上裹着一身缝满装饰物的紧身制服,随着佩刀的“嚓嚓”声走进来。他那黎黑的脸上挂着谄媚的微笑。他先同父母官握握手,然后拉过一个凳子坐下来,说:“我有幸通知村长先生,一刻钟前,有个人被关进了村公所的地下室,是巡夜人带来的……天黑以后,他还在村里逛荡。巡夜人都是我亲手教出来的,他问那个人,'你是干什么的,喂,干吗还在村里游荡?’他回答说,'我是,我想……’巡夜人命令他,'到村公所去!’……他不肯去,巡夜人就用刺刀把他押到村公所去了!这些巡夜人全是我精心训练出来的……”

  阿姆布鲁齐快乐地笑笑,用手指迅速捋一捋黑胡子。

  “是做买卖的?”书记官若有所思地问,“他晚上到这儿来有什么事?”

  “你没见着他?”村长猛然转过身问阿姆布鲁齐。

  “没有,是巡夜人向我报告的。我想先跟你们说一声,我也不知道是谁……”

  他们从后门走出去,默不作声地穿过村子,四周闪动着点点灯火。书记官不停地思量:会是什么人呢?瘦高个儿村长低着头走,他想起了县长曾就村里道路的恶劣状况指责过他……如今,老滑头的县长助理也把眼睛盯在他身上,一会儿是修路的事,一会儿是村公所的事,一会儿又是筹备代表的选举事宜……村长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县长助理有两匹马,临近冬末没有草料了。乡下的路坏了,县长助理十分关心,他知道村长是殷实户,家里堆着好几堆干草……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真没有法子……”村长自言自语地说,“我必须竭尽全力顶住,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不过,看来,还得给他送一车草去……胳膊拧不过大腿!”

  “你说什么?”书记官问。

  村长吃了一惊说:“胳膊拧不过大腿!”

  “对!是这个理。”宾蒂列斯库叹着气表示赞同。

  三个公务员笑着走进村公所,巡夜人待在黑影里,一声不吭,肩上背着枪。他公务在身,得留在那儿守夜,他找了个背风的墙根坐下来。

  书记官气呼呼地走进村公所,心想若被押的人不是商人,岂不白跑这一趟!如果被押的人是流氓的话,那他一定要跟他好好算账。书记官的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吼叫。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于这样办事了。村长正在听阿姆布鲁齐吹嘘自己是如何教育巡夜人的。“像我们这样的巡夜人,怕是哪儿也找不到!”阿姆布鲁齐赔着笑脸说。

  书记官命令村公所的办事员把被扣押的人带进来。三个公务员好奇地打量他。这是个毫无特点的人,中等身材,穿着日耳曼族服装,满身是油垢。他手里攥着揉成团的帽子,双目在蓬松的长发下睁得滚圆,好像被直射过来的目光和灯光弄得懵懂了。

  “我早说过,这个人不是商人。”书记官不满地说,“你是什么人?喂,是机器匠吗?”

  “我根本不是什么机器匠!”被拘留的人回答说,“干吗把我带到这里来?”

  “这不用你管!你叫什么名字?”

  “图托瑟·卡扎库。”

  警察想插话,书记官制止了他,因为他要亲自审问,发泄一下怨气。他面红耳赤,咬牙切齿地问道:“你是从哪儿来的,喂,机器匠?”宾蒂列斯库咆哮起来。

  “我不是机器匠,先生!”那人生气地回答。

  “怎么?你说什么?你不高兴?别发脾气,我会叫你知道厉害的……你既不找书记官,也不找别的人,那你来干什么?”

  “我有事,县长助理要我来……”

  这一来,提问突然中断了。宾蒂列斯库泄了气,低下头看地。村长和阿姆布鲁齐面面相觑,村长赶快用手捂住缺了门牙的嘴。

  宾蒂列斯库书记官友好地笑了,他走近那个听差,拍拍对方的肩膀说:

  “这就行了,先生,你为什么不早说?干吗老说是什么机器匠,什么这个那个的?”

