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骨质疏松遇上绝经期:一文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疗

母亲节



今天是母亲节,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母亲节,以此文献给母亲们和守护母亲健康的人们,让妈妈们保护好骨骼,远离骨质疏松,远离骨折。



















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特点是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女性是罹患骨质疏松的主要群体,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调节,导致骨代谢失衡和骨量减少,引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易产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并发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绝经后女性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其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病机制

目前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已经从多方面得到阐释,但仍未完全研究清楚。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目前公认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此外,绝经后骨质疏松与氧化应激、肠道菌群、铁过载、信号通路与免疫因子调节、机械刺激等多系统、多因素共同参与有关。

二、诊断

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与雌激素缺乏有关。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疼痛、骨骼变形,严重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可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诊断方法包括骨代谢转化指标和骨密度检测,骨转化指标包括骨吸收和形成指标;骨密度主要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测结果,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一:①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②DXA测量的中轴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的T-值≤-2.5;③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T-值<-1.0)+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同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三、预防与治疗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选择应该基于有效性、风险和成本的平衡,并符合绝经后妇女的特点采取不同阶段的防治措施与方法。围绝经期开始就要采取措施维持骨健康,包括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可以采用绝经激素治疗。另外骨折风险高的女性,包括已经诊断骨质疏松症者和骨量低下且FRAX工具计算出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者,也可采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1、健康生活方式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应该注意均衡膳食、加强营养,保证充足日照和规律运动、适当控制体重,同时还应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减少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的应用。

2、基础补充剂

目前认为,钙和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最基本的补充剂,两者联合使用能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3、激素治疗

绝经激素治疗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措施,可以预防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增加或维持妇女的骨密度。总之,激素治疗降低骨折(椎骨和髋骨骨折)的发病率,是围绝经和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减少骨折发生率的唯一有效方式。但激素治疗的应用时机和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及愿望进行选择。

4、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折风险高的绝经后女性,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膦酸盐类、单克隆抗体或甲状旁腺素。以上药品不能耐受或者不能获得,也可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等。


(1)双磷酸盐

双膦酸盐是焦磷酸盐的化学衍生物,是治疗PMOP患者的首选药物。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是阻止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同时有效降低髋部、椎骨及非椎骨骨折的风险。

(2)RANKL单克隆抗体

地舒单抗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地舒单抗是相对安全和容易耐受的,但存在有低钙血症的风险。

(3)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通过促进骨形成显著减少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风险。可以用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或同时用其他方法治疗的骨折患者。

(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目前常用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雷洛昔芬。该药物能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使椎体骨折风险降低40%,但对降低髋部或非椎体骨折的风险无显著影响。同时还能够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风险。

(5)降钙素

降钙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减少骨吸收,增加腰椎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但对椎骨以外部位效果不明显。对急性椎体骨折的女性具有镇痛作用。

(6)活性维生素D及维生素K

此类药物更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具有提高骨密度、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维生素K适用绝经后妇女及老人。

5、中药治疗

对于不愿意或不能接受激素治疗和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围绝经与绝经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风险的女性,可以选择中药治疗,或者联合中药治疗。中药以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强筋壮骨为主,最终起到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作用。药物有效成分较明确的中成药主要包括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和人工虎骨粉等。



















骨质疏松症早期不容易引起绝经后女性关注。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关注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同时做好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围绝经期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危险因素,及时防治,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再次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3,26(14):1671-1691

2.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及围绝经期骨质疏松防控培训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8):903-908

3.郑蹦蹦,王佳明,余迎奇,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防治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21,27(18):3675-3681

4.雷欣东,于慧,龙琼,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11):1681-168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指南与共识|中国脆性骨折术后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指南(20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解析(下) 北京协和医院 徐苓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完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下)
【重磅发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