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黄针疗法治疗1例失眠病例分享

一、基本情况

65岁,男,退休,主因“反复失眠2月余”。

二、病史

阿某,男,45岁,退休,于 2021 年08月02日早上就诊于我院中医科门诊。

现病史:患者平素眠差,急躁易怒,2月前情绪波动后出现失眠加重,入睡困难,甚则彻夜未眠,伴有头部胀痛、心烦意乱、自觉发热,至当地医院诊断为失眠,予阿普唑仑片(0.8mg qn)口服改善睡眠,症状较前好转,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失眠查因”收入我院。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一般,睡眠差,入睡困难,需1-2个小时方能入睡,夜梦多,头部胀痛,偶有头晕,彻夜失眠后头部胀痛及头晕明显加重,双耳耳鸣,左耳明显,偶有胃胀、呃逆,气短,活动后自觉胸闷,无胸痛,自觉发热,汗出,口干稍口苦,偶有畏寒,无腹痛腹泻,胃纳差,排尿无力,大便2日一行,先干后溏,排便不畅。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三、查体

生命体征:血压165/99mmHg,脉搏 89次/分,体温 37℃,呼吸 20次/分,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四、辅助检查

胸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未见明显异常。

五、临床诊断

西医诊断:1.失眠2.高血压2级;

中医诊断:不寐(肝郁化火证)

六、治法治则

清肝泻火 镇心安神   病位在心肝,当用输刺合谷刺;

七、操作方法

(一)第一次治疗: 取穴:风池(双) 太阳(双)

 

     
                                                     

1、太阳穴的定位:属于'经外奇穴'。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左右共2穴。

2、风池穴的定位: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别名:热府穴。位于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共2穴。

3、操作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穴位局部皮肤消毒,选用规格为1.5寸的岐黄针,避开动脉,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约0.3-0.4寸,患者可诉有酸胀感,然后轻轻摆动针柄沿穴位中轴方向上下开30°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并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

②患者取坐位,在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就是风池穴:操作方法同前。

③岐黄针操作完后,予岐黄罐在太阳穴及风池穴处闪罐以及留罐5分钟,出罐后在操作部位行TDP灯照射10分钟,左侧操作方法同前,即完成治疗过程。

(二)第二次治疗:取穴:肝俞(双) 行间(双)

 

1、肝俞穴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脊柱区,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共2穴。

2、行间穴定位:属足厥阴肝经,荥穴。在足背,第1、2趾之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2穴。

3、操作方法:

①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是肝俞穴,左右共2穴。穴位局部皮肤消毒,选用规格为1.5寸的岐黄针,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约0.5-0.8寸,患者可诉有酸胀感,然后轻轻摆动针柄沿穴位中轴方向上下开30°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并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

②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在足背,第1、2趾之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是行间穴,左右共2穴。

穴位局部皮肤消毒,选用规格为1.5寸的岐黄针,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约0.3-0.4寸,患者可诉有酸胀感,然后轻轻摆动针柄沿穴位中轴方向上下开30°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并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

③岐黄针操作完后,予岐黄罐在双侧肝俞穴闪罐以及留罐5分钟,出罐后在操作部位行TDP灯照射10分钟,即完成治疗过程。

(三)第三次治疗:取穴:脾俞(双) 厥阴俞(双)

 

 

1、脾俞穴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在脊柱区,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共2穴。

2、厥阴俞穴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在脊柱区,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共2穴。

3、操作方法:

①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是脾俞穴,左右共2穴。穴位局部皮肤消毒,选用规格为1.5寸的岐黄针,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约0.5-0.8寸,患者可诉有酸胀感,然后轻轻摆动针柄沿穴位中轴方向上下开30°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并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

②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是厥阴俞穴,左右共2穴。操作方法同前;

③岐黄针操作完后,在操作部位行TDP灯照射10分钟,即完成治疗过程。

八、疗效观察

自诉第一次治疗后,失眠症状好转,入睡时间较前缩短,需1小时方能入睡,头部胀痛、头晕,口干口苦,畏寒发热症状有所减轻。第二次治疗后,入睡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已无口干口苦,头部胀痛,头晕,畏寒发热症状。第三次治疗后,诉入睡较快,闭眼十余分钟即可入睡,睡眠基本安稳,夜梦较少,胃胀呃逆、纳差、大便不畅等症状均较前好转,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九、调养防护

古人云:“三分治,七分养”,实乃良言,嘱咐患者避风寒、畅情志、低盐低脂饮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减少情绪波动。