  “我不是机器匠,先生。”听差回答说。

  “行了,我明白了。你是从县长助理那儿来的,过来,我请客……老弟……”

  “县长助理先生派我来要些干草……”

  “原来是这么回事!”村长笑着说,“我收到了他的定金……对……很好。”

  书记官掏出手帕,轻轻擦一下胡子,然后又如大梦初醒似地说:

“你瞧!”他边说边拉过县长助理的听差。“……起先,我以为你有什么公事,要开什么证明……我上哪儿去猜!……来,先生,我请客……”

村长先生像是一匹吃饱的马发起呆来,只有阿姆布鲁齐笑容可掬,得意地捻着自己的胡子,对书记官眨眨眼,意味深长地说:

  “你看见审问了吧?先生,这才叫做审问!”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警能够顺利找到村长和书记官,是因为村警对乡村酒馆的熟悉程度很高。

 B.村长猛然转身询问村警是否见过被关押的人,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认真。

 C.听差面对三人的打量,攥紧帽子、双目睁得滚圆,表现了他的无措。

 D.书记官掏手帕擦胡子的动作描写,刻画了他装腔作势和高高在上的形象。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述故事时,提到“我们佩特列什蒂的村长”,这种使用人称代词的方法能够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B.村里的巡夜人对在村中游荡但又说不清要干什么的人会进行严肃处理,而村警把巡夜人的做法说成是自己训练得好,以此突出自己的管理才能。

 C.“三个公务员好奇地打量”被拘留的人,既说明了三人对被拘留者的关注,又解释了他被拘留的原因,并引出下文对他外貌、神态等的描写。

 D.明确被拘留的人的身份后,书记官的言行让人联想到《变色龙》中的人物奥楚蔑洛夫,他们似乎都有一副正义、公允的面孔,但总是不能掩盖其丑态。

8.书记官、村长对被关押人的身份的猜想,分别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9.请从小说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小说的讽刺艺术。(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太王亶父曰:“皆勉①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太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生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

  中山公子牟②谓詹何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何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何曰:“不能自胜则从之。”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③。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注】①勉:含努力、尽力之意。②中山公子牟:即魏牟,战国时魏国的公子。③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大,通“太”;苦,粗糙,榫头粗大、榫眼窄小之类;甘,光滑好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与“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的“形”意思相同。

 B.爵禄,官爵和俸禄。朝廷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指官员官俸的数额。

 C.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指京城、宫殿,泛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文中指朝廷。

 D.“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与“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劝学》)中的“直”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王亶父住在邠时受到翟国侵扰,他送出的财物翟国不要而只想要他的土地,于是他离开邠地,这说明他注重生命而轻视爵位俸禄等物质利益。

 B.中山公子和楚庄王询问詹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詹何的回答也一样,都很谦虚地回答说自己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懂国家治理。

 C.桓公在堂上读书时,轮扁询问桓公读什么书,当知道桓公读的书是已经离世的圣人的书后,就称书的内容是糟粕,很令桓公震怒。

 D.子罕辅佐宋君时,表面上为了国家让君王赏赐俸禄、自己执行刑罚,但实际是想把宋国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大臣依附自己、百姓害怕自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

  译文:

 (2)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

  译文:

14.轮扁是如何用自己的工作来证明桓公阅读的书是“圣人之糟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引 水①

杜 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②酤水奴仆悲,鱼复③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注】①引水:夔俗无井,以竹引山泉而饮,蟠窟山腹间,有至数百丈者。②云安:地名,杜甫曾在此养病。③鱼复:地名,属于夔州。杨齐贤有注:“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形象地展现出月峡、瞿塘峡地势之高、乱石林立而无井,与诗题相照应。

 B.“奴仆悲”与“心力省”形成鲜明的对比,明确地表现了夔州引水远胜于云安酤水。

 C.“人生留滞生理难”与“万里悲秋常作客”都体现了诗人客游的悲凉和生计的艰难。

 D.尾句“斗水”“百忧”写诗人虽在夔州能得到水,但这并不能解除个人和家国烦忧。

16.诗歌中间四句包含多重因果关系,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          ,        ”两句写郭橐驼介绍百姓停止吃饭慰劳官吏而没有空余时间的忙碌生活状态。

  (3)作为候鸟的“雁”在古诗中往往体现出季节的变换或诗人漂泊的悲凉,如“        ,          ”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梅岭的竹,既     、娇媚动人,又威武矫健、大气磅礴。登临狮子峰,便可见其雄奇。到达峰巅后,极目远眺,竹林铺就的层峦叠翠在云雾中    ,奇崛险怪中,却不失一分灵动俊秀。

