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外科学笔记之疮疡

疮疡

▲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 内治法:消、托、补。外治法:应根据疮疡初、中、后期分别辨证用药。

初期宜箍围消肿,阳证者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膏。

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尤其应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的选择。

后期宜提脓去腐,生肌收口,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去腐,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脓去腐;疮口脓水太多时,不论阳证、阴证均可用中药溶液湿敷;疮口太小或成痿时,宜用白降丹、千金药线腐蚀;疮口胬肉高突时用平胬丹;脓腐干净用生肌散、八宝丹,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垫棉法或扩创法。

疖是发生在皮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诊断]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1.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m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2.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好发于儿童头部。临床上可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小,但根脚坚硬,溃脓后脓出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过一时期还会复发,常一处未愈,他处又生。另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后脓出而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窜穴之状。

4.疖病: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亦可在身体各处散发,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

[辨证论治]

1.内治法

(1)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暑热浸淫证。治法:清暑化湿解毒。方药:清暑汤加减。

(3)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

颜面部疔疮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

1.内治法

(1)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治法:泻火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手足部疔疮

手足部疗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1.内治法

(1)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热盛肉腐证:治法:清热透脓托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3)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红丝疔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

1.内治

(1)火毒入络证 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2)火毒入营证 治法:凉血清营,解毒散结。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烂疔

烂疔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

1.内治法

(1)湿火炽盛证:治法:清热泻火,解毒利湿。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萆薢化毒汤加减。

(2)毒入营血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

疫疔

疫疗是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因具有传染性,其状如疔,故疫疔。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

1.内治法

疫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方药: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内治法

(1)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解毒,行瘀活血。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2)热盛肉腐证。治法:合营清热,透脓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气血两虚证。治法: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颈痈

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内治法

(1)风热痰毒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肿块坚硬,加玄参、赤芍、花粉清热消肿。

腋痈

腋痈是指发生于腋窝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米疽”“夹肢痈”。相当于西医的腋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内治法

肝郁痰火证: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脐痈

脐痈是指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脐炎,脐肠管异常,脐尿管异常继发感染。

1.内治法

(1)湿热火毒证:治法:清火利湿解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

(2)脾气虚弱证:治法:健脾益气托毒。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委中毒

委中毒是发生在胭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胭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内治法

(1)气滞血瘀证。治法:合营活血,消肿散结。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2)湿热蕴阻证:治法:清利湿热,和营活血。方药: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

(3)气血两亏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痈之大者名发。”说明发的病变范围较痈为大。故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锁喉痈

锁喉痈是指发生在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1.内治法

(1)痰热蕴结证: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2)热盛肉腐证:治法:清热化痰,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3)热伤胃阴证:治法:清养胃阴。方药:益胃汤加减。

臀痈

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1.内治法

(1)湿火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痰凝滞证: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3)气血两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手发背

手发背是发于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蜂窝组织炎。

1.内治法

(1)热毒壅阻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气血不足证:治法:调补气血。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足发背

足发背是发于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蜂窝组织炎。

1.内治法

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方药:五神汤加减。

有头疽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锨热红肿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发生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和消渴病患者,易出现内陷之证。

1.内治法

(1)火毒凝结证:治法:清热泄火,和营托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热壅滞证:治法: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3)阴虚火炽证: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4)气虚毒滞证:治法:扶正托毒。方药: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四侯 “对疽,发背,必以侯数为期,七日成形,二侯成脓,三侯脱腐,四侯生机”古时7天为一侯。

丹毒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1.内治法

(1)风热毒蕴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2)肝脾湿火证: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3)湿热毒蕴证: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

(4)胎火蕴毒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走黄与内陷

走黄与内陷为疮疡阳证疾病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性证候。相当于西医的全身性急性化脓性感染。继发于疔疮的常称为走黄,因疽毒或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称内陷。

走黄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一、内治法

毒盛入血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合并加减。

内陷

▲内陷为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内陷证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加之治疗失时或不当,以致正不胜邪,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

1.火陷: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

2.干陷:由于气血亏虚,正不胜邪,不能酿化为脓,载毒外泄,以致正愈虚,毒愈盛,从而形成内闭外脱。

3.虚陷: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导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从而余邪走窜入营。

1.内治法

(1)邪盛热极证(多为火陷):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清心开窍。方药: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加皂角刺,穿山甲。

(2)正虚邪盛证(多为干陷):治法:益气补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方药:托里消毒散、安宫牛黄丸加减。

(3)脾肾阳衰证(多为虚陷):治法:温补脾肾。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4)阴伤胃败证(多为虚陷):治法:养胃生津。方药:益胃汤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肛痈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疮
治疗肾衰竭的中药
胞肿如桃
《外科学》笔记
一点都不“单纯”的单纯性疱疹,中医却能轻松搞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