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可居无竹丨陈春荣竹刻艺术创作室精品专场

在中国古代,生活着一群一言不合就作诗的人类,他们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文人雅士”,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就大致相同,是的,他们都喜欢自带一身正气的竹子。

北宋著名美食家兼诗词人苏轼曾在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在翩翩玉竹面前,苏轼果断抛弃了自己的招牌菜“东坡肉”,可见他对竹子深沉的爱。古代文人希望通过咏竹来表达自己不向世俗低头的高节之气,而这种高节之气一直被国人所推崇,流传至今。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而竹刻就承载了竹子这种生而高节的精神,同时,竹刻又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老艺术,一件竹雕笔筒,因匠心巧思而散发独特的东方魅力。这种技艺,经百年岁月的沉淀,更为光彩照人。

现荣宝斋在线推出“不可居无竹——陈春荣竹刻艺术专场”,限时三天,全场包邮每件作品均有落款,跟随精美的竹雕作品去感受作者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审美以及对工匠精神的热爱吧。

陈春荣简介

陈春荣,男,1974年出生,浙江象山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根艺美术家,首届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

1988年开始进入丹城出口工艺美术厂师从张赛利女士学艺竹根雕刻技术。1990年后又得张德和先生悉心指点,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使得在竹根雕艺术道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1998年寓居上海后又受到嘉定竹刻的影响,边潜心研究边创作,使得其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经过多年的创作、交流、收藏、研究等积累,于2011年创办成立象山县春荣竹刻艺术馆,对象山竹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以竹雕为心爱之物,置于书斋,欣赏之余,捧握摩挲,把玩消遣,谓之为“养”。养器,以心爱为第一,大小不足谓也。

陈春荣竹刻

作品欣赏

竹根刻金蟾香插(1件)

玉竹浮雕刘海戏金蟾笔筒(1件)

玉竹巧雕螃蟹镇纸(1件)

竹根刻长寿龟印纽章(1枚)

玉竹巧雕蜘蛛镇纸(1件)

玉竹素工拔口茶叶筒(1件)

竹根巧雕蜘蛛莲蓬(1件)

玉竹浮雕浴马图笔筒(1件)

玉竹浮雕松下高士臂搁(1件)

节节高素工拔口茶叶筒(1件)

科普时间

象山竹根雕历史的形成

竹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专门艺术。始建于南齐,兴盛于明清。当时主要流行于嘉定与金陵,浙江也曾出过不少名家。自清后逐渐衰落,几近失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在象山一批民间木雕艺人的执著努力下,又从放异彩,并跻身于“浙江名雕”行列,随之列入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象山也因竹根雕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

象山竹根雕首先由传统的仿古施雕法打进国际市场,形成批量出口,继而向自然特色和艺术品位上下功夫,首先由张德和开创了局部雕、连体雕、组合雕、朦胧雕、意象雕等多种技法,通过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形象与意境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类。将几近失传的竹根雕艺术不断推向新高峰,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在各类大展中频频获奖。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引领和培养下,新秀不断涌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家明珍藏明清竹刻艺术
象山竹根雕艺术【开竹雕】
象山竹根雕艺术(开竹雕)
重磅!顾珏 竹雕笔筒法国小拍126万欧元落槌成交!
竹根雕刻
竹雕收藏价格有多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