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才女石评梅:最短命才女,生前拒绝挚爱追求,生后与挚爱同葬
 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看哭了一代又一代人,爱情总能轻易穿越时空,跨越时代引人共鸣,而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和高君宇的爱情,何尝不是现实版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他们的爱情比梁祝更令人动容,短暂的时光里,他们将自己的人生谱写得跌宕壮丽,是一首凯歌,是一段传奇!

爱梅成痴改名

石评梅的一生很短暂,去世时仅仅26岁,她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中,离世最早的一位,但她作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却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26岁,多少人才刚刚踏入社会,尚不知何去何从时,她的生命却如流星一般划过天际,尽管短暂,却绚烂无比。

1902年,伴着一声清脆的啼哭,石评梅诞生在山西平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石铭是清末举人,为人儒雅,思想开明。

她的母亲虽是续弦,但亦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在父母的引导下,她三四岁时开始读书识字。

石评梅自幼聪颖,深得父亲喜爱,他也从未因石评梅是女孩,而放松对她的要求,这让她受益颇多。

山西多梅花,而石家的花园里,梅花更是交映成荫,娇艳夺目,爱梅成痴的她,还因仰慕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将自己原来的名字汝壁,改为了"石评梅",而她何尝不是一株凌寒独立的梅?

少年成名

辛亥革命后,父亲前往太原山西省立图书馆任职,10岁的石评梅一同前往,这一年,她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允吸到了时代不同的气息。

受新思潮的影响,父亲将她送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在新式教育下,她不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学校里有名的"才女",还开始显露出反抗思想和组织才能。

其中一次女师闹风潮,她便是组织者之一,也因此险些被学校开除,不过校方因惜才,最终还是恢复了她的学籍。

1919年,17岁的石评梅以优异的成绩从太原女师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继续深造。

开明的父亲从未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言教,束缚她想要高飞的梦,反而鼓励她走出山西,去北京继续学业。

只身来到北京的石评梅,一边努力攻读学业,一边受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大量创作诗歌和散文,向各个报刊投稿。

19岁时,她的诗歌正式出刊,而3年后,她更是与朋友合编《妇女周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激发人民的斗志,连鲁迅先生都是她强有力的支持者。

她创作的《马嘶风录》,也备受鲁迅先生的赞许,在北京这片沃土,她不仅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也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受情伤拒挚爱

1920年,18岁的石评梅在山西同乡会上,与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相识。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小,在闲谈之中,他们发现彼此的父辈间,便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乡遇故知,让他们彼此变得更加亲近。

他们一起谈理想,谈人生,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他们都是名声远扬的风云人物,对方的名字、事迹,早已耳熟能详,彼此更是一见倾心,可是……

高君宇比她年长6岁,出生于富商之家,少年时便已胸怀大志,20岁来到北京大学后,更是一展宏图,成为学生中的领导者。

她对高君宇有喜欢之意,有敬佩之情,可是在1923年,高君宇给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以寄相思,她却不由陷入了忧虑。

这一年,她已经毕业,来到母校附属中学任教,可是面对高君宇的示爱,她却选择拒绝,原来她在认识高君宇之前,曾有过一段恋情,但这并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石评梅的前男友叫吴天放,也是北大学生,在石评梅来北京之后,吴天放因受石评梅父亲的嘱托,答应对石评梅多加关照。

才华横溢的石评梅,令吴天放一见倾心,于是展开猛烈的追求,面对一个才子的温柔体贴,哪个少女不会怦然心动?

石评梅是个痴情的女孩,可没想到对方却给她设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两人相恋三年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对方早已娶妻生子。

这样的欺骗让石评梅无法容忍,也在她年少的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

痛失挚爱,相思成疾

高君宇在18岁时,也同样在父母的安排下娶妻,尽管他一直在反抗,并不认可这门婚事。

俗话说"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时的石评梅何尝不是如此,她又怎么能容忍自己重蹈覆辙?尽管对方早已成为她心头的一颗朱砂痣。

石评梅的拒绝,并没有让高君宇灰心丧气,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离婚,在危机四伏的时光里,也始终对石评梅心心念念。

哪怕是高君宇以秘书的身份,跟随孙中山南下广州后,也一直将石评梅放在第一位。

在石评梅生日到来之际,他还特地托人送来一枚雪白的象牙戒指,但石评梅更愿意将它看作是冰雪般纯洁的友谊。

岁月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就已将一切美好断送掉,1925年在北京,工作繁忙,又一直奔波劳累,情绪抑郁的高君宇最终病倒,住进医院。

在高君宇住院期间,石评梅几乎日日前来看望,两人有说有笑相谈甚欢,但都不再谈论感情,不过都默契地佩戴着各自的象牙戒指。

在石评梅的悉心照顾下,高君宇康复出院,却没想到别离已近在咫尺,几日后,高君宇因急性阑尾手术后大出血而与世长辞,年仅29岁

高君宇的英年早逝,令石评梅痛不欲生,听到消息后便因急火攻心晕倒在地,心痛和悔恨时刻交织在她心头,她痛恨自己的懦弱与胆怯,错过了今生的携手。

按照高君宇生前的嘱托,石评梅将他埋葬在陶然亭旁边的荒地上,并亲手刻下碑文,此后,她时常来高君宇的坟前,一坐便是一整天。

她也总是以泪洗面,写下了很多肝肠寸断的诗句,字字啼血,爱人的离世,早已带走了她的心,带走了她全部的眷恋。

思念总是如影随形,没有高君宇的日子实在太煎熬,她相思成疾,在高君宇离世3年后,也因病去世。

生前无缘相守,死后愿与你常在,石评梅去世后,她便与高君宇一同安葬在陶然亭,从此相依相守再无分离……

如果来生,愿比翼双飞,再无错过;如果来生,愿我们不再只是革命道路上,并肩而行的战友,而是携手同行的恋人……

错过,将是一生再无法弥补的痛,别说我还年轻,时间从不是年轻的馈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四大才女是谁吗?林徽因连前四都排不上
民国才女不敢接受他的爱,他死后,她说“愿死后并葬荒丘”
他为娶她离婚,她却退出:不破坏别人家庭,他死后她却提出合葬
一段跨越生命的爱情,一座充满历史的故居,一段山西革命人的故事
民国版“梁祝”:石评梅和高君宇的生死恋,生不能相守,死定要同穴
这个女人住在深山,部长三次请她下山未果,逝世后,主席亲自悼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