  而山间的神龙潭是用翠竹构筑出的人间最美梦境。薄薄的雾气,为这里的竹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竹影幽幽、泉水潺潺,空气中竹子的清香似酒若蜜,怎能让你逃掉一个醉字?沿着山间小路拾级而上,看到水流湍急、竹枝摇动、花香浓郁:水流急,穿石溅玉,清脆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心生悠然之意;(    );(          )。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雅士在此流连忘返,留题吟赋。你看,那镌刻在峭壁上的“洪崖”二字铁钩银画,字体是如此      ,为游人平添了几分寻幽怀古的遐思。而在这竹林间流淌的溪水,则一路弹奏着灵动的音符,穿小桥、过水榭,给山城湾里送来别样的风情。

  梅岭是竹的家,孕育了竹海;竹是梅岭的魂,装点着梅岭。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

19.如果把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改为“竹影摇动、泉水流动,空气中竹子的清香似酒若蜜,让你难逃一个醉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

20.仿照文中画横线的示例语句,在括号中另写两个语句,并与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氯化钠是很多化合物中氯元素的重要来源,比如含氯杀虫剂DDT,它对蚊子、苍蝇、跳蚤等的杀灭效果非常好,而且性能稳定、效果持久,一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地使用,疟疾、霍乱等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但是,也正因为    ,当它被大量使用后,土壤里、水体中积聚了大量残留物,        ,尤其对鸟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危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很多国家纷纷禁止使用DDT等含氯杀虫剂。不过,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DDT的完全替代者,毕竟DDT低廉而有效,尤其在热带地区,DDT被禁止使用后,       ,每年都有上亿人感染疟疾,死亡人数超百万。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可以有限度地、有控制地使用DDT,以预防和阻止疟疾等传染病的大规模蔓延。

  DDT从由滥用到禁用再到有控制地使用,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在一次次类似遭遇的经验和教训之中,仍然在不断地进步。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宋时期,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相比,中原一向缺少战马。多年游走在边境的牧民卜常,嗅到了商机,主动和官府采办人员接洽,约定以一匹二十个铜钱的价格收购自己的壮马。到了秋季,在偏僻的边境草原,卜常的马养得膘肥体壮。

  有个叫丁满的商人闻讯而来,一看战马的成色,立刻对卜常说:“这样吧,一匹我给你三十个铜钱,你卖给我吧,我把这些马贩往西夏,你也可以得到一大笔钱逍遥自在!”在丁满看来自己出了大价钱,卜常肯定会动心的,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卜常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我已与官府达成交易,怎能因为暴利而动心?更何况你是把战马销往西夏,我虽是一个牧民,也知道不能做危害国邦的事情。”

  最终,卜常还是把所有的壮马按约定的价格交给了官府,也受到了朝廷的褒奖。

  以上内容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下)高三顶尖计划联考

语文·答案

(1~3题,6~7题,11~12题,15题,每小题3分)

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使其流域范围中出现了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形成的不同文化区域”错误。材料二第二段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沿运河流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这些不同的、互不隶属的文化区之所以能够逐步发展成为中华一统文明⋯⋯大运河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意思是大运河连接了血缘和地缘文化区域,但不是由大运河形成了这两种文化区域。

2.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A.“不仅是因为开凿早、规模大,更是因为它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适应环境”逻辑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有“首先就是突出大运河起源古老、规模巨大并随千百年来的环境变化而不断地适应环境”,“并”表示并列关系。B.由原文“大运河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更为重要的就是对大运河城市及大运河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可看出,选项理解错误。D.“两面,即由跨流域通航导致的文化改变和由此产生的物质存在形态等”错误。材料二第一段有“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是指⋯⋯大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则是指由跨流域通航所导致的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的改变,以及因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改变而产生的各种物质存在形态等,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3.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思路点拨 材料一有“河道⋯⋯在历史上变迁频繁。各朝代的运河的范围、起止点、关键地点的改道、重要节点的工程遗存等要素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难具体落实……而解决此问题必须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由此可以明确,对大运河河道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是弄清河道的相关问题,所以疏浚运河河道等不是“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