十、随诊情况

经三次治疗后,患者自诉病情缓解8成以上,入睡已无明显困难,夜梦减少,无头痛头晕,无其他不适主诉,跟患者及家属予详细告知各项注意事项。

十一、临床体会

1、不寐的病因病机

不寐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引起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以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以致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灵枢·大惑论第八十》中无“不寐”病名,但有“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的相关论述,《难经·论脏腑》始称“不寐”。其病因病机早在《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就有论述,主要有四种,一是其他病证的直接影响,如咳喘、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卧;二是气血阴阳失调,使人不得寐;三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四是“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阴阳逆不得从其道”,“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先秦·扁鹊在《难经·论脏腑》中认为不寐的病机是“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记载了用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不寐。唐·孙思邈于《千金翼方·卷一》中提出用朱砂、琥珀等重镇安神和温胆汤治疗“大病后虚烦不眠”,至今仍有临床应用价值。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做了精辟分析,分为有邪、无邪两大类,认为“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不得卧》将不寐的病因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不寐的基本病机是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情志所伤,劳逸失调,饮食失节,久病体虚导致心脾胃肝胆肾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血不养心,导致心失所养,或由肝郁、心火、痰热、胃失和降等导致心神不安。人之寤寐,皆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解寤寐的基础。故各种因素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皆可导致不寐。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能入于阴。本例患者平素急躁易怒,血压偏高,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2、不寐的中医常规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①心火炽盛证 治法: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方药:朱砂安神丸加减。②肝郁化火证 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③痰热内扰证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④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⑤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⑥心胆气虚证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⑦心肝血虚证 治法: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方药:酸枣仁汤加减。

(2)针灸治疗:①针刺:照海、申脉、神门、三阴交、安眠、四神聪。肝郁化火证加行间、侠溪;痰热扰心证加丰隆、劳宫;心脾两虚证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证加心俞、肾俞;心胆气虚证加心俞、胆俞;心肝血虚证加心俞、肝俞。②耳穴压豆:取心、肾、肝、脾、胆、神门、皮质下、交感。③皮肤针:取印堂、百会、安眠、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4)特色疗法:中药热奄包、TDP治疗、拔罐、刮痧、艾条灸、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熏药治疗等治疗。

3、岐黄针治疗不寐选穴的依据: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解剖结构: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头痛,齿痛,面痛,目疾。《针灸集成》卷一:“太阳二穴:治头风及偏头痛,针出血。”研究表明,深刺太阳穴能够显著减低偏头痛患者在疗程内的头痛程度。该患者平素急躁易怒,血压偏高,头部胀痛,偶有头晕,睡不好取太阳穴为局部取穴原则,能有效缓解头痛症状,起到“治标”的作用,防止因头痛头晕进一步导致失眠加重。

风池穴: 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与风府相平。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感冒,颈项强痛等广泛病症。风池穴最早记载于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热病》篇,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此穴是风邪蓄积的地方,故名风池。中医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而风池穴擅长预防、治疗一切与“风”相关的疾病。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而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从头到足,是身体上循行路线最长的经脉之一,因而所治疗的疾病范围非常广泛。风池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足少阳经别贯心,阳维脉维系诸阳经, 故风池有宁心安神之效。再加上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头部胀痛,偶有头晕,口干口苦,自觉发热,偶有畏寒,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涉及胆腑,六经辨证为少阳病证,故取风池和解少阳,清热安神。

行间穴:属“足厥阴肝经”,荥穴。在足背,第1、2趾之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胁肋疼痛等证。肝经五行属性属木,而阴经五输穴中荥穴五行属火,木生火,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肝火旺盛时,需泻肝经的子穴,即行间穴。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情志失调,肝郁化火,故而失眠,头痛头晕,同时血压偏高,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取行间穴泻肝火最为合适。如能同时配合胆经的水穴“侠溪”,一泻一补,则效果更佳。

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脊柱区,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目赤,眩晕等疾病。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素问·长刺节论》:“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治阳。”,说明背俞穴可以治疗五脏病症。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故生失眠、头痛头晕、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症状,取肝俞穴可疏肝理气,助行间穴一同清泻肝火。

厥阴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在脊柱区,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心为神之居、血之主,在五行属火、主宰生命活动,心主血脉和神志。厥阴俞位于肺俞与心俞之间,内应心包,为心包之气血输注之处,心包为手厥阴经,代心受邪,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呕吐等症状。厥阴俞的临床应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近治规律,可调整心脏气血功能,从而达到神有所归,正如《血证论》指出:“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患者情志不畅,肝郁化火,上扰心神,因此失眠,心烦意乱,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第三次治疗时病情已至后期,邪实已随前两次治疗被清泻了十之八九,此时更应注意的是补虚,故选厥阴俞以调养心神。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在脊柱区,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腹胀、呕吐、泄泻、水肿、痢疾、纳呆、食不化等症状。患者胃纳差,大便2日一行,先干后溏,排便不畅,是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木乘脾土所致的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故在病情的后期应当注重补脾,选用脾脏之气输注的脾俞穴,以补脾益胃,升清降浊,配合厥阴俞一同“补虚”。

岐黄针疗法取穴少,起效快,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简便验廉”的特色,有效避免过度使用镇静安眠药的副作用以及依赖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十二、预防和生活调护

防治本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如按时睡觉,晚餐清淡,不宜过饱,睡前不饮浓茶、咖啡和抽烟等,不经常熬夜。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并减少噪声,祛除各种影响睡眠的外在因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等。本病属心神病变,故尤应重视精神调摄。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做到喜恶有节,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失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俞穴 (22)
穴性赋
艾灸治疗脂肪肝
中医刺血疗法--------妇科疾病
岐黄针疗法治疗“阳康”后失眠
经外奇穴|脾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