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和文章结构的能力。

 答案 ①一、二段围绕“大运河的考古阐释”行文,具体是从申遗的角度解说了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并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解释评估大运河需要扎实的考古的道理。②三到五段围绕“大运河的文化解读”行文,通过列举大运河漕运的特点、运河城市特征,以及镇江考古等事例,解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文化考古体现的重要意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 ①政治方面:隋唐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漕运,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等,加强对漕运的管理,这些政治方面的管理构成大运河相关的文化。②经济方面:因为漕运的繁荣,造就了一批运河城市,融合了运河流域的文化,在区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6.答案 C 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 A.“是因为村警对乡村酒馆的熟悉程度很高”表述绝对化。也可能是村长和书记官经常下班后到酒馆喝酒。B.“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认真”错误。村长听到书记官与村警的话产生了疑问,自己对这个人的身份也有猜疑,不能说他对工作认真。D.“刻画了他装腔作势和高高在上的形象”错误。这个动作主要体现出书记官以此缓解心情、掩饰尴尬等。

7.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思路点拨 “解释了他被拘留的原因”错误。县长助理的听差被拘留是他在村里到处游荡,说话吞吞吐吐;三人好奇地打量他,不能说明他被拘留的原因。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重要人物心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答案 (1)书记官:①猜想是商人,体现了书记官审问被关押的人不是为了公务,若是商人为了开证明什么的,想着能够敲诈、为难对方。②若是流氓,教训对方,展现权力,发泄愤怒。③认为是机器匠,看到满身油污的听差,认为对方是机器匠,表现了对底层人的蔑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村长:猜想是县里派来的人。村长联想到县长的指责和县长助理要干草的事情,表现出村长对上级领导的谄媚和“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处世理念(或想保护自身利益却无可奈何)等。(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答案 ①人物刻画体现漫画式特征。对村警察阿姆布鲁齐的外貌描写中,用“如同一座小山”“身上裹着⋯⋯紧身制服”等体现他强壮的体格,“笨重”体现他反应迟缓等,具有夸张的特点、漫画的特征,使小说具有了讽刺的意味。②人物言行具有强烈的对比。比如书记官要“发泄一下怨气”,并且他“面红耳赤”、说话“咬牙切齿”,但知道对方身份后,“友好地笑了”“请客”,小说通过言行的对比,讽刺作为公务员的书记官的善变。③用形象化的修辞刻画人物。比如用比拟的修辞来描写人物,“村长先生像是一匹吃饱的马发起呆来”,把村长比拟为马,体现村长知道被关押人的身份的尴尬等。(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答案 E M Q (每处1分,共3分)

11.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及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思路点拨 “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中的“直”是“只、只是”的意思,“木直中绳”的“直”是指“不弯曲”。

1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 “询问詹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错误。原文中山公子“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和楚庄王“治国奈何”是从朝政、管理国家的角度询问。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答案 (1)我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却乱糟糟的事例,所以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我不敢拿一些枝末的内容来回答您。(关键词“治”及“对以末”句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不会被诸侯们嘲笑了。(关键词“美”“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1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答案 ①先说自己做轮子榫卯不合适就会造成松紧不一;②而不松不紧的榫卯是神妙的境界,却无法传授给儿子;③圣人的话有些是精华,但不能言传,会随着圣人死去失传,能言传的只是糟粕,所以桓公阅读圣人留下来的言传是糟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太王亶父住在邠的时候,翟国人经常来侵扰,于是太王亶父拿着皮革、布帛和珍珠玉石赠送给翟国人以求和好太平,但翟人不肯接受,他们要的是地盘而不是财物。太王亶父向百姓解释说:“大家都好好地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吧!当我的臣民和当翟国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呢?况且我听说,不能因贪得养生之物而伤害性命。”于是太王亶父策马离开了邠地,百姓们成群结队地跟随着他离去,后来在岐山下建立了周国。太王亶父可称得上爱护生命的人。即使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也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连累身体。现在有人从祖先那里接受了爵禄,就生怕会丧失。而对来之不易的生命却轻易地抛弃,这难道不糊涂吗?

  中山公子魏牟对詹何说:“我虽身处江湖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但心中还是惦记着朝政,我该如何办才好呢?”詹何回答说:“就珍惜生命吧!能珍惜生命也就能轻视利欲。”中山公子魏牟又说:“我虽然知道这个重生轻利的道理,但还是无法战胜这名利的欲念。”詹何回答说:“你不能自制欲念,那么就听其自然。”楚庄王问詹何:“怎样才能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知道怎样治理国家。”楚庄王又说:“我现在能够登位为君执掌朝政,希望学习一些持守国家的方法。”詹何说:“我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却乱糟糟的事例,所以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我不敢拿一些枝末的内容来回答您。”楚庄王听后说:“说得好。”

  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一位工匠在堂下做车轮,他问齐桓公:“君王您正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的书。”这位叫扁的工匠又问:“这位圣人还活着?”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轮扁说:“那您读的只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了一下变了脸色,怒道:“我读圣贤书,你这工匠凭什么讥笑我?你说出理由来也就罢了,如说不出理由来,就处死你。”轮扁说:“我试试拿我做车轮的体会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如果太急躁,榫头、榫眼做得很粗糙,就会滞涩安不进去;如果太细,榫眼开大了,榫头做小了,太松滑动不牢。不松不紧,得心应手,达到神妙境界的技术,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而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技术。所以我尽管年逾古稀,年老无力但还得亲自做车轮。由此可见,圣人的话中如果有高深神妙的精华,但由于不能言传,所以也必定会随着圣人死去而带走,而只有那些可以言传的糟粕留下来。”

  从前,司城子罕辅佐宋君,他对宋君说:“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理,取决于君王施行赏罚。这爵禄的赏赐,是人民所喜爱的,就请您亲自执掌;那诛杀刑罚,是人民所怨恨的,就由我来担当这角色。”宋君听后说:“好,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不会被诸侯们嘲笑了。”但实际上宋国人知道生杀大权掌握在子罕手里后,大臣们就亲附子罕,百姓们都畏惧子罕。不到一年时间,子罕就将大权旁落的宋君杀掉而篡夺了宋国的政权。

15.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拨 “万里”句没有体现诗人生计的艰难。

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诗人情感等的能力。

 答案 ①“云安酤水奴仆悲”和“鱼复移居”构成因果。正因为在云安取水困难,所以才移居到鱼复。②“白帝城西万竹蟠”和“心力省”构成因果。正因为万竹盘架,引水工程浩大,才使得人们省心省力。③“白帝城西万竹蟠”和“喉不干”构成因果。正因为有“万竹蟠”的引水工程,才使得百姓们拥有了丰富的水源,喉咙不再干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7.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 (1)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2)吾小人辍飧馨以劳吏者 且不得暇 (3)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给分]

1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答案 ①婀娜多姿 ②若隐若现 ③苍劲有力 (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1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答案 ①原句使用叠词,“幽幽”体现竹影深远、美好的样子,“潺潺”模拟泉水流动的声音,叠词的使用,使语句音韵和谐、节奏感强;②原句使用反问写竹子浓郁的清香让人沉醉,增强了语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答案 示例:竹枝摇,婀娜多姿,曼妙的舞姿连绵不绝,让人滋生恬淡之情;花香浓,馥郁芬芳,馨香的味道连绵不绝,让人生发闲适之感。(或:竹枝摇,招岚拂雾,优雅的风姿频现于眼,教人顿感飘飘欲仙;花香浓,弥漫山林,醉人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陡觉心醉神迷。)(每句2分,对象明确、句式合理、表达流畅即可给分)

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补写语句,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答案 ①DDT的性能稳定和效果长久长效 ②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③蚊子变得十分猖獗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2.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答案 DDT从滥用到禁用再到有控制地使用,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在一次次类似的经验和教训之中,人类仍然在不断地进步。(每改对一处1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亦可给分)

23.写作提示 故事主要讲了两个人物:一是卜常。他发现商机养战马,并且卖给本国官府。当丁满想用高价买马时,他拒绝了;二是丁满。他看到卜常养的马后想用高价购买,卖给西夏。在卜常身上有爱国情怀、诚实守信、契约精神、不贪慕钱财、敢于拒绝等品格;在丁满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唯利是图、金钱诱惑等。由此,从正能量的角度立意可以有:①饲马为国,不为财动;②坚守诚信,敢于拒绝;③善于发现,紧抓机会;④为人处世,要讲原则立场;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题精选|江苏南通等6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张伟: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咋回事?考古人员、挖掘工人齐聚如皋…
【专栏】《大运河口述史》——戴宅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